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圍觀中死去的螢火蟲

2020-11-24 果殼網

「看螢火蟲去!」最近,武漢螢火蟲公園開園,數千市民爭相湧入園區。為了圍觀螢火蟲,一些遊客驅車上百公裡趕到園區,有人在排隊區暈倒,甚至有遊客帶上了捕蟲網。然而在這「人比蟲多」「手機比螢火亮」的螢火蟲展中,作為主角的螢火蟲又將經歷些什麼?

最近,全國各地都颳起了螢火蟲熱。青島、長沙等城市都在熱切的引入外省的螢火蟲,想搭起一場漂亮的螢光盛會。也許是因為從未見過活著的螢火蟲,聽聞消息之後,人們都閃現出了火一樣的熱情。這把火可比螢火蟲發出的光要亮多了。

然而,放飛螢火蟲並不是一個科學、合理的展示方式。帶著諸多問題,我們採訪了研究螢火蟲的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及螢火蟲自然保護研究中心負責人付新華老師,同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日本攝影師Tsuneaki Hiramatsu拍攝的螢火蟲。這樣的場景,能否重現於中國的城市?

一大群螢火蟲的非正常遷徙

出於好奇,我拜託了好幾位身在青島的果殼網友去放飛螢火蟲的中山公園轉轉,想請他們為我拍上幾幅清晰的螢火蟲照片,可惜未能如願。一個朋友描述說:只要有一星半點的螢光閃起,各種長槍短炮小手機馬上就圍了過去,人可比螢火蟲多多了。

後來有報導說,青島、長沙的螢火蟲活動開展得都不咋地。不是蟲蟲們集體「關上」了燈,就是成批成批的死亡。有媒體說,這可能和遊客的閃光燈有關。其實,閃光燈絕對不是螢火蟲死亡的首要因素。想想看,一大群人圍著一小群蟑螂看,蟑螂都會覺得不自在。

那麼,這些螢火蟲為啥如此「嬌嫩」?

付老師表示,螢火蟲本身就是一種嬌氣的動物。它們成蟲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壽命很短,長的也就十多天。如果在運輸途中耽擱的時間太久,運輸條件又不夠好,目的地環境又不太合適,就別指望螢火蟲能活多少天了。

青島的情況可能就是這個樣子。據報導,中山公園的這批一萬隻螢火蟲來自廣西。廣西、山東兩省生物組成差異較大,氣候也不太一樣。想讓廣西的螢火蟲在山東活得好無異於痴人說夢。

另外,付老師對這批螢火蟲的來源很是懷疑。他認為人工飼養的成本非常高,尤其是時間成本非常高。一年一代的發生特性使得螢火蟲不適合作為商品出售。它們真是養殖的嗎?如果不是,從野外捕捉一萬隻螢火蟲,那可真是場浩劫。

如果這些螢火蟲來自人工環境,那麼拿它們來開一座類似於國外蝴蝶農場一樣的螢火蟲農場,在可控的環境下展示螢火蟲的整個生活史,將具有更好的展示效果與教育意義。而像青島中山公園這樣粗放式的放飛螢火蟲,展示出來的效果實在是很抱歉。螢火蟲並不是一種保護動物,若是私人買來養殖的螢火蟲使用,倒還無可厚非。但這樣基本上限於滿足公眾獵奇心理的放飛,真讓人為那些螢火蟲不值(中山公園曾為螢火蟲設立了科普區,但後來因人多取消了)。

其實,想看螢火蟲,青島的嶗山上就有。但要想看到螢火蟲漫天飛舞的景象,中國哪個城市都不太容易。

螢火蟲如何才能重返城市?

想要螢火蟲回到城市,很難。適合它們生活的環境中需要有山有水,並且區域面積不能小。螢火蟲的幼蟲是肉食動物,它們以各種蝸牛、螺類、馬陸等無脊椎動物為食,並且對環境的要求很高,髒一點的地方甭想看到。另外,這種動物會用光信號傳遞信息,城市裡的燈光是它們的「天敵」,會極大的幹擾它們的正常生活。

在異地建立螢火蟲種群也非常之難。就像前面所說的,從炎熱的廣西將螢火蟲帶到寒冷的北方,螢火蟲無法在寒冷的冬天越冬,指望它們一代一代的繁衍下去,基本是在痴人說夢。

就算是能夠定殖下來,也不是什麼好事。廣西的螢火蟲去了青島活不了,但在同樣放生過螢火蟲的東莞很可能能夠留下種群。這兩地的本土螢火蟲種類很可能不一樣,但螢火蟲佔據的生態位可能比較類似,外來螢火蟲很可能對本土螢火蟲產生排擠。反而會影響當地生態。(具體可參看這個問答)

這麼說來,城市裡就不可能再見到螢火蟲了?

