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動物-鴨嘴獸

2021-01-20 動物世界



鴨嘴獸無疑是地球上長相奇特的動物之一,當其的標本被送到博物館時,奇怪的外觀使得當時歐洲的生物分類學家認為這是人為設計出來的物種。鴨嘴獸是單孔目物種,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2500萬年前就已出現,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亞。由於鴨嘴獸數量較少且分布較小,故暫未發現亞種。鴨嘴獸的獨特性使它成為演化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對象。




中文名:鴨嘴獸

英文名:Platypus

學名: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單孔目 Monotremata
科鴨嘴獸科 Ornithorhynchidae
鴨嘴獸屬 Ornithorhynchus
鴨嘴獸 O. anatinus


鴨嘴獸的骨骼


成年鴨嘴獸:

體長30-48釐米

尾長10-15釐米

體重500-2000克

鴨嘴獸全身裹著柔軟褐色的濃密短毛,腦顱與針鼴相比,較小,大腦呈半球狀,光滑無回。四肢很短,五趾具鉤爪,趾間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鴨足,在行走或挖掘時,蹼反方向褶於掌部。



它通身長滿柔軟的皮毛,像一層上好的防水衣,尾大而扁平,在水裡遊泳時起著舵的作用。




嘴巴極寬扁,像面具一樣裝在腦袋上,形似鴨嘴,質地柔軟,似皮革一般,上面布滿神經,能像雷達掃描器一般,接受其它動物發出的電波。鴨嘴獸仗著這一利器,在水中尋找食物和辨明方向。嘴內有寬的角質牙齦,但沒有牙齒,幼體有齒,但成體牙床無齒,而由能不斷生長的角質板所代替,板的前方咬合面形成許多隆起的橫脊,用以壓碎貝類、螺類等軟體動物的貝殼,或剁碎其它食物,後方角質板呈平面狀,與板相對的扁平小舌有輔助的「咀嚼」作用。


研究人員吃驚地發現鴨嘴獸體內沒有胃,這意味著該物種進化結果並不需要胃,胃能夠分解某些食物,協助食物消化,但是鴨嘴獸僅有腸道和食管,兩者連接在一起。科學家明確指出,鴨嘴獸進化歷程中曾有胃,但出於某種因素最終未形成胃。最佳解釋理論稱,鴨嘴獸所吃食物並不需要複雜的消化系統,因此沒有胃。



雄性鴨嘴獸的後肢上有尖刺,能分泌毒素,為極少數有毒哺乳類動物。據稱被刺到時會產生劇痛,甚至無法動彈。這種毒素使人對疼痛的敏感度大大提高,持續時間從幾天到數月。



除了哺乳期外,鴨嘴獸為獨居生活。它們棲息於河川,以銳利而且帶有蹼的腳在水中活動,並在河岸、湖岸上挖洞居住。鴨嘴獸是夜行性動物,也是肉食性動物,通常在清晨和黃昏時在水邊獵食甲殼類、蚯蚓等動物。



人們通常會認為鴨嘴獸是長著腿的哺乳動物,事實上它們脫離水面的行走非常尷尬。它長著蹼足,這非常適合於水中遊動,有助於潛水。然而,這種獨特的身體結構在陸地上行走帶來諸多不便,陸地上行走需要耗用水中遊泳時一半的能量,它們在陸地上基本上靠蹼關節行走。蹼足長有指甲,可用於挖掘食物或者挖洞。儘管它們在水下捕食,但一天多數時間都是在乾燥的洞穴中度過。


鴨嘴獸的卵


鴨嘴獸為哺乳動物,雖然母體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長,但卻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即由母體產卵,像鳥類一樣靠母體的溫度孵化。



由於沒有明顯的奶頭,剛孵化的鴨嘴獸須尋找母獸腹部泌乳孔吸吮乳汁維生,約4個月哺乳期後獨立生活,2歲半為成年。




由於鴨嘴獸能像爬行動物或鳥類般產卵;卵孵出後,又能像哺乳動物般餵奶水給幼仔,這違背科學家們已有的對哺乳動物和非哺乳動物的劃分。經過多番爭議和研究,科學家們終於得出結論:這種奇異的生物屬於「monotremes」家族,即「卵生哺乳動物」。這種動物代表著從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進化的一個環節。


