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時期,美國發明了瞄準鏡,它被應用在各種武器上,在進行作戰時,也被廣泛運用,雖然一戰時瞄準鏡的應用技術還不是很成熟,直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爆發,瞄準鏡廣泛使用於步槍,並對步槍的性能提升了很多。到現在為止,瞄準鏡還可運用於航空器的平視顯示器。當然,我們現在發展技術更成熟的,那一定是步槍瞄準鏡。它可以遠距離觀察目標,並將其「拉近」放大,即使與敵方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在瞄準鏡先進的技術特性下,也能使目標更加清晰,以提高步槍的使用效率。
步槍瞄準鏡的功能特殊,可遠距離射擊目標。對於擁有狙擊槍的狙擊手來說,是保證高精確射擊的必需品。無論狙擊手的射擊技術多麼高超,在沒有瞄準器的情況下,狙擊手的射擊精確度都會大幅下降。主要是因為現代瞄準鏡,不僅僅只具備放大目標的功能,讓它表現得更清晰。瞄準鏡還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如風向的預估、距離的計算。甚至更厲害的是能快速讓士兵上手並掌握先進的彈無虛發的射擊技術。在拉斯維加斯的射擊武器展會上,以色列在展會上就展示了他們的一款智能瞄準鏡,可以測量風向、風力等多種數據,在經過智能的快速計算後,給出最佳射擊位置,提高了狙擊時的命中率。
隨著中國在槍械領域的快速發展,中國製造的槍械以成為槍枝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並佔有相當大的國際市場份額。不僅早前所生產的物美價廉的槍枝在第三世界國家受到熱烈的追捧,而不少最新研發的新型槍枝在高端市場也很受歡迎。中國的新型槍枝可以加入眾多的先進設備配合使用,可以讓單兵作戰能力得到很大的進步。這也顯示出中國對於現代化軍隊建設做了很多努力。
但是在我們如今的的解放軍部隊中,為士兵配備的制式步槍——95式自動步槍及03式自動步槍,沒有將瞄準鏡作為其步槍標配。前幾年,網絡上爆出來一張安裝了瞄準鏡的95式自動步槍的照片,引發了大眾的劇烈討論。步槍安裝瞄準鏡是一件讓眾人都習以為常的事情,但為什麼在中國開始出現這種事情時,卻引發了大眾的熱議呢?
瞄準鏡具有增強作戰效率的能力,是顯而易見的,我國自然也十分重視它。我軍的88式狙擊步槍,就安裝了白光瞄準鏡,可放大至原來的九倍。但對於自動步槍,也就是連發步槍,並沒有大批量地為武器安裝上白光瞄準鏡,這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所做的選擇。和大批量生產的武器裝備不同的是,瞄準鏡的製作是非常細緻的。特別是具有關鍵性作用且脆弱的鏡片,對其工藝過程需要全程嚴格把控。
世界各國都可進行瞄準鏡的製造,但能將瞄準鏡的功能進行提升的國家,是很稀缺的。軍用瞄準鏡的成本都不會很低廉,而且現在很多軍用瞄準鏡都要求水平更加先進,本身成本就高的瞄準鏡價格就更高了。如果這些高昂的瞄準鏡都安裝在最常使用的步槍上,整體費用是一個很龐大的數額。而且使用期間的各種損耗極大地影響了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現在的陸地軍人就有200多萬人,在軍事武器上面的開支上,僅低於小部分國家。
第二,自動步槍加裝瞄準鏡可以說是對資源的浪費,因為它並沒有什麼幫助。在戰場上,自動步槍的最終目的,是高效率對敵方造成威脅並儘快削弱對方士氣,沒有必須一擊必中的作戰要求,只要求能快速打擊對方勢力。激烈的戰場上也不會有多餘的時間去進行瞄準射擊。在軍事上,每一件武器或每一種兵都有其特殊的優勢,狙擊手才能稱得上是戰場上精準斃命之人。還有一點,如果都安裝上瞄準鏡,可能會把士兵的注意力放在瞄準上而非作戰效率,所以最初級的,按部就班的瞄準方式,還是不能遺棄的。
可能和大多數人預料的不一樣,中國支出的軍費按人頭算的話,只有美國的十五分之一,可能還不到。要是按這麼算的話,中國的單兵裝備應該也只有美國的十五分之一。事實上,我國的單兵裝備比起美軍肯定不是十五分之一,而是要更多。這證明在我國士兵的裝備上,是符合作戰條件的,也不會有多餘的資源浪費。講完這些,你也能了解為什麼中國單兵裝備沒有美國的那麼先進,也沒法給所有步槍安裝上瞄準鏡。美軍錢多,打仗是家常便飯。對他們而言,把瞄準鏡都配備好,單兵作戰能力一下子就上去了,有利於快速結束戰鬥贏得勝利,是很值得的一件事情。其餘的很多國家,步槍瞄準鏡的安裝,都無需做到這種地步。
