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噸冰一日之內融化,格陵蘭島發生了什麼?

2020-11-25 騰訊網

Greenland lost 2 billion tons of ice last Thursday, very unusual

(圖片來源: sciencealert.com)

據外媒報導,格陵蘭島冰蓋上周四經歷了一場「不同尋常的融冰」,估計一天之內總融冰量達到20億噸。雖然格陵蘭島到處都是冰塊,但在六月中旬融化這麼多的冰是不同尋常的。格陵蘭島的「融冰期」一般為每年的6月至8月,大部分融冰發生在7月。

Over 40 percent of Greenland experienced melting last Thursday, with total ice loss estimated to be more than 2 gigatons (equal to 2 billion tons) on just that day alone.

While Greenland is a big island filled with lots of ice, it is highly unusual for that much ice to be lost in the middle of June. The average "melt season" for Greenland runs from June to August, with the bulk of the melting occurring in July.

不同尋常的融冰

專門發布格陵蘭島冰蓋和北極海冰監測數據的網站Polar Portal 6月14日發文指出,13日格陵蘭島有超過40%的地區發生了冰雪融化,如此早的大規模融冰「非同尋常」。

(圖片來源:Polar Portal 6月14日發布數據截圖)

上圖為Polar Portal 6月14日發布的13日格陵蘭島融冰狀況,地圖上紅色部分為出現冰雪融化的地方。圖片下方的曲線圖顯示了融冰地區面積佔格陵蘭島總面積的比例變化情況,藍色曲線表示今年的融冰程度,深灰色曲線則表示1981年至2010年融冰程度的平均值。淡灰色帶狀部分顯示的是某一日期不同年份之間融冰程度的差異,對於任意一天,該帶狀部分都顯示1981年至2010年期間的所有佔比值,當然,這些數據去除了每個日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The map released by Polar Portal shows where on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there has been melting over the previous day. The red shows areas where melting is occurring.

The curve under the map shows how large a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ice sheet has seen melting. The blue curve shows this year’s melt extent while the dark grey curve traces the mean value over the period 1981-2010.

The light grey band shows differences from year to year. For any calendar day, the band shows the range over the 30 years (in the period 1981-2010), however with the lowest and highest values for each day omitted.

(圖片來源:CNN)

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科學家、格陵蘭島氣候研究專家託馬斯·莫特表示,此次突然大規模融冰「非同尋常,但並非沒有先例」。

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報告,2012年,格陵蘭島融冰量創下紀錄,遠超自1979年有衛星記錄以來的所有年份,整個格陵蘭島冰蓋的97%有融冰的跡象。「今年的融冰量和我們在2012年6月看到的一些融冰峰值相當,」莫特稱。

The sudden spike in melting "is unusual, but not unprecedented," according to Thomas Mote, a research scient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who studies Greenland's climate, CNN reported.

"It is comparable to some spikes we saw in June of 2012," Mote said, referring to the record-setting melt year of 2012 that saw almost the entire ice sheet experience melting for the first time in recorded history.

Greenland’s surface melting in 2012 was intense, far in excess of any earlier year in the satellite record since 1979. In July 2012, a very unusual weather event occurred. For a few days, 97% of the entire ice sheet indicated surface melting,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NSIDC).

A bird's-eye view of the Lincoln Memorial, Reflecting Pool, Washington Monument and the National Mall. (File photo from the web)

此次融冰量20億噸是什麼概念?據報導,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曾對10億噸冰給出一個類比:「如果你將整個華盛頓國家廣場用冰雪覆蓋,高度達到華盛頓紀念碑(高約169米)的4倍,那麼這就是10億噸冰雪的體量。」

To visualize how much ice that is, imagine filling the National Mall in Washington with enough ice to reach a point in the sky four times higher than the Washington Monument, CNN reported.

