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湖北省南漳縣松樹溝村化石保護站開工建設。當天,南漳水鏡湖地質公園管理局局長郭煥學的妻子被推進手術室將接受宮頸腫塊切除手術。郭煥學牽掛妻子,但建設工程開工又離不開他的現場指揮。他毅然安排兒子、侄女去醫院照顧妻子,自己堅守在工程建設現場,確保順利開工。
土生土長的湖北南漳人郭煥學,現年55歲。1984年參加工作後,歷任南漳縣土地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建設用地股長、南漳縣國土資源局耕地保護科科長、礦產資源管理科科長和地質環境科科長等職務。2004年起負責地質公園管理、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2007年起擔任南漳水鏡湖地質公園管理局局長,多年如一日默默工作在南漳化石保護一線。他曾獲襄陽市國土資源系統先進個人,縣政府國土資源先進個人和地質遺蹟保護優秀個人、縣國土資源系統優秀中層幹部和優秀黨員等榮譽。
工作中的郭煥學
南漳縣,位於湖北中西部地區,1956年在這裡的板橋鎮古井陰坡發現孫氏南漳龍,至今已有60多年。進入21世紀,這裡又相繼發現了許多重要的古生物化石,主要有孫氏南漳龍、南漳湖北鱷、苗條似湖北鱷、張家灣巢湖龍和漢江蜥等,均屬國家級一級重點保護化石。南漳地區的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在全球屬獨一無二,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
2005年,南漳建立省級地質公園,隨後建立地質公園管理局,郭煥學帶領幾名工作人員,在松樹溝等地挨家挨戶進行化石保護宣傳,使當地村民保護意識有了很大提高。雖然當時的經費十分有限,但他還是促成了化石密集分布區的建房、修路等工程停止建設,並勸說當地村民向地質博物館上交了家中收藏的海生動物化石殘片等,促使珍貴的化石得以有效保存。
2009年,郭煥學與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的幾名專家巡檢鎮松樹溝進行化石資源調查,他們在交通不便、生活條件艱苦的老鄉家駐紮近兩個月,調查面積5平方公裡,調查化石點100多個,走訪村民60多人,為此後建立了松樹溝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群自然保護區奠定良好基礎。
郭煥學(左一)對發掘出來的化石圍巖進行研究分析
2014年8月,郭煥學在金條樹埡化石點指揮協調發掘南漳湖北鱷化石時,突然雙腎結核復發(之前檢查左腎有小花生米大結石,右腎有黃豆大結石),頓時疼的額頭直冒汗,雙腳直跺地,在場的專家們見此狀,勸他趕緊去醫院。但他覺得工程剛開始,不見著一塊化石挖出來就是不能離開。於是他強忍疼痛,雙手捂肚,在石墩上坐著監督工程進度,直到親眼看著挖出了化石他才離開現場。就在這一年,南漳成為我國首批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
郭煥學就是這樣一位為了工作,舍小家顧大家的基層領導。他負責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的這十多年,與管理局的同志一道精心守護著南漳地區的寶貴化石:他主持了地質公園的建設並推動發展;在他的努力下,南漳縣化石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順利完成了松樹溝化石保護站建設、地質博物館建設、國家級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申報及保護規劃編制等工作。同時,他還積極聯絡諸多科研機構與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南漳考察調研。他促成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和北京大學等單位聯合在巡檢松樹溝和板橋古井開展科研調查;促成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博士奧利維爾·瑞柏爾、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藻谷亮介、義大利米蘭大學博士安德烈·廷拓瑞、北京大學教授江大勇等多位中外專家實地考察南漳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