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節肢動物·雲南窗螢。
雲南窗螢
Pyrocoelia pygidialis
節肢動物,昆蟲綱,鞘翅目,螢科,窗螢屬,1926年法國人Maurice Pic首次對它進行了描述,主要分布於滇中、滇西等地。照片攝於昆明。
雲南窗螢雌蟲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蟲體呈橙紅色,雌蟲比雄蟲明顯大得多,雌蟲前額為棕色,觸角、上唇、口器、足為黑色,雌蟲的觸角與前胸背板長度相近,呈鋸齒狀。雄蟲前胸背板近似三角形,它黑色鋸齒狀的觸角不僅比雌蟲更長,弧度也更大,看起來非常有質感,頗有「大魔王」風範。
雲南窗螢的卵、幼蟲、蛹和雌成蟲可發微弱的奶黃色光,幼蟲主要捕食蝸牛等軟體動物,而雄蟲若在受到刺激時,會出現反射性出血的現象。
雲南窗螢屬於晝行性螢火蟲,化學信號(信息素)則是其雌雄在求偶時的主要識別方式。對於雌蟲來說它為了繁衍後代它會儘可能多的生育 「寶寶」。最神奇的是,這些卵寶寶會在夜晚發出奶黃色的光。
雲南窗螢在幼蟲期的時間最長,可達一年,然而一旦變為成蟲後,雄成蟲可能只有一兩周的壽命,雌成蟲最多也只有一個月的壽命。
螢火蟲因具有生物螢光現象而眾所周知。狹義的螢火蟲僅指螢科昆蟲,而廣義的螢火蟲則包括螢科和雌光螢科的昆蟲。螢火蟲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布於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而窗螢屬的螢火蟲主要生活在亞洲,有60多種,其中三分之一生活在中國,國內螢火蟲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資料也較少。
董志巍,曾創立雲南螢火蟲保護協會,現在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從事螢科昆蟲分類及系統學研究,竹節蟲目昆蟲飼養及研究。常在雲南、西藏以及東南亞等地進行野外考察,致力於螢火蟲及其生存環境保護。
》》戳圖進入專題了解更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