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勐臘叫停捕捉野外螢火蟲 有「蟲頭」年入上百萬

2020-12-01 騰訊網

七月景洪的天氣,像個嬰兒一般,上午晴朗,下午飄來一陣小雨。對於雲南西雙版納勐臘縣勐侖鎮曼俄村的村民巖龍(化名)來說,整個人在家都快要被憋發黴了,他的心情非常糟糕。因為相關部門叫停了村子裡的捕螢行為。

曼俄村村頭。本文圖均為雲南網圖

4-6月螢火蟲最多 一人一次可抓上千隻

曼俄村距離景洪市60多公裡,村裡的民房建築特色鮮明,敞開的一樓用於停車和堆放雜物,二樓則是村民日常生活起居之所。這裡多數人家都有小轎車和摩託車。對於捕捉和收購螢火蟲一事,村頭的村民都不願多說。令人注意的是,他們的牆邊都放置有一個帶杆的白色網罩。

曼俄村全景。

一名正準備外出的老人巖松(化名)說,這個季節的螢火蟲比較少,很難捉,已經從原來6毛錢一隻漲到一元一隻。他在二樓的家中向雲南網展示了用於抓捕螢火蟲的工具,和此前路邊得兩戶人家的外形一致。在外人看來,這個白色的網罩似乎就是用於捕魚或者給小孩子捕捉蝴蝶,只不過網中央還單獨設置了一層,最底部套在已被擰下瓶蓋的半截塑料瓶子上。老人不懂多的普通話,他徑直將雲南網(微信公號:yunnancn)帶到了巖龍家,他們是叔侄關係。

巖龍身體結實,皮膚黝黑且手臂上有紋身,正赤著雙腳和老婆一起忙活家務。在他家院內的一個角落裡,同樣放置有一個杆長兩米左右的白色網罩,對比之前其他家的,這個網罩要更大。

巖松展示用於抓捕螢火蟲的工具。

他告訴雲南網村子周邊螢火蟲最多時主要集中在4至6月。趁著夜幕降臨的時候出去,晚上10點回來,一個人能捕捉到上千隻。就連房屋周邊的草叢中也是一片星光點點,有時還會直接飛到屋子裡來,「我和老婆出去,就能帶回來2千隻。7月的螢火蟲飛得太高,去一次就只能抓到60隻左右。」據他介紹,市場上供大於求時,每隻螢火蟲的價格保持在6毛到8毛之間,7月份則漲到了一塊錢,隨著雨季的到來,螢火蟲的數量明顯在減少,但這種昆蟲一年四季都會有。

巖龍家捕捉螢火蟲的網比別家的更大。

「全村總動員」捕捉螢火蟲 有「蟲頭」年收入上百萬

巖龍從去年開始捕捉螢火蟲來賣,有人會開著車來他預定和收購。當對方所需量大的時候,他就發動村裡男女老少一起去抓。該村的一名村民向雲南網證實,巖龍的確有此號召力。

據瀕危物種基金成員、螢火蟲生態線聯合發起人嶽樺的調查分析,巖龍很可能就是曼俄村4名「蟲頭」之一。「部分地方的『蟲頭』年收入能上百萬,而他們通常是年輕人,懂點網絡就能開網店。」一般由丈夫在外接生意、辦活動、找蟲源。妻子就在家運營網店、安排親戚幫忙收蟲,安排村民捕蟲等。辦活動都是賺取策劃費,也有和場地出租方(公園、景區、房地產)合作,門票分紅。江西贛州寧都的蟲頭也會到雲南、海南、廣西收蟲。雲南有幾個大「蟲頭」都是湖南、江西過去的人。

村裡隨處可見村民家中掛著用於抓螢火蟲的白網。

據武漢守望螢火蟲研究中心的《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顯示,雲南西雙版納上榜2016年野外螢火蟲捕捉的四大集中地之一。與2014年和2015年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而「雲南數字鄉村」政府網站公開資料顯示,曼俄村隸屬於勐侖鎮城子行政村,屬於壩區。2010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2753元,收入來源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全村人口不到一千,100%都是農業人口。

被村民遺忘在白網中已乾癟的螢火蟲。

「由於我平時事多,只捕過一次。」曼俄村村民巖平(化名)介紹,近年來,大家都嘗到了甜頭,所以村裡的每一戶都曾加入到捕捉螢火蟲的隊伍中,最多的一家有4人參與,老年人是主力軍,說「全村總動員」一點都不誇張。

