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分析衛星資料發現自1994年以來地球表面總共失去28兆噸的冰

2020-09-05 科普百分百

冰川和冰蓋融化傾瀉出的冰冷淡水正嚴重影響北極和南極水域環境的健全。 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冰河灣國家公園。 照片來源:Richard Ricciardi(CC BY-NC-ND 2.0)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環境信息中心網站(編譯:姜唯):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英國科學家分析極地、高山和冰川的衛星資料發現,自1994年以來,地球表面總共失去28兆噸的冰,而且冰川和冰蓋融化所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在本世紀末可能達到1公尺高。

此份研究是學界首次整合地球表面上所有的融冰

裡茲大學極地觀測與建模中心主任安迪. 謝波德(Andy Shepherd)教授警告,海平面每升高1公分,就會讓低洼地區100萬人流離失所。

此外,大量融冰正嚴重降低地球將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的能力。 當白色冰逐漸消失,其下方的深色海洋或土壤暴露出來,吸收愈來愈多的熱量,進一步加劇了地球的暖化。

冰川和冰蓋融化傾瀉出的冰冷淡水正嚴重影響北極和南極水域環境的健全,山脈冰川的流失也威脅著當地社區賴以生存的淡水資源。

「以前的研究人員研究個別地區的融冰狀況,如南極或格陵蘭島。 這是學界第一次看到整個地球上所有融化的冰。 」謝波德說,這樣的冰流失狀況已經符合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所提出的最糟暖化情境。

研究顯示過去30年間所有地區的冰蓋面積都嚴重縮水

該研究團隊調查的範圍包括南美、亞洲、加拿大和其他地區冰川、北極和南極的海冰、南極洲和格陵蘭島地面的冰蓋,以及從南極大陸伸入大海的冰棚,涵蓋了1994年至2017年的衛星資料。

研究人員的結論是,在過去的30年間,所有地區的冰蓋面積都嚴重縮水,而且還在持續變小。

研究作者之一、裡茲大學學者湯姆. 斯拉特(Tom Slater)形容,這失去的28兆噸冰等於是用100米厚的冰覆蓋整個英國表面。

全球暖化是元兇 1880年以來全球溫度平均上升了攝氏0.85度

針對如此巨大的損失,研究小組認為原因毫無疑問地就是全球暖化。

「自1880年以來,地球表面溫度平均上升了攝氏0.85度,極地變化更為明顯。 」研究中寫道,海洋溫度和大氣溫度均上升,雙重打擊引發了災難性的冰損。

南極洲冰蓋融化主要原因是海洋溫度升高,喜馬拉雅山等內陸冰川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大氣溫度升高。 格陵蘭則是海洋和大氣溫度升高共同導致了冰的流失。

研究小組強調,並非所有這段期間融化的冰都會導致海平面上升。 裡茲大學研究員伊索貝爾. 勞倫斯(Isobel Lawrence)說:「54%的冰損失來自海冰和冰棚。 這些漂浮在海上的冰融化不會導致海平面上升。 其餘46%的冰損失來自地面上的冰川和冰蓋,這些融冰就會加劇海平面上升。 」

根據英國氣象局上周發布的資料,1980至1989這十年到1990-1999這十年之間,全球溫度上升了攝氏0.14度,接著在隨後的幾十年間,每年上升了攝氏0.2度。 隨著碳排放量持續上升的趨勢,這個速度很可能繼續增加,十年內甚至有機會達攝氏0.3度左右。

參考資料:《衛報》(2020年8月23日),Earth has lost 28 trillion tonnes of ice in less than 30 years

本文轉載自「環境信息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信息;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 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溼地、海洋、土地發聲。