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位於北美洲東北方,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格陵蘭島面積200多萬平方公裡,其中被冰蓋覆蓋的面積達180萬平方公裡。該島北岸海域長期覆蓋厚冰,通常夏天都不化。科學家稱這片區域為「最後冰區」,意思是這是北極地區最後一片常年不化的海冰。

Greenland is the world's largest island, located to the northeast of North America, between the Arctic Ocean and the Atlantic Ocean. Greenland covers an area of over 2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of which about 1.8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are covered by ice sheets.

什麼原因造成了此次融冰?

莫特表示,一種持續存在的天氣模式為當前融冰量達到峰值埋下了伏筆。「春季大部分時間裡,格陵蘭島東部上空一直有一個高壓脊,導致四月份發生了一些融冰現象,這種情況一直在持續。」

A persistent weather pattern has been setting the stage for the current spike in melting, according to Mote.

"We've had a blocking ridge that has been anchored over East Greenland throughout much of the spring, which led to some melting activity in April -- and that pattern has persisted."

(圖片來源:gizmodo.com)

高壓脊將溫暖潮溼的空氣從大西洋中部帶到格陵蘭島的部分地區,導致冰層上的溫度升高。高壓脊也阻止降水形成,並造成天氣晴朗,陽光明媚。

本月早些時候,另一個高壓脊在美國東南部造成了長時間的乾熱天氣,在過去的一兩個星期裡,隨著高壓脊從美國東部移動過來,這個高壓脊變得更加強大了。

That high pressure ridge pulls up warm, humid air from the Central Atlantic into portions of Greenland,.which leads to warmer temperatures over the ice. The high pressure also prevents precipitation from forming and leads to clear, sunny skies.

Over the past week or two, that high pressure ridge got even stronger as another high pressure front moved in from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 the one that caused the prolonged hot and dry period in the Southeast earlier this month.

(圖片來源:The Washington Post)

莫特解釋稱,白色的冰雪很明亮,將太陽光線反射回太空,減少了熱量吸收,有助於保持冰蓋低溫,這一過程被稱為「反照率」。

「這些融化事件導致地表反照率發生了變化,」莫特表示,這將使仲夏時期更多太陽的熱量被冰吸收,並導致冰融化。

White snow and ice, which is bright and reflects the sun's rays back into space, reduces the amount of heat that is absorbed and helps to keep the ice sheet cold, a process known as "albedo."

"These melt events result in a changed surface albedo," according to Mote, which will allow more of the mid-summer sun's heat to be absorbed into the ice and melt it.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員馬科·特德斯科也指出,格陵蘭島東部和中部也異常溫暖,「這引發了大範圍冰雪融化,已經達到了冰蓋面積的45%左右。」

Marco Tedesco, an ice researcher at Columbia University, added that it has been unusually warm in east and central Greenland, as well. "This has triggered widespread melting that has reached about 45 percent of the ice sheet," he wrote in an email.

提前了的融冰季,2019年格陵蘭島融冰量或再創記錄

早在一個多月前,Polar Portal網站就發文稱,格陵蘭島的融冰季幾乎提前了一個月。丹麥氣象研究所科學家5月初宣布今年格陵蘭島融冰期於4月30日開始,今年的融冰季開始時間僅晚於2016年4月開始的融冰季,當時非常不尋常的天氣模式導致融冰季於4月中旬就開始了。

Scientists from the Danish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 announced early in May on Polar Portal website that the start of the Greenland melt season this year falls on April 30, second only to 2016, when a very unusual weather pattern caused a very early start to the melt season in mid-April.

「當(格陵蘭島)冰蓋表面融化超過5%並持續3天,則第一天成為當年融冰季的開始,」科學家彼得·蘭根表示,「我們採取非常嚴格的定義,因為我們希望確保這種融化是一種持續現象,而非非季節性天氣造成的曇花一現。」

「平均而言,融冰季在5月26日左右開始,所以今年的融冰季差不多早了一個月,」他說。

「The start of the melt season occurs on the first of three consecutive days where more than 5% of the ice sheet has melt at the surface.」 said scientist Peter Langen. 「We use a pretty strict definition as we want to make sure it is a consistent start to melting and not just a blip due to unseasonal weather」.

