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頭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或滅絕(圖)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淘寶禁售螢火蟲,快遞也不再運輸,讓環保人士看到了希望

  錢報記者調查螢火蟲販賣之路,有的運輸中死亡率高達75.8%

  販賣螢火蟲,一年竟能賺百萬

  本報記者 陳偉斌 章咪佳

在鄉村的夜晚,人們在捕捉螢火蟲賣錢。 付新華供圖

  5月到10月,是販賣螢火蟲的「旺季」。

  不過今年,瀕危物種基金成員、螢火蟲生態線聯合發起人嶽樺心情卻很不錯,因為就在上月底,淘寶網將野生活體螢火蟲納入禁售商品管理範疇,他激動地趕緊截圖發到朋友圈。

  這幾年,嶽樺和他的夥伴們一直致力於螢火蟲保護,並試圖挖掘這條隱蔽的利益鏈。淘寶網這條通知的出臺,在他看來堵住了一條「野外捕捉-販賣-商業展出」的關鍵渠道。

  同時,被稱為「中國螢火蟲研究和保護第一人」的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付新華,在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坦言:「我國螢火蟲種群總體數量下降很快,個別種類瀕臨滅絕,已處於非常危險的境況。」

  隨後兩周裡,順豐等快遞都陸續關閉了螢火蟲活體運輸業務,螢火蟲的保護,在今年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日漸消失的螢火蟲

  「由於螢火蟲人工養殖的業態不明,相關養殖證管理制度也較為地方化,淘寶網對此並無確切的審核能力。因此,若賣家聲稱其為人工養殖產物,淘寶網不予認可,視為野生產物處置。」看到淘寶網的消息後,嶽樺很興奮,似乎看到了螢火蟲像過去那樣在夜間漫天飛舞的希望。

  近十多年來,這種小昆蟲,在群體和種類數量上都明顯降低,幾乎從人們視線中消失。據付新華調查,95%城市孩子沒見過螢火蟲,幾乎99%以上的農村群眾都認為螢火蟲是害蟲。

  嶽樺也發現,除了一些較偏遠的山區還能零星看到,很多地方因農藥汙染等問題,導致有「環境指標生物」之稱的螢火蟲幾近消失。與之相反的是,越來越多的商業活動上開始出現螢火蟲的放飛環節,甚至會以「人造螢火蟲主題公園」來吸引人群。

  「那不是放飛,是在加速其死亡,甚至加速這個物種的消失。」 嶽樺和很多環保人士都對此異常反感。人為捕捉販賣,已是螢火蟲所面臨的新威脅。

  付新華在《2016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下稱《報告》)中提到,2016年野外螢火蟲捕捉區域主要集中在江西贛州、海南屯昌、雲南西雙版納,與2015年和2014年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嶽樺則發現,除了以上三地,還有廣西南寧周邊以及雲南景洪。

  據相關統計,2014年到2016年舉辦過螢火蟲放飛活動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華南、華中、華北和中部地區,每年舉辦的城市都在增多。近三年,螢火蟲商業活動前兩位的是廣東和浙江。

  在淘寶網發布那則通知當天上午,記者在淘寶上還能搜索到販賣螢火蟲的店鋪信息。淘寶頁面信息顯示主要發貨地為浙江、深圳、廣州等地,而實際上賣出的螢火蟲均來自江西和雲南等地。禁售通知下發後,絕大多數與活體螢火蟲相關的店鋪商品已被下架。

