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為什麼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打雷聲?

2020-12-06 人生那件小事

在風雨交加的夜晚,我們總能看到窗戶邊閃了幾下,接下來幾秒就是震耳欲聾的打雷聲!

閃電

為什麼我們看到閃電的那一瞬間,沒有同時聽到打雷聲,而是在幾秒後,聲音才傳到耳朵裡面呢?為什麼不是先聽到打雷聲,而後看到閃電呢?

雷雨

一句話總結:光速比聲速快在空氣中的傳播速c=3x10^8米/秒,而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40米/秒。所以同樣的距離,閃電的光會先傳播到你的眼睛,閃電的聲音後到達你的耳朵,所以就會先看到光,後聽到聲音了。

閃電

這是初中物理光速和聲速章節我們所學的知識,和現實相結合,學以致用,才能記憶深刻!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不要忘了評論和點讚喔。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每當電閃雷鳴時,我們總是先看見閃電後聽到雷聲。事實上,閃電和打雷幾乎是同時發生的。但是,閃電是光,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每秒30萬千米,而雷是聲音,聲音的速度約為每秒340米,光的傳播速度是聲音傳播速度的近90萬倍。閃電到地面幾乎用不了多少時間,可以忽略不計,但聲音從雲層傳到地面就需要一定的時間了。正因如此,雖然閃電和打雷同時發生,但我們總是會先看到閃電,片刻之後,才會聽到雷聲。
  • 打雷和閃電哪個先發生?
    其實,無論是《西遊記》裡的描述,還是古代題材電視劇中的演繹,負責打雷閃電的總是雷公電母,就連古代百科全書《幼學瓊林》也是這麼說的。羊角旋風 閃電的別名是雷鞭。古人認為閃電在雷聲之前,劃破長空、發出耀眼之光的閃電被看作是雷神抖動鞭子在驅趕雷電,所以稱雷鞭。在古人眼裡,電閃雷鳴是雷公電母製造的,而且總是雷公先打雷,電母再閃電。實際上,電閃雷鳴是一種天氣現象,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產生的。可能有的小朋友會問:「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產生的,那為什麼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呢?」
  • 你知道為什麼先看見閃電後聽到雷聲嗎?
    你知道為什麼先看見閃電後聽到雷聲嗎?>因為梅雨天氣,大家都是溼噠噠的而且接下來的天氣也一直都是雨~雨~雨~甚至是雷雨天氣今天科科就是要告訴大家一個關於夏天的「暴躁朋友」雷雨天氣的秘密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才聽到打雷聲
  • 天上為什麼會打雷閃電
    天上為什麼會閃電打雷 電閃雷鳴,是夏天常見的天氣現象,一般在下雨之前,天上總會黑雲密布
  • 下雨天打雷閃電孩子嚇到哭鬧,父母科學引導幫孩子克服心理恐懼
    家裡的兩個小朋友,也被雷聲閃電嚇到,從客廳衝到臥室,一頭扎進爸爸懷裡,眼睛瞪得圓圓的,時不時還抬頭偷偷向外面看看。這一幕,讓我想起了我的小時候,也是非常害怕打雷,每次雷雨天就躲在爸爸懷裡,看著外面,只要有閃電閃過,就立刻捂緊耳朵,閉上眼睛,雷聲過了,再睜大眼睛向外望去,等著下一個閃電,做著捂耳朵的準備。
  • 為什麼會下雨/打雷/閃電?
    最近還在梅雨季節,一直在下雨,碰巧前幾天和小朋友在家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很響很響的雷聲。就趁機給小朋友科譜了一下為什麼會下雨?又為什麼會打雷?哪裡來的閃電?剛剛又找了一下資料,比較簡單易懂的那種,可以給小朋友一起科譜學習下吧!
  • 親耳聽到的東西不等於親眼看到
    文|知我所見上小學的時候,記得老師曾問過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說說,是先有打雷還是先有閃電。」「老師,我知道,是先有閃電,因為每次打雷時,我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後才聽到轟隆隆的雷聲。」一位同學踴躍的回答。「同學們,老師告訴你們,其實呢!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的。
  • 打雷和閃電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當天空烏雲密布,雷雨雲迅猛發展時,突然一道奪目的閃光劃破長空,接著傳來震耳欲聾的巨響,這就是閃電和打雷,亦稱為雷電。雷屬於大氣聲學現象,是大氣中小區域強烈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形成的聲波,而閃電則是大氣中發生的火花放電現象。
  • 打雷閃電時要注意什麼?
    打雷閃電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兒,遇到這樣極端的天氣狀況,大家最好提神注意一些。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講打雷閃電天氣的一些注意事項。不要將手伸出窗外無論是乘車還是在家裡,都不要輕易將自己的手臂伸出窗外,因為手臂可以導電又是比較細的載體,容易觸電!
