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昨天上映了。於是又到了很多人複習功課的時候——重看《神奇動物在哪裡1》,稀罕稀罕萌萌的魔法動物:嗅嗅。
「無論多大,我都想繼續熱愛童話、英雄和魔法。」因為我們總是對「未知」與「神奇」充滿了憧憬與敬畏。不過,其實我們不用去書裡尋找魔法,在地球上,真實的存在著一些「神奇動物」,在世界的某個地方安靜的綻放著。你打開一部BBC的紀錄片,說不定在哪一刻,你就會驚嘆生命的奇蹟。
一、火體蟲——你說魔法?被當成過魚雷算嗎?(BBC《藍色星球2》)
如果你對海洋沒有太多了解,在深海中潛水時遇到一個這樣的東西,你會覺得它是什麼?
你的第一反應是趕快回到岸上去——然而當你一直注視著這個傢伙時,你可能會想把它搬回自己家的魚缸裡。
或者說:它們。
火體蟲並不是單一生活的生物,而是由上千個單獨個體組成的浮遊生物。它們通體發光,或透明,或粉色,或淺藍;它們浮遊在大海深處,一邊移動,一邊吃東西。於是它們越長越大,從1、2米到幾十米不等。很難想像什麼樣的魚會想嘗嘗這樣的浮遊生物,所以,團結的結果,就是提高了自己成活的機率。
據說,在越戰的時候,火體蟲曾經被美國人當成過魚雷。當然這只是個傳說,火體蟲通常生活在5000米左右的深海,然而它給人印象深刻,給自己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
二、拳擊蟹——我從來不咬對手的耳朵,請你注意我的拳頭!(BBC《你這個壞慫》)
拳擊蟹萌萌的,一般成年拳擊蟹的體長只有2-5公分。所以,當一隻螃蟹沒有了強有力的鉗子,它就必須想辦法找一個厲害的武器。
它的武器是有毒的海葵——正常情況下是這樣的。如果有敵人靠近它,它就舉起手,一記勾拳。相信對方會學會什麼叫三思而後行。
拳擊蟹在失去一個拳套時,會把海葵一分為二,但如果兩隻拳套都沒了,事情就麻煩了。但是,有些水族館愛好者,把拳擊蟹搬回了自己家的魚缸。在運輸過程中,這些蟹的「拳套」可能會掉落。當它們失去拳套時,糟糕的命運就開始了。有些拳擊蟹手腳會在不停尋找拳套的過程中斷掉,一生傷痕累累。
不過,有些聰明的水族館拳擊蟹,會在魚缸底部找一塊石頭當武器。不過,怎麼看,這樣的日子都不是很舒心。
三、長頸卷象——百度百科什麼時候能給我建個檔?(BBC《生命》)
就連一向以嚴謹著稱的BBC,在節目裡也沒說出這個傢伙的名字。至今,百度百科還沒有給它建檔。現在只可以肯定兩件事:一、它像長頸鹿;二、脖子這麼長,其實沒什麼大用。
因為,同類昆蟲裡的雌性,脖子很正常。所以,長頸卷象的世界裡,審美觀一定是脖子越長越好,所以,雄性長頸卷象進化成了這個模樣。
四、宏都拉斯蝙蝠——我本來有機會成為網紅的 (BBC《生命》)
如果其他蝙蝠看見了它們,從此以後一定會放棄再用美圖秀秀——沒什麼用,太挫敗了。
這種宏都拉斯蝙蝠,身長只有4釐米左右,連一個指節都不夠。它們平時報團棲息在芭蕉或香蕉樹的樹葉下,安安靜靜的縮成一小團,人畜無害。它們最大的特點,不僅是渾身雪白,而且耳朵、鼻子和翅膀,是亮亮的橘黃色,活像粥店裡的一隻小豬包。
而白雪公主不僅外形美貌,而且心地善良。不吸血,不吃肉,沒事兒只咬一咬樹葉。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五、後肛魚——喂,你們能不能看著我的眼睛說話? (BBC《藍色星球2》)
你們千萬別搞錯了,前面呆呆的那兩隻並不是我的眼睛,我的眼睛長在腦門上。看見了嗎?
眼睛長在腦門上,真的能看見東西嗎?能,因為我的腦袋是透明的。
哎哎,你們別走啊……
後肛魚生活在深海中,所以光線非常的暗。為了捕捉來自於頭頂的微弱陽光,後肛魚進化出了一對銅鈴般大小的眼睛。但是,它的視力仍然不好,作為補償,腦袋就靈光一些吧——所以,這兩隻眼睛有了用武之地。
等等,好像哪裡不對?腦袋透明,關人家屁股什麼事?為什麼是「後肛魚」?
因為這種魚的肛門後面有一個大的腺體,含有會發光的細菌。發起光來很了不得,魚的整個腹部會看上去很寬。科學家們尚且沒有弄清楚它們這樣做的目的,或許,「大腹便便」是這個物種裡的美?
六、燈蛾——你們千萬別去百度搜索,你會恨自己手賤 (BBC《生命》)
在紀錄片《生命》裡,它幾乎只有一個鏡頭,但這個鏡頭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整個過程仿佛充滿了美感,像美女出浴,像孔雀開屏,像百合綻放。
但你有這個感覺,要感謝攝影師。燈蛾從身體裡伸出來的不是另外一對翅膀,而是觸角。它的作用是散發香氣,到了繁殖期,不用主動求偶,而是吸引異性主動過來投懷送抱。白色燈蛾的絨毛,看起來很優雅,可如果換成黑灰條的呢?
目前網上能查到的視頻和圖片,大部分都是「黑灰條燈蛾」的圖片。黑灰蛾,黑灰毛,腦補一下,都覺得生無可戀。
千萬別去百度這個,如果想看看這種生物的神奇,不如找來BBC的紀錄片看一看罷了。
七、藍腳鰹鳥——我對你的愛都寫在腳上 (BBC《加拉帕戈斯群島》)
如果在徵婚場上,沒有哪種海鳥比藍腳鰹鳥條件更好了。它們成群出沒,很有安全感;飛行速度極快,捕魚能力超高;性格很呆萌,憨厚老實;而且,樣貌也很出眾——對呀,它們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這雙腳的用處很大。雄鳥在求愛期極力展示自己的腳,它一邊弓著背,一邊抬腳,一次一隻,然後單腿跳,從一隻腳到另一隻,目的就是要確保讓雌鳥能好好欣賞它的雙腳,以取得交配權。
況且,人們對藍色的熱愛是顯而易見的。它們還有一個親戚,叫綠腳鰹鳥,聽起來好像沒什麼紅的天賦。
有人說,人生就像藍腳鰹鳥,當你一本正經時,總有人想笑。
你們人類還真是沒什麼見識。
八、角蟬——要論戴著面具活著,你們人類要拜我為師 (NHK《模仿大師》)
我並不是再給你看一段長滿了刺的樹,我是再給你們看角蟬。上面綠色的尖刺,就是角蟬。
但這並不是一個知識點,因為這只是角蟬72般變化中的一種。它們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簡直就是上天入地——我想變成什麼,就變成什麼,大概跟你們口中的孫悟空差不多。
有些時候它們變成苔蘚——
有的角蟬可以變成嫩芽——
有的可以變成水滴——
有的甚至可以變成——糞便。
可有些角蟬對此不屑一顧——它們不願意變成任何人,除了它們自己。只是沒人知道,它們長得這麼張揚,究竟是圖什麼。
或許它們想的是:別傻了,這個世界的機會不留給模仿別人的人,博出位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