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年!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嘴巴扁扁有洞可能不擅長遊泳

2020-11-25 前瞻網

2.5億年!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嘴巴扁扁有洞可能不擅長遊泳

 Emma Chou • 2019-02-18 09:27:31 來源:前瞻網 E969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近日,我國湖北地區發現了一種長約28英寸(70釐米)的海洋爬行動物,生活在距今約2.5億年前(三疊紀早期),科學家為之命名埃雷特莫希皮斯-卡洛董氏划槳龍(Eretmorhipis carrolldongi)。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Ryosuke Motani教授說:「Eretmorhipis carrolldongi在此之前只從部分無頭化石中被發現。」

「這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動物。當我開始往生物學方向思考時,我真的很困惑。」

Motani教授和他的同事分析了來自中國湖北元安縣兩個近乎完整的埃雷特莫希皮斯-卡洛董氏划槳龍標本。

這兩塊化石表明,這種爬行動物的頭骨中有支撐軟骨的骨頭。

像現代的鴨嘴獸(Ornithorhynchus anatinus)一樣,在喙的中央有一個大洞。

鴨嘴獸的喙裡充滿了感受器,可以讓它在泥濘的溪流中靠觸摸來捕獵。

在三疊紀早期,該地區被大約一米深的淺海覆蓋,覆蓋在綿延數百英裡的碳酸鹽臺地之上。

埃雷特莫希皮斯-卡洛董氏划槳龍的化石是在平臺上更深的洞穴或瀉湖中發現的。

沒有化石顯示這種古代爬行動物吃什麼,但它可能以蝦、蠕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Motani教授說:「它又長又瘦的身體說明埃雷特莫希皮斯-卡洛董氏划槳龍可能不擅長遊泳。」

「它無法在現代世界生存,但當時沒有任何競爭對手。」

埃雷特莫希皮斯-卡洛董氏划槳龍與海豚狀的魚龍有親緣關係,它是在世界被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摧毀中進化而來的。

