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洞發現片螢火蟲,探訪者有如走進「童話世界」

2020-12-04 瀏陽網

探尋螢火蟲

大光洞發現片螢火蟲,探訪者有如走進「童話世界」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7月20日晚上,8歲的孩子「小魚兒」在沿溪鎮大光洞看到了「滿天星」一般的螢火蟲後,一整天都在哼著這首歌。

 

  日前,沿溪鎮大光洞出現了大量螢火蟲,正值暑假,家長們紛紛帶孩子前去觀賞,「小魚兒」就是其中的一員。那麼,大光洞為何會突然出現大量螢火蟲?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又勾起了探訪者怎樣的回憶?

 

  文/圖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玲彭紅霞

 

  大片螢火蟲,在大光洞翩翩起舞

 

  在「70後」「80後」的記憶裡,一家人吃過晚飯後,搬張竹椅坐在院子裡乘涼時,就能看見螢火蟲從草叢裡飛出來。然而,「90後」「00後」和「10後」們,卻很少見到螢火蟲。「就連我們自己也太久沒見過螢火蟲了!」「小魚兒」的母親、37歲的黃喜勇說。

 

  市民彭女士也表示,她小時候住在鄉下,在她的記憶裡,一到晚上,到處是一閃一閃的螢火蟲。如今再帶孩子下鄉,只能偶爾在路邊看到一兩隻。自己童年時見過的螢火蟲漫天飛舞的場景,孩子們根本無緣一看。

 

  這個暑假,許多家長都想讓孩子親近自然。不少家長到處詢問:瀏陽哪裡能看到螢火蟲?有家長表示,自家的孩子長到這麼大,還沒見過螢火蟲。自己小時候隨處可見的螢火蟲,孩子還能看到嗎?

 

  就在黃喜勇和彭女士四處探尋時,沿溪鎮大光洞書院傳來消息:書院後一片未開發的森林裡,出現了大片螢火蟲。

 

  「太難得了!」黃喜勇說,她立即前往大光洞核實,果然見到了漫天螢火蟲飛舞的場景。隨後,她在「親近自然」微信群中發起「帶孩子探尋螢火蟲」的活動,很快就有20多個家庭報名。7月20日晚上,孩子們在大光洞書院集合,這些孩子最小才2歲,最大也才10歲。書院的義務宣講員張立雄向孩子們講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他說,只有大家都來愛護螢火蟲賴以生存的家園,讓它們順利繁衍,以後才能經常見到它們。

 

  「我們白天讓孩子去附近觀察,晚上則帶他們前往螢火蟲聚集地。」黃喜勇說,為了不打擾螢火蟲,當天晚上大家在接近螢火蟲聚集地前就提前關閉了手電筒、手機燈,牽著手在黑夜中摸索前行。

 

  6歲的女孩小窩說,她在黑暗中感覺很害怕,但當她看到螢火蟲一閃一閃出現在眼前時,她覺得:「太神奇了!」

 

  孩子們都被螢火蟲漫天飛舞的美景驚呆了。參與活動的小男孩牛牛說,看著這些螢火蟲,他感覺「走進了童話世界」。

 

  保護螢火蟲,在探訪者心中成為「規則」

 

  大光洞位於沿溪鎮,距沿溪集鎮約有半小時車程,這裡青山綿延不絕。

 

  「大光洞的美,貴在自然原生態。」張立雄說,靈動的山水間,多樣化的生態系統正在慢慢恢復。正因為如此,如今才會出現大量螢火蟲聚集的場景。

 

  正是這種「維護良好生態」理念的傳播,讓此次探訪的家長和孩子格外注意保護螢火蟲。

 

  據黃喜勇介紹,螢火蟲聚集地處於大光洞一處原始森林中,山路並不難走。最重要的是沿途要不斷提醒自己,要愛護每一寸土地和山林,因為腳下可能就有螢火蟲在棲息。

 

  「螢火蟲怕光。」彭女士說,孩子們前往參觀螢火蟲時,張立雄一定會跟大家做講解、定規則,要求大家有秩序參觀:可以近距離參觀螢火蟲,但是不能捕捉、帶走。

 

  除了家長和孩子們,熱愛戶外的攝影師也非常期盼能近距離參觀螢火蟲,拍下它們翩翩飛舞的身姿。如果是攝影師結伴前往,如何在保護好它們的前提下拍攝好照片呢?

