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蟲兒真奇怪,一盞燈籠隨身帶,黑夜點燈滿天飛,像星閃閃真可愛。」這則謎語說的便是螢火蟲。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些原本在山村閃耀著浪漫光茫的小精靈,卻一閃一閃「飛」進各大都市,成為城裡人的新寵。七夕情人節來臨之際,象徵浪漫溫馨的螢火蟲在網上銷售更是火爆。7月29日,記者對此現象進行了調查採訪。
螢火蟲,一閃一閃「飛」進城
這美麗的小精靈網上俏銷讓人歡喜讓人憂
螢火蟲群飛時的美麗場景。
一星螢火都市受寵
螢火蟲又名夜光、景天,屬鞘翅目螢科昆蟲,是一種小型甲蟲,因其尾部能發出帶綠色的光,故名為螢火蟲。這種尾部能發光的昆蟲,約有近2000種。螢火蟲幼蟲分水生和陸生,幼蟲一般需要6次蛻變後才能進入蛹階段。初春時節,水中生活的螢火蟲幼蟲會爬上岸鑽進土,約50天時間才變蛹成蟲,平均只有5天的生命。螢火蟲夜間活動,成蟲發光有引誘異性的作用,幼蟲捕食蝸牛和小昆蟲,喜棲於潮溼溫暖、草本繁盛的地方。
閃光飛舞的螢火蟲是炎炎夏夜的精靈,更是出生在山村的人們童年美好的回憶。近年來,各旅遊景點紛紛利用螢火蟲為大家舉辦一場場視覺盛宴。2011年7月無錫舉辦了蠡園螢火蟲節;2013年7月,青島從廣西購進萬隻螢火蟲放進中山公園;2014年4月,杭州蕭山舉辦湘湖金沙戲水螢飛夜主題活動;今年7月4日,南昌首個螢火蟲主題公園對外開放,上萬隻螢火蟲亮相國鴻生態園,讓都市裡的人們驚喜不已。
據了解,尤其像七夕情人節這樣浪漫的節日,螢火蟲更為受寵。有的景區工作人員將購買來的上萬隻螢火蟲置於一個特定的大型網狀空間內,熠熠發光,吸引遊客觀賞,最低門票達到99元一張。
記者在淘寶網上發現,很多店商在從事活體螢火蟲買賣,價格每隻2至5元不等。更有商家批量銷售,多種花樣:36元135隻,60元219隻,130元399隻,一萬隻以上按批發價,還有99元25隻的體驗價。廣告上大字號寫著「包活保量,100%成活率」及「年供貨量幾十萬」的字樣。螢火蟲用各式各樣玻璃瓶裝著十分美觀。據悉,每年七夕前是螢火蟲的年度銷售高峰,因為在不少追求浪漫的年輕人心目中,螢火蟲不僅僅是夏夜漫天飛舞的小昆蟲,更是一種浪漫的象徵。
山鄉村民捉蟲致富
小布鎮地處寧都縣西北部,這裡山清水秀,風景宜人,非常適合螢火蟲的生長繁殖,到了夏季,漫山遍野都是這些發光的小精靈。何建明就出生在這裡。大學畢業後,他和許多人一樣漂泊在異鄉的都市中尋夢。一次偶然的機會,從城市人看到螢火蟲那驚喜的表情中,細心的何建明看到了這一小昆蟲身上潛在的商機。2009年開始,他利用所學的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知識,在網上銷售起了螢火蟲。
經過兩年的努力,網購螢火蟲逐漸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2011年,何建明的網店開始盈利,並且越做越好。他在網上銷售螢火蟲的生意做到國內多個省份,顧客多為浙江、上海的買家,有的螢火蟲還「飛」到了東北的黑龍江、遼寧。他的網店最多的一個月銷量超過兩萬隻。據介紹,受他的影響,目前該鎮做螢火蟲生意的有20多家。
一知情人告訴記者,村民捕捉銷售螢火蟲,一年可掙好幾萬元,有的還可以賺10多萬元。在淡季,螢火蟲銷售價格一般為0.3元一隻,旺季為0.5元一隻,而到了七夕前則可賣到0.7元一隻。鎮裡每年外銷的螢火蟲約50萬隻,七夕期間就可以銷售差不多30萬隻。