雲南網在村中走訪時發現,多戶人家院內或牆角都放有白網,其中有一戶人家的一樓竟擱有9個網罩,尤為顯眼。

一戶人家的一樓竟擱有9個捕捉螢火蟲的白網罩。

「說是不能再抓了,會捉光,逮著要罰款。」

「現在不讓抓了,不知道為什麼。」坐在竹椅上的巖龍深吸了幾口手中的香菸。前幾日,村裡的廣播突然通知不允許村民再去捕捉螢火蟲和蝴蝶,違者後果自負。這則從天而降的通知讓他有幾分不適應,其一,貿然再去捕捉被人舉報後會被沒收;其二,後果自負究竟是要抓人還是罰款都不得而知。就在此時,一名中年男子找到他,兩人用傣語在一旁竊竊私語。隨後,巖龍透露,這名男子是村裡負責收購螢火蟲的「前輩」,以前都是此人在做。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村民說,前幾日鎮上的森林公安、林業站的人來到村裡,用喇叭通知了螢火蟲的事,「說是不能再抓了,會捉光,逮著要罰款的。」對於這個嚴厲的說法,巖龍稱,只要客人需要,他照樣可以上山去抓,具體能抓到多少,還需要等下午天氣晴朗,實地考察以後才清楚。

村民家長隨處可見用於抓螢火蟲的白網。

那麼,村裡是否真的下過此通知呢?雲南網在村中並未看見有任何以書面形式張貼的文字內容。然而,在村長家,雲南網見到此前來找過巖龍的那名中年男子正在吊床上玩手機,村長本人並不在家。

此外,巖平認為,這次的執行力度較大,因為村民設置在山裡小河溝旁邊用於捕捉螢火蟲的小房子都被拆了,「以前也有說過,但根本就沒人執行,最終不了了之。」

野外抓捕蝴蝶的婦女。

「白色的蝴蝶不要,一塊錢一隻。」當日中午,雲南網在距離曼俄村幾公裡外的公路邊,偶遇了兩名正手持白色網罩捕捉蝴蝶的婦女。她們活動在小河邊周邊,將捕捉到的蝴蝶分別用報紙包起來放進兜裡。

當地叫停村民商業捕捉螢火蟲行為

7月26日,嶽樺給雲南網發來兩張照片,在一售票窗口處張貼有一張名為「整改報告」的手寫通知,文中稱因天氣原因,原7月1日螢火蟲、蝴蝶展已在7月2日停止本次活動,落款日期為7月3日。另一張照片顯示,地上是一堆色彩斑斕的蝴蝶屍體。

「這就是志願者從四川廣安首屆螢火蟲科普展活動現場傳回來的照片。」嶽樺說,當地7月1日放飛「十萬隻螢火蟲」商展後,運到現場的數百隻螢火蟲已經全部死亡。屍體被扔進了垃圾桶,與螢火蟲一同展出的蝴蝶也遭厄運全部成了「標本」。志願者在活動現場並未發現任何與科普有關的提示牌或解說員,這場活動是一地產公司為銷售其開發的商鋪而辦的。

雲南網注意到,在7月4日,認證為「廣安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的微信公號又一次發布了廣安螢火蟲商展的信息。

7月25日,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自然保護區分局勐侖派出所張文明所長向雲南網證實了巖龍的說法。「收到縣森林公安通報過來的輿情後,立即聯合了林業部門深入到當地的村寨進行了解調查,確認村民有抓捕螢火蟲的行為。」張文明說,目前,他們已在多個管轄區村中加強了法制宣傳,發現後會以批評教育的方式提醒村民。

「功夫不負有心人,國內四個著名捕螢點的政府都推動起來保護螢火蟲了,多地持續了近十年的捕螢現象被遏制。」嶽樺興高採烈地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布了這條信息,這意味著他和志願者的付出得到了一個較為理想的回報,但他還是擔心這種現象有一天會「反彈」。

