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螢火蟲持續遭到商業抓捕 專家:不排除滅絕可能

2020-11-24 大眾網

  《螢火蟲之墓》劇照

  「不排除螢火蟲有滅絕的可能」

  曾讓無數人潸然淚下的日本動畫作品《螢火蟲之墓》中,可愛的「小節子」為死去的螢火蟲挖墳墓和其哥哥對話的鏡頭,觸動了觀眾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同時也透露出,當時的農村環境中,螢火蟲這一生物隨處可見,但生命周期也短暫。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驀然發現,身邊的螢火蟲驟減,幾乎從大家的視線中消失,農村的螢火蟲棲息地也正在受多種因素的幹擾和破壞。

  據付新華調查,95%城市孩子沒見過螢火蟲,幾乎99%以上的村民都認為螢火蟲是害蟲。

  導致螢火蟲銳減的原因並不難理解,自然環境的破壞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李學燕說,螢火蟲本身喜歡熱帶、亞熱帶的氣候和生活在水質較好的溪流周邊,以及森林植被覆蓋較好的區域,而過去整個森林的破壞是顯而易見的,土壤汙染、林地減少、農藥和除草劑濫用、光汙染、水源汙染都足以給螢火蟲帶來致命的威脅。

  此外,螢火蟲發光尋偶既是一耗能的過程也是它的本能,當黑夜被來自城市的燈光照亮時,它求偶的過程就會戛然而止,最終走向死亡。所以它離我們的居住環境越來越遠,實則是「躲起來了」。

  然而,近年來大面積的商業捕捉,嚴重的違背了自然規律,使螢火蟲生存狀況雪上加霜。那些還沒有找到「對象」的螢火蟲,在長途運輸的過程中的死亡率高達75.8%。多數的商業展出都是在城市中尋找一塊水泥地就草草進行,放飛是一噱頭,大家只顧著欣賞它飛舞的一瞬間。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董志巍 攝

  雲南網(微信公號:yunnancn)注意到,多年前,昆明翠湖公園曾計劃在七夕夜放飛萬隻螢火蟲,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昆蟲專家也表示,這种放飛行為不可取。隨後,該公園宣布停止了這一放飛活動。

  李學燕坦言,任何一個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面臨不能完全避開的矛盾,只能盡最大可能去平衡生態和發展的關係,「按照大量商業捕捉的趨勢發展下去,不排除螢火蟲有滅絕的可能。」

  雲南的森林公園可打造螢火蟲生態旅遊

  春去夏至,7月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內處處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當夜幕降臨,數以萬計螢火蟲的微光將這裡點綴得如夢似幻,和滿天星空遙相呼應,宛如人間仙境,是人們觀賞螢火蟲的好去處。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董志巍 攝

  「立法者沒有為螢火蟲單獨制定保護法的依據。」對於螢火蟲的保護,李學燕表示,在其他的地方,螢火蟲也並沒有被列入保護動物,因它僅僅是幾百萬昆蟲中的一種,這極其考驗全民的保護意識。她認為,切斷商業捕捉的源頭至關重要,因商業展演急功近利,全以盈利為目的。

  除此之外,李學燕還建議有條件的部分雲南森林公園,可借鑑日本的模式,打造螢火蟲生態旅遊,保護螢火蟲棲息地,避免採集螢火蟲及所謂的商業飼養和放飛,中國臺灣已走在前列。「門票不用太貴,能有效帶動周邊消費,從而『反哺』經濟。」

  螢火蟲展叫停多數靠「曲線幹預」 志願者呼籲市民拒絕殘忍的浪漫

  「現在都是通過曲線幹預的方式叫停商展,比如大型活動沒有應急預案報備,公安部門是可以叫停的,2015年上海的一場活動就是這樣取消了。」嶽樺有些無奈的說,或從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的角度去思考,因為國家沒有螢火蟲檢疫標準,不可能開過相關合格證明,但是商展活動往往是跨區域運輸交易螢火蟲,必須要有檢疫證明才能辦理運輸。

  除此之外,快遞業不能運輸活體動物,已有明文規定,但更多的只能依靠輿論和道德譴責去制約。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商展活動是螢火蟲最主要的消費形式,直接刺激著棲息地的捕螢行為。