據介紹,捕捉螢火蟲一般是在溫暖溼潤的4月至8月,做螢火蟲生意的人會請鎮上的村民到野外去捕捉。大部分螢火蟲出現在村子河邊、山間草木較多且陰涼的地方。四五月的時候,晚上7時至9時30分是捕蟲最佳時間;而6月至8月,捕蟲時間為晚上7時30分至10時30分。捕蟲人用漏鬥式的網兜捕捉螢火蟲,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礦泉水瓶內,到了一定數量後便用扎了許多孔的塑料水瓶裝好,在裡面放些新鮮樹葉。而未售出的螢火蟲,村民會將其放入一個溫度較低的房間內,以延長螢火蟲的壽命。
因為螢火蟲壽命短暫,將它捕捉回家,可存活5至7天,所以外銷時都是當天發貨,用快遞發給買家,省內一般是2到3天,省外則需3到4天。螢火蟲是一種較「嬌氣」的昆蟲,對運輸條件的要求也很高,必須採用透光性較好的塑料或玻璃瓶,在裡面墊上植物莖葉,噴上一點水霧,再把螢火蟲放進去,並要留好通風口,用紙箱將裝有螢火蟲的瓶打包好。儘管這樣小心,但很多買家收到貨後都會發現一些螢火蟲已經死亡,賣家只好重新補發一些數量的螢火蟲或賠償一部分錢給商家,這可以說是網售螢火蟲的一個弊端。但因為這生意利潤比較高而且成本低,當地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捕捉銷售螢火蟲來賺錢。
生態失衡有人擔憂
對於這種螢火蟲的買賣,幾家歡喜幾家憂。有人認為螢火蟲可以讓人回味童年,讓城裡人享受視覺盛宴,還可以讓村民增加收入。而有人則反對商家搞這些活動,認為螢火蟲是自然界的精靈,大量捕捉最終會導致螢火蟲的減少,破壞生態平衡。於是有人發起「保護生態,保護螢火蟲」的倡議。南昌首個螢火蟲主題公園將對外開放的消息傳出後,也引來網友熱議,有人覺得活動不錯,也有不少人提出質疑甚至抵制,呼籲「拒絕殘忍的浪漫,請放過螢火蟲」。
據小布鎮村民反映,以前有人一晚上可以捕到四五百隻螢火蟲,而現在一晚上只能捕到六七十隻了,很多捕蟲人只好去往其他鄉鎮捕捉。但由於螢火蟲並不是受保護動物,在山鄉也很普遍,所以有關部門不會幹預製止。
儘管一些螢火蟲展的活動方一再宣稱,螢火蟲是人工養殖的,但國內螢火蟲研究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付新華認為,人工繁殖螢火蟲成本很高,每隻要達到20元左右,而能一次性提供上萬隻螢火蟲的人工養殖場在國內十分罕見。所以「人工養殖」的說法不靠譜。他說,大規模捕捉對當地螢火蟲野外資源是一種破壞,通過食物鏈也會進而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對放飛地而言,如果放飛地沒有該品種的螢火蟲,也可能造成生物入侵。
據悉,在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臺灣等地非常盛行螢火蟲保護,而且這種保護帶來了很多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如日本政府為了保護和觀賞螢火蟲甚至放棄鐵路的修建,由政府、科研機構及民間團體共同努力,建立了諸多賞螢地點,每年都有大批的遊客前往參觀。在紐西蘭北島一個小城,有成千上萬隻螢火蟲熠熠發光的巖洞的自然奇觀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可見,保護螢火蟲也是對生命和生態負責的體現。
(記者 李鵬 實習生 李賢秀 戴文藝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