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DC的實驗室出現汙染!拖了全美新冠病毒檢測工作的後腿

2021-01-17 騰訊網

當地時間4月18日,《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爆了一則重磅新聞,堪稱美國CDC的一大汙點,一時引起全球關注。簡單來說,就是美國CDC的實驗室出現了汙染問題,拖了全美新冠病毒檢測工作的後腿。

國內官媒也跟蹤報導了此事件:

關於美國CDC試劑盒的缺陷問題,早在一個半月以前外媒就曾報導過。當地時間3月1日,美媒AXios報導:新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實驗室可能已經被汙染。

FDA官員Timothy Stenzel考察了位於亞特蘭大的實驗室,發現了多個存在問題的實驗步驟,並將此告知了多個CDC官員。而美國衛生部長Alex Azar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遲遲不能上市而承受巨大壓力。

彼時的美國確診人數尚未破百,累計確診人數排在世界第八。

△圖片來源:微博@央視新聞

而在短短25天後,美國累計確診人數激增,成為全球疫情的「震中」,這到底是誰的鍋呢?尹哥為大家梳理下時間線。

1/12

在中國政府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之後,美國CDC的科學家就根據基因序列設計了檢測試劑盒。

1/17

美國CDC專家為更好地區分新冠病毒,給試劑盒加入額外的泛冠狀病毒成分。這種額外的檢測成分讓檢測變得複雜,拖慢了檢測速度,也被認為是導致試劑盒出問題的根本原因。

1/21

美國CDC確定開發新冠病毒的檢測方法,並用於確診美國的第一例新冠病例。在成功診斷出第一例陽性患者後,CDC的技術人員開始了試劑盒第二階段的開發。值得注意的是,美國CDC沒有將生產工作外包給其他公司,而是選擇在自己的實驗室組裝試劑盒。

1月下旬

美國CDC對26個公共衛生實驗室發放試劑盒,有24個實驗室出現了假陽性反應,從而引發對試劑盒缺陷的關注,所有公共檢測實驗室幾乎全部陷入困境。

專業人士猜測,可能是試劑盒存在汙染問題。廣泛存在的誤報指向了一個核心汙染源——CDC的試劑盒的製造和組裝。

2/12

美國CDC國家免疫和呼吸疾病中心主任Messonnier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試劑盒的問題尚在調查中。這時候大多數美國診所和醫院仍然無法檢測新型冠狀病毒。

2/27

FDA官員Timothy Stenzel考察了位於亞特蘭大的實驗室,並建議CDC官員停止生產試劑盒,將試劑盒交由IDT製造。他確定新冠病毒測試的問題是由CDC的製造引起的,而不是設計造成的。

2/28

Messonnier宣布「實驗室可以開始使用現有的CDC檢測工具進行檢測」,並表示泛冠狀病毒成分是導致不確定結果的原因。新聞發布會上,Messonnier對FDA的建議隻字不提。

2/29

美國出現首例死於新冠的病例。

3/2

FDA批准了由IDT生產的試劑盒投入使用,而CDC的官員一直對試劑盒的問題守口如瓶。

3/3

在新聞發布會上,Messonnier被問及可能的汙染問題時回答到:「汙染是一個可能的解釋,但還有其他的原因,」同時還補充道,「我真的不能對正在進行的調查發表評論。」

3/11

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一名女議員狂懟CDC主任,使其當場承諾為所有美國人提供免費新冠肺炎檢測。

會上,CDC主任Robert Redfield概括地描述了試劑盒失敗的原因:「第三個套件沒有按照我們希望的方式運行,原因要麼是試劑盒被汙染,要麼是不明的生物因素導致了測試材料的故障。」

4/10

美國CDC發表聲明,承認了之前試劑盒製造過程中在品控上的問題,並將實施措施解決該問題。

順著這個時間軸一看,美國CDC在疫情期間的表現確實乏善可陳。從1月下旬發現試劑盒的缺陷問題,一直到4月10日才承認試劑盒製造存在品控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在這期間一直含糊其辭,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移除了試劑盒不必要的實驗步驟。