「On average, the melt season starts around the 26th May, so we are almost a full month earlier this year」 he continued.

Icebergs float in a Greenland Fjord in June. (Photo: popsci.com)

「從2007年開始,我們看到了一系列大規模的融化,這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上世紀90年代末之前,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莫特說。

"We've seen a sequence of these large melt seasons, starting in 2007, that would have been unprecedented earlier in the record," he said. "We didn't see anything like this prior to the late 1990s.」

今年夏天的此次大幅融冰或是一個不好的跡象,表明2019年格陵蘭島融冰量可能再創新高。

This much melting this early in the summer could be a bad sign, indicating 2019 could once again set records for the amount of Greenland ice loss.

「所有的跡象似乎都表明(格陵蘭島)冰川正在經歷一個大的融化季節,」莫特說。莫特並非唯一一個這麼想的科學家。

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的冰氣候學家傑森·博克斯也持類似觀點,他在5月底預測「2019年將是格陵蘭島融冰大年」。

"All signs seem to be pointing to a large melt season," said Mote and he is far from the only scientist to think so.

Jason Box, an ice climatologist at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Denmark and Greenland, predicted in late May that "2019 will be a big melt year for Greenland."

如果極端化融冰成為「新常態」,或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對海平面上升而言。

莫特表示,在過去20年裡,格陵蘭島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貢獻」越來越大,地表冰雪融化和徑流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

If these extreme melt seasons are becoming the new normal, it could have significant ramifications around the globe, especially for sea level rise.

"Greenland has been an increasing contributor to global sea level rise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Mote said, "and surface melting and runoff is a large portion of that."

