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在黑土地茁壯成長的菸葉。
哈爾濱煙區富錦三江基地單元綜合服務合作社機械採收現場。
肇州和平基地單元綏化農墾金葉合作社農機專業隊植保作業現場。
富錦三江基地單元合作社專業隊正在進行專業化分級。
望奎北三基地單元育苗合作社專業隊正在作業。
從哪來
我來自黑土地
本報記者 王守國 通訊員 吳畏 胡毅宏
大家好!我叫「柔甜香」,很高興在這裡和大家見面。
我知道,您對我還不太熟悉,別急,馬上向您介紹一下我的來歷。
我是一片菸葉,出生在祖國的最北方——黑龍江,那裡四季分明,春有百花開,夏有稻花香,秋有明月照,冬有白雪壯,我愛我的家鄉。
當然,作為一片菸葉,我更愛的是養育我的黑土地。黑土地是在較寒冷氣候條件下地表植被經過長時間腐殖演化而成的,它有機質含量豐富、結構性好、土質疏鬆、保肥保水性強,是最適宜農作物生長的土壤,也是世界上非常寶貴的不可再生土壤資源。
目前,全世界僅有三大塊黑土區,一塊分布在烏克蘭大平原,一塊分布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這第三塊呢,就是生我養我的松遼流域的東北黑土區。
很自豪,我生長在這樣一片全國獨一無二的黑土地上。
全球的黑土地都是糧食高產區,密西西比平原是美國玉米最大產地,烏克蘭大平原素有「歐洲糧倉」之美稱,我的家鄉更不用多說,它被譽為「北大倉」,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黑土地最適宜農作物生長,而我的異國兄弟,世界知名的加拿大菸葉,就是生長在密西西比平原那片黑土地上。
十分榮幸,上世紀30年代,農民伯伯把我帶到了東北黑土區。
適應力最強的人類到一個新的環境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我們弱小的菸葉當然也不例外。說句實在話,初到這片黑土地,我對這裡寒冷的天氣、營養過剩的土壤還真有點不適應,簡單講就是「水土不服」,具體症狀是成熟度不夠、易感病、雜煙多。
孩子體弱多病,父母自然擔憂。我的父母,也就是黑龍江省菸草專賣局(公司),他們擔憂我這樣的體質影響今後作用發揮,就想盡千方百計去增強我的體質。
——組建了一個菸草科學研究所,讓我得到了專業的診療。
這個科研所集中了全省菸葉戰線的骨幹專家,他們集思廣益、殫精竭慮,尋找我體弱多病的「病灶」。先是遠渡重洋,到加拿大尋名醫、求良方,引進了加拿大菸葉的整套生產技術,從品種改良入手,先後培育出「龍江911」「龍江925」「龍江981」等多個生長期短、抗病性強的優質品種,從根本上解決了我體質差的問題,使我的適應性大大增強。同時,為改善我的品質特徵,他們還以「中間香型菸葉開發」和「低危害菸葉開發」為重點,大力開展低危害優質特色菸葉配套技術研究,經過反覆的試驗、示範、推廣,讓我的物理特性與化學成分發生了很大改善,工業配方可用性不斷增強。
——成立了兩家專業的菸葉公司,讓我得到了精心的護理。
哈爾濱菸葉公司和牡丹江菸葉公司的叔叔阿姨對我呵護備至。為了讓我適應黑龍江寒冷的氣候,確保我有充足的生長時間,他們修建了溫暖的育苗大棚,讓我住上了離地苗床。大棚裡適宜的溼度和溫度,讓我身心愉悅、快樂成長。為了讓我營養均衡、身強體壯,他們還對我定期體檢,根據我的生理指標,測土施肥、打頂抑芽、成熟採收、科學烘烤。特別是2007年以後,現代菸草農業建設的春風吹遍龍江大地,一時間基礎設施建設、基地單元建設、合作社建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機械化作業、標準化管理,讓我的身體健康有了根本保障。
