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貴州安順發現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的證據

2020-10-24 貴州省博物館

2020年9月,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為我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的證據。該研究項目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貴州省博物館全程參與,研究論文於最近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

2009年在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期間,貴州省博物館根據安順市文物局提供的線索,對安順么鋪的足跡化石點進行了考察認定。

該化石點的分布面積約150平方米。

(安順么鋪足跡化石點 攝於2009年)

2017年夏,為對么鋪足跡化石點作進一步的考察研究,貴州省博物館自然部邀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邢立達副教授一同考察么鋪足跡化石點。研究人員對現場數據進行了詳細的採集工作,對足跡進行勾畫、臨摹、識別行跡,繪製足跡分布圖以及細緻的測量。對一些保存極好或非常特殊的足跡,研究人員還進行了三維拍攝。

足跡點概貌與足跡分布 邢立達供圖

考察結束後,邢立達副教授向我館及安順當地有關部門提供了《貴州安順么鋪三疊紀脊椎動物足跡群的初步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該足跡群具有以下特點:1. 多樣性強(品種多);2. 舉世罕見(具有世界性意義);3. 足跡數量多。在認識到安順么鋪足跡化石的重要性後,當地國土部門的領導及紅龍村的村幹部都非常重視,搭建雨棚及圍擋,將足跡化石點保護了起來。

安順么鋪足跡化石點 曾嶸攝影

根據地質調查的資料,這批足跡化石組合保存在么鋪鎮紅龍村中三疊統安尼階關嶺組松子坎段的薄至中厚層泥質白雲巖的層面上。本次研究發現,來自么鋪足跡點的22條行跡和200多個孤立的足跡以及一些不確定的痕跡是屬於罕見的海生爬行類在水底留下的足跡。其中有12條行跡和一些孤立的腳印被歸為了羅平雙槳跡。

羅平雙槳跡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調中心在雲南省羅平縣首次發現並命名的,屬於中生代海生爬行類——幻龍類的覓食跡。么鋪足跡點發現的雙槳跡,其整體形態與雲南產出的雙槳跡相同,但時代更早。

科學家在么鋪足跡點與雙槳跡同層的巖石上,還發現了一種新的足跡類型。其形態和行跡模式與此前的足跡記錄有著顯著不同,因而研究者將其歸入了新的分類單元,並命名為奔波安順足跡,其中屬名「安順足跡」取自足跡發現地——貴州安順,種名中的「奔波」意為「水中的奔跑者」。

安順足跡照片與行跡示意圖 邢立達供圖

研究者們將安順足跡同貴州省和雲南省的關嶺組(安尼階)和法郎組(安尼階-拉丁階)產出的海生爬行類骨骼進行比較後,發現其造跡者可能為龍龜類或尚未在關嶺組發現過骨骼的類似於豆齒龍的楯齒龍類。

中國豆齒龍遊泳復原圖 張宗達繪圖

除了以上兩種足跡以外,剩下的遺蹟都是孤立的,其中大多數形態和上述足跡相似,但還有一部分遺蹟很難確定來源。

由於保存條件苛刻,海生四足類的水下行跡很少得以保存下來。因此來自貴州安順的足跡動物群的意義十分重大,它們記錄了海生爬行類的水下活動,更是首次發現的關於楯齒龍類或龍龜水下行為的記錄,揭示了海生爬行類早期採用肢體協同運動的遊泳方式。

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研究專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淳研究員評價本研究道:中生代海洋爬行動物是古生物學的熱點研究方向,相關門類的形態功能分析,特別是運動方式的復原長期以來存在很大的爭論,儘管對骨骼化石的分析仍舊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手段,但足跡學這一此前主要針對陸地動物的研究目前已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海洋爬行動物。此項工作集中發現了大量的三疊紀海洋爬行動物足跡化石,對揭示此類動物的生活方式及雲貴地區三疊紀海洋環境特點具有重要意義。

