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瑞眼裡,up不僅僅是向上,更代表了一種表情,「笑的時候,嘴角會向上」。正是這種表情,給希瑞帶來了創業靈感,海南首家專業彩球裝飾公司自然而然誕生在她的手中,「up趣球屋」這個極具創意的店名也開始承載3個年輕人的創業夢想。
2005年畢業於湖南一所大學後,希瑞回到家鄉海口,她找到一份貿易公司的職位。雖然工作很不錯,但「做自己喜歡的,喜歡自己做的」這句話,一直是希瑞微博的籤名。在貿易公司工作期間,希瑞利用空餘時間在海口的商貿中心地帶開辦過小型服裝店、玩具店,雖然最終均關門停業,但幾次創業的經歷讓她體會到了樂趣,積累了經驗。
雖然父母極力反對,但希瑞還是下了辭掉工作、自己創業的決心。2010年年底辭職後的希瑞已然對創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希瑞的朋友圈子大多是年輕人,「和這些朋友聊天時發現,大家普遍覺得不快樂,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很空虛,小時候的夢想全然沒了蹤影。」有沒有辦法用一種最簡單的商業模式向大家傳遞一種快樂?
通過網絡搜索,氣球成為希瑞創業的切入點。她發現,五彩繽紛的氣球可以做成各式各樣體現個性的產品,在國外氣球裝飾產業已相當成熟,中國的氣球裝飾市場與歐美相比竟有數百億美元的差異,氣球裝飾在中國只有少數大城市才有,海南還是個空白。
氣球裝飾實質上是銷售快樂,這和希瑞的創業理念緊密契合。希瑞很快和幾位朋友達成共識,他們聯繫上了中國臺灣、荷蘭、日本及歐美地區氣球藝術界頂尖的大師,前後多次到上海、廣州參加培訓。2011年6月,希瑞和朋友湊錢租了一套房子,開始了氣球裝飾的生意。這個時候,他們僅僅是代理內地氣球裝飾公司在海南的生意,並沒有自己的公司。
一年裡,希瑞和同伴在低成本運作下,做了一些小朋友生日、公司慶典、演唱會的氣球裝飾,有時為了趕上時間點,幾位年輕人還必須熬通宵。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創造、收穫、快樂的過程。但僅僅代理並非她的追求,在接訂單的同時,希瑞還在海口市的黃金地段尋找合適的鋪面,給氣球裝飾這條創業路一個真正騰飛的平臺。
今年5月18日,上揚貿易公司已完成了所有工商註冊手續,「up趣球屋」在一棟裝修好的白色3層小樓裡正式開業。店面雪白的外牆區別於整條街的其他鋪面,顯然是追求趣球屋的視覺效應,屋內擺滿各式造型的氣球,充滿童話趣味,兒童看了興奮,成人看了找回童真,想不掏錢買都難。
他們如此介紹自己的氣球業務:「生日派對、個性婚禮、商務慶典、公司年會等各類活動的現場布置。」為達成這樣的效果,希瑞前前後後投入了約50萬元。
「up趣球屋」坐落海口繁華商貿區,僅租金每月就需1萬多元,精心的裝修同樣花費不菲。對希瑞來說,位置、裝修只是硬體,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她同樣發揮到極致:所有的氣球全部進口;空氣定量器一套兩萬元左右;飄空氣球充的不是價格低廉卻易燃易爆的氫氣,而是價格高昂卻可靠的惰性氣體氦氣;拴氣球的繩子、橡皮筋、剪刀則採自臺灣。希瑞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保證百分之百安全。新進來的同事練習氣球裝飾,希瑞都給他們用價格幾十元的進口氣球,不用幾元的國產氣球,因為「用進口氣球練習才能掌握拿捏氣球的度和感覺」。
氣球裝飾商鋪的框架搭建好了,人雖然只有7個,卻各有其責。最關鍵的環節是業務,希瑞的進口氣球僅價格就與國產氣球相差5倍以上,再加上設計、布置等人工,競爭的劣勢可想而知。這項重任希瑞自己挑,也最符合她的性格。在被問到跑業務的成功率時,希瑞一點不謙虛,「基本都成了」,而每一次成功的業務背後都有很傳奇的故事。6月10日,海口市舉行百對新人沙灘集體婚禮,希瑞在馬路邊的廣告牌看到這一消息時距離婚禮只有三四天的時間,她馬上找到婚禮的組織者,推介氣球裝飾婚禮,組織者覺得確實不錯,但主會場已裝飾完畢,只能臨時把氣球裝飾加進去,給了希瑞在主會場外的一個小生意。這個臨時加進去的小生意給「up趣球屋」帶來近7000元收入。
算下來,希瑞的「up趣球屋」如果要收回投資,可能需要一年左右,每個月還必須接到8個訂單,每單至少收入5000元。希瑞對收回投資很樂觀,她還在謀劃更大的氣球事業,爭取在海口舉辦國際氣球藝術節,向全民展示氣球文化、快樂消費理念。她還計劃以氣球為媒介開展親子課程,用氣球拉近孩子與家長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