也不一定。南京的紫金山就是個很好的範本。付新華老師曾對紫金山上的螢火蟲進行過考察。紫金山上有端黑螢、窗螢、黃脈翅螢等種類。今年夏天,大批螢火蟲出現在紫金山上沒有路燈、植被良好、水質清澈的地區,驚豔了整個南京。

不過,因為種種因素,背靠中山陵的紫金山在中國很難複製。至少,在大城市中就此一例。

讓人感到悲觀的是,自從紫金山上有螢火蟲的消息傳出之後,大量的遊人慕名而來,擾亂了螢火蟲的生活
孫晨攝,圖片來自新華網

國外是如何保護/利用螢火蟲的?

東南亞的紅樹林中,也生活著螢火蟲。如果你到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旅遊,可以去找找紅樹林間的生態旅遊。划著船,靠近樹,壞壞的發出一點噪音,一樹的螢火蟲會飛上天空,這樣的情景自然是非常夢幻。

但這樣的模式,對於中國來說可能沒什麼參考價值。離我們的更近的日本、韓國還有臺灣省,可能更值得我們學習。

這三地都在開發圍繞著螢火蟲的生態旅遊,其中又要以日本的最為發達。據付老師介紹,日本各地分布上千個大大小小的螢火蟲自然景觀,生長地受到政府保護,每年的5月至8月,大批的民眾紛紛前往賞螢。景區內還附帶出售眾多與螢火蟲相關的紀念品和玩具。整個產業,年產值達到10億日元左右。因螢火蟲對環境的要求很高,它們的存在是當地農業的活廣告,農民們可以大打綠色牌,讓自己的農產品更好賣。 

螢火蟲的幼蟲也會發光,它們生活周期更長,飼養、觀察這些兇猛的獵食者捕食、變態發育,是更好的動物保育教育
圖片:付新華

日本共有3種水棲螢火蟲,其中一種被日本政府立法保護,其他兩種則是螢火蟲產業化的主打品種。這兩種水棲螢火蟲的幼蟲被飼養者公開銷售,人們可以像餵養觀賞魚一樣在家庭中欣賞幼蟲發出的迷人光芒(螢火蟲的生活史請參考這篇文章)。一些溫泉、飯店及旅館也購買大批的水棲螢火蟲用以吸引顧客。一隻水棲螢火蟲價格為400日元,折合人民幣28元;一隻成蟲為1000日元,折合人民幣70元。此部分年銷售產值又可達到5億日元。但日本過度商業化的模式也造成了生態汙染和入侵等問題。


顯然,想要利用螢火蟲,首先得有螢火蟲。想要留下螢火蟲,直接往林子裡面放飛是白幹。所謂有鳳來儀,非梧不棲。對於螢火蟲這樣愛乾淨的動物來說,必須要有一片合適的棲息地,它們才會留下來。這麼些年以來,中國欠了很多環境帳。想要在城市裡重建一片自然的環境並不容易。但如果做到了,來的肯定不只有螢火蟲。

而這,就是更大的話題了。

我們果殼網一直在倡導,保護動植物不能光著眼於一個物種,而是要通過保護一個物種,來保護整片棲息地,來傘護許多物種。熊貓如是,白鸛如是,螢火蟲也應如是。這次螢火蟲放飛事件,我們請求公眾與媒體不要只把眼光放在螢火蟲身上,應該多想想如何做才能讓本地的螢火蟲回到城市,如何讓城市對自然更友好。

致謝:感謝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螢火蟲自然保護研究中心負責人付新華老師審閱本文

 

 