 

  「暗夜中拍攝需要補光,但是請儘量用柔和的光影。」瀏陽市攝影家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車燈、路燈、閃光燈等人工光源都會打亂雄性螢火蟲靠尾部閃光吸引雌性的習性,擾亂它們的正常作息。攝影愛好者若要去參觀拍攝,請遵循以下規則:不吵鬧喧譁,不為了拍照而抓捕螢火蟲,不拿手電筒直接照射(輔助對焦時可用有色玻璃紙包住手電筒)。另外,拍攝螢火蟲可準備三腳架、快門線、廣角或中長焦鏡頭等。相信在愛護自然的前提下,一定更能體會拍下這些小精靈的難得。

 

  專家解讀

 

  螢火蟲大片出現說明生態系統很健康

 

  螢火蟲在瀏陽各鄉鎮均有分布,每年6月至8月期間會出現。它們對生存環境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合適的溼度、溫度、未經汙染的綠色環境。雖然這幾年大面積出現的情況並不多,但隨著瀏陽環境越來越好,大圍山、張坊等地都曾出現過漫天飛舞著螢火蟲的場景。

 

  瀏陽日報:螢火蟲是國家保護動物嗎?陳華(瀏陽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管理科工作人員):螢火蟲不是國家保護動物,但它是生態系統結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能夠反映出周圍生態環境的整體性,是生態平衡的重要生物指標。每一個自然環境的動植物,都是需要我們要保護的對象。

 

  瀏陽日報:網上有人購買活體螢火蟲用以放生,對於這種行為,你怎麼看?

 

  陳華: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因為有人買,才有人大量捕捉。這種行為對於螢火蟲的種群打擊很大,建議大家不要購買,更不要去野外捕捉它們。螢火蟲的生命周期並不長,而且它們對繁衍環境要求很高,直接抓來或者買來螢火蟲放飛,螢火蟲們到了不符合它們生存的地方,很快就會死去。

 

  瀏陽日報:螢火蟲的消失,和我們的環境變差有關係嗎?陳華:螢火蟲消失有很多的原因。比如生物生態系統結構的變化:如果昆蟲和鳥類的種群結構不成比例,那麼作為螢火蟲「天敵」的鳥類,很快就能讓螢火蟲消失;人類對螢火蟲的幹擾也能導致螢火蟲迅速死亡。比如光汙染、聲音汙染、水源汙染、藥物汙染等。

 

  瀏陽日報:大光洞出現了大量螢火蟲,說明環境變好了嗎?陳華:大光洞出現大量螢火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有大量螢火蟲的地方,說明這裡的生物生態系統非常健康。螢火蟲對環境的溼度、溫度要求非常高,瀏陽目前雖然各個鄉鎮都有螢火蟲的分布,但暫時大量出現的還不多。

 

  瀏陽日報: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螢火蟲呢?陳華:不要捕捉!不要飼養!只要不去幹擾它們,不去破壞它們的棲息地,它們就能順利繁衍。維護生態多樣化是我們的責任,請尊重每一個生命!

 

  講述

 

  記憶裡的螢火蟲燈比煤油燈還要亮

 

  講述人:張春來,出生於20世紀40年代

 

  我出生在原牛石公社早禾大隊新倉組(如今荷花街道嗣同村毛慄嶺組)。我小時候家裡很苦,自家和附近的鄰居家住的房子主要是茅草屋或者黃泥屋。沒有電燈,只能用安裝了白色布條的煤油燈。煤油很珍貴,要憑票購買,一家人一個月只能用4兩煤油。夏日有光亮的夜晚,大人們都會坐在地坪裡,就著月色或者螢火蟲閒聊,儘量省著用煤油燈。

 

  在那個時候,到處都是螢火蟲。它們在禾葉上、草叢裡,徒手就可以抓。我最喜歡將它們收集起來裝到玻璃瓶裡,再掛在蚊帳裡。一閃一閃地,比煤油燈要亮。

 

  一說起螢火蟲,我就會想起我去世了很久的奶奶。那時候,她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踮著腳幫我把螢火蟲掛在蚊帳裡,再拿著蒲扇給我扇風。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好像那些年,夏天都沒怎麼熱過。

 

  後來,奶奶過世了,螢火蟲好像也慢慢開始變少了。如今,回到鄉下,也見不到多少螢火蟲了。不止螢火蟲,小時候的鄉村裡,還有泥鰍、田螺、小魚小蝦。屋前屋後的溝渠裡一網子下去,小魚小蝦窸窸窣窣響,亂蹦亂跳。水庫裡還能看到水獺,經常有人嚇小孩子說是那是「水鬼」,如今,這些都很少見了。

 