Sources: Science Alert, CNN, Gizmodo and Polar Portal

上觀新聞和觀察者網

Compiled by Zhang Jian

相關焦點

  • 格陵蘭島異常高溫,20億噸冰雪一日之間「消失」!溫室效應危害大
    提起比較有特色的旅遊勝地,很多人都會想起格陵蘭島,位於陸地最北端的格陵蘭島是個特別的存在。因為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風景也是一絕。但根據消息,6月份,格陵蘭島當地最近出現異常融冰現象,有將近40%的地區出現異常,約20億噸冰雪在一日之內被融化。除此之外,格陵蘭島雖然每年都會有一個融冰季,但往往都在6-9月份,大量融冰一般出現在7月,像如今這樣大規模的提前融冰現象實屬罕見。
  • 格陵蘭島冰層融化,20億噸冰一夜消失,地球正在求救!
    審核:小文前段時間,一則關於北極格陵蘭島一天融化20億噸冰的新聞刷爆各大網絡平臺,這是格陵蘭島有史以來一天內冰融化量的最高紀錄。雖然每年的6月份到8月份都是格陵蘭島的夏季融化期,但是如此數量的冰在一天的時間內融化還是極為罕見的。
  • 北極一天融化20億噸冰,這意味著什麼?
    2019年6月份,國際著名NASA的觀測報導,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經歷了一場非比尋常的融冰事件,在短短一天之內冰山融化約20億噸,超過整個格陵蘭冰總體積的40%,是繼2012年之後再創的歷史新高。相關專家紛紛表態,北極格陵蘭島大面積融冰或將成為常態,對全球的氣候乃是人類的生活產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島之一,位於丹麥境內(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總面積2,166,313.54 平方千米,其中冰層覆蓋面積達1,833,900平方公裡,佔比格陵蘭島總面積的80%以上。
  • 「大型冰庫」格陵蘭島一天融化20億噸冰,這一不尋常現象意味著什麼?
    據報導,格陵蘭島冰蓋(也稱為大陸冰川)6月13日經歷了一場「不尋常融冰」,估計總冰量在一天之內減少20億噸以上。專家認為,這一不同尋常的「大規模融冰」或令格陵蘭島今年融冰量創新高。如果極端化融冰成為「新常態」,或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對海平面上升而言。
  • 一天融化100億噸冰:格陵蘭島將成為新大陸?科學家喜憂參半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格陵蘭島上的冰川就開始加速融化,尤其是最近幾年,格陵蘭島的夏天幾乎變成了冰川融化的盛宴,現如今的格陵蘭島上,到處都是洶湧的冰川融水,以及由於冰川融水而形成的無數個湖泊。格陵蘭島上的溫度不斷突破極限,去年7月份,格陵蘭島上將近一半的面積都出現了0度以上的高溫,部分地區的溫度甚至接近了10攝氏度。
  • 去年格陵蘭島損失6000億噸冰,17年來損失4.55萬億噸,意味著什麼
    筆者/冰辰書生前言2020年一開年,地球就經受著許多災難,這些災難都與全球變暖有著或大或小的關係。全球變暖導致許多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情況,比如地球的南北兩極就出現了大規模的冰川融化。科學家們發現,2019年北極格陵蘭島夏季冰川損失在6000億噸。
  • 格陵蘭島一天融化了20億噸冰,對於地球來說這很不尋常
    極地研究網站「Polar Portal」6月14日發文指出,格陵蘭島13日有超過40%的地區經歷了冰雪融化,估計融冰量超過20億噸,6月中旬大量的融冰非同尋常。據悉,格陵蘭島是大量冰雪覆蓋的島嶼,其融冰季節通常發生在每年6月至8月,大量融冰的時間是在7月。哥倫比亞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教授內託比喻稱,這樣規模的融冰量,若在面積59公頃的華盛頓國家廣場堆積冰雪,高度是華盛頓紀念碑(高169.045米)的8倍。
  • 中國衛星回傳照片:北極冰川融化愈演愈烈,一天融化20億噸冰
    如今天要講的冰川融化問題就是其中之一。中國衛星回傳照片:北極冰川融化愈演愈烈,一天融化20億噸冰。人類的環境惡化問題似乎已經十分嚴峻了。據悉,在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就曾經發生過非常匪夷所思的冰川融化時間。在2019年的6月份,格陵蘭單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內竟融化了約20億噸的冰,而這些融化的冰雪已經佔到了格陵蘭島全部冰雪的40%,十分誇張。
  • 去年格陵蘭島損失6000億噸冰
    據科學家報告,去年覆蓋在格陵蘭島上的幾千米厚冰原,在新降雪與融水和排入海洋的冰之間,出現了接近紀錄的不平衡。6000億噸的淨損失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1.5毫米,約佔2019年總海平面上升的40%。直到20世紀末,格陵蘭島的冰原所積累的冰量與它所能承受的冰量相當,足以將世界上的海洋抬高7米。
  • 北極格陵蘭島破歷史紀錄一天融化20億噸冰 這意味著什麼?
