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研究網站「Polar Portal」6月14日發文指出,格陵蘭島13日有超過40%的地區經歷了冰雪融化,估計融冰量超過20億噸,6月中旬大量的融冰非同尋常。
格陵蘭冰蓋表面狀況,冰川運動,冰蓋對全球海平面和凍土動畫每日更新。
據悉,格陵蘭島是大量冰雪覆蓋的島嶼,其融冰季節通常發生在每年6月至8月,大量融冰的時間是在7月。哥倫比亞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教授內託比喻稱,這樣規模的融冰量,若在面積59公頃的華盛頓國家廣場堆積冰雪,高度是華盛頓紀念碑(高169.045米)的8倍。
6月13日我們計算格陵蘭冰原損失超過2 Gt(2公裡³)的冰,這種融化非同尋常。
這張地圖說明了格陵蘭冰蓋表面的質量每天是如何增減的。這就是所謂的表面質量平衡。這還不包括從冰川上崩塌的冰山和與溫暖海水接觸時融化所造成的質量損失。
據CNN報導,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格陵蘭島氣候的科學家莫特表示,融冰量突然飆升雖不尋常,但並非前所未有。2012年是格陵蘭島融冰量創紀錄的一年,幾乎整個冰原經歷有史以來第一次融化,「今年的數據和我們在2012年看到的一些融冰峰值相當。」
但初夏大規模融冰並非好現象,顯示2019年可能再次創下格陵蘭島融冰量紀錄。莫特解釋,覆蓋在格陵蘭冰原的冰雪融化,尤其夏季之初就開始,會造成夏季尾聲更多冰雪融化。
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的冰氣候學家傑森博克斯今年5月下旬曾預測,2019年將是格陵蘭島大規模融冰年。他指出,今年4月格陵蘭就開始融冰,比平均早了3周,也比2012年的紀錄還要早。
格陵蘭島表面融化程度檢測 藍色線為2019年 圖自CNN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一項模擬顯示,格陵蘭島的溫度在周三高出正常值40度左右。
除了融冰季節早,格陵蘭島西部的積雪也已低於了平均水平,綜合這些因素,莫特表示,「意味著2019年很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融化年,甚至有可能超過2012年創紀錄的融化年。」
據莫特說:持續的天氣模式為目前的冰川融化高峰埋下了伏筆。「春季的大部分時間裡,東格陵蘭島上空一直有一個高壓脊,這導致了4月份的一些融化活動——這種模式一直在持續。」
高壓脊將溫暖潮溼的空氣從大西洋中部帶到格陵蘭島的部分地區,導致冰層溫度升高。高壓也阻止降水形成,並形成晴朗、陽光明媚的氣候。
在過去的一兩個星期裡,隨著另一個高壓鋒從美國東部移動過來,這個高壓脊變得更加強大。莫特指出,2012年、2007年和2010年,所有格陵蘭島主要的融冰年份都產生過類似的氣候情況。
如果這樣極端的融冰季節正在成為新常態,那麼它可能會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導致海平面上升。莫特稱:「在過去20年裡,格陵蘭島對全球海平面上升做出『貢獻』越來越大,地表冰融化和徑流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
這裡有一段視頻,時間未知,可以看到巨大的冰山崩塌的震撼畫面
https://www.cnn.com/2019/06/14/us/greenland-sudden-ice-melt-wxc/index.html?utm_source=fbCNN&utm_content=2019-06-15T01%3A28%3A02&utm_medium=social&utm_term=link&fbclid=IwAR1nNQcln0yiGOytkX_hhzutR6-vb3GVaDDiKLa9lMuwwftF_fOIfv59_Uo
http://polarportal.dk/en/greenland/surface-conditions/
https://www.sciencealert.com/greenland-was-40-degrees-hotter-than-normal-this-week-and-things-are-getting-intense?fbclid=IwAR0UWBnyL8vlmYA0C95kX0BArG4pOQ_CQE6EC_1NM_o371vjptVFOrQMRHM
合作微信ID:729417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