  嶽樺意識到,公益組織的力量如同螢火蟲尾部發出的點點微光,他呼籲市民拒絕此類殘忍的浪漫,螢火蟲才不會被抓進城市上演「螢火蟲之墓」,別讓夜間精靈消失。

相關焦點

  • 螢火蟲持續遭到商業抓捕 專家:不排除滅絕可能
    嶽樺說,部分公眾意識開始覺醒並自覺抵制此類活動,商家為使活動看著更加「合理」,讓公眾重新接受這類消費形式,宣稱展出螢火蟲已經完成交配,商業活動是合理利用其「生命周期」,但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專門研究螢火蟲的專家也分不清到底哪些螢火蟲已經完成交配。
  • 「螢火蟲」已瀕臨滅絕 許多價值仍鮮為人知(圖)
    但現如今,城市裡幾乎難覓螢火蟲的蹤影,即使在農村,也很難看到流螢飛舞的壯觀景象了。  專家發現螢火蟲的棲息地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螢火蟲的生活處境非常糟糕!」付新華,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專門研究螢火蟲的博士。年僅29歲的他,已被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聘為副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的採訪時,付新華對於螢火蟲的生存現狀表現出了極大的擔憂。
  • 雲南勐臘叫停捕捉野外螢火蟲 有「蟲頭」年入上百萬
    一名正準備外出的老人巖松(化名)說,這個季節的螢火蟲比較少,很難捉,已經從原來6毛錢一隻漲到一元一隻。他在二樓的家中向雲南網展示了用於抓捕螢火蟲的工具,和此前路邊得兩戶人家的外形一致。在外人看來,這個白色的網罩似乎就是用於捕魚或者給小孩子捕捉蝴蝶,只不過網中央還單獨設置了一層,最底部套在已被擰下瓶蓋的半截塑料瓶子上。
  • 蟲頭販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將滅絕
    人為捕捉販賣,已是螢火蟲所面臨的新威脅。  付新華在《2016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下稱《報告》)中提到,2016年野外螢火蟲捕捉區域主要集中在江西贛州、海南屯昌、雲南西雙版納,與2015年和2014年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嶽樺則發現,除了以上三地,還有廣西南寧周邊以及雲南景洪。
  • 華農專家:螢火蟲正在滅絕式消亡
    這是付新華第一次與螢火蟲結緣。在北方長大的他,此前從未見過這種蟲子。從這時起,他迷上了螢火蟲。近十年來,他的考察足跡踏遍湖北、四川、山東等地,成為國內首個研究螢火蟲的博士。但他的目標不止這些,他還要「走遍全國」。因為他擔心,有些螢火蟲品種還沒被發現,就已經滅絕了。
  • 蟲頭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或滅絕(圖)
    淘寶網這條通知的出臺,在他看來堵住了一條「野外捕捉-販賣-商業展出」的關鍵渠道。  同時,被稱為「中國螢火蟲研究和保護第一人」的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付新華,在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坦言:「我國螢火蟲種群總體數量下降很快,個別種類瀕臨滅絕,已處於非常危險的境況。」  隨後兩周裡,順豐等快遞都陸續關閉了螢火蟲活體運輸業務,螢火蟲的保護,在今年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 我國螢火蟲正面臨滅絕:被拉到城市可能活不過3天
    圖說:螢火蟲被拉到城市搞放飛活動來源:人民日報更何況,早在10年前的一次學術會議上,中國專家就已達成共識:中國螢火蟲正面臨滅絕的危險。2017年5月9日晚,長期從事自然教育工作的高宏松看到了一條朋友圈——《世界奇觀:海口首屆螢火蟲主題園開啟倒計時,數萬隻螢火蟲點亮海口,美如仙境》。
  • 中國螢火蟲正面臨滅絕:被飛進城市的流螢可能活不過3天
    這些柔曼的光亮對人類有著強烈的吸引力,但如果離開原棲息地,螢火蟲不僅很難繁衍,非正常死亡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  即使對這種微小的生命來說,「母親節」也應該屬於新生,而不是死亡。  更何況,早在10年前的一次學術會議上,中國專家就已達成共識:中國螢火蟲正面臨滅絕的危險。
  • 公益組織公開信逼停螢火蟲節 專家:有滅絕風險
    原標題:公益組織公開信逼停螢火蟲節 專家:有滅絕風險 泱波 攝      如果不是一封公開信,數以萬計的螢火蟲可能會在海口迅速飛向死亡。   它們「墓碑」上的卒日將是2017年的「母親節」。   這天,一場放飛螢火蟲的商業活動原本要在一家高爾夫酒店舉辦。活動的消息受到人們的關注,也引發了一場緊急救援。
  • 常州一景區螢火蟲放飛火爆加場:稱均為養殖,專家稱不可能
    從外地野外捕捉大量螢火蟲,然後異地放飛,這不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野外導賞,也會讓原本的浪漫的螢火蟲展變成對它們的「大屠殺」。  視覺中國 資料儘管遭到了環保組織和生物專家的公開抵制,但近期「放飛螢火蟲」的活動,仍然在各地不斷上演。
  • 環保人士呼籲叫停螢火蟲觀賞 專家:完全叫停太盲目