相關焦點

  • 公益組織公開信逼停螢火蟲節 專家:有滅絕風險
    海口市5家環保組織、海口市林業局和海口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當地媒體、上萬名海口市民在網際網路上展開螢火蟲營救行動。4小時之內,從異鄉運螢火蟲到海口的「偷渡計劃」宣告終止。   它們也許守住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羽化成蟲,腹部發出螢光,帶著光芒飛翔、求偶、交配、繁育後代。
  • 《螢火蟲之墓》我們漸漸死亡,走向螢火蟲的世界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描寫戰爭題材的電影,是根據日本動漫《螢火蟲之墓》而翻拍的真人版電影,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日本神戶地區發生的悲慘事件,影片圍繞的是一對兄妹的母親在戰爭中意外離世後,兄妹的親戚拒絕撫養他們之後,而慢慢走向死亡的故事。
  • 螢火蟲世界
    晚上八點多鐘,我們一大家子,沿著一條鋪賣螢光石的小道,去叢林中看螢火蟲。那螢火蟲一閃一閃的,如同一顆顆小星星,在向我們眨眼睛。耳邊還時不時傳來一陣陣蟲鳴聲,那真是太美了,好有詩境感。   螢火蟲種類繁多,有黑端瑩、三葉蟲螢、窗螢…… 按生活地點也分為三類,分別是水生、陸生、半水生。即使他分了這三類,但是螢火蟲們都喜歡在比較潮溼的地方生活。
  • 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 為什麼螢火蟲的壽命那麼短?
    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 為什麼螢火蟲的壽命那麼短?時間:2016-04-09 13:1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 為什麼螢火蟲的壽命那麼短? 在日本動漫電影《螢火蟲之墓》中,星星點點的螢火蟲的微光讓人感覺溫暖。
  • 你見過藍光的螢火蟲嗎?
    在毛利語中,wai是「水」的意思,而tomo則是「洞」的意思,富有「綠水環繞」之意。這是螢火蟲分泌的粘液細絲,洞內昆蟲循光而來,撞到絲上就動彈不得,螢火蟲幼蟲便爬過來美餐一頓。然而,螢火蟲並不是一直在發光,手電筒的照射、煙味或是殺蟲劑等因素會影響到它們。螢火蟲自身的美也是轉瞬即逝,它們的美只能持續到遇見配偶並產出下一代,然後死去。
  • 《螢火蟲之墓》曾看哭多少人
    《螢火蟲之墓》於1988年上映,其中一款視覺海報中,哥哥「清太」和妹妹「節子」在夜晚的草叢中,滿滿黃色亮光,呼應螢火蟲像星星一樣飛舞,哥哥望著張嘴大笑的妹妹,畫面溫馨。不過當海報被網友調亮100倍後,原來夜空中有一架B29轟炸機正在飛行,黃色亮點其實是燃燒彈的火光,真正的螢火蟲則是停在海報中央的草葉上,日文片名『火垂るの墓』,原本被認為是指『螢火蟲』,30年後片名『火垂る』被重新解讀,也有『戰火不斷』的含義。《螢火蟲之墓》海報中,兄妹在夜晚欣賞螢火蟲,點點黃光畫面溫馨。
  • 讓螢火蟲與城市共存_新聞中心_快報官網
    紫金山上的螢火蟲正在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南京的市民。但是正如一些網友所擔心的,越來越多的市民前來拜訪,會不會打擾這些可愛的隱士呢? 南京農業大學研究昆蟲分類的專家胡教授提醒市民,去紫金山看螢火蟲要注意方式,否則還是會影響到螢火蟲。胡教授解釋道,由於螢火蟲的幼蟲生活在土地表面,所以只要有人前去參觀,不經意間就有可能會踩死地面上的幼蟲。
  • 中國多地螢火蟲正在消亡:淘寶商家瘋狂買賣活體螢火蟲
    「一棵李子樹上聚滿了發光的螢火蟲,那種美,估計很多人一輩子沒見過」,那晚站在黝黑的山上,付新華想可能從此與螢火蟲再也分不開了。2007年,付新華再去峨眉山,曾經棲息著大片螢火蟲的那個小山村充斥著來來往往的採石車。那晚,他在那棵李子樹下沒有看到螢火蟲。「哎呀,說不下去了。」回想那一晚的感受,付新華一度眼眶溼潤,他心中的「中國最美的螢火蟲」從此再也不會有了。
  • 青島巨資引進螢火蟲,浪漫還是浪費?
    古時文人吟詩作對常以螢火蟲為題材。近日,青島花巨資從廣西引進萬隻螢火蟲,然而僅3天就有一半死去。對此,有市民追問,這樣販售浪漫是喜還是憂?昨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的這則報導,引起熱議。  @落秋1989:想起小時候的情景,把螢火蟲放進做好的有洞口的瓶子裡,放在床邊,看著入睡……好懷念啊!  @喜聞樂見Pi:有合適的環境自有螢火蟲,環境不好也養不活,引進之舉真是蠢啊!