  • 一個人在家,你害怕打雷閃電嗎
    南方的夏天多雷多雨多閃電,人們也常把打雷閃電調侃成是某渣男或渣女發誓所造成的結果。其實大家都知道,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放電現象。打雷閃電就是一種很常見的自然現象。但是它的出現卻會讓某些人緊張不安、害怕不已。
  • ...為什麼有的農村一打雷就會停電,而大城市則不會呢?原因竟然是...
    閃電距離近,聽到的就是尖銳的爆裂聲;如果距離遠,聽到的則是隆隆聲。  怎麼知道閃電離我有多遠呢?  因為閃電是光速,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近似於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而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V=340m/s。也就是說,在空氣中光比聲音傳播得快得多,所以我們一般會先看見閃電後聽到雷聲。
  • 閃電與打雷為什麼「不同時發生」
    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但它們在大氣中傳播的速度相差很大,因此人們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後才聽到雷聲。光每秒大約能走30萬公裡,而聲音只能走 340米。根據這個現象,我們可以從看到閃電起到聽到雷聲止,這一段時間的長短,來計算閃電發生處離開我們的距離。
  • 下雪時會打雷嗎?下雪打雷時有什麼預示?
    但我們可能沒見過下雪的時候發生雷電,通常就是下雪的不打雷,打雷時又不下雪,冬天連雷電天氣都很少見,更別說下雪打雷了。那麼下雪的時候會發生雷電嗎?事實上,下雪的時候也是會有雷電發生的,相對於雷雨,這種天氣現象就被稱為「雷雪」。不過,這種現象非常非常罕見。為什麼罕見,要想知道答案,我們就得先看一下雷電是怎麼產生的。
  • 一女孩如廁遭遇怪現象 先聽見打雷聲音接著出現閃電
    我們家出了怪現象,下水道裡先出現『打雷聲』,後來就出現『火花』……」昨天早晨6時許,記者接到一個女士的電話求助,由於驚慌,她說話已經語無倫次。  昨天早晨6點10分,家住牟平區西北壩小區的尹女士正在廚房裡給女兒準備早餐。突然間,從自家的衛生間裡傳來了「轟隆隆」的聲音,如同從遠處傳來的雷聲,緊接著,開著的電燈突然熄滅了,沒過幾秒鐘,電燈又亮了。
  • 霞浦神話傳說,為何打雷時要先閃電
    雷公就是雷神,而閃電,在咱們霞浦老一輩人的傳說中則被稱為雷婆。今天老愛就跟大夥聊一聊這雷公和雷婆的故事。在咱們霞浦有一個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天上只有雷公而沒有閃電。有一年民間鬧饑荒,有個女人坐月子家裡沒有白米飯吃,為了活命,她只能用棕籽來充飢。
  • 同樣是烏雲密布,為什麼夏天會打雷,冬天不會打雷?
    雷一定是和閃電聯繫在一起的,是由於閃電擊穿空氣以後,高溫引起空氣急劇膨脹,帶來的震耳欲聾的衝擊波。一次閃電的電流可以高達3萬到30萬安培,閃電經過的空氣溫度會被加熱到8000到3萬度,發出耀眼的白光。因為能量是在突然之間釋放的,所以雷電可以摧毀樹木甚至是房屋。我們在家裡面拔電源插座的時候,有的時候會聽到啪的一聲,這就是電流擊穿空氣的聲音。
  • 閃電是怎麼形成的,打雷又是怎麼回事?
    閃電現象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有看見閃電,聽到雷聲,這個是怎麼回事呢?為了知道這個原理,我們需要先了解兩個現象。電荷分布在導體外表面,且大部分電荷會聚集在導體尖端部位電荷分布 了解了上述兩個現象,我們可以說說閃電和打雷具體是怎麼回事了
  • 世界上閃電最多的村莊,每年打雷260天,一小時200多次閃電
    打雷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基本上每年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偶爾會打雷,所以面對這些我們好像都習慣了。並不覺得有什麼稀奇,就跟下雨颳風一樣,打雷也就這樣。但是話又說回來對於膽子小的女生就不一樣了,每次遇到打雷可能都會被嚇得不輕。
  • 又打雷了!「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靠譜嗎?冬天打雷咋回事?
    今天是2020年的11月18日,早上一睜眼,就在手機上看到了網友發布的11月17日山東濟寧、菏澤、棗莊、滕州以及河南新鄉等地下雨又打雷的消息。而如今早已經進入了立冬節氣,於是有人又把那句「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農村俗語,翻出了故紙堆,在評論區你言我語地討論了起來。
  • 據說天上打雷閃電,是雷公和電母在吵架
    打雷和閃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打雷是因為正負極不同的兩種雲碰撞在一起,釋放熱量,周圍的空氣瞬間受熱,膨脹並且推擠附近空氣,引發出強烈的爆炸式震動。閃電則是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或者雲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