雖然中國加大了在國防方面的資金投入,但是還沒有到每年都有剩餘的階段。瞄準鏡本身不具有戰鬥力,大規模的裝配性價比並不高。但是並不表示中國就忽視瞄準鏡的發展。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我國在這個領域完全沒有話語權。尤其在西方國家的孤立下,瞄準鏡的潛能就只有自己去開發。在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下,在瞄準鏡這個領域也有了「中國製造」,這就是我國的大突破--國產光學瞄準鏡。
它最開始是與81式自動步槍配備使用的,但由於這個東西太昂貴了,沒有大規模投入使用。沒過多久最新的突擊步槍95式自動步槍開始服役,我國又給它配備了一款最新的白光瞄準鏡。與這方面的專家美國相比較,這款白光瞄準鏡是比較普通的,與美方這款具有自動變倍的acog相比較,進步的空間還很大。
目前,95式自動步槍是中國士兵最常配備的一款槍。95式自動步槍是我國研製的第二種小口徑步槍,於1995年設計定型。兩年後才在軍隊中正式露面。它所配備的瞄準裝備有覘孔式瞄具及準星,其導軌處還附加上光學瞄準鏡、夜視鏡。覘孔式瞄具是一種機械瞄準具,與缺口式瞄具相比,它的精度要更高一些。然而它的結構設計並不是很完善。主要原因在於當時的製造技術有限,覘孔式瞄具精度雖較之其他較高但仍存在一些影響,導致瞄準產生偏差從而影響作戰。帶有光學瞄準鏡的導軌處於提把之上,95式的提把位置不太佔優勢,因此,士兵在進行瞄準操作時不是很順利。且95式自動步槍的部件是比較鬆散的,配備好光學瞄準鏡,射擊時會引發後坐力作用,部件由於沒有保護而產生鬆動。雖然95式在最初設計時是具有光學瞄準鏡的,但最初量產的95式自動步槍都沒有安裝光學瞄準鏡。
隨著進一步的改良優化,也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瞄具的缺陷慢慢實現了更新優化。此前人們所看見的關於95式加裝光學瞄準鏡的照片,也引起了一波討論,我國是否會將瞄準器大量安裝於95式自動步槍上?考察戰鬥力我們可以看出,95式與光學瞄準鏡的結合,的確有助於戰鬥力的提升,使作戰效率更高。但由於成本過高,將所有步槍安裝上瞄準器是不可取的。要裝備也只可能是優於需要特殊作戰需求的作戰部隊進行配備。
各國的軍事都在發展,所以對輔助裝置要求也在提高。單純把擊打目標放大是完全不能滿足作戰要求的。它需要在清晰度、穩定性等方面都要有相應的改變。要把鏡片聚光的面積擴大,在鏡片的質量和數量上也需要更高的水準,所以機械製造水平必須要更高,才能滿足這些要求。對整個工業體系來說,需要各個工業部門的配合,不能出現拉後腿的現象,從硬度到柔韌性,從設計圖到成品,任何一個小的細節都要去重視。所以世界上最好的瞄準鏡,是極少數大國才有資格去擁有的。
目前,世界各國對於步槍瞄準鏡發展的想法大體一致,主要是體量小以便於作戰時進行遠程攜帶,還有智能化,以符合現代作戰要求。就像彈道計算系統,匯總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計算並找出最優勢的彈道路線。作為軍事大國之一的美國,在選擇新一代配裝瞄準鏡時,除了以色列的smash智能瞄準鏡外,美國還對一款彈道計算步槍瞄準鏡進行了測試。這款瞄準鏡的特點在於對無線網絡的利用。但數據在無線網絡裡是不安全的,隨時可能被截獲。所以美國對於下一代瞄準鏡的趨向發展,是很難下定決心的。
如果現代戰爭爆發,士兵們的作戰環境可能就是高樓林立的大廈,打狙是最優的作戰方式。我們來看城市狙擊戰,由於彈藥數量有限,所以要利用好每一顆子彈,這就表示射擊的精確度也要更高。所以很快就可以看到,為突擊步槍加配瞄準鏡,是大勢所趨。當然,普通的訓練裡,沒有配備瞄準鏡的步槍依然可以被用來進行射擊訓練,使士兵肌肉能快速反應,才能在面對戰況時及時應對。毋庸置疑,到了必要的時刻,我國軍隊使用的步槍也會加配光學瞄準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