相關焦點

  • 蟲頭販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將滅絕
    蟲頭販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將滅絕 原標題: 人為捕捉販賣,已是螢火蟲所面臨的新威脅。  付新華在《2016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下稱《報告》)中提到,2016年野外螢火蟲捕捉區域主要集中在江西贛州、海南屯昌、雲南西雙版納,與2015年和2014年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嶽樺則發現,除了以上三地,還有廣西南寧周邊以及雲南景洪。
  • 蟲頭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或滅絕(圖)
    人為捕捉販賣,已是螢火蟲所面臨的新威脅。  付新華在《2016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下稱《報告》)中提到,2016年野外螢火蟲捕捉區域主要集中在江西贛州、海南屯昌、雲南西雙版納,與2015年和2014年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嶽樺則發現,除了以上三地,還有廣西南寧周邊以及雲南景洪。
  • 揭秘螢火蟲販賣產業鏈:養殖困難 多為野生捕捉
    但是,有商家打著慶祝潑水節的名義,推出「集體放飛十萬螢火蟲」的活動。近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相關部門緊急叫停了該活動。  對螢火蟲來說,放飛即「放死」。商家表示,放飛的螢火蟲均為人工養殖。不過專家認為該說法可信度不高,螢火蟲來源很可能為人工野外捕捉。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這是李白詩裡的螢火蟲。
  • 環保人士呼籲叫停螢火蟲觀賞 專家:完全叫停太盲目
    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過,這些螢火蟲很可能被野外捕獲,而不是人工飼養,因為人工繁殖的螢火蟲,成本是10-20元,而野外捕捉的只要5毛錢。大量從野外捕捉螢火蟲,對螢火蟲來說是一場浩劫。  這樣做可能造成種群消亡、破壞環境,付新華在多個場合表達的觀點,也是公開信發起聲討的主要依據。
  • 志願者調查捕螢火蟲產業:"蟲頭"1年可獲利百萬
    「在小布鎮轉了一圈,我發現這裡捕螢火蟲很厲害」,調查中,嶽樺發現,每到傍晚或清晨,成群結隊的村民就騎著摩託車奔向山間田野。村民們打開摩託車的轉向燈,引誘著尋著光芒而湧來尋求配偶的雄蟲,藉此一網打盡。「螢火蟲發光和向光是為了交配繁衍,這樣一網打盡,很容易就斷了種群延續。」捕蟲人有足量的螢火蟲後,會送到「蟲頭」那換錢。
  • 人工養殖螢火蟲1隻需20元 蟲販卻賣1元1隻?
    當地媒體報導稱,該商業機構一共向現場參加活動的家庭派發了300個瓶子,約1萬隻螢火蟲,而這些螢火蟲都請人從南寧市武鳴區捕抓的。  「護螢」志願者「嶽樺NGO」告訴記者,商業活動中的螢火蟲大多來自野生捕獲,2016年志願者曾到武鳴區實地調查,統計到全國有20多個省市辦了120多場螢火蟲相關的商業活動,這還僅僅是一部分。今年目前統計到有27場。
  • 環保人士聯名叫停螢火蟲觀賞 商家遇尷尬(組圖)
    此外,將外地的螢火蟲運到觀賞地存在疫病防控的風險:跨地引進可能造成的寄生蟲、病菌等病蟲害傳播,零距離接觸會對遊客的安全帶來威脅。  專家不贊同野外捕捉螢火蟲的行為  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守望螢火蟲研究中心負責人付新華,是國內反對商業觀賞螢火蟲的「先鋒」人物。
  • 記者調查螢火蟲販賣之路:運輸中死亡率高達75.8%
    在鄉村的夜晚,人們在捕捉螢火蟲賣錢。付新華供圖  「蟲頭」分揀好的螢火蟲。付新華供圖5月到10月,是販賣螢火蟲的「旺季」。人為捕捉販賣,已是螢火蟲所面臨的新威脅。  付新華在《2016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下稱《報告》)中提到,2016年野外螢火蟲捕捉區域主要集中在江西贛州、海南屯昌、雲南西雙版納,與2015年和2014年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嶽樺則發現,除了以上三地,還有廣西南寧周邊以及雲南景洪。
  • 螢火蟲持續遭到商業抓捕 專家:不排除滅絕可能
    嶽樺說,國內螢火蟲商展消費形成於2008年前後,2015年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並持續到今,商家常以「科普」、「人工培育」的幌子矇騙公眾消費,這儼然已經成了他們的「套路」,因螢火蟲對環境要求高、且存活率低、培育成本大,人工培育每隻螢火蟲的成本在20元以上,而野外捕抓收購成本最高也就1元,用於商業活動的螢火蟲幾乎全部來自野外捕抓。
  • 斬斷伸向螢火蟲的黑手 江西在行動
