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她是美麗的化身,在戀人眼中代表著浪漫,在孩童眼中她是歡樂的代名詞,在世人眼中她更是著愛的象徵。我們的大詩人李白曾經在《詠螢火》這首詩中這樣描述螢火蟲的「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這首詩生動形象的描述了螢火蟲即是下雨天也不滅的燈,風吹反而更加鮮亮,如此不怕雨不怕風的燈,如若不是要上天,那一定也是月亮身邊的一顆星星。如此有畫面感的詩不虧為詩仙李白。
螢火蟲或許是農服哥童年最美好的記憶了,每當夏天吃完飯,一群小朋友都會集體到瓜地旁,小溪邊去和螢火蟲賽跑,嘴裡還喊著低嘍低嘍(家鄉話,意思是讓螢火蟲往低處飛),以便能夠抓幾隻放到瓶子裡面去給喜歡的姑娘,略表心意。一晃眼過去很多年了,曾經懵懂無知的少年已經變成了世俗的中年人,為了生計不得不滿世界奔波,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穿梭,但心中螢火蟲一閃一閃的片段確時不時閃現在我腦海,你有多久沒有見過螢火蟲了?時不時該放下手中的活找一下最純真的快樂。但事實並不會盡如你意,有些美好的東西並不是一直在原地等你,讓你再想尋找時,已經消失不見了。
她們去哪裡了?她們這些年經歷了什麼?她們還好麼?對於她們的消失,其實更應該問一下我們這些年都做了什麼,或許能夠找到答案!
1、光汙染
提起光汙染,大家或許會感覺到震驚,怎麼可能?在這裡我不多說,大家可以自行在網絡上搜索,農服哥就不細緻解答啦。螢火蟲是對光源特別敏感的一種昆蟲,只要一遇見強光,她的尾部會立刻停止發光發亮,這個時間段正是求偶的最佳時間,錯過這個階段後螢火蟲就會死亡。由於城市之中的夜晚到處都是絢麗的燈光,根本就沒有其繁育的條件,所以在城市中看不見螢火蟲也屬正常,但近幾年的農村已經發送了很大的變化,極大的影響到了螢火蟲的生存環境,現在也很難見到大片大片的螢火蟲了。

2、汙染的水源和銳減的溼地資源
螢火蟲對水源和溼度要求非常高,這個也是為什麼小時候每次夏季下雨後的傍晚螢火蟲特別多的原因。如今很多河流已經被化工原料和垃圾給汙染掉,溼地資源已經被高樓大廈所佔據,渠溝河道也已經被水泥化,這樣的環境根本無法容納螢火蟲,所以才會發現螢火蟲的消失確實跟我們人工有很大的關係。
3、糟糕的空氣品質
近兩年PM2.5嚴重超標,霧霾橫行在各個城市,甚至我們的海南島都逃脫不了干係。一年365天,能看見星星都是一種奢望,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都是帶著口罩,用著空氣淨化器,開著新風系統,這樣的條件下給人類都帶來了很多疑難雜症,何況是小小的螢火蟲呢,更難逃一劫啦。

4、農藥的過量使用
螢火蟲的幼蟲經常會棲息在水稻田、玉米田等農作物上產卵覓食等,但近幾年隨著我國農民對化學農藥的使用數量不斷加大,有些農藥毒性較強,對螢火蟲的幼蟲沒有選擇性,很容易就殺死幼蟲,通過連續數年的使用,我們的二化螟、玉米螟、黏蟲沒有被殺死,反而越來越堅強的活下去了,螢火蟲確被冤枉的殺死了,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情呀!
5、殘忍的浪漫手段
用螢火蟲製造浪漫在近幾年被婚慶公司和不良商家給不斷推波助瀾後,這個「產業」算 是小有生色,但由於人工養殖的螢火蟲難度太大而且成本又太高,所以那些貪利的人們便不斷的捕捉野生因螢火蟲進行販賣,這就造成本來因環境條件不斷惡化的情況又遇上人為的捕抓後,滅絕會更徹底。

螢火蟲的每一次閃爍,就好像在發SOS求救信號一樣,好似在對我們說,幫幫我吧,不要再傷害我了,其實螢火蟲對環境非常敏感,他是環境的指示物種,如果你在某一塊地方發現有螢火蟲在飛,請你一定要保護好這塊地方,因為這肯定是一塊環境優美,氣候適宜的宜居領地。對於螢火蟲的今天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自覺反思,螢火蟲真的要在我們這代人的手裡面被滅絕掉麼,我們忍心讓我們的後代只能在網上、視屏裡看什麼是螢火蟲麼,那對於他們來說真的是太不幸啦,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