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調查捕螢火蟲產業:"蟲頭"1年可獲利百萬

2020-12-05 網易科技

(原標題:志願者實地調查捕螢產業鏈:蟲頭1年可獲利百萬)

■記者沈冠楠/文

中國江西網訊 近日,淘寶網向賣家發布了「關於野生活體螢火蟲的禁售管理公告」,全面叫停平臺上活體螢火蟲售賣,這是國內網售平臺首次對販賣螢火蟲行為表明態度。

日前,記者了解到,這一轉變背後是志願者團體「螢火蟲生態線」向淘寶遞交了一封希望禁售螢火蟲的公開信,而江西贛州90後小夥嶽樺(網名)是發起人。連日來,記者聯繫上嶽樺,發現促使他回到寧都調查的原因是本報2014年7月4日《上萬隻螢火蟲究竟從哪兒來》的一篇報導。

志願者赴實地調查「捕螢」產業鏈

記者2014年調查中提及的寧都是90後志願者嶽樺的家鄉。根據公益組織「螢火蟲生態線」的調查,寧都縣小布鎮,應該是國內捕捉販賣螢火蟲產業的重要源頭之一。

2014年7月中旬,嶽樺關注到本報刊登的《上萬隻螢火蟲究竟從哪兒來》後,當年暑假,他回家鄉開始了對小布鎮螢火蟲產業鏈長達兩年的跟蹤。「在小布鎮轉了一圈,我發現這裡捕螢火蟲很厲害」,調查中,嶽樺發現,每到傍晚或清晨,成群結隊的村民就騎著摩託車奔向山間田野。

村民們打開摩託車的轉向燈,引誘著尋著光芒而湧來尋求配偶的雄蟲,藉此一網打盡。「螢火蟲發光和向光是為了交配繁衍,這樣一網打盡,很容易就斷了種群延續。」

捕蟲人有足量的螢火蟲後,會送到「蟲頭」那換錢。「蟲頭」則僱人在家裡將螢火蟲分揀到一個個礦泉水瓶中,每個瓶子裝50~100隻左右,裡面再放點細樹枝和抹有蜂蜜的溼紙巾,保證螢火蟲存活。

網店自稱有養殖場,其實野外捕捉

這些野外捕捉的螢火蟲很快就被售賣掉。嶽樺告訴記者,不少「蟲頭」開網店,螢火蟲最貴能達到3~5元一隻,最便宜也要1.5元。售賣螢火蟲成為「蟲頭」們的生財之道。嶽樺了解到,去年保守估計,有600多萬隻螢火蟲被販賣,大的「蟲頭」靠這個產業每年能獲利60萬~100萬。這些螢火蟲,最終被用於樓盤開盤、公園主題活動以及婚禮等各種場合。

「後來抵制聲多了,『蟲頭』們就自稱螢火蟲是養殖的」。可是,國內螢火蟲研究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付新華在接受記者採訪中表示,人工繁殖螢火蟲成本每隻要達到20元,而對比網價,「蟲頭」們根本不可能靠養殖賺錢。反之,螢火蟲被捕捉後,存活時間很短,在運輸過程中,平均死亡率為22.52%,最高甚至會達到75.8%。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在淘寶網上經營買賣活體螢火蟲的網店已經達到了49家,多數淘寶店號稱「自家螢火蟲養殖場」。

「都是謊言」,嶽樺直言。據他介紹,本報2014年採訪的夢之戀螢火蟲養殖場就是當地做的最早也是最大的一個螢火蟲收購點,去年的一個陣雨天,志願者們借避雨躲進了夢之戀養殖場何某的家中。「這時,很多捕螢人也因為下大雨回來送螢火蟲,在何某家,我們看到挺多人分揀清點螢火蟲,大廳內捕、裝、運的工具都有」。當時,嶽樺裝作玩手機進行錄像,後來,這些錄像也被作為證據,用在了很多紀錄片和媒體上。

淘寶網全面禁售活體螢火蟲

淘寶網是「蟲頭」們一大銷售終端。在抵制「捕螢」產業鏈的過程中,嶽樺和「螢火蟲生態線」遇上了同樣關注螢火蟲售賣的四川志願者彭女士。在多次討論和修改後,2017年5月23日上午,一份公開信被發送到淘寶內部人士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處,其中詳細介紹了螢火蟲產業鏈的現狀。

