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09日訊 ( 今日早報記者 錢禕 張文華/文 朱衛國 儲永志/攝 ) 上班第一天有點兒難熬,幸好,老天爺體貼,讓一輪紅月亮爬上天空,寬慰一下你我的心情。
昨天晚上天氣晴朗,不冷不熱,那輪紅月亮,也就是今年唯一的一次月全食,你看到了沒?
昨晚,記者在杭州西湖斷橋邊轉了一圈,實地體驗了一番人們仰望紅月的熱情,但由於昨晚杭城上空雲層還是比較厚,「紅月亮」觀賞效果打了折扣。
異地戀小情侶同享一輪紅月
晚上6點左右,天氣晴好,西湖邊涼風習習,斷橋邊已經站了好多人。
跟往常不同的是,大家大多站在斷橋東側,有的架起攝像機,有的舉起手機,紛紛對著月亮拍照。天空中的一輪明月,已經少了一大塊,顏色也沒有往常鮮亮。
安徽姑娘小潔站在斷橋上,手機對準天空,「咔咔咔」拍下一組照片。
「跟男友約好了,今晚一起看紅月亮。」小潔大學畢業後來杭工作兩年,也與在上海工作的男友小潘異地戀了兩年。
昨晚聽說有月全食,兩人相約拍下這同一片天空中的同一個月亮。「我們一直在微信上互動,你看,我已經拍了10多張了,他比我快,拍了20多張。」小潔的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今天的月亮太少見了,一定要過來看一看,我們還打算回去後做一組照片,一邊是杭州的月亮,一邊是上海的月亮。」小潔說,「這樣,雖然是異地的兩個人,但感覺就在身邊。」
「紅月亮」引來很多民間「拍客」
66歲的杭州市民周錫吾大伯穿著一件小背心,找到一個最佳的拍攝角度,支起了攝像機。
「這還是我第一次拍月全食。」周大伯很激動,他在老年大學上攝影課,每周要交3-5張照片作業。為了拍到一組好照片,他和同伴昨晚5點多就守在了斷橋邊。
「6點多剛能看到月亮的時候,它就已經被『咬』掉了一塊。」周大伯說,他要待到月全食結束,拍下一組「葫蘆狀」的照片。
周大伯興衝衝地說開了,「我們要拍一組『圓葫蘆』,就是半圓形的一組變化的月亮,對廣角、多重曝光要求高,平均15分鐘要拍1次。」
晚上6點半,月亮變得很朦朧,只剩下一個淡影,像罩著一層薄薄的面紗。周大伯和同伴扛起「長槍短炮」,轉戰到白堤,「我看新聞,下一次類似的月全食要到明年4月份,這次要好好拍。」
月亮沒有想像中那麼紅
月全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這次月食是一次帶食月出,形象的說法就是月亮在升起時就已經被「咬」掉了一口。
在月球完全處於地球本影之中的這段時間,是月亮最紅的時候,也就是大約在晚上6點半到7點半之間。之後,月亮會逐漸變圓,紅月亮也會消失。
但在斷橋邊觀測的多位市民遊客感覺,月亮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紅,裸眼很難看到「紅月亮」。
「也許在燈光更暗或空曠的野外,觀賞效果會更好。」小潔說,「早知道要帶上倍數高一點的望遠鏡了。」
期待一輪紅月爬上來的市民遊客,多多少少都有些遺憾。
「想像中應該是很美的,古銅色或暗紅色的那種,這裡看上去顏色並沒有什麼大差別。」下班後特意帶兒子趕來西湖邊看「紅月亮」的王女士說。
小貼士——
「紅月亮」是怎麼來的?
「紅月亮」是發生月全食時產生的一種特定的天文現象。
當太陽光經過地球上的大氣層被折射到地球背後影子裡去時,紅色的光線波長比較長,受散射影響不大,可以通過大氣層穿透出去,折射到躲在地球影子後面的月亮上,月亮不會消失,而是慢慢呈現古銅色,從地球上看去,就是紅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