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地區發現2500萬年前遠古動物化石
,發現大量遠古動物化石。經鑑定分析,這批化石來自於2500萬年前的漸新世,比之前冰河世紀(大約200萬年)的歷史還要久遠的多,說明早在幾千萬年前,甘南地區就是遠古生物的棲息之地。巨豬是一種巨大的史前偶蹄目動物,這種動物頭骨碩大,表明有瘤突,面目十分猙獰,並且可能會捕食其他動物。鼠兔是目前合作地區發現最豐富的化石,說明該地區曾經是鼠兔的天堂。
-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程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
-
重磅 |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網站消息,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程龍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卡洛董氏扇槳龍化石照片及素描圖(圖片來源:中國地質調查局)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最早出現在2500萬年前,現今僅生活在澳大利亞。
-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程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
-
古生物學家發現青藏高原中部遠古的「香格裡拉」
中新社昆明12月8日電 (記者 胡遠航)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8日發布消息稱,由該園、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組成的古生物科考隊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腹地班戈盆地發現大量古生物化石。通過對這些化石研究證明:在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中部存在亞熱帶森林,堪稱遠古的「香格裡拉」。
-
人類語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萬年前
人類大腦的語言路徑此前被認為是僅在500萬年前進化的人類語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萬年前——比之前的估計早2000萬年。這一發現是2000年由英國、美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被稱為「弓形束」的大腦組織和一項人類語言路徑聯繫而得出的。「弓形束」是一束連接大腦中對處理語言很重要的區域的神經纖維。
-
伴隨青藏高原隆起的遠古巨獸
因為這些化石大部分都是在甘肅省和政地區發現的,它們就被稱作了「和政動物群」。和政動物群就是生活在新生代的哺乳動物▲巨犀骨骼化石。來源:吐魯番博物館它們的化石分布在新生代的4個不同時期的地層中,構成4個不同的動物群,跨越3000多萬年。
-
甘肅和政動物群化石「見證」青藏高原隆升
中新社蘭州6月2日電 (南如卓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鄧濤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甘肅和政巨犀動物群、鏟齒象動物群、三趾馬動物群和真馬動物群化石的研究發現,四大動物群化石成為青藏高原隆升的權威「證據」。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距今約2億4千8百萬年
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它是未完全進化的哺乳動物,種類極少,同屬之中只有鴨嘴獸一種動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動物之一。鴨嘴獸在學術上有重要意義,歷經億萬年,既未滅絕,也無多少進化,始終在「過渡階段」徘徊,充滿了神秘感。這種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亞獨產的動物,因追求標本和珍貴毛皮,多年濫捕使種群嚴重衰落,曾一度面臨絕滅的危險。
-
現存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動物,2500萬年前就出現了,神秘感十足
喜歡了解動物們奧秘的世界,就關注澤澤萌寵君吧!還可以把在這裡了解的動物百科知識講給你的朋友或孩子聽,他們一定會覺得你是一個有意思的人哦!
-
2300萬年前「木乃伊葉片」,隱藏著遠古秘密,考古學家樂壞了
遠古生物在地球上留下痕跡的方式就是變成化石,但並非所有的生物都能變成化石,只有遇到了合適的機會,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都能夠形成化石被埋藏在地下。從目前人類已發現的化石情況來看,動物化石較多,植物化石較少,這說明植物容易受到分解作用的影響。但最近紐西蘭一支研究團隊發現了一些保存完好的樹葉化石,並從中揭開了一些秘密。
-
細數遠古時代的頂尖猛獸,35萬年前的中國曾經存在獅子
魔鬼蛙,別名魔鬼蟾蜍,在遠古時期就分布於歐亞大陸,是當時最大的蛙科物種之一,體長足有一米以上,在其背部還具有某種骨質甲冑。食譜廣泛,甚至就連較為幼小的恐龍也會淪為它們的盤中餐。巨猿,存在於距今三十多萬年前的中國地區,據現已挖掘出的骨骼化石發現,其中步氏巨猿的身高達到三米,體重超過半噸,一顆牙齒的體積還是現代人的五倍以上。在當代大陸中可以說是最強大的靈長類動物。
-
地球十大最可能被復活的遠古滅絕動物,有你認識的嗎?