當月24日,淘寶網發布「關於野生活體螢火蟲的禁售管理公告」,稱:「近期淘寶發現部分賣家存在發布、銷售野生活體螢火蟲的情形,就此淘寶制定管理措施規定,將野生活體螢火蟲納入禁售商品管理範疇。若賣家發布、銷售該商品,平臺可予以處置。2017年5月24日起,淘寶將對野生活體螢火蟲相關商品信息執行排查與清理措施。由於螢火蟲人工養殖的業態不明,相關養殖證管理制度也較為地方化,淘寶網對此並無確切的審核能力。因此,若賣家聲稱其為人工養殖產物,淘寶網不予認可,視為野生產物處置。」

目前,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活體螢火蟲」,已看不到直接出售活體螢火蟲的商家。

提議將螢火蟲列入保護名錄

功夫不負有心人,志願者們的調查和呼籲引起了政府的重視。2016年6月,嶽樺等人將小布鎮「捕螢」產業鏈的相關證據遞交給了小布鎮政府。「當時政府很重視,提出要對捕螢進行打擊」。據統計,當時小布鎮的螢火蟲「養殖場」有6~7家,巔峰時達10多家。當年9月,嶽樺從小布鎮政府了解到,當地大部分養殖場工商營業執照被吊銷,到今年端午前後,小布鎮「捕螢」規模較往年小了很多。

2017年5月,湖南株洲舉辦螢火蟲展,展出螢火蟲來自寧都夢之戀螢火蟲養殖場,而據株洲市林業局調查,這些螢火蟲基本為野外捕捉。最後,當地的兩場螢火蟲展被湖南省林業廳叫停。而此過程中,嶽樺發現,夢之戀養殖場提供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都是手寫的,而我國2016年7月1日以後全國統一電子出證,他們將這個情況反映給了寧都縣農糧局。

6月15日,記者聯繫上寧都縣農糧局熊輝生局長,他向記者證實了此事,並表示以上手寫證明屬於無效證明。熊局長告訴記者,夢之戀養殖場現已停止養殖及經營,法人何某也外出打工。檢疫證明的來源渠道尚未得到證明,寧都縣農糧局正在積極開展調查。

7月6日,記者再次從寧都縣野保站曾祥明站長處獲悉,當地螢火蟲產業鏈一事引起了江西省林業廳的重視,6月中下旬,省林業廳曾派人到寧都調研此事。「經省廳和縣領導的研究,我們得出了兩個主要意見,一是由林業部門牽頭,提議將螢火蟲列入保護名錄,此事將報人大立法審定;二是以寧都縣政府的名義發通告,禁止捕捉和銷售野生螢火蟲,目前初稿已經擬好」,採訪中,曾站長透露說。