「蟲頭」分揀好的螢火蟲。 付新華供圖

  「蟲頭」的生財之道

  嶽樺的家鄉就在這條鏈條的源頭之一——江西贛州寧都縣,國內捕捉販賣螢火蟲的重要輸出地。

  他說,螢火蟲的買賣渠道分為線上和線下。

  「寧都小布鎮,應該是國內捕捉和販賣螢火蟲產業的重要源頭。」對於螢火蟲產業鏈,嶽樺跟蹤了兩年。

  2015年之前,對販賣螢火蟲,人們還沒有那麼抵制,嶽樺很容易就找到了寧都當地最早捕捉和販賣螢火蟲的「蟲頭」。

  經過與「蟲頭」、中間人以及村民的接觸,嶽樺發現「蟲頭」是到周邊村莊去收購螢火蟲,每隻價格0.5-1元。

  一開始沒人相信螢火蟲可以賣錢,但當「蟲頭」在邀請一些村民吃飯、免費發捕蟲用的網兜和現場支付錢款後,捕蟲大軍隨即暴增。

  嶽樺和付新華都曾在調查時看到,每當傍晚,成群結隊的村民帶著孩子騎著摩託奔向山間田野,他們不停閃爍摩託車尾燈吸引螢火蟲,藉此一網打盡,「螢火蟲發光和向光是為了交配繁衍,這樣一網打盡,很快就斷了種群延續。」

  捕獲足量的螢火蟲成蟲和幼蟲後,捕蟲人會直接送到「蟲頭」那裡換取現金。「蟲頭」則僱人在家裡將螢火蟲分揀到一個個礦泉水瓶中,「每個瓶子裝50-100隻左右,裡面再放點細樹枝和抹有蜂蜜的溼紙巾,保證螢火蟲存活。」

  「網上售賣的話,最貴能達到3-5元一隻,最便宜也要1.5元左右。」嶽樺說,如果購買者購買數量少,這些螢火蟲會由快遞或城際班車送出;如果數量多,則由「蟲頭」開車送走,因為螢火蟲被捕獲後,存活時間很短。在運輸過程中,平均死亡率為22.52%,死亡率最高甚至會達到75.8%。

  「後來抵制聲多了,『蟲頭』們就在家旁邊支起大棚,自稱螢火蟲是養殖的。」嶽樺說,但其實依舊是靠野外捕捉。付新華掌握養殖手段,但每隻螢火蟲的養殖成本高達二三十元,「不可能靠養殖賺錢。」《報告》也顯示,2016年在淘寶網上經營買賣活體螢火蟲的網店已經達到了49家,較去年增加28.9%,已經形成了非常完整的「活體螢火蟲捕捉—收購—線上交易—線下大量批發配送—景區或公園內螢火蟲放飛」產業鏈條。多數淘寶店所謂的「自家螢火蟲養殖場」發貨均是謊言。

  「此前有些『蟲頭』找到我,讓我別再往下調查了,還暗示可以一起幹掙錢。」嶽樺拒絕了,他了解到,去年保守估計,有600多萬隻螢火蟲被販賣,大的「蟲頭」靠這個產業每年能獲利60~100萬。這些螢火蟲,最終被用於樓盤開盤、公園主題活動以及婚禮等各種場合。

  螢火蟲保護目前無法可依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梁醒財就曾提醒,中國螢火蟲正從南往北呈加速消失的態勢,其中青海、寧夏、內蒙古等省份已很難再採到樣本。早在2007年11月,在天津舉行的歐亞自然歷史博物館高層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中國螢火蟲正面臨滅絕的危險。

  「螢火蟲的幼蟲是吃那些對農作物有害的螺類、蝸牛等,是有益的。」但人為捕捉販賣對螢火蟲種群的影響很直接,嶽樺舉了個例子,2014年寧都小布鎮農民普遍每晚能捕捉1000隻螢火蟲;到2016年,每晚能捕到的只有300隻左右,還得到很偏僻的地區才有。

  「螢火蟲買賣造成的滅絕式的人為捕捉(捕捉率超過60%),對於螢火蟲的種群是沉重的打擊。」由於螢火蟲不是我國的保護動物,現在沒有一種螢火蟲被納入動物保護名錄中,付新華希望螢火蟲保護有法可依,推動地方政府,將一些珍稀的螢火蟲生存的區域列為保護區。

