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科學家們發布了第一張黑洞照片,這個黑洞位於M87星系中心,黑洞的特徵與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所預測的幾乎完全一樣。
最近,科學家們對這個黑洞之前的觀測數據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這個黑洞竟然在一閃一閃。
在黑洞的史瓦西半徑之中,光也無法逃脫黑洞的引力,因此黑洞的本體應該是漆黑一片的,但在離黑洞一定的距離,黑洞吸引了許多氣體繞它旋轉,被稱為黑洞的吸積盤。
這些吸積盤是高熱的,同時向外發射了許多射線,我們觀測黑洞,實際上就是在觀察黑洞的吸積盤。
地平線望遠鏡組織(EHT)是一個射電望遠鏡的全球網絡,它為天文學家提供了一個獲得黑洞圖像的工具,這個獲得圖像的最小解析度為一個地球大小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射電望遠鏡獲得的不是可見光,而是射線,比如X射線γ射線。因此射電望遠鏡不能直接獲得圖像,需要對它獲得的數據進行一定的處理之後才能獲得圖像。
2019年公布的黑洞圖像就是處理了2017年中一個星期的數據得來的。由於時間比較短,天文學家沒有觀測到這個黑洞的外觀是如何隨時間變化的。
在2009年至2013年之間,地平線望遠鏡組織也對M87星系中心的黑洞進行了觀測,只是沒有收集到足夠可以畫出圖像的數據。
一個新的科學家團隊,對2009年至2013年的數據進行了重新分析,並且結合了2017年觀察所得到的大量數據,發現了他們可以得出在這幾年中黑洞周圍的吸積盤亮度的變化規律。
結果表明,正如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黑洞的陰影(中間的黑色圓形)在多年都保持了不變。但吸積盤的細節以及方向在那幾年中發生了變化。
當你查看黑洞的圖像之時,你會發現吸積盤的一部分要比其它部分亮得多,這正是廣義相對論預測的一種效應。
但是明亮的區域沒有固定在一個地方,而是四處移動,似乎整個黑洞都在一閃一閃。
科學家們把這種情況歸咎於流體的湍流,這暗示了黑洞對周邊物質的影響。依靠這種變化,可以排除部分如何形成吸積盤的理論。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