本文來源:中國江西網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志願者實地調查捕螢產業鏈:蟲頭1年可獲利百萬
    連日來,記者聯繫上嶽樺,發現促使他回到寧都調查的原因是本報2014年7月4日《上萬隻螢火蟲究竟從哪兒來》的一篇報導。  志願者赴實地調查「捕螢」產業鏈  記者2014年調查中提及的寧都是90後志願者嶽樺的家鄉。根據公益組織「螢火蟲生態線」的調查,寧都縣小布鎮,應該是國內捕捉販賣螢火蟲產業的重要源頭之一。
  • 蟲頭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或滅絕(圖)
    淘寶禁售螢火蟲,快遞也不再運輸,讓環保人士看到了希望  錢報記者調查螢火蟲販賣之路,有的運輸中死亡率高達75.8%  販賣螢火蟲,一年竟能賺百萬  本報記者 陳偉斌 章咪佳在鄉村的夜晚,人們在捕捉螢火蟲賣錢。
  • 蟲頭販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將滅絕
    人為捕捉販賣,已是螢火蟲所面臨的新威脅。  付新華在《2016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下稱《報告》)中提到,2016年野外螢火蟲捕捉區域主要集中在江西贛州、海南屯昌、雲南西雙版納,與2015年和2014年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嶽樺則發現,除了以上三地,還有廣西南寧周邊以及雲南景洪。
  • 記者調查螢火蟲販賣之路:運輸中死亡率高達75.8%
    人為捕捉販賣,已是螢火蟲所面臨的新威脅。  付新華在《2016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下稱《報告》)中提到,2016年野外螢火蟲捕捉區域主要集中在江西贛州、海南屯昌、雲南西雙版納,與2015年和2014年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嶽樺則發現,除了以上三地,還有廣西南寧周邊以及雲南景洪。
  • 雲南勐臘叫停捕捉野外螢火蟲 有「蟲頭」年入上百萬
    「全村總動員」捕捉螢火蟲 有「蟲頭」年收入上百萬巖龍從去年開始捕捉螢火蟲來賣,有人會開著車來他預定和收購。當對方所需量大的時候,他就發動村裡男女老少一起去抓。該村的一名村民向雲南網證實,巖龍的確有此號召力。據瀕危物種基金成員、螢火蟲生態線聯合發起人嶽樺的調查分析,巖龍很可能就是曼俄村4名「蟲頭」之一。
  • 揭秘螢火蟲販賣產業鏈:養殖困難 多為野生捕捉
    雲南西雙版納勐臘縣勐侖鎮的村民,曾經就以每隻5角錢的價格大量捕螢賣給「蟲頭」。  記者:過去你們寨子有沒有人去抓螢火蟲?  村民:對,很多人去抓。  記者:為什麼去抓呢?  村民:為了賺一點兒錢去抓,不知道保護。  有媒體曾曝光過活體螢火蟲的產業鏈條——村民捕捉活體螢火蟲,「蟲頭」收購,商家線上線下交易配送。
  • 斬斷伸向螢火蟲的黑手 江西在行動
    寧都縣林業局相關人士介紹,當地已發文禁止捕捉螢火蟲,有關部門擬將螢火蟲列入保護動物名錄。 網售螢火虫部分來自寧都 嶽樺(化名)是一名寧都「90後」,他是民間保護螢火蟲組織「螢火蟲生態線」負責人。他告訴記者,自己自2014年起開始關注全國各地絡繹不絕的螢火蟲展,發現有螢火蟲來自寧都。
  • 人工養殖螢火蟲1隻需20元 蟲販卻賣1元1隻?
    端午節假期,南寧市某商業機構開業活動上,上千隻螢火蟲放生後,奄奄一息。記者調查發現,追求螢火蟲浪漫情懷的背後,更多的是商家的趨利和對螢火蟲種群的破壞。  飛舞的螢火蟲被不少人視為浪漫的象徵。夏夜來臨,不少商家在營銷活動中看中了它營造的氛圍,也正是如此野生螢火蟲正遭遇大規模圍捕。
  • 兒時記憶,螢火蟲還能存在多長時間?
    最近在河北石家莊的一個公園,選擇在七夕這一天舉辦浪漫的螢火蟲節,不過這場活動呢,卻引來了質疑,據了解這個活動從本月的17號到19號持續三天,在17號晚上黑夜當中有幾百隻螢火蟲飛舞,一閃一閃的,就像星星一般,綠色的光吸引了很多人欣賞,特別是孩子們看得很開心,不過面對這種人造的浪漫,有網友發文質疑螢火蟲的來源來源問題呢,在這裡要跟大家說一說這個螢火蟲他們生存在水源乾淨溼潤陰涼的地方
  • 廣東電捕蚯蚓「地龍儀」市場調查 綠會志願者記錄
    而非法使用「地龍儀」(一種捕捉蚯蚓的電器)等工具電捕蚯蚓不僅會使蚯蚓群落數量減退,還將導致當地土壤鹽鹼化,生態失衡等問題。近日,針對電商平臺上「電捕地龍儀」大行其道的現象,中國綠髮會志願者們對廣東某地「地龍儀」的一線市場進行了進一步調查。