  「浙江整體情況要比周邊省份好多了,一方面是環境保護意識強,第二方面也是天然條件好。」此前,付新華也在西溪溼地考察過,結果發現該地區的螢火蟲數量依舊尚多,種類也相對豐富,至少6種以上。但現實問題依舊存在,我國在法律法規上的空白給螢火蟲保護增加了難度。嶽樺等人只能靠宣傳溝通去勸阻,但是在錢的面前,效果甚微。

  「目前螢火蟲畢竟不是受保護物種,所以農林局和畜牧局都不會管。」雖然國家林業局在不斷呼籲保護,但目前螢火蟲的境況依然堪憂,嶽樺對此深有感觸,他們在呼籲或阻止螢火蟲商業放飛活動時,經常遭遇各種尷尬,「從捕捉販賣者到商業活動組織者,甚至很多農林環保部門的官員都不理解我們的做法,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抓了幾隻小蟲子而已。」

  從捕捉販賣者到商業活動組織者,都不理解我們的做法,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抓了幾隻小蟲子而已。

相關焦點

  • 蟲頭販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將滅絕
    蟲頭販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將滅絕 原標題:   付新華供圖  「蟲頭」分揀好的螢火蟲。  2015年之前,對販賣螢火蟲,人們還沒有那麼抵制,嶽樺很容易就找到了寧都當地最早捕捉和販賣螢火蟲的「蟲頭」。  經過與「蟲頭」、中間人以及村民的接觸,嶽樺發現「蟲頭」是到周邊村莊去收購螢火蟲,每隻價格0.5-1元。  一開始沒人相信螢火蟲可以賣錢,但當「蟲頭」在邀請一些村民吃飯、免費發捕蟲用的網兜和現場支付錢款後,捕蟲大軍隨即暴增。
  • 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恐滅絕(組圖)
    網絡配圖近日,一則賣螢火蟲年入百萬新聞引關注。5月到10月,是販賣螢火蟲的「旺季」。不過今年,瀕危物種基金成員、螢火蟲生態線聯合發起人嶽樺心情卻很不錯,因為就在上月底,淘寶網將野生活體螢火蟲納入禁售商品管理範疇,他激動地趕緊截圖發到朋友圈。這幾年,嶽樺和他的夥伴們一直致力於螢火蟲保護,並試圖挖掘這條隱蔽的利益鏈。淘寶網這條通知的出臺,在他看來堵住了一條「野外捕捉-販賣-商業展出」的關鍵渠道。
  • 雲南勐臘叫停捕捉野外螢火蟲 有「蟲頭」年入上百萬
    本文圖均為雲南網圖4-6月螢火蟲最多 一人一次可抓上千隻曼俄村距離景洪市60多公裡,村裡的民房建築特色鮮明,敞開的一樓用於停車和堆放雜物,二樓則是村民日常生活起居之所。這裡多數人家都有小轎車和摩託車。對於捕捉和收購螢火蟲一事,村頭的村民都不願多說。令人注意的是,他們的牆邊都放置有一個帶杆的白色網罩。
  • 人工養殖螢火蟲1隻需20元 蟲販卻賣1元1隻?
    據當地媒體報導,5月29日晚在廣西南寧東葛路延長線某商業機構的開業活動上,有大批螢火蟲被放生後瀕臨死亡。記者輾轉聯繫上了該兒童用品連鎖店進行核實。  某兒童用品店工作人員表示,舉辦活動是清秀萬達的某兒童用品店,上個月29日開門的,並透露說螢火蟲網上有賣,詳細情況讓記者去聯繫該活動策劃負責人。  這些螢火蟲是哪裡來的?放生之後是否成片死亡?
  • 網購螢火蟲死亡率最高達49% 活體買賣或致其滅絕
    「守望螢火蟲中心」委託本報獨家發布「傷螢」調查報告  八成武漢受訪者拒絕購買螢火蟲  本報記者明眺生  昨晚,湖北守望螢火蟲研究中心授權本報,獨家發布《2015年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武漢街頭一項隨機問卷調查中,八成受訪者表示,螢火蟲是一種美麗的生物,應該受到保護,自己不會購買活體螢火蟲。