視頻:鴨嘴獸與保育人員嬉戲


時長:1分18秒 來源:騰訊視頻



直到20世紀初,它們仍因為人類對毛皮需求而被獵殺。雖然圈養計劃失敗與及鴨嘴獸易受環境汙染影響,但是在人工保護下,它們目前還未走向滅絕。



鴨嘴獸棲地在澳大利亞東部地區和塔斯馬尼亞州




澳大利亞20分硬幣反面圖案就是在水裡的鴨嘴獸


延伸閱讀:單孔目概述

單孔目(學名:Monotremata)是哺乳綱動物中原獸亞綱的僅有的一目。有2科3屬5種,只分布在大洋洲地區,主要在澳大利亞東部及塔斯曼尼亞生活,是一群卵生哺乳類。歷史上曾存在另外兩個科,但都已滅絕。

現存的單孔目動物有以下兩科:鴨嘴獸科(Ornithorhynchidae)及針鼴科(Tachyglossidae),它們都是澳大利亞的象徵動物。



針鼴科動物


單孔目動物與其他哺乳類動物一樣都是恆溫動物。早期的研究指出單孔目動物在控制體溫上並未完全發展,但最近的研究卻指它們在不同的環境下仍能維持體溫。這是由於單孔目動物會維持一個較其他哺乳動物低的體溫(約32℃),而一般作為研究對象的澳洲針鼴只會在活躍時才維持正常的體溫。因此,動物學家憑著這個特徵而推斷出單孔目動物的進化史。他們應該是於三疊紀期間從其他的哺乳動物中分化出來。他們是現存哺乳綱動物當中最原始的一群。


單孔目動物的最大特徵,正如其名所指,是它們沒有分開的尿道、肛門及產道,而是由統一的洩殖腔代替。與這樣相似的結構可以在爬行動物中找到。


單孔目動物與爬行動物及鳥類一樣,是單靠產卵來繁殖下一代的生物。它們會把蛋保存在母親的育兒袋內,由母親給予養份及以它的體溫孵化出來。但孵化出來的幼獸與其他哺乳類動物一樣,由母乳養育而大。由於沒有明顯的乳頭,幼獸會自行尋找母親的乳腺吸食乳汁。一般的單孔目動物都較長壽,所以生殖率相應較低,而餵養幼獸的時間則較長。


身體表面上由毛髮所包圍,成年的單孔目動物卻沒有牙齒,從化石及現今的鴨嘴獸都是有著「磨楔式」的喙。與其他哺乳動物不同的是,它的下顎是單塊齒骨構成,而把聲音傳至內耳的細小的骨頭則在下顎之上。中耳骨由三組骨組成,耳孔在下顎的底部,沒有外耳。在它們的肩胛骨中,有著其他哺乳動物所沒有的間鎖骨。足部的運動則像爬行動物般是在身體兩旁,而非在身體的下方。腳跟部位有著刺,雄性的鴨嘴獸會在這些刺分泌毒素,稱為毒距,而在澳洲針鼴中則已失去效用。



Thank you




動物世界-微信公眾平臺



動物世界-網站

www.iltaw.com

通過收集與記錄地球上動物和生態系統的詳細信息,來展示這個令人驚嘆的自然世界,運用網絡的力量將關愛動物和環境保護意識,更廣泛的傳播,期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熱愛和保護自然環境的家庭中。



回複數字查看相應的動物

「3」搜索動物
「5」虎「6」豹「7」猴「8」鯨「9」海豚「10」企鵝「11」海馬「12」大象「13」熊「14」獅子「15」狼「16」鱷魚「17」兔「18」長頸鹿「19」猩猩「20」野牛「21」鸚鵡「22」斑馬「23」松鼠「24」貓「25」狐狸「26」犀鳥「27」鷺「28」伯勞「29」翠鳥「30」蠑螈「31」蛙「32」眼鏡蛇「33」變色龍「34」羚羊「35」鹿「36」珊瑚「37」狐獴「38」山羊「39」貂「40」犰狳「41」視頻「42」犀牛「43」鯊魚「44」鸚嘴魚「45」鱘魚「46」犬「47」蟹「48」水母「49」海龜「50」鷹「51」隼「52」海雕「53」兀鷲「54」蜥蜴「55」河馬


