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夜色中星星點點的螢火,是夏夜最美的一幅畫。但隨著城市生態環境的改變,這樣的美景越來越少見了。有人從中看到商機,辦起各式「螢火蟲展覽」。然而,展覽中所用的螢火蟲大多是從野外捕捉的,十分脆弱,過兩三天就會死去。
5月24日,淘寶開始禁售野生活體螢火蟲。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在淘寶上搜索「螢火蟲」「螢火蟲活體」等關鍵詞,沒有購買連結,但其旗下的阿里巴巴上,仍然能夠買到。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王益 趙冉
記者調查
網上仍有不少售賣螢火蟲的商家
5月24日,淘寶網在淘寶論壇向賣家發布了「關於野生活體螢火蟲的禁售管理公告」。公告中稱,近期淘寶發現部分賣家存在發布、銷售野生活體螢火蟲的情形,就此淘寶制定管理措施規定,將野生活體螢火蟲納入禁售商品管理範疇。若賣家發布、銷售該商品,平臺可予以處置。
公告同時稱,將對野生活體螢火蟲相關商品信息執行排查與清理措施。另外,由於螢火蟲人工養殖的業態不明,相關養殖證管理制度也較為地方化,淘寶網對此並無確切的審核能力。因此,若賣家聲稱其為人工養殖產物,淘寶網不予認可,視為野生產物處置。
現代快報記者在淘寶上搜索發現,目前已經沒有購買活體螢火蟲的連結了。但是,在其旗下企業批發採購的網站阿里巴巴上,還是能夠找到多家承接螢火蟲放飛業務的商家。
1.5元一隻,買家多為房企和景區
記者聯繫到了一個位於湖南湘潭的賣家,一名姓劉的銷售人員表示,他們今年與房地產商、景區合作較多,為新樓盤開盤和晚會等提供螢火蟲放飛業務。他聲稱螢火蟲來自雲南西雙版納,從2009年開始,就在當地建設了養殖基地,大規模飼養了4個品種的螢火蟲。
「如果要的話,一隻1.5元,提前3天預訂。」劉某說,每年7月、8月是他們接單最多的時候,最好提前一個星期預訂。運輸時走空運,保證存活率在95%以上,如果買的數量多,可以多贈送一些,抵消損耗。
隨後,記者又聯繫到了一個江西的供貨商。這名姓李的老闆先是說,在江西和雲南都有養殖場,貨源充足,但在之後的對話中又向記者承認,螢火蟲是從野外捕捉來的。
李某介紹,之前的單子有許多是在城市做的展覽,一般首日需要上萬隻,「效果才好」,這個數量下,每隻螢火蟲要價1元,「情況好的話能活一個星期,差一點3天左右,你可以每3天補一次貨,每次補2000~3000隻。」李某說,她已經做了十幾年的螢火蟲生意,不過今年5月24日開始,淘寶不讓賣了,如果需要交易,可以拍下別的商品,支付定金。
她向記者承諾,如果訂購一萬隻,提前兩三天告訴她,一晚上能捉齊,空運第二天就能拿到。
一邊才說停止經營,一邊仍在賣活蟲
李某還有個老鄉何某,兩人曾經有過合作,現在有時會互相介紹生意。據何某稱,他在江西寧都有個人工養殖場,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前幾年做活體螢火蟲的銷售,現在轉做養殖、培育。
「賣的主要是從蟲卵到幼蟲再到成蟲的培育資料,現在做這個環節的比較少,生意比較好做,也是完整這個產業鏈。」何某說。光有技術、沒有蟲子怎麼養殖?他表示,可以提供螢火蟲蟲卵,以卵定價,一隻2~3元。
一邊說只賣養殖技術,一邊又說可以賣蟲卵,何某的說辭明顯前後矛盾。實際上,根據此前其他媒體的報導,何某是目前國內螢火蟲生意的「巨頭」,有許多中間商販為其收貨。
今年5月份,何某曾為連雲港一放飛活動提供活體螢火蟲,因此被寧都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所調查。調查結果稱,何某的養殖場已經停止養殖和經營,且不具備檢驗檢疫證明,何某也已經外出打工。
背後揭秘
號稱人工養殖,實為野外捕捉
那麼,劉某等出售的螢火蟲真的是人工養殖的嗎?
付新華是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中國首位研究螢火蟲的博士,他表示這樣的說法不可信,因為螢火蟲人工養殖難度非常大。
據他介紹,螢火蟲一般一年繁殖一代,生產周期較長,並且其生存對棲息地的水質要求很高,成長中個體很容易受到病菌侵害。
付新華在過去的幾年中,曾經和同事連續發表《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去年7月下旬,他曾前往江西寧都,也就是何某的所在地,對螢火蟲交易進行調查。他發現,當地的許多居民都會到野外捕捉螢火蟲,隨後以每隻3至5毛的價格,出售給所謂的「養殖基地」。
此消彼長,人工繁殖螢火蟲的成本是野外捕捉的20~40倍。
「這裡主要買賣的種類有邊褐端黑螢、端黑螢、穹宇螢、黃緣螢等,這和我們在淘寶取樣發現的種類是高度吻合的。」在前期調研中,付新華曾經在網上購買過一些所謂的人工養殖螢火蟲。
在調查過程中他們還發現,當地農民會使用摩託車車燈,對螢火蟲進行誘捕。捕捉到的,主要是棲息在水田中的黃緣螢。
根據付新華的《2016年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去年,淘寶銷售活體螢火蟲的網店有49家,比2015年增加了28.9%。捕捉地主要在江西贛州、海南屯昌和雲南西雙版納。運輸流通過程中,螢火蟲的死亡率達到了22.52%。
據他了解,在江西寧都縣小布鎮,螢火蟲的數量已經急劇下降。
起初一個人每天捕捉到的螢火蟲有三四百隻,後來只有一百多隻,並且捕捉範圍已經從小布鎮附近,蔓延到了周圍的大沽鄉、黃陂鎮、蔡江鄉、釣峰鄉、安福鄉。
目前,螢火蟲的保護無法可依
江蘇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螢火蟲並非保護動物,不在《「三友」動物保護名錄》之列,本身不違法不違規,策劃相關展覽也無需林業部門審批,「我們也只能從宣傳的角度去告訴公眾這一物種的可貴之處,不建議用螢火蟲活體做展覽。螢火蟲的保護現在只能靠公眾自覺。」
據了解,國家林業局曾在其官方微博呼籲「饒過螢火蟲,拒絕殘忍浪漫」,並發表長微博稱:「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已經讓螢火蟲的生存環境不斷被蠶食,讓雄性螢火蟲自身不再發光,因此吸引不到異性產卵交配。在如此高價誘惑之下的『搜捕』,對於螢火蟲的生存,無疑雪上加霜。」
雖然國家林業局在不斷呼籲保護,但目前螢火蟲的境況依然堪憂。從捕捉販賣者到商業活動組織者,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抓了幾隻小蟲子而已。
付新華呼籲,國家從立法上建立一些螢火蟲保護區,或者將部分珍稀螢火蟲列為保護動物,「棲息地保護是螢火蟲保護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