  • 志願者調查捕螢火蟲產業:"蟲頭"1年可獲利百萬
    「在小布鎮轉了一圈,我發現這裡捕螢火蟲很厲害」,調查中,嶽樺發現,每到傍晚或清晨,成群結隊的村民就騎著摩託車奔向山間田野。村民們打開摩託車的轉向燈,引誘著尋著光芒而湧來尋求配偶的雄蟲,藉此一網打盡。「螢火蟲發光和向光是為了交配繁衍,這樣一網打盡,很容易就斷了種群延續。」捕蟲人有足量的螢火蟲後,會送到「蟲頭」那換錢。
  • 中國螢火蟲數量銳減 離開原生地後死亡率達100%
    右圖 今年5月26日在武漢郊區拍攝到的螢火蟲。付新華供圖  編者按 螢火蟲對自然環境的要求極高,有它們出現的地方,都是難得的生態極佳、遠離汙染的處所。所以,小小螢火蟲一直是一種世界公認的環境指示生物,就像泰戈爾的詩所言,「你微小,可你並不渺小。」  近年來,我國螢火蟲的數量正在銳減。
  • 記者調查螢火蟲販賣之路:運輸中死亡率高達75.8%
    在鄉村的夜晚,人們在捕捉螢火蟲賣錢。付新華供圖  「蟲頭」分揀好的螢火蟲。付新華供圖5月到10月,是販賣螢火蟲的「旺季」。  同時,被稱為「中國螢火蟲研究和保護第一人」的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付新華,在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坦言:「我國螢火蟲種群總體數量下降很快,個別種類瀕臨滅絕,已處於非常危險的境況。」  隨後兩周裡,順豐等快遞都陸續關閉了螢火蟲活體運輸業務,螢火蟲的保護,在今年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 斬斷伸向螢火蟲的黑手 江西在行動
    8月9日,在寧都縣黃陂鎮荷樹村村口的房屋上,張貼著一張《關於禁止捕捉販賣螢火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村民稱,之前確實有人捕捉螢火蟲拿去賣,不過現在這樣的現象已經少了很多。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國內一些螢火蟲展的蟲源來自寧都。
  • 「螢火蟲」已瀕臨滅絕 許多價值仍鮮為人知(圖)
    2000年夏季,一次與螢火蟲「戲劇性」的接觸,讓付新華和這種會發光的小精靈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尋找螢火蟲,他常常到野外進行考察,然而,情況並不容樂觀。  「一些稀有的陸生類螢火蟲,越來越難以發現,可能已經瀕臨滅絕。」付新華告訴記者,2003年,他在武漢發現了一種非常珍稀的多光點螢,多光點螢非常獨特,雌蟲全身能發出20多個光點,而雄蟲不發光。
  • 昔日震撼的"燈籠聚會"不復存在 青浦螢火蟲陷"滅絕危機"
    東方網6月6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前天晚上記者來到本市知名螢火蟲觀賞地青浦區岑卜村,往年群星閃爍的美景已不復存在,零星的螢火蟲在夜色中顯得孤獨。據資深環保志願者反映,岑卜村螢火蟲近年來連年銳減,當晚觀測量僅為前年同期的約十分之一。專家認為已陷入「滅絕漩渦」,如不加以保護,該處螢火蟲種群五六年後恐將滅絕。
  • 螢火蟲將面臨滅絕
    塔夫茨大學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螢火蟲面臨的三大威脅:棲息地喪失、殺蟲劑的廣泛使用和光汙染。在這三者中,棲息地喪失是大多數地區螢火蟲面臨的最大問題,其次是光汙染,然後是殺蟲劑。為了得出他們的發現,研究人員調查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螢火蟲專家。
