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螢火蟲數量銳減 離開原生地後死亡率達100%

2020-12-01 中國青年網

 

  左圖 水生螢火蟲黃緣螢。

 

  右圖 今年5月26日在武漢郊區拍攝到的螢火蟲。付新華供圖

  編者按 螢火蟲對自然環境的要求極高,有它們出現的地方,都是難得的生態極佳、遠離汙染的處所。所以,小小螢火蟲一直是一種世界公認的環境指示生物,就像泰戈爾的詩所言,「你微小,可你並不渺小。」

  近年來,我國螢火蟲的數量正在銳減。除了環境汙染等因素的影響,為了獲取商業利益的捕獲也加速了螢火蟲的隕滅。數據顯示,螢火蟲在運輸途中的死亡率為20%—40%,而離開原生地後,其死亡率將達100%。

  希望《綠周刊》的這篇文章能引起讀者對環境問題的重視,並拒絕買賣螢火蟲,讓蟲兒們賴以生存的好環境更多些。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在我國古代詩人筆下,螢火蟲常常點亮了漆黑長夜,與滿月、星空結伴出現。

  但在今天,我們已經很難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象了,螢火蟲正從我們身邊大規模地消失,其背後的原因,正是環境汙染的加劇與扭曲的賞螢利益鏈的發展。

  城市兒童不識「螢光」

  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付新華被譽為中國螢火蟲研究和保護第一人,自2000年起,他就致力於螢火蟲的考察與研究。近年來,因痛感螢火蟲數量的銳減,他開始通過講座、著述、攝影等形式,向公眾傳達科學賞螢、保護螢火蟲棲息地的理念。

  8月28日,在北京蒲蒲蘭繪本館,付新華舉行了他的新書《水中的光亮》讀者見面會,分享了他10年來的尋螢、護螢之路。在活動現場,主持人問前來參加見面會的孩子,有誰見過活的螢火蟲?結果是無一人見過。這也印證了付新華之前的調查:付新華創辦的湖北省守望螢火蟲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稱,螢火蟲在城市中幾乎消失了,95%的城市小孩沒有見過「螢光」。

  世界上的昆蟲有上百萬種,見不到螢火蟲值得大驚小怪嗎?付新華不這麼認為。「螢火蟲適合生存在水源乾淨、溼潤陰涼的地方,是一種世界公認的環境指示生物。螢火蟲的消失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一是過度砍伐森林或者過度的景觀開發導致螢火蟲棲息地被破壞,二是光汙染影響了螢火蟲的繁殖,三是農藥、除草劑的大量使用,四是水汙染和土壤汙染越來越嚴重。」在付新華看來,這也反映出保護螢火蟲的重要意義,因為小蟲子的變化能反映出大環境的變化,而通過宣傳保護螢火蟲也可以呼籲大家愛護環境,「就像泰戈爾那首詩一樣,『你微小,可你並不渺小』」。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螢火蟲研究專家,付新華常年在全國各地尋找螢火蟲進行研究,也感受到了近些年環境的急劇惡化。2007年,付新華去四川峨眉山尋螢,見到了讓他十分震撼的一幕。「我拐過一個彎道時,眼前突然一亮,這裡出現了一條約500米的光帶,我當時特別震撼,後來我把在那裡看到的螢火蟲命名為穹宇螢,就是像蒼穹宇宙一樣美麗的螢火蟲。」但是2008年付新華在同一個時段再去尋螢的時候,居然一隻也沒有看到。「我做了研究以後發現,一方面是因為那年的乾旱天氣,同時,我看到路邊有很多運煤的大貨車閃著燈,它每次經過,都會讓螢火蟲受到刺激,讓他們失去了正常的光感應,無法完成繁殖。」