致謝:貴州省博物館專業人員在野外考察工作中,得到相關單位和個人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

文字:曾嶸 編輯:信息中心 審核:王曼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1018220303886

The End

相關焦點

  • 貴州現海生爬行動物足跡,提供最早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的證據
    安順足跡照片與行跡示意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2020年9月,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的證據。
  • 古老的海生四足類動物同步遊泳!中外科學家在貴州發現證據
    9月17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為人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的證據。羅平雙槳跡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調中心在雲南省羅平縣首次發現並命名的,屬於中生代海生爬行類——幻龍類的覓食跡。該區域是羅平生物群的核心產區。學者研究表明雙槳跡是幻龍使用前肢在海床上同步移動造成的。雲南省羅平縣發現的雙槳跡是首個關於幻龍類水下運動模式的有力證據。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海生四足類動物同步遊泳證據
    繪圖 張宗達 近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為科學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的證據。 該研究中的化石樣本揭示了海生動物肢體同步運動、划行或撐行的運動方式——即對稱的左、右肢同時運動。研究發現的新足跡類群安順足跡和雙槳跡比雲南羅平縣關嶺組獅子山段產出的雙槳跡時代更早,代表了中三疊世(安尼期,約2.4億年前)出現的同步遊動樣式,其中安順足跡是迄今最早的關於楯齒龍或龍龜類動物遊泳或「撐行」運動的遺蹟化石記錄。
  • 「安順足跡」揭示更早海生四足類動物遊泳秘密
    日前,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么鋪鎮發現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足跡,其中一些足跡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證據。該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古生物學期刊《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的研究論文中。
  • 重要發現!安順經開區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足跡
    「安順足跡」 日前,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么鋪鎮發現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足跡,其中一些足跡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證據。該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古生物學期刊《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的研究論文中。
  • 最古老海生四足類動物如何遊泳?科學家發現2.4億年前足跡
    9月17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距今約2.4億年前)的海生四足類動物同步遊泳的證據。羅平雙槳跡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調中心在雲南省羅平縣首次發現並命名的,屬於中生代海生爬行類——幻龍類的覓食跡。該區域是羅平生物群的核心產區。學者研究表明,雙槳跡是幻龍使用前肢在海床上同步移動造成的。雲南省羅平縣發現的雙槳跡是首個關於幻龍類水下運動模式的有力證據。
  • 安順么鋪發現大量古生物化石足跡,研究者認為可能為這種動物足跡
    :發現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為科學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的證據。 據邢立達副教授後來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三古》雜誌的論文顯示,安順么鋪的足跡位於三疊紀中期的關嶺組,安尼西期(Anisian),距今約2.41 億年——2.34 億年(早於最早的恐龍,恐龍出現在 2.25 億年前)。
  • 中外科學家發現2.4億年前海生爬行動物足跡