相關焦點

  • 不到30年的時間 地球損失了28兆噸的冰川
    英國科學家們分析了針對地球兩極、高山和冰川的衛星調查,以測量由於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造成之地球暖化而損失的冰覆蓋率,並於近日公布了令人震驚的數據 : 自1994年以來,總共有28兆噸冰從地球表面消失了。來自英國裡茲大學、愛丁堡大學以及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們公布全球冰損失水平,並警告由於冰川和冰蓋融化而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在21世紀末之前可能會高達1公尺。
  • 20餘年地球融化了28萬億噸冰,碳排放繼續氣候災難將難以遏制
    近日,來自英國的科學家得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研究數據,在近26年的時間裡,地球已經失去了28萬億噸的冰。毫無疑問,全球變暖是造成這一損失的罪魁禍首。自1994年以來,總共有28萬億噸冰從地球表面消失。這是英國科學家得出的令人震驚的結論,他們分析了衛星對地球極地、山脈和冰川的觀測數據,以衡量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引發全球變暖導致冰蓋面積減少的程度。
  • 過去的23年裡,全球變暖讓人類失去28萬億噸冰,折合半個亞洲
    自1994年以來,有「驚人的」28萬億噸冰從地球表面消失。28萬億噸的冰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些冰融化後,可以將1米深的水池填滿,而這個水池約有半個亞洲大。1994年至2017年期間對冰川、山脈和冰架的衛星調查數據,該小組還發現融化的冰川和冰原可能導致海平面急劇上升,到本世紀末可能達到一米。
  • 土衛二:太陽系第十七大衛星,一個表面幾乎全部被冰覆蓋的衛星
    土星不僅僅具有巨大的環狀結構,而且還擁有數量眾多的衛星,到目前為止,我們總共發現並確認了土星的62顆衛星,僅次於擁有79顆衛星的木星。土衛二是由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在1789年發現的,威廉·赫歇爾利用了自己設計製造的大型反射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發現了土星的兩顆衛星(土衛一和土衛二)、天王星以及天王星的兩顆衛星,為人類的宇宙探索做出了貢獻。
  • 30年裡有28萬億噸冰融化
    自1994年以來,總共有28萬億噸冰融化。利茲大學、愛丁堡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們說,在30年短時間內總共有28萬億噸冰從地球表面消失。利茲大學的斯萊特說,28萬億噸冰將以一層100米厚的冰層覆蓋整個英國表面。
  • 二十八億噸冰蒸發,學者表示災難性結局可能來臨,地球危險了
    隨著我們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甚至我們所處的環境也發生了非常明顯的改變,不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生態環境都受到了我們人類的影響,可能我們人類的科技在進步,但是自然環境卻是在倒退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二十八億噸冰從地球蒸發,學者表示災難性的結局可能來臨,地球危險了。
  • 美宇航局衛星監測發現,16年來全球冰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這麼高
    科學家們說,自2003年以來,南極洲和格陵蘭島,冰蓋不斷縮小,融化的冰塊導致海平面上升了14毫米。 這項研究過程中,使用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先進的地球觀測衛星,該衛星從冰面上反射雷射脈衝,以幫助測量格陵蘭和南極冰蓋在16年內的變化。
  • 科學家發現!格陵蘭融冰已過「臨界點」,地球海岸線可能出現重組
    根據美國科學家在《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發布的新研究指出,北極部分地區的氣候變化已經出現了超「臨界點」模式,其中格陵蘭島(簡稱:格陵蘭)地區的冰川融化程度已超過「臨界點」,現已不可逆轉,即使全球現在停止變暖,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
  • 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冰流失增加了六倍,人類或面臨著巨大災難
    《自然》雜誌上的兩項研究顯示,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融冰速度比上世紀90年代快了6倍。根據支持這項研究的國際氣候學家小組的說法,在過去30年裡,前所未有的融化速度已經對全球海平面上升貢獻了1.78釐米。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最新報告提出了最壞的氣候變暖情景,人類將面臨大災難。
