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在地球上,南北極地區的冰川是維持地球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隨著地球氣候的加劇變化,南北極地區的生態系統轉變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根據美國科學家在《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發布的新研究指出,北極部分地區的氣候變化已經出現了超「臨界點」模式,其中格陵蘭島(簡稱:格陵蘭)地區的冰川融化程度已超過「臨界點」,現已不可逆轉,即使全球現在停止變暖,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
這對我們全球人類來說都是一個「噩夢」,這意味著人類受到地球的影響將會更加強烈和兇猛,這並非是「危言聳聽」,從地球如今的氣候現象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看到,極端性的氣候現象真的還是太多了,並且對地球生命的威脅也大了很多。
格陵蘭島已經融化到什麼程度?
根據衛星監測數據顯示,格陵蘭島的巨大冰原在2019年「淨損失量」達到了創紀錄的5320億噸,這意味著我們全球海平面上升也是正處於加劇之中,這相當於每天全球的海洋有300萬噸的水增加。科學家們通過40年來的衛星數據表明,通過分析周邊200個大冰川的數據發現,格陵蘭島的冰蓋流失已經從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4500億噸冰,提升到了每年流失的冰5000億噸。
所以這也意味著北極地區的更多古老的冰已經在融化了,遺留下來的冰川並不多。同時我們也知道,本身來說如今的氣候變化加劇,形成冰的速度已經慢了很多,同時形成之後的新冰基本不可能遺留下來,這樣日久積累。冰川將會越來越少,所以很多科學家都說整個北極地區都將可能出現無冰的情況。專家通過現有的情況說明,預計在20年後北極將可能無冰,這意味著格陵蘭島的冰川在20年之後也將消失。
格陵蘭島冰川融化會帶來什麼影響?
上面我們也說了,海平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根據美國《福布斯》雜誌指出,在整個格陵蘭島地區儲存了能夠使海平面升高7米的水,而20世紀格陵蘭總共損失了約9萬億噸冰,促使海平面升高了25毫米。
其中《通信地球與環境雜誌》也指出了2019年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導致海平上升佔據的冰川達到了總數的40%,可能提升了1.5毫米的海平面上升,長期下去,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
這樣持續大規模的冰川融化,就算是海平面上升沒有達到7米,那麼世界海岸線也將可能出現「重組」,到時候如今生活在海岸線附近的成千上萬人將無法居住,到時候真的就是「陸地房」將變成「海景房」。而導致這些變化的一切因素就是全球變暖,在過去20年之中,全球變暖的加快步伐打破了這種平衡。當然說到全球變暖,這不僅是格陵蘭島地區的融冰已經過了「臨界點」,更是氣候系統的「臨界點」正在一觸即發。
這是拉響了全球的氣候的爆發點,根據蘇格蘭科學家斯圖爾特·坎寧安(Stuart Cunningham)警告稱,同時在冰川的融化之下,它可能對北大西洋環流產生潛在影響,同時由於北大西洋環流使西北歐洲的溫度比全球其他地方的緯度高5至10攝氏度。
從而已經導致全球許多地區出現氣候混亂的模式,氣候系統的「轉折點」是我們面臨的潛在災難之一,未來將會更加嚴峻,這就是格陵蘭島冰川融化引發的危機以及相應的氣候連鎖效應。
氣候變化還會引發什麼問題?
其實除了冰川融化之外,氣候變化引發的高溫,乾旱,強風暴等等也在全球普遍出現,同時野火,動植物滅絕或消失等等也在出現,而最為擔心的不僅是這些直接性的影響,還有一些隱藏性的影響正在出現。最為擔心的可能就是「封存」在北極圈地區的遠古生物。2020年以來,科學家們也在不斷聲稱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永久凍土會加速融化,古老的病毒可能會加速釋放之中。
因為大多數我們看到的「古老病毒」都是封存在冰川之中,並且能夠上萬年的存活下來。例如在2019年的時候,《自然-科學報告》指出,北極海冰消融或與致命病毒的爆發有關,可能對海洋哺乳動物造成巨大威脅。
同時科學研究團隊發現,這種被稱為「PDV病毒」的是一種致命病原體,曾致北大西洋大量海豹死亡(也就是具有明顯的毀滅性的影響)。他們還發現病毒跨越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傳播,並且可能會越來越普遍!
所以這種病毒對生物是具有毀滅性的,對哺乳動物的影響已經是可以看到的,然而科學家們並沒有說明如何去阻止它的繼續傳播,而是說可能會越來越普遍,這說明科學家們可能暫時還無法阻止它的傳播,至於是否對人類具有影響暫時沒有說明,但是我們值得警惕的是,在冰川或者永久凍土之中存在大規模人類可能都從未見過的致命病毒,一旦被釋放出來,這將可能是毀滅性的影響,所以科學家們一再提醒保護生態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能就有這部分原因吧。
參考文獻:sciencealert——Greenland's Ice Sheet Has Lost a Record Half-a-Trillion Tonnes in a Single Year《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格陵蘭島融冰已過「臨界點」 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