相關焦點

  • 專家稱螢火蟲被盲目放飛死亡率達100%
    番禺一景區舉辦螢火蟲展遭質疑  ■番禺蓮花水鄉放飛數萬隻螢火蟲,遭環保組織抵制  ■專家告誡:盲目放飛,螢火蟲死亡率高達100%  9月4日,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的蓮花水鄉舉辦了一場為期三天的螢火蟲文化節,據主辦方稱,放飛的螢火蟲達數萬隻
  • 網購螢火蟲死亡率最高達49% 活體買賣或致其滅絕
    「守望螢火蟲中心」委託本報獨家發布「傷螢」調查報告  八成武漢受訪者拒絕購買螢火蟲  本報記者明眺生  昨晚,湖北守望螢火蟲研究中心授權本報,獨家發布《2015年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武漢街頭一項隨機問卷調查中,八成受訪者表示,螢火蟲是一種美麗的生物,應該受到保護,自己不會購買活體螢火蟲。
  • 螢火蟲生存受城市光汙染嚴重威脅 離開原產地難活
    我國境內活動的有約200-300種,但由於環境的破壞導致很多種群數量越來越少,而且在大肆的人為捕捉下,有些種群很可能在發現前就滅絕了。  天生帶有螢光細胞  我省常見的螢火蟲,是黑胸螢。  螢火蟲的尾巴能夠發光,這是為什麼?
  • 放飛螢火蟲被指「隕滅的狂歡」:學者稱捕自野外,百分百死亡
    【編者按】 螢火蟲對自然環境的要求極高,有它們出現的地方,都是難得的生態極佳、遠離汙染的處所。所以,小小螢火蟲一直是一種世界公認的環境指示生物,就像泰戈爾的詩所言,「你微小,可你並不渺小。」近年來,我國螢火蟲的數量正在銳減。
  • 蟲頭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或滅絕(圖)
    同時,被稱為「中國螢火蟲研究和保護第一人」的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付新華,在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坦言:「我國螢火蟲種群總體數量下降很快,個別種類瀕臨滅絕,已處於非常危險的境況。」  隨後兩周裡,順豐等快遞都陸續關閉了螢火蟲活體運輸業務,螢火蟲的保護,在今年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 會發光的螢火蟲 最怕城市裡的光
    我國境內活動的有約200-300種,但由於環境的破壞導致很多種群數量越來越少,而且在大肆的人為捕捉下,有些種群很可能在發現前就滅絕了。  天生帶有螢光細胞  我省常見的螢火蟲,是黑胸螢。  螢火蟲的尾巴能夠發光,這是為什麼?
  • 記者調查螢火蟲販賣之路:運輸中死亡率高達75.8%
    同時,被稱為「中國螢火蟲研究和保護第一人」的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付新華,在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坦言:「我國螢火蟲種群總體數量下降很快,個別種類瀕臨滅絕,已處於非常危險的境況。」  隨後兩周裡,順豐等快遞都陸續關閉了螢火蟲活體運輸業務,螢火蟲的保護,在今年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 螢火蟲展導致大量螢火蟲死亡主辦方:給養殖場分錢了
    「第一天時,放的更多,大棚和小紗棚之間、遊客也多,走動的區域內也有螢火蟲。」正說著,一閃著光的螢火蟲從大棚內的角落飛起,幾個遊客追著拍照。「放入的螢火蟲數量確實不不少,只是強光照攝、死亡加快。」工作人員說,每天都會往裡放,本來飛著的強光一照,有落到草叢裡的,「就再也飛不起來了」,有得能還能飛一會兒,最後還是得落下。「昨天收回的活著的螢火蟲只有幾百隻「。
  • 蟲頭販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將滅絕
    同時,被稱為「中國螢火蟲研究和保護第一人」的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付新華,在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坦言:「我國螢火蟲種群總體數量下降很快,個別種類瀕臨滅絕,已處於非常危險的境況。」  隨後兩周裡,順豐等快遞都陸續關閉了螢火蟲活體運輸業務,螢火蟲的保護,在今年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 螢火蟲恐滅絕:光汙染,殺蟲劑和棲息地銳減是三大主因
    如果人類再不節制,那麼在夏日夜晚追逐螢火蟲將只成為某些人的童年記憶。根據最新發表在《生物科學》(Bioscience)上的最新研究,由於受到人工光汙染,殺蟲劑以及棲息地面積的減少,全球有超過2000種螢火蟲的種群數量正在減少。