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我逐漸身強體健,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紮下了根,年產量穩定在120萬擔至150萬擔之間,我的家鄉也從過去的不適宜區一躍成為全國烤菸主產區之一。
最近幾年,受政策影響,我的產量有所調低,父母就把我安排到寧安、東寧、林口、勃利、賓縣等更適宜的地方。這些地方土壤營養豐富,水源充足,光照充分,溫度適宜。在這些地方,我得到了更專業、更細緻的呵護,身體更棒了。
不信的話,就看看我近年來的體檢結果吧!這可是行業權威機構——全國特色菸葉重大專項「中間香型菸葉開發」項目組給我做的體檢哦。
體檢機構的鑑定結果是:生態環境狀況良好,重金屬含量非常低,焦油釋放量平均值較低,安全性高。
鑑於這個體檢報告,全國特色菸葉重大專項「中間香型菸葉開發」項目組對我做出了客觀評價:以菸草本香為主,醇甜香較突出,同時有較明顯的木香,輔以蜜甜香、焦香、堅果香、焦甜香等香韻,整體香韻較豐富,但強度大都較弱,協調性較好,煙氣尚細膩、尚柔和,故命名為「柔和甜香型」菸葉。
我的名字「柔甜香」就是由此而來!
如今,以「龍江911」品種為主成長起來的我,受到了眾多專家的交口稱讚,他們都說我已經青痕去盡,變得柔甜醇香、舒雅飄逸了!上海、河南、雲南等行業眾多捲菸工業企業的叔伯也對我青睞有加,說我安全性高、協調性好、配伍性強,點名要我助力產品生產、品牌發展呢!
怎麼樣
我的成長印記
本報記者 王守國 通訊員 吳畏 胡毅宏
在完善的生產體系呵護下,在高超的復烤工藝輔助下,我作為風格特色鮮明的菸葉,受到了行業專家和眾多工業公司的青睞。他們都給了我很高的評價,這令我感到非常自豪。
聽——這是菸葉專家們對我的評價。
2014年,全國特色菸葉重大專項「中間香型菸葉開發」項目組對我做出了客觀評價:以寧安為代表的黑龍江產區菸葉,以菸草本香為主,醇甜香較突出,同時有較明顯的木香,輔以蜜甜香、焦香、堅果香、焦甜香等香韻,整體香韻較豐富,但強度大都較弱,協調性較好,煙氣尚細膩、尚柔和。
在2015年1月召開的黑龍江省低危害優質特色菸葉座談會上,河南農業大學劉國順教授、鄭州菸草研究院尹啟生主任和上海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14家捲菸工業公司的37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議黑龍江菸葉發展大計。會上,劉國順教授認為,上煙集團一直是中國菸草原料使用的風向標,在「中華」捲菸配方中一直有我的身影,這說明我不但有生存空間而且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是很好的調味型菸葉。
2016年8月,「牡丹江調味型菸葉植煙土壤碳庫修復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田間鑑評和單料煙評吸在牡丹江寧安進行,由河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菸草研究所、上煙集團等8家工業企業組成的專家組,對我進行了綜合品鑑。
上煙集團技術中心原料首席研究員任偉品鑑後,對我尤為讚賞,他認為,我不僅具有低焦油、低危害、低菸鹼、低成本的特性,而且純、甜特徵明顯,餘味乾淨、香氣透發,在配方中能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有助於協調煙氣、豐富煙香、改善口味,多年來,一直是「中華」等上煙集團多個品牌規格原料的重要組成部分。
