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古人俗語所說的「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中的這個洞並不是我們現在科幻小說,科幻電影中所談到的「時光隧道」,而是一種比喻。比喻時光過的非常快,尤其是人們如果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呆處了,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速度,就會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
原句出自:《醒世恆言》第三十八卷:李道人獨步雲門:「一路想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意思是世間凡人巧遇神仙,只與他們呆上一小會,再返回人世間時,發現人間早已過了幾十上百年、甚至千年。這是古代道教對於它的長生久視理念的一種解釋,同時也是用來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這俗語民間有多種解釋,我們只說一種常見的。根據《述異記》的記載,晉代有個叫王質的男子,砍柴的時候在大山之中迷路,看到有幾位小童在下棋,王質就走過去觀看,他又渴又餓,小童給了他一個棗核一樣的東西,他吞下了那東西以後,便不餓了。沒過多久,小童對他說:你回去吧,時間太久了。王質起身,發現來時那把新做好的木頭斧柄已經完全腐爛了,驚詫不已。等他回到人間,世事滄桑,物是人非,與他同時代的人早都已經沒有了,現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沒有人認識他,問及周圍人,都說王質砍柴已是幾百年前的事了。嘆世間滄海桑田,竟然沒有一局圍棋的時間長,這正是「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而「時光隧道」是指穿越時空的一種途徑,科學家認為這種事是客觀存在,是物質性的,儘管它看不見,摸不著,對於人類生活的物質世界,它有時關閉,偶爾開放。「時光隧道」和人類世界不是一個時間體系,它屬於另一套時間體系裡,有可能回到遙遠的過去,也有可能進入未來,因為在「時光隧道」裡,時間具有方向性和可逆性,它可以正轉、可以倒轉、還可以相對靜止。
「時光隧道」這是霍金這樣的科學家的理論,現實生活還不存在,但早己被許多科幻小說,科幻電影所演繹,我看過美劇《迷失》、《時光隧道》、中國的《三體》等都是講訴時光隧道的故事。尤其是美劇《迷失》,演繹時光隧道令我著迷,一直追完,意猶未盡!
穿越時空,看來從古至今依然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但願這夢想有一天真的能實現,人類可以在時空中穿梭,那一定是無比美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