看《延禧攻略》和《如懿傳》,都能發現乾隆爺弘曆的一個特點:渣,見一個愛一個,因此被人們戲稱「渣渣龍」。《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是乾隆爺的白月光,兩人日常互動挺甜的,但最後他還愛上了魏瓔珞;《如懿傳》中的乾隆爺簡直看得人牙痒痒,辜負了富察皇后、高貴妃、青梅竹馬長大的如懿,惹得後宮不快。
《如懿傳》中乾隆爺的青梅竹馬是青櫻,也就是後來的如懿,並且從一開始就明明白白的表示了自己的嫡福晉只想要如懿。但是從登基開始,先是看到一個長得好看的「小琵琶精」,納了;再看到長相跟「後宮第一美人」平分秋色的意歡,當時眼睛都直了;最後看到容貌驚為天人的容妃,一把年紀了還跟個小青年一樣,最過分的是還讓深愛他的如懿去幫他勸容妃,惹得後宮怨懟。
「渣渣龍」這一樁樁一件件,成功激起了大家心裡的憤怒。到最後,後宮裡除了魏嬿婉,幾乎都變成了如懿的後宮,如懿對這些妃子都比渣渣龍好。
乾隆爺一生有三位皇后,第一位就是《延禧攻略》裡的白月光富察皇后,第二位就是《如懿傳》裡的青梅竹馬烏拉那拉氏皇后,第三位則是兩部劇中最後的大贏家,兒子當了皇帝的令妃魏嬿婉,但是這個皇后是她兒子登基後追封的。
如懿斷髮時說了句話,令大家心痛不已:今日斷髮為祭,給去了的青櫻和弘曆。
而歷史上乾隆爺對烏拉那拉氏的做法,怕是更為心痛;而乾隆爺對富察氏的感情,更超過劇中的如懿。
因為《如懿傳》,很多人都認為烏拉那拉氏和弘曆是青梅竹馬,但是如懿生於1718年,乾隆生於1711年,二人相差了7歲。乾隆爺是皇子,清代的皇子功課之繁重,比當代高中生還重,按這個年齡算,等到如懿五六歲會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的時候,乾隆爺都十三歲了,這個年紀更沒有時間去哄一個小孩子了。
雍正五年,還是王爺的乾隆爺為自己選嫡福晉,一眼就選中了富察氏,同時雍正也對富察氏非常滿意。而如懿是雍正十二年才作為側福晉選入府中的,又是相差七年。
乾隆爺和富察皇后的緣分是從小就開始的,據富察氏後人回憶,雍親王,也就是後來的雍正帝造訪富察府,在書房發現手抄經書,大讚筆鋒有歐陽詢之骨,柳公權之風。一問之下才知道竟然是才九歲的格格寫的。當時就將格格喚過來,當場寫了一首康熙爺的《古北口》,雍親王回府後將這副字給弘曆看,並且告訴他再不用功,連個九歲的女娃娃都比不上了。
這件事情是由富察氏後人所說,難辨真假,但是在雍正五年弘曆為自己選嫡福晉的時候,確實一眼就看重了富察氏,這可能就是一見鍾情。
《甄嬛傳》中,青櫻是皇后的侄女,皇后本來想將她指給三阿哥,結果三阿哥不要,乾脆就給了四阿哥弘曆。當時弘曆和甄嬛就說,他不想要烏拉那拉氏。還表示了甄嬛為他選的富察氏才是他鍾愛的。甄嬛說,只把她當個閒人養在王府就好了,並且說,照顧他的高氏,溫柔賢淑,以後有機會會將高氏指給他。
乾隆爺對待富察氏和高氏,確實都比如懿要好。
當時乾隆爺已經內定為繼承人,他要選的不只是自己的福晉,還是未來大清的皇后。顯然,富察氏這個皇后,不僅讓乾隆爺鍾愛,也給了大清一個好皇后。
乾隆爺為了富察皇后開心,想到荔枝如果成熟了再送過來就不新鮮了,那怎麼辦?連果蔬帶泥土一起送進來;
乾隆爺是長春居士,他讓富察皇后住的宮殿就叫長春宮,圓明園住的就叫長春仙館;
富察皇后的第一個兒子剛生下來,他就給孩子取名永璉,秘密立為太子,希望這個孩子能繼承大統。這個皇子夭折後,乾隆爺為此輟朝,下旨以皇太子的規格下葬;
富察皇后的第二個女兒和敬公主,他異常寵愛,公主九歲的時候就將額附接近宮裡撫養,成婚後不忍女兒遠嫁,讓他們住在京城。
富察皇后的第二個兒子出生時,正是佛祖誕辰,又逢久旱未雨,這個孩子一落地就下起了雨,乾隆爺對這個兒子寄予厚望,取名永琮。但是富察皇后高齡生子,這個孩子出生就體弱,最終夭折了。
此後,富察皇后的身體情況一落千丈,在和乾隆爺東巡途中去世。為此,乾隆爺每每想起來自責悲傷,甚至寫出這樣的詩句:「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當初夢盼熊。」
什麼意思?早知道孩子沒了會連累的母親也去世,那我當初何必盼著你們來呢?
