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新"合作-2019"聯合演習中,解放軍陸軍第74集團軍特戰旅某部亮相新加坡。畫面的曝光也許讓觀眾感到意外:特戰部隊使用了全新的裝具參演,步槍也使用了相應的改裝:加上了全息瞄準鏡。
特戰部隊正在向實戰化發展,在這些方面也吸收了外軍經驗,並結合實際對現有裝備進行改進,可以說特戰隊員的裝備相當洋氣。
比如說特戰隊員手中的95-1自動步槍,特戰隊員並沒有使用配發的3倍白光瞄準具,而是另行採購的全息瞄準具。
全息瞄準具能夠保證特戰隊員在近戰條件下的瞄準速度大幅提高,這對CQB(室內近距離作戰)一類的戰鬥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很明顯,這支特戰部隊在裝具上選擇了類似FAST的戰術頭盔和國內民企研製生產的全地形迷彩的戰術背心。
FAST戰術頭盔的附件通用性是較強的,特戰隊員可以在頭盔正面的"墨魚乾"安裝"翻鬥車"夜視儀適配系統,使用側面的導軌固定降噪耳機或是戰術手電等輔助性用具。
這是FAST最基礎的用法之一,很明顯在參演的解放軍部隊中就有用到。不過在室內作戰演練時,特戰隊員沒有使用夜視儀一類的輔助性用具。
室內作戰的環境很不穩定,各種各樣的陳設都可能導致進光量的不足以及陰影的分布。人眼適應昏暗環境下需要時間,因此外軍在室內近距離作戰時經常會佩戴夜視儀,輔助特戰隊員進屋清除可能分布在房間各處的目標。
而且特戰隊員也沒有突出FAST頭盔強調"附件通用性"的特點來選擇配裝各種不同的附件。特戰隊員採用的風鏡還是全護型的風鏡。
雖然保證了特戰隊員的眼睛甚至周邊都不受各種外來物的影響,但是也一定程度上擠壓了附件的裝載空間:在風鏡收起時,還會阻擋到"翻鬥車"和夜視儀的使用。橡膠鬆緊帶也容易影響到側面導軌安裝的附件。
戰術背心看起來松松垮垮的,明顯是沒有搭配合適的防彈插板。彈匣包仍然採用卡扣設計而非魔術貼,而且側面仍然保留了類似挎包的附件包。不過molle(模塊化輕量負載)系統的加入也讓特戰隊員可以將這些附件包調整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不過最明顯的問題還是裝具、護具和迷彩服的不匹配。裝具採用的是全地形迷彩,但衣服還是07迷彩,有一位戰士的上衣和褲子甚至還有色差。兩種不同的迷彩結合在一起,雖然看起來相當雜亂,但也應了那句話:混搭的才是精銳!
相信在國慶閱兵之後,新版迷彩、裝具的配發會讓混搭的現象減少很多。迷彩的不匹配是小事,不知道如何使用裝具才是大事。
如果已經配發了這類集成度相當高的裝具,卻大部分附件包沒有配發,部隊仍然在使用"五花大綁"之類的方式往身上掛附件,這對於戰士來說無論行軍還是作戰都極不舒服。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這類攜防一體裝具不僅僅只是攜帶彈藥和一些個人雜物的背心,在背心的前後還有防彈插板囊,molle系統可以根據個人習慣連接背包、雜物包或是電臺包、手榴彈袋等。如果能熟練使用,在實戰中戰士們不必要的動作將會減少很多。
總而言之,解放軍各軍種都在向實戰化方向貼近。無論是演習還是其它,都吸收了不少經驗教訓。不過,現在還暫時沒必要將新型單兵裝備在全軍範圍內推廣。海空軍規模擴大,乃至艦艇、軍用飛機的更新換代,遠比這些重要。
哈雷姐姐微信
MilitaryGO
本文封面及圖片素材,均源自於網絡及視頻截圖,感謝作者
本文為公眾號軍事編輯部原創,禁止一切未經授權允許的情況下進行的轉載、盜用等非法行為,一經發現必將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文為原創內容,喜歡的話請多多轉發、留言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