    腳印是怎麼發現的?近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動物同步遊泳的證據。該研究論文發表於古生物學期刊《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雜誌。
  • 貴州發現海生初龍類爬行動物化石
    貴州發現海生初龍類爬行動物化石    近日出版的德國《自然科學期刊》(Naturwissenschaften)以封面文章發形式報導了我國貴州省發現的一種罕見的三疊紀爬行動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混形黔鱷」的動物是早期初龍類中首次被描述的海生類型,這一發現打破了古生物學界長期以來「槽齒類沒有進入海洋」的結論。據專家說,這是初龍類或者說爬行動物首次佔據這種「生態位」,混形黔鱷絕滅數千萬年後,部分鱷類才再次採取了類似的生活和運動方式。該研究是中科院古脊椎所和貴州、臺灣以及加拿大華人學者聯合完成的。
  • 螞蟻莊園11月19日答案 喜大普奔是成語嗎
    螞蟻莊園莊園小課堂2020年11月19日的問題是【「喜大普奔」是成語嗎】一起來看看2020年螞蟻莊園11月19日莊園小課堂答案今天的問題是:「喜大普奔」是成語嗎?     答案是:不是    答案解析:喜大普奔是網絡用語,也作「普大喜奔」,是「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的縮略形式,表示一件讓大家歡樂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共同慶祝。但不是成語哦!
  • 喜大普奔是成語嗎是什麼意思?螞蟻莊園2020年11月19日今日答案
    「喜大普奔」是成語嗎?不是、是的。這是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2020年11月19日的問題,相信很多玩家都會把4字詞語和成語弄混。那麼,喜大普奔究竟是普通詞語還是成語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道題的答案吧!螞蟻莊園11月19日每日一題答案問題:「喜大普奔」是成語嗎?
  • 漢語盤點2013啟動徵集熱詞 "喜大普奔"能否入選?
    「喜大普奔」能否最終入選?   楊爾弘說,這幾個板塊的詞語,有些流行語朗朗上口的,你可以馬上想到,比如今年的「小夥伴」「大黃鴨」都會成為流行語,有的也是非常嚴肅和沉重,比如地震這樣一個專題流行語,記錄了世界上不同地區的地震。
  • 喜大普奔!礦山機SK500XD-10 Superx特設頁面上線啦!
    喜大普奔!礦山機SK500XD-10 Superx特設頁面上線啦!喜大普奔!我們SK500XD-10 Superx的特設頁面上線啦!帶你360度無死角看遍機型構造,性能詳解、參數詳情、精彩視頻,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 天天學普地||三疊紀
    三疊紀中生代開始,生物界的面貌發生重大變化,除前述的海洋各脊椎動物以外,二疊紀時已發展到204屬的陸上四足動物,到三疊紀時只剩下48屬。早三疊世,海生菊石類普遍發育。以前繁榮的植物界蕨類、石松類、有節類,在三疊紀大為衰減,而被子植物則蓬勃興起。
  • 2.1億年前的海生爬行動物長什麼樣?
    ,以「胡氏貴州龍」為主,包括幻龍、歐龍、碷齒龍等海生爬行動物,並伴生大量魚類及菊石、雙殼類、腕足類、蝦、海百合、牙形石等多門類動物化石。、研究並定名的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也是原始鰭龍類在亞洲的首次發現。
  • 喜大普奔!這類澳洲留學生不再受打工時長限制!華人朋友們快來
    ▲(圖片來自移民局)目前,總共有4類留學生打工受到豁免:受僱於政府承認的或聯邦資助的養老機構,並且持有RACS ID或NAPS ID者(在2020年9月8日之前);受僱於已登記註冊的全國殘障人士保障機構者;曾參加衛生保健相關課程,並為疫情提供幫助者;受僱於農業部門者。
  • 喜大普奔!OVA「問題兒童都來自異世界」大玩觸手PLAY
    喜大普奔!
  • 新證據來啦!最早的四足動物,可能終生在水中生活
    新證據來啦!最早的四足動物,可能終生在水中生活 2019-12-16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喜大普奔!蘇州機場,歷史首次得到國家層面支持!爭取了40年!
    喜大普奔!蘇州機場,歷史首次得到國家層面支持!爭取了40年!重大消息!蘇州機場有實質性重大進展!國家交通運輸部明確提出,加快推進蘇州機場規劃建設!蘇州人從未放棄自己的機場夢,足足爭取了40年,這一次離建設蘇州機場是最近的一次!
  • 喜大普奔!10月25日起,瀘沽湖機場開通廣州、普洱兩條航線
    喜大普奔!10月25日起,瀘沽湖機場開通廣州、普洱兩條航線!其實瀘沽湖機場也在不斷努力與各大航空公司洽談新航線的開通,進一步加強瀘沽湖與各城市的溝通,方便大家的出行。在當地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各航空公司的大力支持下,10月25日,瀘沽湖機場計劃又將新增開通瀘沽湖——廣州、瀘沽湖——普洱往返航線,豐富廣大群眾的出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