  長大後我才知道螢火蟲不是害蟲

 

  講述人:周波,出生於20世紀70年代

 

  我小時候是在鄉下叔叔家長大的,叔叔家在永和鎮一個叫白沙衝的山衝裡。小時候,螢火蟲很多,我總是跟著大點的孩子拿蒲扇去拍。一扇子下去,螢火蟲就會粘在蒲扇上,很輕鬆就可以把螢火蟲取下來裝在瓶子裡。後來,大人們告訴我螢火蟲吃菜葉,是害蟲,我就沒興趣去抓了。

 

  到了上學的年紀,我回了瀏陽城區讀書。出去玩的時間少了,螢火蟲也慢慢見得少了。再往後,螢火蟲就不知不覺地從我的視線裡消失了。等到我的女兒出生了,懂事了,想帶她去看看螢火蟲,才發現這些小精靈已無處可尋。

 

  兩年前,我家(城區北正北路)屋旁的菜地裡,夏天晚上偶爾能看到三五隻螢火蟲。再也看不到兒時那種螢火蟲漫天飛舞的景象了。

 

  我們兒時的東西,很多都已經消失了。吃的、看的、玩的,大多已經不見蹤影。這可能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但每每回憶起我們的童年,或者跟孩子們講起我的童年時,我總是驕傲並快樂著。對於我這個年代的人來說,鄉間的一花一草、一瓜一果都是有靈魂的。

 

  我想帶女兒去鄉下看看螢火蟲,不是三五隻零星的那種,而是漫天飛舞著無數螢火蟲的那種場景。我想告訴孩子:老爸小時候就住在這樣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長大。我也是長大後才知道,螢火蟲並不是害蟲,它們以蝸牛等動物為食,並不「吃菜葉」。同時,螢火蟲還是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若能再見螢火蟲,我想,我們應該會更懂得珍惜。

 

  聲音

 

  追逐螢火蟲,是記憶裡最快樂的事

 

  昨日,記者在多個青少年群隨機調查,發現出生於1990年以前的人還能講講自己回憶裡的螢火蟲,而出生於1990年以後的人幾乎都沒見過螢火蟲。

 

  市民徐建兵:我上世紀70年代出生在瀏陽西鄉的一個小山村,三四歲時,常在夏夜裡看到禾田邊上絲瓜棚下有許多熒火蟲如星光一般一閃一閃的。夏夜,和鄰居家的小夥伴們一起追逐熒火蟲,也是記憶裡最快樂的事情。

 

  市民「輝輝媽媽」:「90後」大多沒有見過螢火蟲,更別說「00後」了。我問孩子,你知道什麼是「螢火蟲」嗎?她說知道知道!是趙麗穎的粉絲!對於這個回答,我百感交集:可能這才是真正的代溝吧,父輩的童年,大概只能是他們的回憶了。

 

  網友「石紅煎餃」:我的孩子雖然是「90後」,但是他還是看到過農村裡的螢火蟲。他小時候對這個還很痴迷,翻閱了很多書籍去了解螢火蟲這個物種,還跟我說:「媽媽!我長大以後要當小昆蟲研究專家。」雖然如今他已經不記得小時候的志向了,但是我記得,感謝螢火蟲給了他一個美好的童年。

 