  • 大量誘捕致螢火蟲不再發光 被喻為殘忍的浪漫
    原標題:大量誘捕致螢火蟲不再發光都市裡罕見的螢火蟲近年來成為製造浪漫的道具,作為中國情人節的七夕佳節越來越被年輕人重視螢火蟲價格漲三倍螢火蟲作為浪漫創意禮物一直在網上賣得紅紅火火,大多商家都是以螢火蟲能為情人之間營造出浪漫的氣氛為賣點。本應在田間野外上出現的螢火蟲,網上售價不等,平均價格在5元/只左右。
  • 全球多種螢火蟲瀕臨滅絕
    多國研究人員發現,受棲息地減少、殺蟲劑使用和光汙染等多種因素影響,全世界2000多種螢火蟲中部分種類瀕臨滅絕。 法新社3日援引研究報告主要作者、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薩拉·路易斯的話報導,一些螢火蟲需要特殊環境才能完成生命周期,因此棲息地面積減少會影響它們的數量。
  • 公益組織公開信逼停螢火蟲節 專家:有滅絕風險
    市民觀賞螢火蟲(資料圖)。泱波 攝      如果不是一封公開信,數以萬計的螢火蟲可能會在海口迅速飛向死亡。   它們「墓碑」上的卒日將是2017年的「母親節」。   這天,一場放飛螢火蟲的商業活動原本要在一家高爾夫酒店舉辦。活動的消息受到人們的關注,也引發了一場緊急救援。
  • 螢火蟲
    螢大蟲體長零點八釐米左右,身形扁平細長,頭比較小,體壁和鞘翅比絨毛巾還柔軟,頭部被較大的前胸蓋板蓋住。螢火蟲的種類有很多。全世界約有螢火蟲兩千種,它們經常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每個螢火蟲的長度和體形都不同。雄蟲觸角較長,有十一節,呈遍平絲或鋸齒狀;腹部可見腹板六至七節,末端有一個小燈泡似的發光器,可以用來發出螢光;雄蟲大多有翅。
  • 人類擴張速度太快:螢火蟲要滅絕了
    人類擴張的速度越來越快,也越來越沒有節制,這導致一些生物加快了滅絕的步伐。《生物科學》(Bioscience)上的最新刊登研究顯示,螢火蟲已經面臨滅絕的地步了,如果人類不節制現在的行為,那麼這是正在發生的事實。研究中顯示,由於受到人工光汙染,殺蟲劑以及棲息地面積的減少,全球有超過2000種螢火蟲的種群數量正在減少。
  • 活體螢火蟲遭瘋狂買賣 中國多地螢火蟲正在消亡
    圖片/視覺中國  原標題:拯救螢火蟲 拯救最後的詩意  「萬螢飛舞」「森林秘境」,「現代科技手段打造夢幻叢林奇妙景觀」,今年5月起,武漢東湖螢火蟲主題公園打出了上述標語。然而,因為螢火蟲數量不多,原定於5月27日的開幕時間一再推遲。
  • 網店售賣螢火蟲 人為導致其無法繁殖而死亡(圖)
    唐先生說,眼下正是螢火蟲交配、產卵的時節,捕捉販賣對螢火蟲資源來說無疑是釜底抽薪。如果螢火蟲少了,它的食物之一蝸牛就會多了,蝸牛一多,被吃掉的植物也就多了……按照食物鏈推演,一個地方的螢火蟲大量減少將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  調查 一家網店日賣螢火蟲195單  「在深夜裡銀色的月光下,用螢火蟲來營造浪漫的氣氛!
  • 螢火蟲放飛遭質疑 網友稱是「用殺戮製造浪漫」
    據參加當晚放飛活動的遊客稱,當時現場還有售賣螢火蟲的,一個小瓶子裡裝10隻,一瓶賣30元,不少人都在購買。  嶽樺說,江西贛州寧都縣捕捉螢火蟲的歷史有十多年了,因為贛江源頭植被茂盛,螢火蟲比較多,有了市場需求後,一些「蟲頭」就會前往鄉間收購,接到訂單後通知村民去抓,然後分揀收購發往全國各地。今年行情不太好,6月份收購價為0.3元一隻,這段時間需求量大收購價為0.5-0.8元。成蟲的壽命為一周到兩周,這種長途運輸死亡率很高,放飛後基本沒有能存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