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式新步槍自亮相以來,卻猶抱琵笆半遮面,目前只有央視公布的一段演示的畫面。而星空迷彩卻已經多次亮相,最近的一次是在1月1號的開訓動員中。星空迷彩上身,絕對是「全街最靚的仔」。可以這麼說,在單兵戰術裝備這一塊地坑,這一次算是填上了。但是,19式步槍卻只在央視公布的「草地搜索視頻」中一閃而過,從此就了無音訊。那麼19式自動步槍會大規模裝備嗎?
不會的,這不僅和95式步槍的基數有關,還和未來戰場作戰需求密不可分。步槍不是作戰服,作戰服的全生命周期只有2年(摸爬滾打的使用環境下,作戰服老化嚴重)。步槍/輕武器作為一種大規模武器,服役時間至少是10年以上,有的甚至長達100年,比如美國M2重機槍(老乾媽)。所以其設計之初需要考慮的問題是非常多的,比如當下技術之內的先進性和可靠性,大規模裝備的成本,是否滿足一定時間段內的戰場需求,模塊化和改進空間,人機工效等等。
這不僅需要設計師擁有強大的整合能力,還要對未來的戰場形態有極高的前瞻性。以美國的M16系列為例,從當時技術之內的先進和可靠來看,M16無疑是非常優秀的,導氣管引流推動槍機,平穩精準,迴轉式槍機閉鎖流暢可靠,上下機匣的設計,讓覘孔固定,且瞄準基線最長,最大化的減小了瞄準誤差。直槍託和槍託內置復進簧的設計,讓後座力平穩釋放,減小了後坐力對槍口的擾動。就好比電梯的緩衝系統一樣,到達指定樓層時幾乎沒有「衝擊力」。
正是這些優異的設計,讓M16的一直穩坐世界一流步槍的寶座。此外在快慢機,空倉掛機,彈匣解脫鈕的設計上也照顧到射手的操作習慣,完全可以「信手拈來」,讓M16的人機工效到達了最優。當然,M16最初在越南雨林遭遇並並不能抹殺它的優異性能,因為這個「鍋」很大一部分需要更換5.56mm彈藥來背。M16的塑料槍託,航空鋁合金機匣也提高了其在惡劣環境中的耐腐蝕性能。拋彈窗蓋板提高了抗沙塵的能力。
因為美軍當初就考慮到了未來地面戰場的交戰距離,提出了比中口徑彈藥更先進的小口徑殺傷理論,即小口徑子彈射程不僅能夠滿足400米的交戰距離,還可以提高攜彈量、殺傷力和射擊精度。這就滿足了未來戰場上的作戰需求。並且美軍沒有止步,戰場和技術的變化,M16也不斷改進,正是上下機匣的設計,提供了改進空間,M16可以去除覘空和小提把,裝上皮軌,實現模塊化附件組裝。讓M16的瞄準和近距離快速反應能力空前提高。
說了這麼多M16,就是「引出」19式自動步槍,因為19式自動步槍明顯借鑑了M16系列上的諸多黑科技。比如全皮軌機匣和一體化護木,直槍託和槍託內置復進簧的設計,上下機匣,M4A1的伸縮槍託。此外,還繼承了95的活塞短行程自動原理,槍機迴轉式閉鎖。活塞短行程自動原理幾乎是現在最好的自動原理,無論是HK—G36還是「M16A5」—HK—416,都採用了這種自動原理,因為其可靠性比導氣管推動高,運行又比活塞長行程(AK47/74)平穩。
但是,19式自動步槍不會大規模換裝,這不僅是換裝的成本大,最重要的原因是防彈科技的進步,讓小口徑子彈遭遇了「危機」。之前有一個視頻很火,就是95式自動步槍在20米的距離上射擊國產新頭盔和四級防彈插板,最終頭盔和防彈插板都擋住了6.8mm小口徑子彈。並且這種複合防彈材料的成本越來越低。19式自動步槍還是採用5.8mm子彈,所以在未來戰場上勢必會遭遇殺傷力危機。
美軍和西方國家都看到了這種危機,所以積極開發6. 5mm的新彈藥,以保證在未來贏得「矛與盾」的戰爭。所以,95式自動步槍還會在服役一段時間,19式自動步槍只是暫時彌補其不足之處。等到我國新口徑彈藥研製成功,並且解決國產發射藥的膛壓、燃速和殘渣問題,19式自動步槍才能夠大規模裝備。那個時候的「X9」步槍會換裝新口徑槍管和自動機構,解決表面塗層易磨損的問題,設計新的彈匣,並且把拉機柄設計為左右可切換模式。如此 ,新步槍才能夠「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