Motani教授說:「這具化石提供了更多證據,證明早三疊紀時期曾發生過快速進化。」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IT之家2月17日消息 根據央視新聞的報導,近日,我國湖北地區首次發現了2個遠古「鴨嘴獸」龍化石,他們是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距今2億4千多萬年。[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距今約2億4千8百萬年]近日,我國湖北地區首次發現了2個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可達鴨的爺爺這個可以有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可達鴨的爺爺這個可以有時間:2019-02-17 22: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可達鴨的爺爺這個可以有 據央視新聞報導,今日,我國湖北地區首次發現了2個與現代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距今約2億4千8百萬年
    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它是未完全進化的哺乳動物,種類極少,同屬之中只有鴨嘴獸一種動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動物之一。鴨嘴獸在學術上有重要意義,歷經億萬年,既未滅絕,也無多少進化,始終在「過渡階段」徘徊,充滿了神秘感。這種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亞獨產的動物,因追求標本和珍貴毛皮,多年濫捕使種群嚴重衰落,曾一度面臨絕滅的危險。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它們是生活在早三疊世的卡洛董氏扇槳龍
    近日,我國湖北地區首次發現了2個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它們是生活在早三疊世的卡洛董氏扇槳龍,距離現在大約2億4千8百萬年,頭部與鴨嘴獸極為相似。此次發現對於研究現代海洋生態系統形成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延伸閱讀中國最大規模蜥腳類恐龍足跡群被發現 距今1.8至1.9億年由中、美、德三國專家組成的科研團隊10日宣布,他們在貴州省發現了迄今中國最大規模的侏羅紀早期蜥腳類恐龍足跡群,該足跡群由蜥腳類恐龍在不同時段留下,對研究中國侏羅紀早期恐龍群的分布與演化有重要意義。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什麼是古鴨嘴獸龍?
    最近,湖北省首次發現了兩種與當前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模式的海洋爬行動物化石。它們生活在三疊紀早期卡洛的扇形龍中,距今約2.48億年,頭部與鴨嘴獸非常相似。這一發現對研究現代海洋生態系統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 ...阿里離職女高管」再回應,故宮元宵燈會,中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距今約2億4千8百萬年近日,我國湖北地區首次發現了2個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它們是生活在早三疊世的卡洛董氏扇槳龍,距離現在大約2億4千8百萬年,頭部與鴨嘴獸極為相似。此次發現對於研究現代海洋生態系統形成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 會下蛋會哺乳的鴨嘴獸,雜糅多物種特徵:誰說我的嘴巴是假的?
    這就是鴨嘴獸,一種長相怪異的動物。 身體像毛茸茸的水獺,尾巴形狀和海狸一樣,四肢短且有蹼,和鴨掌很相似,最為奇怪的是,嘴巴上好像被安裝了一個假的鴨嘴,十分怪異。
  • 鴨嘴獸——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
    由於鴨嘴獸數量較少且分布較小,故暫未發現亞種。鴨嘴獸全身裹著柔軟褐色的濃密短毛,腦顱與針鼴相比,較小,大腦呈半球狀,光滑無回。四肢很短,五趾具鉤爪,趾間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鴨足,在行走或挖掘時,蹼反方向褶於掌部。
  • 小黃鴨歷險記第二集不死戰隊10 精神分裂的遠古親戚鴨嘴獸
    10 精神分裂的遠古親戚鴨嘴獸舉行完歡迎儀式後,為首的招潮蟹對鴨博士東東說:「我們這裡還有一個神秘人物,早就急著見你們呢。據他說,還是你們的遠古親戚。」小天使姍姍好奇的問:「親戚,我們怎麼會有親戚呢?還遠古的親戚?」鴨博士東東笑著說:「我應該可以猜出來個八九不離十,他其實並不是鴨子,只是長得像我們鴨子,是吧?」
  •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程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
  • 重磅 |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網站消息,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程龍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卡洛董氏扇槳龍化石照片及素描圖(圖片來源:中國地質調查局)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最早出現在2500萬年前,現今僅生活在澳大利亞。
  • 嘴巴是後裝上的?既下蛋又哺乳、且有毒,顛覆哺乳類印象的鴨嘴獸
    這也是哺乳類動物歷經億萬年來演化,提高後代存活率的一種繁殖方式。但凡事都有例外——鴨嘴獸。它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卵生哺乳動物之一(即下蛋、又哺乳),而且有毒。在人們發現它們後,簡直顛覆了科學家對哺乳動物的印象,一度認為是一個惡作劇。鴨嘴獸,現存最古老且歷經演化,仍不曾改變的哺乳動物!
  • 遠古生物有多大?日本人PS了22張對比照,圖9是翼龍和人類打籃球
    相信大家對遠古生物可能都有一定定了解,特別是恐龍,這種神奇的遠古生物,在遠古時代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但是它們的大小你可能沒有給直觀的印象,只是知道它們巨大。日本科研部門PS了一組照片,把它們搬到我們身邊的環境裡,可以給你給最直觀的印象。
  • 村民用來蓋房的「四腳蛇石板」,卻是珍貴的遠古龍化石
    ,這是一種遠古爬行動物化石!,一般體長有22~37cm,其中最長的貴州龍化石有1.55m,最小的的只有幾釐米,骨骼清晰,栩栩如生。貴州龍的四個腳掌上都有像鴨子一樣的蹼,還有條長長的尾巴,非常有利於遊泳划水。雖然它的體型較小,可它們卻是肉食性動物,擁有鋒利的牙齒,即使是表面光滑的魚類,也逃不過貴州龍的嘴巴研究人員還在貴州龍化石身上發現了成形的幼體,成為貴州龍胎生的證據。
  • 有類似蛇的頭,不擅長遊泳但會潛水
    湖面上露出長長的一截,除了讓人聯想到經典的尼斯湖水怪,在現實中,可能是一種大型水鳥,學名叫美洲蛇鵜(tí)。與大多數會遊泳的鳥不同的是,體型笨重的美洲蛇鵜在水裡遊得很深,只有它們彎曲的脖子和黑色的頭突出在水面上,呈S形,乍一看就像一條在水裡滑行的蛇,因此也被稱為「蛇鳥」。
  •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程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
  • 鴨嘴獸竟然會「發光」!皮毛髮出藍綠色的螢光,實在是太漂亮了
    它們的身體和尾巴看起來好像是海狸,但是它們的嘴巴和腳卻猶如鴨子一般,這種「奇葩」的外表甚至一度讓澳大利亞意外的人類,第一次看到鴨嘴獸的時候,認為這種動物是人類惡作劇的產物。如今,鴨嘴獸仍然存在於澳大利亞,不過,它們的數量卻非常稀少了,作為最低等的哺乳動物,鴨嘴獸能夠存活至今非常不容易,它們也已經成為了瀕危物種。
  • 10米長的鴨嘴龍化石,在非洲被發現,它是如何跑到非洲的?
    我們都知道,根據化石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恐龍出現早期,也就是三疊紀中後期的時候,地球上的恐龍體型普遍較小,後來經過漫長的演化,恐龍種類越來越多,體型也越來越大,到了白堊紀時期,很多恐龍的體型都是非常驚人的,鴨嘴龍也不例外。鴨嘴龍是什麼樣子的呢?通過化石,科學家們還原出鴨嘴龍的形態特徵,首先,從它們的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鴨嘴龍的嘴巴和鴨嘴很像。
  • 5大未滅絕的「史前生物」,被稱作「活化石」,或許是恐龍後代?
    在地球存在的46億年間,地球上的生物都經過了非常激烈的自然鬥爭,只有極少數生存了下來,隨著自然界的演變逐步進化成了如今的姿態,而大多數都隨之滅絕。知道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部分動物都是經過重新進化的,與遠古時期的祖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一小部分是自然進化的倖存者,它們從遠古時期到現在,大部分都有幾千萬年的歷史了。
  • 5大未滅絕的「史前生物」,被稱作「活化石」,或許是恐龍後代?
    在地球存在的46億年間,地球上的生物都經過了非常激烈的自然鬥爭,只有極少數生存了下來,隨著自然界的演變逐步進化成了如今的姿態,而大多數都隨之滅絕。知道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部分動物都是經過重新進化的,與遠古時期的祖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