河南中煙技術中心副主任楊永峰對我也是充分肯定,他說我香氣質好、香氣量足、餘味均衡、口感適度,而且性價比高、配伍性高,已經成為他們企業生產不可或缺的原料,1~3類捲菸配方都在用。甚至經片選後,大量應用在最高規格的「黃金葉」(天葉)中。
經過綜合評價,這些與會專家對我作出了統一的評價:感官評吸質量整體較好,甜感突出,燃燒性強,煙氣細膩柔和,具有柔甜醇香的風格特點,在配方中能起到協調煙氣、調節吃味的作用。
這進一步鑑證了我由「填充型」菸葉到「柔甜香」調味型菸葉的重大轉變。
得到眾多專家的肯定,受到眾多工業企業的青睞,進入「中華」「黃金葉」等眾多知名品牌規格的配方,我驕傲但並沒有沾沾自喜。在全國菸草行業著力推動菸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我將牢記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優質、特色、生態、安全」的成長方向,在黑龍江不斷創新發展的低危害菸葉生產技術體系下茁壯成長,成為質量上乘和風格獨特的優質菸葉,進入更多的捲菸品牌原料配方體系,服務廣大捲菸消費者,造福廣大菸農,更好地實現我這片菸葉的社會價值。
如何長
完善體系助我成長
本報記者 王守國 通訊員 吳畏 胡毅宏
簡單介紹我的出身來歷後,詳細講一講我是怎樣成長起來的。
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為我量身定製的一套完善的成長體系。這套體系從育苗移栽、大田管理到採收烘烤,涵蓋深廣。
(一)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時候的基礎非常重要。為了我長大後能成為有用之才,在我還是一株幼苗的時候,父母就為我的成長費盡了心血:
組織成立專業的育苗合作社,把我轉移到保暖保溼的大棚裡,集中專業技術最強的師傅照顧我,並根據我的生長習性,專門制定了「134」配套育苗技術。所謂「1」,就是一套固定的程序:上一年對營養土統一燻蒸消毒,第二年按規定時間播種、假植、剪葉,及時消毒。所謂「3」,就是打好棚(雙層)、土(營養土)、床(離地床)三個基礎。所謂「4」,就是嚴控棚內溫、水、光、肥四個要素。
工場化的育苗手段將育苗技術和管理統一,將育苗標準嚴格貫徹,與以往的分散育苗相比,提高了我的身體素質,降低了養育成本。我在「134」配套育苗技術的保護下,快樂生活,茁壯成長。
每年進入5月,菸農伯伯就開著各種大型農機在遼闊的黑土地上深耕翻土。那些大傢伙奏著歡快的樂曲,在集中連片的煙田裡縱橫奔馳。它們跑過的地方,經過一冬天板結的土壤開始變得松鬆軟軟,泛著油黑。
翻耕之後,我就從育苗大棚搬遷到了這裡。當然,只給我提供良好的生長土壤,父母認為還是不夠的,他們又給我總結了一套「三增七控」的成長秘方。
「三增」,一是增溫調水,通過搶抓農時、地膜覆蓋等,保證我在最初搬遷的那段時間裡,不受傷寒,實現快速團棵;在旺長期能及時得到水的滋潤,實現快速開片。二是增加土壤礦質營養的均衡供應能力,實施輪作,保證我能吃到豐富均衡的土壤礦質營養元素。三是增加煙株根系生長發育空間,通過深埋莖移栽和高培土技術等,為我的根系生長創造空間。
「七控」,一是控制氮肥用量,提高我的成熟度;二是控制農殘,合理輪作,秋翻曬壟,使用蚜繭蜂、殺蟲燈等生物和物理防控技術,機械栽培除草,保證我體內農藥殘留不超標;三是控制焦油量,合理密植,適當留葉,充分利用光照資源,降低菸葉焦油釋放量;四是控制重金屬,通過調控種植區域,控制化肥農藥使用,保證我生存的土壤、水源等綠色健康;五是控制煙株生長發育進程,通過機械移栽與覆膜栽培、深栽埋莖與促根調節、機械培土與適時澆水、密度調控與平頂留葉,保證我生長發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控制在合理的指標之內;六是控制採收次數,通過減少採收次數,延長兩次採收之間的時間間隔,保證我的成熟度;七是控制烘烤時間,通過溫溼度控制設備應用,實現精準烘烤,提高我的質量。