  市民廖吉祥:這兩年,螢火蟲好像越來越多了。說實話,作為(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我心裡真的很欣慰。小小的螢火蟲,見證著我們身邊的環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螢火蟲將面臨滅絕,小時候的「童話世界」還存在嗎?
    大家沒看這篇文章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察覺到,曾經一到晚上就在我們眼前滿天飛的螢火蟲,現在的你有多久沒有看見過了。還記得小時候到了晚上就和小夥伴們一起去追螢火蟲,仿佛進入了如童話般的世界,可如今這樣的世界我們卻很難看見了。現在螢火蟲將要面臨滅絕。難道我們以後只能在夢裡回憶了嗎?
  • 第三季「格林童話之夜」讓讀者走進童話世界
    本組圖片由記者 張錦輝 攝   5月11日晚,由重慶日報和重慶圖書館共同主辦的大型親子閱讀推廣活動——第三季「格林童話之夜」在重慶圖書館舉行,2000餘名讀者通過看話劇、聽故事等方式,走進神奇的童話世界。   「媽媽,你看灰姑娘好漂亮。」「晚上,我想好好聽楊武能爺爺講故事。」
  • 一閃一閃亮晶晶,地上划過小流星來螢火蟲聚集地看「星空」之美
    如果想,就跟緊朵兒,朵兒帶著你感受「在地如在天,走到螢火蟲打造的」星空「世界!帶你走進的第一個地點,朵兒暫且把它定義為「星空的心事」。它是在杭州上天竺法寺的周邊小眾的的螢火蟲森林。它藏匿在城市中是自然賦予這座城市,關於森林的童話。
  • 螢火蟲在哪裡可以看到 中國哪裡有螢火蟲
    夜幕降臨時,漫天飛舞的流螢,讓人宛如置身夢幻的童話世界裡,螢火蟲可以說是每個人心中一個美好的回憶了。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螢火蟲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了,而且研究表明城市裡有90%的小孩沒見過螢火蟲,那螢火蟲去哪裡了呢,那螢火蟲在哪裡可以看到呢?往下面看吧。
  • 重慶童話打卡地圖 帶你走進五彩斑斕的夢幻世界
    11月25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推出《重慶童話打卡地圖》,快來感受溫暖的太陽、夢幻王國的城堡,還有童話世界裡的五彩斑斕。  彩色房子是重慶新晉的熱門打卡元素。在山城高高低低的小巷子裡,每一面彩色的牆體都是文化與色彩的交融碰撞,不管是早已有名的石井坡·童話裡、馬房灣·七彩巷,還是如今的新寵文星灣六巷,甚至海拔1000米以上的大木鄉也有了一抹彩色。
  • 現實世界裡最接近童話的地方,洞穴裡竟藏了滿天星光!
    記得小時候還沒這麼多高樓汽車,每到夜晚,幽綠的螢光,就開始在田野間閃爍——   從小,我就覺得螢火蟲實在是十分夢幻,就像是天上的星辰,同樣閃閃發光,忽隱忽現,自帶一股童話般的氣質。   你知道嗎,世界上有一個地方,那裡有著全世界最多的螢火蟲,像是把整個銀河都裝進了小小的洞穴中,它就是——懷託摩螢火蟲洞。
  • 浙江最全螢火蟲觀賞地圖 追尋夏日裡的童話之光
    你或許看過很多展,它們在開闊明亮的大廳裡舉辦,有著嚴肅的氛圍、規範的章法,顯得那麼高大上,但你肯定沒看過這樣的展:就在田間地頭舉行,周圍是蔬菜、莊稼、樹林、池塘,傍晚有夕陽,晚上有蛙鳴、蟲叫、螢火蟲漫天飛舞......這是在杭州西溪溼地舉辦的「螢火蟲生態展」!本次西溪溼地「螢火蟲生態展」包括西溪溼地生態展區、螢火蟲生態體驗區、模擬叢林精靈世界三部分。
  • 聽說南京靈谷寺的螢火蟲路亮了,美美美,去現場卻只看見…
    圖/視覺中國   天南海北的人都到這兒來,探尋這片夢幻之地。可人多了,各種不文明現象也多了起來。   扎堆南京靈谷寺觀螢  遊客「亂來」管理難   夏意正濃,飛舞的螢火蟲讓人仿佛置身童話世界,螢火蟲比以往少很多。
  • 仲夏之夜的螢火蟲你見過嗎?不妨來這裡看看
    草叢裡飛舞著藍瑩瑩的螢火蟲,像是從天上灑下點點繁星。仲夏之夜的小精靈將帶你走進南京,走進靈谷寺,走進大自然。靈谷寺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東南坡下,中山陵以東約1.5千米處,始建於天監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為紀念著名僧人寶志禪師而興建的「開善精舍」,初名開善寺。明朝時朱元璋親自賜名「靈谷禪寺」,並封其為「天下第一禪林」,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 流星「夜光」 螢火蟲的復出自白