討論動物知識,請加入動物世界QQ群

群號:211689174


歡迎投稿!

e_mail: iltaw_tg@sina.com


訪問動物世界主站(www.iltaw.com)

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鴨嘴獸的生長繁殖是怎樣的?鴨嘴獸具有怎樣的繁殖特點?
    鴨嘴獸作為澳大利亞特有的生物品種而被人們所熟知。同時,鴨嘴獸也是目前世界上存在時間最長的哺乳動物之一,在距今2500萬年前,在地球上就有它們的蹤跡。作為地球上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那麼,鴨嘴獸是怎樣進行生長繁殖的呢?
  • 進化史上最極端的動物—神秘的鴨嘴獸
    鴨嘴獸因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動物之一。18世紀末,當鴨嘴獸的標本第一次展出時,很多科學家認為這是個惡作劇,不可能有這樣的動物。他們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怎麼可能會有腳和嘴巴像鴨子,尾巴像海狸一樣的動物存在。
  • 鴨嘴獸——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
    鴨嘴獸(學名: Ornithorhynchusanatinus)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它是未完全進化的哺乳動物,種類極少,同屬之中只有鴨嘴獸一種動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動物之一;18世紀後期,喬治·肖收到鴨嘴獸標本,以為這種生物是惡作劇的產物,後於1799年命名。
  • 在記憶裡已經滅絕的動物——鴨嘴獸,你見過嗎?
    》,第二條明確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 澳大利亞「珍奇動物」鴨嘴獸面臨滅絕危機
    科學家在1月20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警告說,長期乾旱和氣候變化的其他影響正在致使澳大利亞獨有的鴨嘴獸走向滅絕。據法新社1月20日報導,研究人員說,由於乾旱、開墾土地、汙染和建築大壩,這種棲息在河流中的動物已經從澳大利亞東海岸40%的歷史棲息範圍消失。他們寫道,如果把氣候變化惡化的預測考慮在內,那麼到2070年,這種鴨嘴、產卵的哺乳動物的數量可能會減少73%。
  • 鴨嘴獸和人類有共同祖先?最奇怪的哺乳動物進化史揭秘
    鴨嘴獸鴨嘴獸(圖片來自pixabay)鴨嘴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哺乳動物。它是卵生動物,卻會分泌乳汁;它的後腿有毒刺;它有10條性染色體。當地時間1月6日,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鴨嘴獸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找到了鴨嘴獸奇怪特徵的起源。18世紀末,歐洲人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鴨嘴獸,這種古怪的半水生動物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完整的基因組為我們解答了鴨嘴獸的一些奇異特徵是如何出現的。與此同時,破譯鴨嘴獸的基因組對於理解其他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的進化也很重要。
  • 鴨嘴獸為什麼奇怪-它的基因是鳥類,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的一部分
    兩者的基因都是相對原始且不變的,揭示了幾種脊椎動物的奇異混合體,包括鳥類,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乍一看鴨嘴獸似乎與眾不同,正是這些差異揭示了我們與地球其他脊椎動物的相似之處和共同的血統。科學家認為,它的基因組可以告訴我們有關自身進化的秘密,以及我們遙遠的哺乳動物祖先從產卵到生育的過程。
  •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程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
  • 鴨嘴獸為什麼如此奇怪-它們的基因是鳥類,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的一...
