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揭秘戊己土在命理中的用法(一)中,主要是前人和命書中對戊己土的解釋,本文接著前文繼續寫戊己土的真正用法和喜忌特點。
前面再講十天幹的丙丁火時,講到過金木為形、水火為氣,那麼另外一種五行「土」在命理中是什麼一種情況呢?
在講戊己土前,咱們先來說一下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最著名的巨著,被譽為萬經之王、群經之首,那就是『道德經』,各位又要問了,寫易經呢,扯老子寫的道德經做什麼呀?這是因為,前文中已經用命書和前人解釋過戊己土,但命書說的還是比較含糊,對於戊己土的來源也是沒有解釋到位,所以用道德經的第25章內容來解釋戊己土會更接近土的本源,下面是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譯文]
有一個東西混然而天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原始根本可以作為天地的母親。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於地上,地取法於天上,天取法於「道」中,而道純任自然。
上面原文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說,道生養了天地,而天地又孕育了人和萬物,人活在天地之間,站在大地之上,一切的吃的用的創造的東西,都是大地給予的,所以要效法大地,而大地在命理中就是土,在人身中代表脾胃,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精氣,脾胃是後天之本源,可見,戊己土的重要性,它代表了大地,地球,而命理中,最能體現戊己土的地支呢,就是辰戌醜未四個土了,這四個土字又分別代表了水庫、火庫、金庫和木庫,多的東西,聚在一起的東西,才能叫庫,因此,我從老子的道德經的原文中來解釋土的重要性!
既然道德經早已經告訴了我們地的重要性了,那代表地的天下之土,在十天幹中,就是戊土和己土了。
戊土為陽,代表大土,為高山,有厚重之象。
己土為陰,代表小土,秀土,又稱為田園土。
戊己土都喜歡金來洩,喜歡木來紮根。為什麼呢?
己土一般指平整的土,除了方便生長糧食和蔬菜、藥材果子等外,還可以燒成磚,有些地方,土中還生有其它生物、富含氮磷鉀鹽及一些金屬類的細粉。
戊土就是山了,而山上有鬱鬱蔥蔥的大樹、滿山開滿了鮮花,又有飛流而下,土質肥溼,這樣的山就容易成名山,這樣的山就是大家喜歡的山,也只有這樣的山下面,才有可能生長出有色類的礦產資源,也沒見過哪座光禿禿山下面有金礦的,光禿禿山,沒有木來克,寸草不生的山,顯而易見,這樣的山別說人了,就連動物也是不願意在山上生活的。中國地大物多,而各處的山也是不同的,如東北長白山上,大樹即甲木成群,一片一片連天蓋日的,而內蒙大卻是一片大草原,所以地方不同土的性質生長的東西也是有區別的,但是,最本質的特性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土喜金來洩,喜木克,大土喜大金和大木,小土喜小金和小木,才比較配套~
戊土喜制壬水,合克癸水,作為戊來說,壬水為奔流不息的大水,為大財,癸為小河溝裡的水,為杯中水,為純水,為小財,所以癸遇戊為克,戊遇癸為克制。
戊見甲寅發大財,戊無甲寅反無用!
己喜小木,喜辛,次喜癸水,不喜甲來合克,這是因為,己本身就是小土,而甲為參天大樹,一顆大樹長在院子裡,遮天蔽日的,己土抬不起頭來,他能願意嗎!
總體歸納一下二者的喜忌特徵:
戊:喜壬水,喜甲木,喜庚金,不喜癸,忌燥、通根時忌水多,忌刑衝穿害壞根基。
己:喜癸水,喜辛金,喜乙木,不喜甲,忌燥,通根時也怕水多土蕩,忌壞根之字!
無論戊和己,冬天喜火生,夏天的土喜水,調候的自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