有一個嫡子繼承大統,一直是乾隆爺的心願。大清似乎沒有哪個皇帝是正統嫡出,這也就成了乾隆爺的一個心願,總要嫡長子,再不濟也是嫡子,才順應天命,命格貴重啊。但是富察皇后去世後,他卻怪自己太執著於嫡子,連累的富察皇后去世。
他甚至經常這樣想,是不是因為自己執意要讓嫡子繼承皇位,這是先祖都沒有做成的事情,所以先祖怪罪,才導致兩個孩子夭折,富察皇后身死。
富察皇后死後,乾隆爺再也不去濟南,因為富察皇后死在濟南,他怕一進去就會勾起傷心事。富察皇后死的那條船,皇家用的規格,那船得多大,但是乾隆爺發話了,我就要那艘船!於是耗費人力物力將這艘船運進京城。
富察皇后死後,乾隆爺肉眼可見的變得暴躁,葬禮上有什麼他覺得不好的地方,砍頭、貶官、流放、革職,還訓斥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因為他們在葬禮上表現得不夠傷心,說他們「不賢不孝,永遠沒有資格繼承大統」。
富察皇后死後,乾隆爺下令,長春宮的一切都要保持原樣,誰也不能動。
富察皇后在世時,因為乾隆爺的一句話,就親手給乾隆爺做個一個鹿尾絨的荷包,據說乾隆爺日日帶著。
乾隆爺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只有有關富察皇后的那一百多首被後世人稱為好作品。
乾隆爺後來立了烏拉那拉氏為後,也就是如懿,但是他寫:「豈必新琴終不及,究輸舊劍久相投。」
意思就是,不是新的不如你,但我就是覺得你好。
烏拉那拉氏知道之後,絕望之下才斷髮。但是這麼悲涼的一件事,也只是讓乾隆將她送回去,收回皇后、貴妃等等在宮裡獲得過的所有冊寶,雖然沒說廢后,但已經形同庶人。一直圈禁至死,命兒子永璂為她操辦喪禮,還特地說了一句,按皇貴妃的禮儀辦就好了,不用像孝賢皇后那樣。
孝賢皇后,就是富察氏。而烏拉那拉氏入葬後,後人發現,她連自己獨立的陵寢都沒有,放置在一個皇貴妃地宮的一側。這個繼後,連死後的身份都不明不白。
富察氏是唯一能留在乾隆爺床上的女人,富察皇后死後,不管是誰侍寢,最後都被抬回自己宮裡,不能留下來。
一直到乾隆爺八十歲的時候,他又一次去富察皇后的長春宮,對著富察皇后的畫像說:我今年八十了,他們說我身體很好,能活到一百歲,但是我不想活那麼久,我只想早點下去找你。
如果沒有你,長生不老還有什麼意思,乾隆爺這一生的深情,恐怕都給了富察皇后一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