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21:06:00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夏日,熒火蟲飛舞的美景。
△市民在「遠山有窯」,可以自己動手製作陶器。
12月2日上午,「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沙坪垻區三河村,打卡「遠山有窯」和天籟螢火谷。
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三河村通過流轉土地和為項目業主打工,村民就近就業的同時實現了增收,讓大家對未來的生活都有了盼頭,不少外出務工的村民回到家中,還搞起了農家樂。
項目帶來了新機遇
△村民"變身"陶器工藝人。
△「遠山有窯」隨處可見的陶罐裝飾。
△"網紅"遠山有窯。
三河村有個重慶知名景點——遠山有窯,2016年,劉中華擁有的這個主城土窯「獨苗」,被兒子和重慶大學建築系教授田琦,打造成為一個集手工製作與文化體驗為一體的公共文化娛樂平臺。如今,每到周末或節假日,來這裡體驗遊玩的市民絡繹不絕。
△熒火蟲活體
△在熒火蟲教室觀察熒火蟲。
△熒火谷農場
三河村還有另一個遊客打卡點——天籟螢火谷。作為三河村的重點項目之一,於2017年10月入駐三河村,系臺灣農業技術團隊與四川美院共同打造的以螢火蟲和蝴蝶為引爆點的農業項目,面積約944畝。谷裡有小鳥驛站、螢火谷農場、咖啡屋、親親牧場等景點,是一個野炊、露營、親子遊玩的好去處。截止目前,該項目接待人數5000餘人,園區運行良好,對促進周邊農戶增收輻射帶動作用較強。
三河村第一書記李強介紹,三河村以實施產業興村為重點工作,以文創項目為發力點,發展都市現代農業、休閒觀光體驗業、文創產業等,積極推動天籟螢火谷、楠之林雪、遠山有窯、渡蘭居等項目建設,將聚集更多人氣,為三河村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村民成為最大受益者
隨著遊客的增加,三河村的村民紛紛回鄉,搞起了農家樂。
56歲的賴家偉在外開了20多年貨車,幾年前回到家中,在政府的補貼下,將自己的房子進行了翻新,還建了個幾十平米的院壩,門前種上花木,人居環境一下子改善了。他還把家裡裝修了一番,搞成了「隨緣農莊」,經營起了農家樂。
「一般四月份到十月份是旺季,那段時間幾乎每天爆滿,要提前電話預約才有房,營業額一個月有三四萬左右。」賴家偉的農家樂離天籟螢火谷很近,這給他帶來了一大波遊客。
記者還了解到,三河村通過「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一方面著力增加村社集體經濟收入,另一方面增加村民收入,讓老百姓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三河村還對接農業專家走進村社開展培訓,讓老百姓真正掌握一些實用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幫助他們實現由傳統農民向職業農民的轉變,助力實現農民富、農村美、農業強的目標。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析力 攝影 楊新宇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