  • 28萬億噸:地球冰蓋正在快速崩潰,海平面上升了多少?
    據25日發布於歐洲地質學聯合會《冰凍圈》期刊上的研究發現,從1994年到2017年總共23年間,地球上的冰川和南北極冰蓋總共融化了超過28萬億噸冰
  • NASA 下月發射雷射衛星,探測地球表面冰層變化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正準備發射一顆裝配雷射器的尖端衛星,該衛星將用三年的時間研究地球上不斷變化的冰層。這顆名為ICESat-2的衛星,目前計劃於9月中旬發射。該衛星將能夠測量單個冰塊厚度隨季節變化情況,記錄變化尺寸的精度可以小到半釐米。
  • 科學家發現月表存在水冰證據 水從哪兒來仍需探索
    科學家發現月表存在水冰證據 水從哪兒來仍需探索 原標題:   由夏威夷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小組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分析了印度「月船1號」探測器攜帶的月球礦物繪圖儀所得到的數據,發現了固態水
  • 科學家作出警告:電影裡的末日求生,離我們已經很接近
    已經有 28 兆噸的冰體從地球表面消失但最近英國科學家發現,自1994 年以來,已經有28 兆噸的冰體從地球表面消失雖然冰川可以依靠降雪補充冰量,但目前降雪的速度早已趕不上冰河融化的速度,排入海洋的水遠遠超過積聚在冰冠表面的積雪
  • 美科學家首次發現月球兩極存在水冰
    2009年8月29日,印度地面站與「月船1號」失去聯繫。2016年7月至10月,美國航天局捕捉到一個失聯繞月探測器的蹤影。經分析就是「月船1號」,仍在約200公裡高的月球軌道上繞行。「月船1號」發射後曾遭遇多次故障,為失蹤埋下隱患。
  • 資料: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建造月球基地首先要了解月球,特別是月球表面的環境和地形,否則就不可能為月球基地正確選址,也不可能很好完成基地建設和在月球上的各種任務。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徑約為3476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27%;質量為7.35×1022千克,約為地球的1/81;體積只有地球的1/49。
  • 科學家發現地球的旋轉速度比半個世紀以來都快!
    2020年已經過去了,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地球的旋轉速度比半個世紀以來都快! 有記錄以來最快的28天(自1960年以來)都發生在2020年,地球繞地軸旋轉的速度比平均速度快毫秒。這並不特別令人擔憂——由於大氣壓力、風、洋流和地核運動的變化,行星的自轉始終略有變化。
  • 首次在月球表面發現了水冰!
    美國宇航局官員在周一(8月20日)的一份聲明中寫道:由於月球表面有足夠的冰(在最上面幾毫米的範圍內)水可能會成為未來探索甚至停留在月球上的探險資源,而且可能比探測到月球表面下的水更容易進入,科學家們已經知道月球的地下並不乾燥。
  • 格陵蘭島融冰已過「臨界點」 不可逆轉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今日美國報》網站1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發表研究稱,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格陵蘭島冰蓋融化程度已超過「臨界點」,現已不可逆轉,即使全球現在停止變暖,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
  • 土衛二:太陽系內最亮的衛星,一個表面幾乎被冰覆蓋的衛星!
    土衛二:太陽系內最亮的衛星,一個表面幾乎被冰覆蓋的衛星! 土衛二是土星的第六大衛星,也是太陽系中最亮的衛星。 在廣闊的夜空中,肉眼就可以很容易看到土星。雖然它不如木星明亮,但它很容易被識別為行星,因為它不像恆星那樣「閃光」。
  • 研究稱,23年來損失了28噸冰。毫無疑問是氣候變暖的直接後果
    就在一組研究人員發現格陵蘭島冰蓋已經過了「不歸路」的幾天之後,另一組專家說,1994年至2017年,地球已經損失了28萬億噸冰。研究人員發現,冰的流失率也在增加。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它已經上升了57%,「從每年0.8萬億噸增加到1.2萬億噸——這是由於山地冰川、南極洲、格陵蘭島和南極冰架造成的損失增加。」研究人員說,在同一時期,南極和格陵蘭冰原和山地冰川的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3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