    8月9日,在寧都縣黃陂鎮荷樹村村口的房屋上,張貼著一張《關於禁止捕捉販賣螢火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村民稱,之前確實有人捕捉螢火蟲拿去賣,不過現在這樣的現象已經少了很多。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國內一些螢火蟲展的蟲源來自寧都。
  • 雲南螢火蟲持續遭到商業抓捕 專家:不排除滅絕可能
    李學燕坦言,任何一個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面臨不能完全避開的矛盾,只能盡最大可能去平衡生態和發展的關係,「按照大量商業捕捉的趨勢發展下去,不排除螢火蟲有滅絕的可能。」  雲南的森林公園可打造螢火蟲生態旅遊  春去夏至,7月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內處處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 淘寶賣家爆料:網上螢火蟲來自野外捕捉 非人工養殖
    2012年的時候,鎮上只有3家在淘寶上賣螢火蟲的,到今年至少有20多個淘寶賣家在賣螢火蟲。「螢火蟲淡季的收購價是3毛1隻,平常大概是5毛1隻,因為七夕,從今天開始上漲到了1元錢1隻。今天晚上,我們鎮上會有幾百個人拿著特製的網,騎著摩託車出門捕捉螢火蟲,這種場面都快成我們當地特色了。」
  • 綠會觀蟲工委會建核實螢火蟲放飛活動的昆蟲來源
    8月27日,中國綠髮會觀蟲工作委員會致函山東省濰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建議查證濰坊富華遊樂園螢火蟲放飛活動所用螢火蟲來源。「濰坊故事」就此事進行的報導此事源於近日收到了來自一些志願者的舉報:濰坊富華遊樂園項目將於8月28日放飛萬隻螢火蟲。
  • 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恐滅絕(組圖)
    網絡配圖近日,一則賣螢火蟲年入百萬新聞引關注。5月到10月,是販賣螢火蟲的「旺季」。不過今年,瀕危物種基金成員、螢火蟲生態線聯合發起人嶽樺心情卻很不錯,因為就在上月底,淘寶網將野生活體螢火蟲納入禁售商品管理範疇,他激動地趕緊截圖發到朋友圈。這幾年,嶽樺和他的夥伴們一直致力於螢火蟲保護,並試圖挖掘這條隱蔽的利益鏈。淘寶網這條通知的出臺,在他看來堵住了一條「野外捕捉-販賣-商業展出」的關鍵渠道。
  • 螢火蟲展導致大量螢火蟲死亡主辦方:給養殖場分錢了
    「螢火蟲只有小時候見到過幾次,很多年沒見過了。」一中年遊客也轉發了微信消息,想著趁著「七夕」帶著女友來看看。讓他失望的是,「除了零星的幾點亮光外,只有閃光燈印象最深了」。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中國第一個螢火蟲博士付新華曾對媒體表示,螢火蟲是環境指示動物,城市光汙染釋放出了大量紫外線、紅外線,給夜行性動物。
  • ...和規劃局,綠會觀蟲工作委員會建議查實螢火蟲放飛活動的昆蟲來源
    8月27日,中國綠髮會觀蟲工作委員會致函山東省濰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建議查證濰坊富華遊樂園螢火蟲放飛活動所用螢火蟲來源。(拓展閱讀:莫造「螢火蟲之墓」!據我們多年來在昆蟲生物多樣性保護上的工作經驗,捕捉野生螢火蟲的影響包括但不限於:(1)商業展覽和放飛活動加劇對於野生種群的捕捉;(2)破壞生態鏈;(3)或造成外來物種入侵;(4)損壞生態旅遊聲譽。大量所謂養殖的螢火蟲來自於野外捕捉,商業展演和放飛活動背後,常導致螢火蟲大量死亡。
  • 放飛螢火蟲被指「隕滅的狂歡」:學者稱捕自野外,百分百死亡
    除了環境汙染等因素的影響,為了獲取商業利益的捕獲也加速了螢火蟲的隕滅。數據顯示,螢火蟲在運輸途中的死亡率為20%—40%,而離開原生地後,其死亡率將達100%。希望《綠周刊》的這篇文章能引起讀者對環境問題的重視,並拒絕買賣螢火蟲,讓蟲兒們賴以生存的好環境更多些。2016年8月4日,江西贛州寧都市大沽鄉,被捕捉在網兜裡的螢火蟲。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雲南窗螢:我是這條GAI最酷的螢火蟲
    雲南窗螢Pyrocoelia pygidialis節肢動物,昆蟲綱,鞘翅目,螢科,窗螢屬,1926年法國人Maurice Pic首次對它進行了描述,主要分布於滇中、滇西等地。照片攝於昆明。雲南窗螢雌蟲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蟲體呈橙紅色,雌蟲比雄蟲明顯大得多,雌蟲前額為棕色,觸角、上唇、口器、足為黑色,雌蟲的觸角與前胸背板長度相近,呈鋸齒狀。雄蟲前胸背板近似三角形,它黑色鋸齒狀的觸角不僅比雌蟲更長,弧度也更大,看起來非常有質感,頗有「大魔王」風範。
  • 螢火蟲放飛遭質疑 網友稱是「用殺戮製造浪漫」
    嶽樺說,江西贛州寧都縣捕捉螢火蟲的歷史有十多年了,因為贛江源頭植被茂盛,螢火蟲比較多,有了市場需求後,一些「蟲頭」就會前往鄉間收購,接到訂單後通知村民去抓,然後分揀收購發往全國各地。今年行情不太好,6月份收購價為0.3元一隻,這段時間需求量大收購價為0.5-0.8元。成蟲的壽命為一周到兩周,這種長途運輸死亡率很高,放飛後基本沒有能存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