    根據NASA 的觀測,截止到本周四(6月13日)地處北極地區的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上的冰已經融化了超過40%,而且僅在周四一天就破歷史記錄的融化了20億噸冰。正常來講,格陵蘭島上的冰都是從6月份開始融化的,一直持續到8月末為止。
  • ...下方襲來:溫暖的海水在冰下流動,導致格陵蘭島冰川融化速度更快了
    這些科學家所研究的「冰舌」長度大約有80公裡長。研究顯示,超過1.6公裡寬的一股來自大西洋的溫暖海水,直接流向冰川,在與冰接觸的過程中,海水將大量熱量從海洋引向冰川,從而加速了冰川融化。領導該研究團隊的德國海洋學家賈寧·沙弗爾說:「加劇(冰川)融化的原因現在很清楚。」
  • 歐洲熱浪烤焦北極,格陵蘭冰蓋90%融化!一天就融冰100多億噸
    7月下旬,一個特殊的高壓系統強勢控制歐洲,造成創紀錄的高溫天氣,比如西歐的荷蘭,酷熱天氣在一周之內就導致400餘人喪生!然而,這個高壓系統的威力遠比大家想像的嚴重——這個高壓系統向北穿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並向西橫跨北大西洋後,於8月初與來自北極的另一個高壓系統相結合,最終在格陵蘭島上形成了相當強勢且穩定的高壓系統,這給格陵蘭帶來的非常少見的「高溫」天氣。
  • 格陵蘭島,冰蓋一年融化5320億噸,創下歷史紀錄
    冰蓋2019年損失冰量達5320億噸,創下歷史紀錄,是2003年以來年平均損失量的兩倍。格陵蘭島冰蓋融化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因素,如果氣候變暖保持當前速率,格陵蘭島冰蓋將在2100年左右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至少10釐米。
  • 格陵蘭島5860億噸冰蓋融化!這意味著什麼?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受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影響,2019年,格陵蘭島有5860億噸的冰蓋融化,這一體量的水位足以沒過美國面積第三大的州——加利福尼亞州1.25米,為有相關記錄以來最大值,此前的紀錄為2012年的5110億噸。
  • 格陵蘭島冰的融化速度已比2003年快了四倍!
    博科園-科學科普:該論文的第一作者、俄亥俄州知名學者、俄亥俄州立大學地球動力學教授麥可·貝維斯(Michael Bevis)說:無論這是什麼,都無法用冰川來解釋,因為那裡的冰川並不多,肯定是地表的質量——從海岸線往內陸融化的冰。Bevis和合著者認為,這種融化主要是由全球變暖造成的,這意味著在格陵蘭島的西南部,夏季不斷增長的河流正流入海洋。
  • 5320億噸!正加速融化的格陵蘭島的冰蓋會不會從地球上消失?
    德國研究者在最近一期自然期刊旗下的《通訊-地球與環境》發文稱,去年,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達到創紀錄的5320億噸,相當於全年以平均每分鐘100萬噸的速度在融化。流浪地球海報,冰封上海 圖片來源:網絡 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
  • 僅一天就損失20多億噸冰!格陵蘭島冰川融化創紀錄,引發氣候擔憂
    格陵蘭島正在經歷極端的融化,專家預測,就冰的損失而言,今年將是另一個創紀錄的年份。上周,該國在一天之內損失了20多億噸冰。從某種角度來看,它的重量相當於340座吉薩金字塔、8萬尊自由女神像或1200萬隻藍鯨。
  • 格陵蘭島冰川融化速度比預估快了50年
    格陵蘭島因冰川而聞名,但在過去的一個月裡,這些冰川超乎想像的快速融化。科學家原本預估這融化的速度50年後才會發生,7月底,融化已達到氣候模型預測2070年才會發生的最糟狀況。華盛頓郵報報導,8月1日,格陵蘭島的冰蓋一天損失高達12.5億噸,超過1950年有記錄以來比任何一天都還要嚴重。這大量的融化暗示,格陵蘭島的冰蓋正接近一個臨界點,可能步上一個無法回頭的路使它完全消失。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災難性的海平面上升將吞噬全球沿海城市。北極的融冰季節從每年6月開始,8月結束,7月份達到高峰。
  • 格陵蘭島冰融化加速,如海平面上升約7米,我國大城市或被淹沒 ​
    (約4500億噸)基本上處於平衡狀態。但是在2000年左右,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速度穩步增加,到如今每年的冰損量比增加的要多出大約500億噸,所以顯示是損失多,增加少了。>一旦融化速度加速,那麼肯定會更加的快,因為除了氣溫上升導致冰融化之外,海溫的上升也會加速冰川融化,所以最終可能不止每年約3公裡的融化速度了。
  • 2019年融化5320億噸冰,格陵蘭融冰過臨界點,無法阻止?
    就比如格林蘭島,它已經融化到了什麼程度呢,兩極冰川已經融化到什麼程度了呢?我們首先來看到格陵蘭島的冰,根據衛星檢測數據顯示,格陵蘭島的巨大冰,在2019年已經打破了歷史紀錄,他已經創造了5320億噸的冰已經融化,這就意味著,我們全球海平面也正在不斷的上升相當於每天全球的海洋有300萬噸的冰在不斷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