此前,美國多個州抱怨新冠病毒監測力度不夠,導致新冠疫情快速蔓延。由此可見,美國疫情蔓延之快,美國CDC的確難辭其咎,望能吸取教訓,引以為鑑。

相關焦點

  • 宜賓現恐龍時代活化石桫欏群;美疾控中心實驗室汙染致病毒檢測延遲...
    新發現● 四川宜賓高縣森林覆蓋率近80%,是川南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區域之一。四川地礦局202地質隊近日在當地勘察時發現了這片西南地區最大、與恐龍同時代的桫欏群,其數量達到了10萬株,以馬蘭溝、流米湖最為密集,故被稱為「桫欏海」。
  • CDC修改新冠病毒檢測指南 沒有症狀不需要檢測?
    美新社訊】8月24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修改了其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檢測的指南: 新指南顯示,如果沒有症狀,美國CDC不認為需要,或者沒有必要做病毒檢測,即使曾經跟確診病人有過密切接觸。
  • 美國CDC檢測試劑不及格,26個試劑盒中有24個出現假陽性
    在疫情初期,美國一直拒絕使用中國製造的試劑盒,並且禁止商業公司生產新冠病毒試劑盒。這些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不換外套的情況下進出冠狀病毒實驗室,以及在處理陽性冠狀病毒樣本的同一個房間裡測試正在組裝的成分。這些做法使得送往公共衛生實驗室的檢測試劑受到了病毒汙染,而無法使用。美國FDA的發言人Stephanie Caccomo也承認,「FDA並沒有按照自己的規程生產出符合自己的標準的檢測試劑。」
  • 美國高校攜手疾控中心和教育部等機構抗擊新冠病毒
    史丹福大學所在的加州聖克拉拉縣,新冠病毒感染者已經達到24人,超過全美感染總數的5%。全美範圍內確診新冠病例達到452例,其中19例不幸病逝。美國高校攜手聯邦機構應對新冠病毒關於應對新冠病毒可能的蔓延,目前已有一系列全新資源可供全美高等院校參考求助。
  • 變異新冠病毒已在美國「人傳人」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20年12月30日確認全美第二名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由於全美首名變異病毒感染者近期沒有出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官員判斷,變異病毒已經在美國「人傳人」。當天晚些時候,加州聖地牙哥縣政府官員在記者會上說,感染者是當地一名30歲男子,2020年12月27日出現症狀,29日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由於這名男子沒有旅行記錄,政府認為聖地牙哥縣可能有感染變異毒株的其他病例。政府官員說,疫情已令聖地牙哥縣醫療系統壓力巨大,民眾應當遵守防疫規定,儘量在家慶祝新年。
  • 新冠病毒檢測為何出現假陰性?
    試劑盒檢測結果不僅與試劑盒質量有關,還與新冠病毒自身的特點、採樣部位、採樣量、運輸和儲存環節,以及實驗室檢測條件和人員操作有關。為何試劑盒檢測會頻頻出現假陰性?就此問題,多位專家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試劑盒檢測結果不僅與試劑盒質量有關,還與新冠病毒自身的特點、採樣部位、採樣量、運輸和儲存環節,以及實驗室檢測條件和人員操作有關,由多種原因構成,非常複雜,但其中最關鍵的因素,與這次病毒的特殊性有關。
  • 新冠病毒檢測常態化,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建設知多少?
    隨著復工復產、疫情境外輸入壓力不斷增大,以及無症狀感染者存在一定傳播風險等情況,部門對新冠病毒檢測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冠病毒檢測的新要求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52號明確指出:三級綜合醫院均應當建立符合生物安全二級及以上標準的臨床檢驗實驗室,具備獨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能力。
  • CDC新冠病毒在美國蔓延擴散只是時間的問題!舊金山市宣布進入緊急!
    CDC表示:病毒在全美蔓延只是時間問題全體美國人需儘快做好準備昨天,周二下午(美國時間2月25日),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新聞發布會上,聯邦衛生官員直言不諱地表示:美國人需要立刻做好準備,用更加嚴肅和強硬的態度來阻止病毒在美國的傳播
  • 記者探秘郟縣中醫院PCR實驗室 零距離感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王俊生 實習生 羅聰 萌友 寧建鵬/文圖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目前全世界都在採用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最有效方法,日夜堅守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裡的檢測工作者,被譽為是接觸病毒機率最高的「病毒獵手」。近日,記者走進了平頂山郟縣中醫院檢驗科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又名「PCR實驗室」),「零距離」感受「病毒獵手」安全、快速、準確的硬核技術。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是如何運作的?記者探訪郟縣中醫院神秘...
    頂端新聞·大河網記者 蔡長偉 通訊員 杜如紅 寧建鵬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目前全世界都在採用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最有效方法,日夜堅守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裡的檢測工作者,被譽為是接觸病毒機率最高的「病毒獵手」。
  • 醫療機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手冊
    酸檢測工作手冊為落實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4號)要求,進一步規範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技術人員、標本單採、標本混採、標本管理、實驗室檢測、結果報告等工作,保證檢測質量,提高檢測效率,滿足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求,特制定本手冊。
