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螢火蟲中心」委託本報獨家發布「傷螢」調查報告
八成武漢受訪者拒絕購買螢火蟲
本報記者明眺生
昨晚,湖北守望螢火蟲研究中心授權本報,獨家發布《2015年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武漢街頭一項隨機問卷調查中,八成受訪者表示,螢火蟲是一種美麗的生物,應該受到保護,自己不會購買活體螢火蟲。
網購螢火蟲
死亡率最高達49%
調查發現,淘寶網上共有38家店鋪售賣活體螢火蟲,其中以位於江西省的店鋪為主。售賣時間集中在4月19日至8月19日,這與野外螢火蟲爆發的時間吻合。越是臨近「七夕」,螢火蟲賣得越多。「七夕」之前,成交量最高的一家網店,一天內完成了576筆交易。網上螢火蟲售價多在3-5元,一般30-50隻起售。也就是說,每成交一單螢火蟲生意,銷售額一般不會少於90元。
有些大型商業活動,商家動輒購買幾萬甚至數十萬隻螢火蟲展示或放飛。這些大宗買賣為掩人耳目,並不通過線上交易,而是在發貨地直接完成。這意味著,活體螢火蟲的實際交易量,遠遠大於淘寶店鋪所顯示的數據。
為獲得更加準確的數據,4月19日至8月16日,該中心通過第三方渠道,在淘寶網上購買螢火蟲調查樣本24 批次,每批次50-100隻。經過長途運輸,到貨後活體螢火蟲死亡率最高達49%。
調查發現,這24批次的活體螢火蟲共有10種,這10種螢火蟲的種類,與發貨地當地的野生螢火蟲的種類、發生時間及分布範圍高度吻合。
該中心負責人、華中農業大學螢火蟲專家付新華副教授說,前期研究發現,不同種類的螢火蟲對環境的要求不同,養殖要求也很高。如果網購的螢火蟲是賣家養殖的螢火蟲,養殖種類最多只會有兩三種,不會有這麼多種。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網上購買的螢火蟲來自野外捕捉。
武漢八成受訪者
表示不會買螢火蟲
報告顯示,購買活體螢火蟲人群集中在大城市,這些地方很難看到螢火蟲。
3月1日至8月1日,網上購買活體螢火蟲排名前十的省市是: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山東、河南、上海、福建、湖北、江西。
為了了解公眾對螢火蟲的了解程度,以及對活體螢火蟲買賣的關注度和態度,該中心在武漢街頭進行了隨機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年齡14歲至60歲。調查人員共發出800份調查問卷,全部回收且全部有效。結果顯示,80%的受訪者見過螢火蟲,其中半數表示是在10年前見過螢火蟲。44%的受訪者表示,不清楚螢火蟲的生存狀況。65%的受訪者明確表示反對活體螢火蟲買賣。83%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不會購買活體螢火蟲。
螢火蟲活體買賣
或致螢火蟲滅絕
螢火蟲是環境指示性生物,有螢火蟲的地方,意味著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付新華分析,螢火蟲活體買賣的深層次原因,是人們渴望回歸潔淨的生態環境,希望螢火蟲重新回到身邊,然而,由於城市化和環境汙染,目前螢火蟲正在慢慢滅絕。巨大的需求和貧乏的供給產生的矛盾,使一些人看到了商機,在利益驅動下,他們鑽進深山老林,瘋狂地捕捉販賣螢火蟲。
一般而言,異地大量放飛螢火蟲會產生兩種情況:因為不適應異地的氣溫、生境,螢火蟲全部死亡;部分種類的螢火蟲會生存下來,但這會造成生態入侵和生態汙染,對釋放地螢火蟲的種類進行生態位的擠壓,並造成螢火蟲的食物淡水螺、蝸牛、蛞蝓等軟體動物的種群下降甚至滅絕。大量在螢火蟲的原產地進行採集,會對當地的螢火蟲種群造成釜底抽薪的嚴重後果。
螢火蟲成蟲壽命很短,在短短的一周左右,螢火蟲必須完成求偶、交配和產卵等任務,如果在這段時期被採集並運送至異地,無疑會造成第二年的種群銳減,幾年後,螢火蟲種群可能滅絕。
付新華說,螢火蟲尚不是保護動物,不受我國法律保護。目前,減少螢火蟲活體買賣的唯一辦法,只有減少公眾及商家對螢火蟲的購買,因為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