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在晚上炎熱的夏天,沒有手機網絡的生活裡,晚上只有陪著家人坐在院子裡,因為房間裡太過於悶熱,那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院子裡乘涼,躺在竹蓆上,吹著晚上涼爽的風。那時候最大的快樂就是一家人在院子裡看著晴朗的夜空,滿天的星星,還有就是那一閃一閃的螢火蟲,兒時特別喜歡捉螢火蟲,將它全部裝進一個袋子裡,就像燈籠一樣,特別有意思,小時候也常常會想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呢?問過爸爸媽媽,那時候沒人能夠給我解答。
螢火蟲屬於螢科,統稱螢火蟲,廣東話稱打火蟲,全世界一共有2000多種,一部分會發火一部分不發光,中國常見的有中華黃螢,山窗螢,黃緣螢等。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生活在水裡一類生活在陸地上,喜歡在棲息在潮溼溫暖草木繁盛的地方。而且你們不知道的是螢火蟲是肉食性昆蟲,幼蟲喜歡捕食蝸牛,蚯蚓等軟體動物以及一些小型昆蟲。沒想到這個夏日發光的小精靈這麼兇猛,吃肉的,我以前一直以為它是吃花蜜的。而且螢火蟲的卵,幼蟲,甬,成蟲都會發光,成蟲發光主要是為了吸引異性求偶的作用,螢火蟲整個生命周期大概是一年,成蟲僅往往只有一個月左右。
螢火蟲到底是怎麼發光的呢?螢火蟲發光主要是因為螢火蟲的生理結構十分特殊,螢火蟲有專門的發光細胞,在發光細胞中有兩類化學物質,一類被稱為螢光素,另一種被稱為螢光素酶,螢光在螢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能量,並且與氧氣發生反應,反應中的大部分能量幾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只有極少數是以熱的方式釋放,這個生物發光的能量轉化率比我們人類高出太多了,它們的效率能達到95%以上,人類目前為止還沒有製造出如此有效率的光源。就是這樣造成螢火蟲腹部發出一閃一閃的微弱亮光,讓它看起來像一個小燈泡。
螢火蟲發出的亮光,不只是為了照明,其實主要是為了發送信號,就跟電臺一樣,它們會發出一定頻率的光,一閃一閃的,就像是有一種密碼一樣。而且每種用途發出的信號都是不同的。不同品種的螢火蟲發光的頻率、亮度、方式和顏色也都不同,就像人類使用的莫斯代碼一樣,這是螢火蟲的語言,在白天,因為光線太強烈,所以它們都沒辦法用光溝通。螢火蟲的生物發光仰賴三種元素,氧氣、螢光素和螢光素酶。就是這三種元素促使我們在晚上看見那點亮夏夜的小精靈。
現在的夏夜已經很難看到螢火蟲了,大部分因為環境的改變,現在很多地區的自然環境已經不合適螢火蟲的生存了,現在也只能重回憶中看到那晚上一閃一閃的夏日精靈。改善環境,從我做起,希望螢火蟲能夠早日回到我們的身邊,希望人和自然能夠友好地相處下去。對此你們這麼看的,下方留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