    鴨嘴鴨嘴獸確實是地球上最奇怪的生物之一。除了尖銳的針ech蟲外,這兩隻澳大利亞動物還屬於高度專業化的哺乳動物群體,稱為monotremes,它們不僅產卵,而且還用乳汁餵養幼仔。 兩者的基因都是相對原始且不變的,揭示了幾種脊椎動物的奇異混合體,包括鳥類,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
  • 動物趣知識;隱匿高手老虎、大象的鼻子及神秘的鴨嘴獸
    (在人的視角裡,老虎的橙色和周圍的綠色對比非常明顯,老虎無處藏身;在動物眼裡老虎毛髮和植物基本上一樣)(人類中的紅綠色盲,以上三張圖看不出區別;老虎不僅兇猛還披上了偽裝的外衣,真的是進化的奇蹟)二,大象的鼻子-大象的萬能工具。
  • 重磅 |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網站消息,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程龍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卡洛董氏扇槳龍化石照片及素描圖(圖片來源:中國地質調查局)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最早出現在2500萬年前,現今僅生活在澳大利亞。
  • 外觀奇特的鴨嘴獸,體內共有83種毒素,能輕易殺死小型動物
    成年的鴨嘴獸體長約40公分左右,它在2500萬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至今在外形外貌上沒有多少改變,屬於未完全進化的動物。鴨嘴獸的奇特之處,是見過它的人都說它長得很奇怪,嘴巴就像後裝上去的。當初在澳大利亞發現鴨嘴獸的時候,很多人都驚嘆為:「不可思議的動物」。
  • 動畫片裡可愛喜人的鴨嘴獸佩裡真的存在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地球上一種最獨特、最怪異、最迷人的動物,我懷疑你對這種動物了解不多,我們將在今天的文章中進行詳細的介紹。事實上,這種動物是如此的特別,以至於許多人都認為它不是真實存在的。下面就讓我們來談談鴨嘴獸吧,你對鴨嘴獸了解多少?大多數人都知道《菲尼亞斯與小佛》中的鴨嘴獸佩裡,但鴨嘴獸是什麼?你知道它是一種真正的動物嗎?你不能養它當寵物,因為它需要生活在大自然中。
  • 鴨嘴獸是一種神秘的動物,常年生活在水裡,曾被人們認為是怪物
    首次發現鴨嘴獸的專家認為這是一個謎。除了看起來像是從廢棄的動物部分拼湊起來的弗蘭肯斯坦怪物,它也是為數不多的產卵的哺乳動物之一。人類、奶牛和大多數其他哺乳動物都活產了,但是這種毛茸茸的小怪物不得不逆潮流而動,像某種反叛者一樣,用橢圓形的貝殼把它的幼崽彈出來。
  • 鴨嘴獸和針鼴
    卵生哺乳動物(又名:單孔目動物)是現存唯一的哺乳動物外類群,它們的存在為我們對哺乳動物的進化了解十分重要。那麼什麼是卵生哺乳動物呢?卵生哺乳動物是一種古老的物種,它們是卵生動物進化為胎生動物的過渡時期遺留下的特例。
  • 新研究顯示,鴨嘴獸居然會發光「奇怪動物圖鑑」
    希望此類資訊的話,敬請關注哦~ 鴨嘴獸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離奇動物之一。 但是本期不是要介紹鴨嘴獸,而是分享一則神奇的資訊。咱不做標題黨也不多囉嗦,直接進正題。
  •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程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
  • 不可思議的鴨嘴獸:皮毛能發光
    「(看到)鴨嘴獸具有生物螢光時,我有點驚訝,」研究的首席著者Paula Anich說,畢竟鴨嘴獸已經是「非常獨特的動物」了。這一發現拓展了科學界對生物螢光的認知。研究人員發現,動物王國裡的生物螢光比之前以為的更普遍。
  • ...鴨嘴獸皮毛能發光|飛鼠|紫外線|鴨嘴獸|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
    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11月7日報導,鴨嘴獸濃密、防水的皮毛吸收紫外光後發出藍綠的螢光,哺乳動物學家保拉·斯佩思·阿尼什及其同事在偶然情況下發現了這一現象。報導稱,在野外看到一隻帶有螢光的飛鼠後,研究人員決定對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哺乳動物進行研究。
  • 哺乳動物會下蛋--鴨嘴獸
    【每日科技網】   來自澳大利亞的珍惜哺乳動物鴨嘴獸  在澳大利亞這片與世隔絕且神奇的土地上,一種動物進化的差不多完美以後他就可以靠著看家本領吃飯了,而鴨嘴獸就是這樣一種動物,從它們在2500萬年以前變成這個樣子以後就再也沒有進化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