  • [圖]螢火蟲恐滅絕:光汙染,殺蟲劑和棲息地銳減是三大主因
    根據最新發表在《生物科學》(Bioscience)上的最新研究,由於受到人工光汙染,殺蟲劑以及棲息地面積的減少,全球有超過2000種螢火蟲的種群數量正在減少。根據這項研究結果,在東亞和南美,螢火蟲的主要威脅之一是人造光。路燈和建築燈破壞了昆蟲的自然生物節律和交配儀式。
  • 雲南境內有50多種螢火蟲 達到全國種類一半以上
    此後,梁醒財對這種會發光的小蟲瘋狂著迷,並決定要致力於螢火蟲的研究。如今,作為中國研究螢火蟲的第一人,梁醒財已摸清全國100多種螢火蟲的分布和生存情況,但也揭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螢火蟲的種群數量已瀕臨滅絕。
  • 中國網事:七夕節如何成了螢火蟲「悽兮節」
    新華網廣州8月20日電(「中國網事」記者周穎 王悅)近年來,螢火蟲成了「七夕」浪漫新寵,購買、放飛螢火蟲給女友驚喜成為時尚。今年七夕前,淘寶網售螢火蟲生意火爆,但螢火蟲卻「死傷慘重」。  環保人士疾呼:濫捕導致螢火蟲數量銳減,生存環境驟變影響螢火蟲繁衍後代。
  • 中國多地螢火蟲正在消亡:淘寶商家瘋狂買賣活體螢火蟲
    「一棵李子樹上聚滿了發光的螢火蟲,那種美,估計很多人一輩子沒見過」,那晚站在黝黑的山上,付新華想可能從此與螢火蟲再也分不開了。2007年,付新華再去峨眉山,曾經棲息著大片螢火蟲的那個小山村充斥著來來往往的採石車。那晚,他在那棵李子樹下沒有看到螢火蟲。「哎呀,說不下去了。」回想那一晚的感受,付新華一度眼眶溼潤,他心中的「中國最美的螢火蟲」從此再也不會有了。
  • 專家解答為何螢火蟲到了城市中便大面積死亡—新聞—科學網
    然而,在現代社會,人們不僅已無法在城市中見到螢火蟲,而且在農村也難覓其身影。 「螢火蟲在中國絕大多數城市都已滅絕,城市郊區也比較少。人們只能在山區、人跡罕至的地方看到它們的身影。」研究螢火蟲多年的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付新華告訴記者。
  • 活體螢火蟲遭瘋狂買賣 中國多地螢火蟲正在消亡
    圖片/視覺中國  原標題:拯救螢火蟲 拯救最後的詩意  「萬螢飛舞」「森林秘境」,「現代科技手段打造夢幻叢林奇妙景觀」,今年5月起,武漢東湖螢火蟲主題公園打出了上述標語。然而,因為螢火蟲數量不多,原定於5月27日的開幕時間一再推遲。
  • 昔日震撼的"燈籠聚會"不復存在 青浦螢火蟲陷"滅絕危機"
    東方網6月6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前天晚上記者來到本市知名螢火蟲觀賞地青浦區岑卜村,往年群星閃爍的美景已不復存在,零星的螢火蟲在夜色中顯得孤獨。據資深環保志願者反映,岑卜村螢火蟲近年來連年銳減,當晚觀測量僅為前年同期的約十分之一。專家認為已陷入「滅絕漩渦」,如不加以保護,該處螢火蟲種群五六年後恐將滅絕。
  • 螢火蟲放飛遭質疑 網友稱是「用殺戮製造浪漫」
    昨日上午,「天將明」並未離開,準備等到晚上繼續關注該園區的活動。  昨日,西北環保志願者組織在網上發布招募啟事,招募志願者前往活動現場保護螢火蟲,稱這種商業活動會導致很多人在利益驅動下大量捕捉螢火蟲,導致種群總體數量下降,放飛的螢火蟲因為離開原有棲息地很難成活。他們呼籲市民告訴身邊人,不要去看螢火蟲,同時前往現場發放保護螢火蟲的宣傳單。
  • 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隻!
    而我國傳統文化中流傳的孔雀指的是綠孔雀,是我國的本土原生物種,比藍孔雀要漂亮得多得多,但是綠孔雀的數量比大熊貓還少,瀕臨滅絕。孔雀有藍綠之分,但命運大不同!綠孔雀(學名:Pavo muticus),又名「爪哇孔雀」。因脖子上有龍鱗一般的鱗羽,又被稱為「龍鳥」。屬於雞形目(Ga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孔雀族孔雀屬下一種大型鳥類。
  • 這類珍稀鯨魚數量銳減 如今僅剩366頭……
    中新網10月28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0月26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據估計截至2019年1月,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數量僅剩366頭。此前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這種鯨魚數量還有約412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