    白天,極少數螢火蟲會出來活動。 華小峰 攝川報觀察記者 張紅霞4月中下旬,邛崍市天台山的夜晚,已經非常熱鬧而壯觀了——數萬隻「三葉蟲螢」螢火蟲在山林、草叢間起起落落,帶光飛行,如一條流動的星河,把天台山的夜裝扮得如同童話世界。
  • 多肉走進了我的世界,生活變成了童話世界!
    本來就喜歡養花草的我立即在淘寶上尋找,這才發現了五彩繽紛的多肉世界。原來我以前看到的多肉都是沒有養出彩的,養好的多肉,那麼美,那麼可愛,像一個個小精靈,讓人看了整個心都暖暖的。自此,多肉走進了我的世界,而我的生活,則變成了童話世界。家裡的茶几,書房,陽臺,到處都擺滿了多肉,它們像一個個小玩偶,把我的生活點綴的豐富多彩。
  • 新民晚報數字報-螢火蟲
    讀至此,心中不禁悽然,想:發光微弱的螢火蟲,也太弱小太平凡了,平凡得幾至平常。在這個世界上,平常而又弱小的生命,命運真是莫測的。  然而,螢火蟲卻是具有獨致之美的。  螢火蟲能夠發光就是非常奇特且神妙的事。雄雌螢火蟲都能發光,而雌蟲的光度稍微弱一些。螢火蟲的發光器在腹部第六七節的腹面,這腹面在白天看去是灰白色的,只有在黑夜才能讓人看到發光。何以能發光?
  • 5000㎡螢光森林,7間圓頂蘑菇屋,像極了如夢似幻的童話世界
    年少時的她是個愛折騰的女孩,更善於思考和發現,本可以依託家族便利繼續把食品公司做大做強,卻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尋找喜歡的事業5000㎡螢光森林,百分百童話世界 讓鮑姐最引以為傲和投入巨大心血的,是三年前與臺灣螢火蟲自然生態專家團隊一起打造的
  • 紅樹林長鼻猴螢火蟲
    紅樹林長鼻猴螢火蟲這是沙巴最熱門的一項活動,也是其他海島所沒有的。長鼻猴是當地特有的野生動物,紅樹林裡也會出現長臂猿,獼猴、白鷺、蜥蜴等野生動物。晚上在雨林深處去尋找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奇觀,宛如一個夢幻的童話世界。
  • 會發光的螢火蟲 最怕城市裡的光
    我國境內活動的有約200-300種,但由於環境的破壞導致很多種群數量越來越少,而且在大肆的人為捕捉下,有些種群很可能在發現前就滅絕了。  天生帶有螢光細胞  我省常見的螢火蟲,是黑胸螢。  螢火蟲的尾巴能夠發光,這是為什麼?
  • 迷你世界螢火蟲在哪 怎麼捕捉螢火蟲
    相信很多小夥伴在小時候都有捕捉螢火蟲的經歷,在迷你世界中,螢火蟲也是可以捕捉的,今天233樂園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迷你世界螢火蟲的捕捉方法,大家快來看看吧。【準備材料】細沙塊、果木板、鏟子、熔煉、燃料(煤炭、果木等)、工具箱【螢火蟲出現位置】螢火蟲一般出現在盆地的桃花林附近
  • 金牌線路設計師:長頸鹿莊園的秘密、邂逅螢火蟲。各位家長必看!
    在「長三角」這片有著深厚、優良的文化沃土中,孕育著無數美麗的故事,傳承著無數歷史文脈,保留著眾多的文化遺址,以杭州為原點向周邊輻射本期嘉賓青雲的世界之旅開羅金字塔 跟駱駝一起看世界奇蹟肯亞追尋世界奇觀東非動物大遷徙摩洛哥舍夫沙萬
  • 冰封秋色,今天的嘉祥曾子廣場宛如童話世界
    受氣溫驟降、大風天氣影響,廣場中景觀花草樹木上冰掛掛滿枝頭,紅色的楓樹葉、黃色的木瓜葉、濃綠的石楠葉......側柏、冬青、一葉蘭等,全都被冰封進童話的世界,一條條冰龍,一片片色彩,好像走進兩個交錯的季節,引來不少晨練的市民駐足欣賞,觀景拍照,盡情享受大自然帶來的驚喜之美。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周惠嬌通訊員王者東
  • 攝影|聽說見到螢火蟲象徵著能遇到美好的愛情
    在父輩的記憶中,樹林中還能見到成片的螢火蟲,那是夏日的夜晚,螢火蟲在草叢裡點點飛舞的奇幻美景。圖片來源:高品圖像隨著城市的超快速發展,那些晶亮的螢光,早已經被霓虹取代。圖片來源:高品圖像雖然螢火蟲變得稀少,但依舊頑強的繁衍生存著。
  • 夏日裡的漫天「星火」 重慶建首個螢火蟲農場
    20日晚,螢火蟲在山谷漫天飛舞,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置身其中,像是進入了童話世界。   沙坪垻區豐文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項目前期,從事生態農業40多年的黃金生組建了團隊,用心改造這片土地,使之達到螢火蟲復育的條件。   「螢火蟲的復育和保育工作,看起來是很細小的東西,卻是實實在在的。人們可以通過觀察環境對螢火蟲的影響——例如光汙染、水質差、土壤打了農藥等,來了解整個環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