  • 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恐滅絕(組圖)
    網絡配圖近日,一則賣螢火蟲年入百萬新聞引關注。5月到10月,是販賣螢火蟲的「旺季」。不過今年,瀕危物種基金成員、螢火蟲生態線聯合發起人嶽樺心情卻很不錯,因為就在上月底,淘寶網將野生活體螢火蟲納入禁售商品管理範疇,他激動地趕緊截圖發到朋友圈。這幾年,嶽樺和他的夥伴們一直致力於螢火蟲保護,並試圖挖掘這條隱蔽的利益鏈。淘寶網這條通知的出臺,在他看來堵住了一條「野外捕捉-販賣-商業展出」的關鍵渠道。
  • 螢火蟲持續遭到商業抓捕 專家:不排除滅絕可能
    嶽樺說,國內螢火蟲商展消費形成於2008年前後,2015年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並持續到今,商家常以「科普」、「人工培育」的幌子矇騙公眾消費,這儼然已經成了他們的「套路」,因螢火蟲對環境要求高、且存活率低、培育成本大,人工培育每隻螢火蟲的成本在20元以上,而野外捕抓收購成本最高也就1元,用於商業活動的螢火蟲幾乎全部來自野外捕抓。
  • 重慶大學「螢火蟲」志願者進社區服務空巢老人
    「我們願為需要幫助的人照亮一片天空」——重慶大學「螢火蟲」志願者進社區服務空巢老人新華網重慶7月17日電(記者趙宇飛)「爺爺奶奶
  • 放飛螢火蟲被指「隕滅的狂歡」:學者稱捕自野外,百分百死亡
    【編者按】 螢火蟲對自然環境的要求極高,有它們出現的地方,都是難得的生態極佳、遠離汙染的處所。所以,小小螢火蟲一直是一種世界公認的環境指示生物,就像泰戈爾的詩所言,「你微小,可你並不渺小。」近年來,我國螢火蟲的數量正在銳減。
  • 莫造「螢火蟲之墓」!志願者呼籲遊樂園停止萬隻螢火蟲放飛活動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8月25日,中國綠髮會觀蟲工作委員會收到來自志願者的舉報:山東濰坊一個遊樂園項目將於8月28日放飛萬隻螢火蟲。「所謂養殖的螢火蟲其實是來自於野外捕捉,商業展演和放飛活動背後,常常導致螢火蟲大量死亡。因為技術不成熟,螢火蟲人工繁育成活率低、成本高,人工飼養展覽無法收回成本,商展螢火蟲來源,主要是野外捕捉。嚴重破壞昆蟲生物多樣性」。舉報人表示。
  • 河北唐山再現鳥網捕鳥,警方:案件已受理,正調查
    河北唐山再現鳥網捕鳥,警方:案件已受理,正調查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20-10-10 19:10 來源:澎湃新聞
  • 灣沚區螢火蟲志願者協會開展「人人共享的一天」助殘日活動
    12月3日,灣沚區殘聯攜手灣沚區(原蕪湖縣)螢火蟲志願者協開展助殘日活動,看望慰問灣沚區花橋鎮敬老院殘疾孤寡老人。早上9:00,志願者們早早的就來到集合的地點,經過了多公裡的車程,志願者「小花」們來到了花橋鎮敬老院,一群身穿紅色馬甲的「小花」的到來,更讓這裡孤寡老人們一時間笑語喧譁,溫情爆棚,暖意無限。
  • 螢火蟲放飛遭質疑 網友稱是「用殺戮製造浪漫」
    記者來到放飛現場,仍可看到一個玻璃圓柱體放飛工具,在玻璃壁面和底盤的夾縫中可以看到上百隻螢火蟲屍體,周圍的草坪中也可找到一些螢火蟲屍體,生態館內的走道和綠化叢中也有少量螢火蟲屍體。  「我們昨晚撿了幾十隻,今天早上就死了。」市民王先生帶孩子來遊玩,他們觀賞了前一天的放飛活動,當時感覺放的並不多,放完後大家就開始捕捉螢火蟲,他們也撿了一些給孩子玩,沒想到過了一晚上就死了。
  • 南京"螢火蟲地圖"出爐:暗夜中六種螢火蟲閃光(圖)
    從2013年5月開始,啟動了「綠色家園·螢光調查」大型公益環保活動。這一年間,我們走遍南京,詳細調查螢火蟲種類,繪製出首張「南京螢火蟲地圖」。目前,在南京已經發現六種螢火蟲,它們分別是:端黑螢、黃脈翅螢、條背螢、胸窗螢、雷氏螢和天目山雌光螢。  本次活動的科學指導——中國第一家螢火蟲保護機構「守望螢火蟲研究中心」的發起人付新華教授,對在南京發現這麼多種螢火蟲感到欣喜。
  • 以往農村夏夜美麗的螢火蟲,為什麼會幾乎絕跡?
    在陌上花小時候,農村裡還是有很多的螢火蟲的。可以說,這個螢火蟲是我們這代人的童年記憶之一。那會兒,每到夏天,村邊、溪頭、田野裡到處能見到一閃一閃飛舞著的螢火蟲。可惜時至今日,螢火蟲是越來越少了,別說城裡的孩子幾乎都沒親眼見過真實的螢火蟲,就連農村的孩子也很難得見到了。可能在一些偏遠的山區,還能零星見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