    觀點  環保人士詬病 稱會致種群消亡、破壞環境  環保組織發公開信:直指螢火蟲展覽三宗罪  全國聯名公開信《我不去螢火蟲墳墓》中直指螢火蟲展覽三宗罪:引起種群滅絕、影響生態平衡、可能傳播疫病。  公開信提到,螢火蟲發光特性,原本是繁殖期求偶行為的一部分,如果此期間遭到大規模捕捉,很可能影響其求偶和繁殖,給這一地區螢火蟲種群帶來毀滅性傷害。當一處的螢火蟲數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時,螢火蟲近親交配的概率就會提高,從而導致種群基因庫縮小,引起基因滅絕,整個種群也可能消亡。
  • 專家解答為何螢火蟲到了城市中便大面積死亡—新聞—科學網
    專家解答為何螢火蟲到了城市中便大面積死亡 解答: 「螢火蟲螢火蟲慢慢飛,夏夜裡夏夜裡風輕吹……」這首歌唱螢火蟲的兒歌在不少國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記憶。然而,在現代社會,人們不僅已無法在城市中見到螢火蟲,而且在農村也難覓其身影。 「螢火蟲在中國絕大多數城市都已滅絕,城市郊區也比較少。人
  • 再不看可能就沒機會了,研究發現螢火蟲處於滅絕的危險之中
    但是發表在《生物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調查發現,人類正在把螢火蟲置於全球滅絕的危險之中。 該報告的作者說,儘管我們可能很喜歡螢火蟲,但這些昆蟲「在全球保護工作中基本上被忽視了」。在2000種螢火蟲中,幾乎所有種類的螢火蟲都缺乏數量數據,而這些螢火蟲可以在多種棲息地找到。
  • 外媒:研究顯示螢火蟲瀕臨滅絕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由美國塔夫茨大學和國際自然保護聯合會領導的生物學家小組指出,由於棲息地喪失、人類使用殺蟲劑和人造光等三種威脅,螢火蟲正面臨滅絕危險。據西班牙《趣味》月刊網站2月4日報導,這項新研究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49位螢火蟲專家參加,並已在美國《生物科學》月刊上發表。該研究強調,全球已知的2000多種螢火蟲中,許多種類正面臨滅絕,黑夜中螢光點點的自然美景將會消失。
  • 雲南境內有50多種螢火蟲 達到全國種類一半以上
    此後,梁醒財對這種會發光的小蟲瘋狂著迷,並決定要致力於螢火蟲的研究。如今,作為中國研究螢火蟲的第一人,梁醒財已摸清全國100多種螢火蟲的分布和生存情況,但也揭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螢火蟲的種群數量已瀕臨滅絕。
  • 誰來拯救正在消亡的螢火蟲
    「當一個地方的螢火蟲沒有了,那就是沒有了,因為螢火蟲不會遷徙,所以,一個地方螢火蟲一旦消失,那就相當於滅絕。」在研究者們眼中,螢火蟲生存處境堪憂。「城鎮化的地方肯定是滅絕了;偏遠地區的農村正在消失的路上;而在無人涉足過的森林裡,我們不清楚。」「當一個地方的螢火蟲沒有了,那就是沒有了,因為螢火蟲不會遷徙,所以,一個地方螢火蟲一旦消失,那就相當於滅絕。」研究者們經常發現,一個地方的螢火蟲還沒有來得及採集和定種,就已經消失。
  • 網購螢火蟲死亡率最高達49% 活體買賣或致其滅絕
    網上螢火蟲售價多在3-5元,一般30-50隻起售。也就是說,每成交一單螢火蟲生意,銷售額一般不會少於90元。  有些大型商業活動,商家動輒購買幾萬甚至數十萬隻螢火蟲展示或放飛。這些大宗買賣為掩人耳目,並不通過線上交易,而是在發貨地直接完成。這意味著,活體螢火蟲的實際交易量,遠遠大於淘寶店鋪所顯示的數據。
  • 活體螢火蟲遭瘋狂買賣 中國多地螢火蟲正在消亡
    「城鎮化的地方肯定是滅絕了;偏遠地區的農村正在消失的路上;而在無人涉足過的森林裡,我們不清楚。」  「螢火蟲不會遷徙,所以,一個地方的螢火蟲一旦消失,那就相當於滅絕。」研究者們經常發現,一個地方的螢火蟲還沒有來得及採集和定種,就已經消失。  現在,如何平衡人們對螢火蟲日益高漲的興趣與螢火蟲糟糕的生存現狀,成為研究者們開始思考的新問題。
  • 記者調查螢火蟲販賣之路:運輸中死亡率高達75.8%
    人為捕捉販賣,已是螢火蟲所面臨的新威脅。  付新華在《2016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下稱《報告》)中提到,2016年野外螢火蟲捕捉區域主要集中在江西贛州、海南屯昌、雲南西雙版納,與2015年和2014年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嶽樺則發現,除了以上三地,還有廣西南寧周邊以及雲南景洪。
  • 多種螢火蟲即將滅絕,人類難辭其咎
    在最近一項調查中,研究人員對螢火蟲面臨的危險進行了最全面的全球評估,他們得出的結論是,超過2000種螢火蟲物種中的一些可能面臨滅絕威脅,而其他物種則表現良好。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世界各地的350名螢火蟲專家的評估,確定螢火蟲生存最大的威脅是棲息地的喪失和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集約化等因素。這一新聞報導將使所有曾經驚嘆於螢火蟲的美麗的人們感到悲傷,而有證據表明,螢火蟲正在從許多地方消失,很多人都沒再見過螢火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