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為什麼會閃電打雷
電閃雷鳴,是夏天常見的天氣現象,一般在下雨之前,天上總會黑雲密布,遠處還會出現一道道亮亮的閃電,雷聲隆隆,緊接著就會下起大雷雨。每到這個時候呀,閃電會非常耀眼,雷聲也會驚天動地。讓人感到有些害怕。
那,為什麼下雨的時候會又打雷又閃電呢?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科學問題。打雷閃電呀,實際上是一种放電現象。
小朋友,你知道什麼是放電現象嗎?比如,冬天的時候,我們進入一個比較乾燥的屋裡,如果你的手指靠近金屬物品,你會感到手上有針扎一下的感覺,同時還有聽到一兩聲「啪!」的聲音。
要是屋裡比較暗呀,或許還能看到手指尖和金屬物品之間,閃出的一點點火花呢,這就是一種最常見的放電現象。
打雷閃電呀,就是大氣中的一种放電現象。一般都產生在積雨中。
那,什麼是積雨雲呀?積雨雲也叫雷暴雲,是一種能夠產生雨或者雪的雲,有時甚至還能夠產生冰雹。一般情況下,積雨雲的體積都比較相當龐大,一塊積雨雲就是暴雨區中的一個降水單體。
形成積雨雲一般要具有兩個條件,一個是要有充足的水汽,另一個是要有劇烈的對流運動。
在悶熱潮溼的天氣,地面上的水受熱變為蒸汽,會隨著地面上受熱空氣而上升,在空中跟冷空氣相遇,就會使上升的水蒸汽凝結,變成小水滴,就形成了積雨雲。
積雨雲在形成過程中,積雨雲內上升氣流非常強烈,垂直速度非常快,甚至比颱風的風速還要大,達20米/秒至30米/秒。在這麼強烈的上升氣流中,水滴不斷增大,含水量也明顯增大,上升氣流也就託不住不斷增大的水滴,於是這些水滴就會落下去,形成了暴雨。
另外呀,在積雨雲裡,那些數不清的小水滴和小冰粒,隨著快速運動的氣流,不停地飛來飛去。每個小顆粒都會帶有一個電荷——不是一個正電荷,就是一個負電荷。帶有正電荷的水滴更喜歡雲的上層,而帶有負電荷的則喜歡雲的下層。積雨雲每分每秒都在不斷的擴大,小水滴也會以極快的速度增多。這時候,積雨雲裡的電壓也就越升越高。到了一定時候,它們就必須向外釋放,也就是放電,閃電就這樣產生了。
那麼雷聲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嗯,小朋友,你知道嗎?大氣層的放電過程,也就是閃電,是會產生光和熱量的。由於光以及熱的作用,會使周圍空氣的溫度急劇增加,從而產生熱膨脹,因此推動空氣,形成震蕩波,這就是我們聽到的雷暴聲。
空氣中的水分子濃度越大,雜質越多,閃電就會越亮,雷聲也會越大。
小朋友,你能聽懂嗎?
(本期圖片選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