愛爾蘭麋愛爾蘭麋滅絕於7700年前,雖然骨骼是在愛爾蘭發現的,但是不僅限於愛爾蘭,主要生活在歐亞大陸地區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鹿,從骨骼樣本來看,可追溯到5600多年前,它與尋常的鹿不太一樣,有著很大的鹿角,所以很多人稱它為大角鹿,大角鹿站立時肩高約2.1米,滅絕原因人類的捕殺是其中一個因素,因為與其他麋鹿身形不一樣的的原因
-
萬年前冰河時期 重慶三峽地區曾是亞歐大陸動物避難所
今(3)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三峽)古人類研究所首次向華龍網記者披露,在1萬多年前,巫山迷宮洞及三峽地區曾是亞歐大陸動物的避難所。為何當時動物會遷徙到三峽地區?它們留下了什麼?當時三峽地區是怎樣的一番生態?你心中的疑問,下面將一一解答。 疑問1:什麼研究引發了國際關注?
-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王博、黃迪穎研究員分別領銜的兩個團隊,各自對一種1億年前的奇特遠古蜘蛛:應氏奇美拉蛛展開研究。這種新發現的遠古蜘蛛讓人類發現,蜘蛛的古老祖先長著尾巴,這為了解蜘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
-
犀牛和貘外形差別巨大,卻是「親姐妹」,5000萬年前有相同祖先
據報導,在近期發表在《通訊·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人員和來自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研人員展開合作,在研究犀牛和貘之間的關係時,最終通過化石分析,確認它們的祖先曾經是「親姐妹」。
-
金字塔合輯——波士尼亞發現3萬年前的金字塔群等等
正文:波士尼亞發現3萬年前的金字塔群現年45歲的塞米爾·奧斯馬納基奇出生于波黑首府塞拉耶佛,在塞拉耶佛大學經濟系畢業並獲碩士學位,以後在美國獲博士學位,他對金字塔情有獨鍾,他突然在波赫舉行新聞發布會,宣稱自己揭開了迄今為止歐洲考古界的最驚人發現,在波赫中部維索科山谷找到了歐洲的第一個金字塔群。大家都知道金字塔在地球幾大洲都有發現,唯獨歐洲沒有。
-
甘肅和政:帶你聆聽3000萬年前的生命故事
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一家以收藏展示晚新生代古哺乳動物化石為主的國家二級博物館,館藏當地出土的化石標本,分屬新生代晚期的4個不同哺乳動物群:距今3000萬年的巨犀動物群;距今1300萬年前的鏟齒象動物群;距今1000萬年左右的三趾馬動物群;距今200萬年前的真馬動物群。其中和政羊化石、三趾馬化石、鏟齒象化石、披毛犀化石、埃氏馬化石、巨鬣狗化石被稱為是這裡的「六項世界之最」。
-
6700萬年前遠古巨蛇以恐龍幼仔為食(圖)
騰訊科技訊(編譯/悠悠)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遠古巨蛇的最後晚餐很可能是恐龍幼仔。他們發現一具體長3.3米、6700萬年前遠古巨蛇盤繞在恐龍蛋的化石殘骸,依據化石分析顯示這條遠古巨蛇位於剛孵化的蜥腳類動物幼仔附近。
-
十大遠古滅絕動物離奇復活!
如果讓這些遠古滅絕動物再次復活,和我們一起在地球上生活,真不知道到時候會是怎樣的光景?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再次被發現蹤跡的遠古滅絕動物。動物學家原以為腔棘魚已經全面滅絕,但後來竟發現了活生生的個體,而且還是兩種:Latimeria chalumnae和Latimeria menadoensis。現存的腔棘魚屬於矛尾魚屬,是肺魚和四肢哺乳動物的近親。科學家一度認為腔棘魚所屬種類已經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