為了把呵護我成長的這套「三增七控」配套技術措施落實到位,父母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他們鼓勵和支持菸農伯伯成立合作社。通過合作社有序進行土地流轉,將分散的煙田集中起來,方便了各類大型農機設備的使用;依託合作社,挑選有經驗的菸農伯伯成立植保、採摘、烘烤等專業服務隊,保證我成長的各個階段都有專業的呵護。
集約化經營、專業化服務、機械化作業,不僅降低了菸農伯伯的勞動強度,讓他們有了更多的精力來照顧我,還保證了「三增七控」技術的高標準落地,讓我的成長有了更有效的保障。
我成長所需要的肥料,是通過測土配方算出每塊土地的使用量,然後按照起壟施肥機的作業面積,隨著起壟施進煙田,精準到每株煙苗需要的克數。這讓我得到了均衡的營養。
說到肥料,還要特別感謝科研所的叔叔阿姨。近年來,他們除了測土配方、精準施肥,還根據土壤採樣化驗結果,利用高碳基生物有機肥對生養我的土壤進行土壤碳庫修復,減少了無機化肥用量,提高了我的香氣。
在大田裡幸福地成長、成熟,被採收之後,我就要進入烤房,變成有用之才了。
每年採收前,科研所的叔叔阿姨會到地裡提前記錄我的生長情況,待我成熟後,與煙站共同下發「準採證」,依據「下部葉實時早收,中部葉成熟穩收,上部葉充分成熟集中採收」的原則進行採收,保證每房煙成熟度一致、質量均勻。
現在烤房也不一樣了,全部帶有溫度智能控制系統,讓我在科學的溫溼度環境下發生積極的變化。負責烘烤的菸農伯伯們設定好烘烤工藝曲線,保證烘烤溫度一點不能差、烘烤時間一點不能差、烘烤轉段的成色一點不能差。
(二)
寒地黑土孕育了「柔和甜香、生態安全、親和宜用」的我,但初烤後,我還不能完全被稱為「柔甜香」,還要經過回軟、初選、擺把、一潤、精選、淨化、二潤、打葉、風分、復烤、打包、降溫十二道工藝,才能質變為真正的「柔甜香」。
這十二道工藝過程就是復烤。初烤後,我被送到黑龍江菸葉復烤有限公司,在那裡接受這十二道工藝的「鍛造」。
千人千態,菸葉也一樣。我最終要被加工成不同規格的捲菸,不同的工業企業,不同的品牌規格,不同的配方工藝,要求也各不相同。面對這些不同,黑龍江復烤公司始終堅持「個性化」的加工工藝,使我能夠更好地滿足各類需求。
為了最大限度保留柔甜醇香、舒雅飄逸的風格特徵,他們始終堅持「低溫慢烤」:開始復烤前,至少提前48小時將我送到預溫房內,讓我在較低的溫度下緩慢升溫,有效防止我體內可溶性物質和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保證本香不會流失太多。48小時後,溫度達到13℃左右,這個時候,我已經由初烤後的硬脆變得比較鬆軟,但還缺乏柔韌性,需要通過真空回潮對我進行加溫加溼。
回潮有嚴格的指標控制:乾燥區溫度最高不超過95℃,為的是更多地保留我原有的香氣,同時降低烤機的傳送速度,以便有效殺死黴菌和蟲卵,去除雜氣;冷卻區溫度控制在30℃~40℃之間,回潮區溫度控制在45℃~60℃之間,利用霧化水加潮裝置,使我充分回潮,增加韌性的同時,色澤保持得更好。
經過這一套複雜而又嚴謹的工序,我實現了脫胎換骨——表雜氣味沒有了,各種黴菌、害蟲和蟲卵也被滅除了,宛如蒸了一次桑拿,神清氣爽,散發出宜人的香氣,成為真正的「柔甜香」。
本文圖片均由黑龍江省局(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