  • 美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去年12月就在美國出現
    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經在美國出現 ,這比美國官方報告的第一例本土確診病例還要早一個月,比中國正式確認新冠病毒早數周。美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去年12月中旬就在美國出現在這項研究中,美國疾控中心把收集於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的全美9個州居民的7389個獻血樣本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有106個發現了新冠病毒抗體,說明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於2019年12月就在美國出現。美國媒體報導說,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在中國境外出現的時間要早於先前的認知 。
  • 美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去年12月就在美國出現!
    ,這比美國官方報告的第一例本土確診病例還要早一個月,比中國正式確認新冠病毒早數周。在這項研究中,美國疾控中心把收集於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的全美9個州居民的7389個獻血樣本進行了檢測。
  • 新冠病毒出現變異!
    據日媒報導,該國最新研究發現,6月中旬以來日本出現了變異後的、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日本出現變異新冠病毒連續兩天新增超1500例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統計,截至8日20時(北京時間8日19時),日本當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565例,連續兩天單日新增病例超過1500例。
  • 致命病毒從美生物實驗室洩露?川普不打自招:新冠果然源於美國
    就在新冠病毒席捲美國之際,5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突然宣布一個響徹全世界的言論,美國於1月11日已開始研發新冠病毒疫苗,希望年底給民眾接種。此話一出,「1月11日」這個時間點立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樣一來,川普不打自招美國1月份研發疫苗使用的毒株其實是來自美國本土,這也說明美國就是這次疫情真正的發源地。
  • 新冠去年12月中就在美國出現 比中國正式確認新冠病毒早數周
    美國疾控中心研究顯示 新冠病毒去年12月中就在美國出現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11月30日發表在《臨床傳染病》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根據對美國9個州的居民獻血樣本的檢測,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經在美國出現,這比美國官方報告的第一例美國本土確診病例還要早一個月,比中國正式確認新冠病毒早數周。
  • 帶你走進神秘的縣第二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確診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金」標準。今天,讓小編帶你走進仙遊縣第二醫院(縣婦幼)設備先進的病毒檢測實驗室,零距離感受實驗室裡這些直面病毒的逆行者們安全、快速、準確的硬核技術!
  • 最艱難兩周來臨,美國改用血清測試確定人體新冠病毒抗體,有助鎖定...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緊急批准了首個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方式——血清測試(serology test)的使用權。這一檢測是通過尋找人體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以此確定被檢測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據介紹,該檢測方式需要通過靜脈收集血液,且尋找抗體這一步驟只可在經過認證的實驗室中進行。
  • 金鳳區建成寧夏首家縣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金鳳區|寧夏|新冠...
    12月31日下午,寧夏銀川市金鳳區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順利通過自治區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備案和自治區疾控中心驗收組的驗收考核,已具備正式使用條件。據悉,金鳳區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為全區首家縣(區)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由政府投資320萬元建設,旨在非常時期滿足全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求,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防線。
  • 世衛組織正式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變異病毒已在美國「人傳人」
    繼美國科羅拉多州2020年12月29日確認出現美國首名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後,加州和佛州相繼確認出現變異病毒感染者。由於全美首名變異病毒感染者——近期沒有出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官員判斷,變異病毒已經在美國「人傳人」。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其中三種傳播力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