  • 美媒:浪漫的代價——中國螢火蟲正面臨滅絕
    美國「科學美國人」網站9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瀕危螢火蟲它們被用來點亮生日、情人節以及主題公園的發光秀。每年捕獲1700萬隻螢火蟲,它們正在面臨滅絕的風險。中國大約有100種已知的螢火蟲,還有其他100餘種尚未發現的螢火蟲。
  • 螢火蟲熱背後 亂象種種,主題公園的螢火蟲都是野外捉來的嗎?
    很多人小時候有各種各樣的跟螢火蟲有關的經歷,有的小朋友,將嫩綠的黃豆莢搞下來,將豆子摳出來,抓幾隻螢火蟲裝進豆莢,然後做成一盞「小不燈」,提著到處歡樂地跑。位於廈門市文曾路的「國內首個螢火蟲公園」內,一群孩子稚聲稚氣地圍觀公園裡飛舞的螢火蟲。長期生活在城市裡,他們當中的絕大數是第一次看螢火蟲。這個公園,每天只有50組的名額,讓預約變得炎熱。這個螢火蟲主題公園坐落在距離市中心幾公裡遠的一處山坡上,園內植物茂密,又引入流水,以方便螢火蟲在此棲息。
  • 活體螢火蟲遭瘋狂買賣 中國多地螢火蟲正在消亡
    「螢火蟲不會遷徙,所以,一個地方的螢火蟲一旦消失,那就相當於滅絕。」研究者們經常發現,一個地方的螢火蟲還沒有來得及採集和定種,就已經消失。  現在,如何平衡人們對螢火蟲日益高漲的興趣與螢火蟲糟糕的生存現狀,成為研究者們開始思考的新問題。
  • 昆蟲的完全變態 帶你認識螢火蟲
    在日本動漫電影《螢火蟲之墓》中,星星點點的螢火蟲的微光讓人感覺溫暖。然而螢火蟲的生命和電影裡的幸福一樣,都是短暫的,尚未來得及回味,便被戰爭扼殺。為了加重描述生命的脆弱,影片中那一隻只明明滅滅的螢火蟲的一生只有一晚,伴著他們入眠的蟲兒們第二天人們早起時已隨風逝去。那麼,現實生活中,螢火蟲的生命真的只有那麼短暫嗎?
  • 南京靈谷寺的螢火蟲亮了!
    便會開始飛出草叢活動 在深林裡、在蜿蜒石板上、 在古剎廟宇間 它們的尾部發出耀眼的光 就好像從夜空中墜落的星星…… 點亮了南京的夏夜!
  • 我國螢火蟲正面臨滅絕:被拉到城市可能活不過3天
    高宏松理解,大城市的人們看到螢火蟲,會想起童年的美景,更希望這場美麗的「自然課」能彌補自己孩子的遺憾。與此同時,她也很清楚,為了商業展示的效果,這些大約1釐米長的小飛蟲,會被人從生態環境良好的溼地、森林、湖泊和稻田中,運往燈火通明的城市。這是一段死亡之旅,即使成功到達目的地,它們會在短暫的幾天中遭受光、噪音和各種城市汙染的傷害。螢火蟲的幼蟲也會發光。
  • 杭州螢火蟲放飛活動蟲子少 遊客按捺不住喊退票
    昨晚7點半,醞釀良久的杭州蕭山湘湖景區螢火蟲放飛活動,在數千遊客的滿心期待中開始,但卻沒能如約上演。奔著萬千螢火去的遊客,只看到了寥寥幾隻螢火蟲,掃興退場。  主辦方解釋說:螢火蟲沒能成功放飛的原因是氣溫偏低,螢火蟲在罐子裡不願飛出來。
  • 螢火蟲放飛遭質疑 有網友稱「用殺戮製造浪漫」
    ,看到不少螢火蟲死去,環保志願者有點痛心。有網友稱「用殺戮製造浪漫」志願者前往現場保護螢火蟲■主辦方:為人工養殖,活動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保護螢火蟲■昆蟲專家:應遵循自然規律漆黑的夜空中,觀賞螢火蟲星星點點的亮光是一件浪漫的事,但很少有人知道
  • 南京"螢火蟲地圖"出爐:暗夜中六種螢火蟲閃光(圖)
    原標題:南京"螢火蟲地圖"出爐:暗夜中六種螢火蟲閃光(圖)   在南京,究竟有多少種螢火蟲在暗夜飛舞?過去,從來沒有專家或研究機構,能給出一個準確答案。條背螢喜歡在水草較多的池塘、湖泊和流速緩慢的河流中生活,玄武湖符合這個條件。溧水:多種珍稀螢火蟲聚集在此  南京主城之外,有哪些品種的螢火蟲呢?
  • 中國螢火蟲正面臨滅絕:被飛進城市的流螢可能活不過3天
    海口市5家環保組織、海口市林業局和海口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當地媒體、上萬名海口市民在網際網路上展開螢火蟲營救行動。4小時之內,從異鄉運螢火蟲到海口的「偷渡計劃」宣告終止。  它們也許守住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羽化成蟲,腹部發出螢光,帶著光芒飛翔、求偶、交配、繁育後代。
  • 華農專家:螢火蟲正在滅絕式消亡
    8月的一天晚上,他偶然看到草叢中的明亮光點,走過去細看,結果發現了一條5釐米長的發光蟲子。這是付新華第一次與螢火蟲結緣。在北方長大的他,此前從未見過這種蟲子。從這時起,他迷上了螢火蟲。近十年來,他的考察足跡踏遍湖北、四川、山東等地,成為國內首個研究螢火蟲的博士。但他的目標不止這些,他還要「走遍全國」。因為他擔心,有些螢火蟲品種還沒被發現,就已經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