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程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
-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程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距今約2億4千8百萬年
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它是未完全進化的哺乳動物,種類極少,同屬之中只有鴨嘴獸一種動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動物之一。鴨嘴獸在學術上有重要意義,歷經億萬年,既未滅絕,也無多少進化,始終在「過渡階段」徘徊,充滿了神秘感。這種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亞獨產的動物,因追求標本和珍貴毛皮,多年濫捕使種群嚴重衰落,曾一度面臨絕滅的危險。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可達鴨的爺爺這個可以有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可達鴨的爺爺這個可以有時間:2019-02-17 22: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可達鴨的爺爺這個可以有 據央視新聞報導,今日,我國湖北地區首次發現了2個與現代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
-
湖北首次發現這種遠古生物!
近期,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程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編大大,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歡迎大家前來觀看小編的文章,小編每天都會及時更新最新的娛樂資訊,希望廣大讀者朋友們可以關注並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從小編的文章中找到快樂!歡迎訂閱哦!祝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開心快樂每一天!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什麼是古鴨嘴獸龍?
最近,湖北省首次發現了兩種與當前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模式的海洋爬行動物化石。它們生活在三疊紀早期卡洛的扇形龍中,距今約2.48億年,頭部與鴨嘴獸非常相似。這一發現對研究現代海洋生態系統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它們是生活在早三疊世的卡洛董氏扇槳龍
近日,我國湖北地區首次發現了2個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它們是生活在早三疊世的卡洛董氏扇槳龍,距離現在大約2億4千8百萬年,頭部與鴨嘴獸極為相似此次發現對於研究現代海洋生態系統形成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延伸閱讀中國最大規模蜥腳類恐龍足跡群被發現 距今1.8至1.9億年由中、美、德三國專家組成的科研團隊10日宣布,他們在貴州省發現了迄今中國最大規模的侏羅紀早期蜥腳類恐龍足跡群,該足跡群由蜥腳類恐龍在不同時段留下,對研究中國侏羅紀早期恐龍群的分布與演化有重要意義。
-
合作地區發現2500萬年前的遠古動物群
這比之前冰河世紀(大約200萬年)的歷史還要久遠的多,說明早在幾千萬年,甘南地區就是遠古生物的棲息之地。 如此豐富的化石組合在甘南地區實屬首次。其中巨獠犀是一種有著巨大的下門齒(獠牙)的大型犀牛。這種犀牛下頜骨前端寬扁,形態上有些接近今天的河馬,而與今天的犀牛不同。巨豬是一種巨大的史前偶蹄目動物。這種動物頭骨碩大,表明有瘤突,面目十分猙獰,並且可能會捕食其他動物。鼠兔是目前該地區發現最豐富的化石,說明該地區曾經是鼠兔的天堂。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嘴巴扁扁有洞可能不擅長遊泳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嘴巴扁扁有洞可能不擅長遊泳 Emma Chou • 2019-02-18 09:27:31 來源:前瞻網
-
奇異動物-鴨嘴獸
研究人員吃驚地發現鴨嘴獸體內沒有胃,這意味著該物種進化結果並不需要胃,胃能夠分解某些食物,協助食物消化,但是鴨嘴獸僅有腸道和食管,兩者連接在一起。科學家明確指出,鴨嘴獸進化歷程中曾有胃,但出於某種因素最終未形成胃。最佳解釋理論稱,鴨嘴獸所吃食物並不需要複雜的消化系統,因此沒有胃。
-
鴨嘴獸和針鼴
卵生哺乳動物(又名:單孔目動物)是現存唯一的哺乳動物外類群,它們的存在為我們對哺乳動物的進化了解十分重要。那麼什麼是卵生哺乳動物呢?卵生哺乳動物是一種古老的物種,它們是卵生動物進化為胎生動物的過渡時期遺留下的特例。
-
...阿里離職女高管」再回應,故宮元宵燈會,中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紫禁城將有史以來首次開放夜場。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距今約2億4千8百萬年近日,我國湖北地區首次發現了2個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它們是生活在早三疊世的卡洛董氏扇槳龍,距離現在大約2億4千8百萬年,頭部與鴨嘴獸極為相似。此次發現對於研究現代海洋生態系統形成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
來自遠古,進化低等的小怪獸:鴨嘴獸的秘密
鴨嘴獸:這種奇怪的動物簡直是充滿了驚喜和神秘。在描述鴨嘴獸時,我們的形容詞很可能會不夠用。它太特別了!這種獨特的生物是澳大利亞特有的,自從被人類發現以來,就一直讓科學家們感到困惑。直到現在,我們對這種半水棲動物還是不太了解,也不太知道它的秘密。
-
合作地區發現2500萬年前遠古動物化石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北京大學的科研團隊在甘南州合作市區東部山坡進行了考察,發現大量遠古動物化石、巨獠犀等2種犀牛,3種早期反芻類動物,史前巨豬和以鼠兔為代表的多種小型哺乳動物,如此豐富的化石組合在甘南地區屬首次。
-
福建首次!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
重磅!福建首次!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獲悉,近日,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我省龍巖市上杭縣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張國捷/周琦等首次發表鴨嘴獸和針鼴的基因組,為哺乳動物的演化...
得益於本研究產生的兩個高質量的單孔目基因組,研究團隊首次構建出2n=60條哺乳動物的祖先染色體,為人們研究哺乳動物早期演化過程中基因組的變化提供了重要信息。通過X、Y染色體之間的比較,研究發現在單孔目的5條X染色體(依次編號1-5)中,最古老的是X1染色體(約1.75億年前),其次是X2、X3、X5,最年輕的是X4——這個在鴨嘴獸和針鼴分化之後才各自獨立演化出來的性染色體。
-
澳大利亞「珍奇動物」鴨嘴獸面臨滅絕危機
科學家在1月20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警告說,長期乾旱和氣候變化的其他影響正在致使澳大利亞獨有的鴨嘴獸走向滅絕。據法新社1月20日報導,研究人員說,由於乾旱、開墾土地、汙染和建築大壩,這種棲息在河流中的動物已經從澳大利亞東海岸40%的歷史棲息範圍消失。他們寫道,如果把氣候變化惡化的預測考慮在內,那麼到2070年,這種鴨嘴、產卵的哺乳動物的數量可能會減少73%。
-
科學家最新研究解密鴨嘴獸的神秘進化過程
沃倫在2008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鴨嘴獸與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哺乳動物具有基因相似性。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生物學家麗貝卡-楊(Rebecca Young)稱,類似哺乳動物的爬行動物在2.8億年前進化分離,它們具有鳥類和爬行動物的一些特徵。大約8000萬年之後,單孔目動物(產卵哺乳動物)從哺乳動物家族中分離出來,最終該分支剩下的僅是鴨嘴獸和4種針鼴物種。
-
郭煥學:南漳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的守護者
當天,南漳水鏡湖地質公園管理局局長郭煥學的妻子被推進手術室將接受宮頸腫塊切除手術。郭煥學牽掛妻子,但建設工程開工又離不開他的現場指揮。他毅然安排兒子、侄女去醫院照顧妻子,自己堅守在工程建設現場,確保順利開工。 土生土長的湖北南漳人郭煥學,現年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