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融化125億噸冰,全球變暖再破新紀錄,氣候變化令人擔憂

2021-02-15 宇宙奧秘

南極和北極,在人們的認知中,屬於極寒地帶,那裡即使是夏天,也異常的寒冷,常年被冰雪所覆蓋著,哪怕是周圍的國家和地區,也都是比較寒冷的。不過自從全球變暖現象開始之後,特別是近些年以來,人們開始發現兩極封凍了上億年的冰山,開始融化了。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分布著陸地和海洋,而在陸地之上,又分為平原、高原等不同的地形地貌。而在兩極地區,陸地上常年被極厚的冰層所覆蓋的區域,便是冰蓋,目前地球上一共存在著2大冰蓋,分別是南極冰蓋和格陵蘭冰蓋,它們兩個加在一起,共佔據全球冰川總面積的97%,總冰量的99%,可以說一旦這兩處冰蓋融化,那麼對於地球的影響,將不可預估。

作為全球第二大冰蓋的格陵蘭冰蓋,早在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便因為開始融化,而受到世界各地科學家們的共同關注,多年來一直持續對它進行研究,以判斷氣候變化和它之間的關係影響。根據初步的分析預估,一旦格陵蘭冰蓋全部融化,海平面將至少上升超過6公尺,很多沿海國家和地區都會跟著遭殃。

在半個多世紀之前,格陵蘭冰蓋雖然融化,但是消減一直處於持平的狀態,雖然它距離極地比較遠,但是因為冬天的溫度足夠寒冷,所以即使夏天會融化掉一部分,在冬天的時候也會被完全補充上的。不過在上世紀末期的時候,人類工業發展紅紅火火,格陵蘭冰蓋的融化速度也開始加快了,幾乎每年海平面都會上升,而且逐漸威脅到沿海地區。

早在2010年,科學家們就曾發出過預警,如果全球氣溫再整體上升2-7℃,那麼地球上將再也不會存在格陵蘭冰蓋,而伴隨著冰蓋的全部融化,海平面整體上升7米,日本、澳大利亞、上海等絕大部分沿海國家和地區,也都將被海水淹沒。

之前,科學家們預測的時間是200年-300年的時間,不過如今這個時間明顯的提前了不少,根據數據統計,光是剛剛過去的7月份,格陵蘭冰蓋的融化速度,就又創了新的歷史新高,整整1970億噸冰融化到海水之中,而最高的一天,竟然就融化了125億噸冰,可以說非常的驚人了。

相信這幾年很多人都會明顯感覺到氣候的不正常,這些都是因為全球變暖引發的氣候異常,而且很多地方更是爆發了極端的高溫天氣,導致很多人受災。全球變暖帶來的不止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這麼簡單,對於人類來說,最具有威脅性的還有永凍土,我們都知道永凍土的裡面埋藏著大量的遠古細菌和病毒,一旦進入到人類的生活之中,同樣將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甚至很多已經消失數百年的疾病,都會捲土重來。

科學家們認為,在未來的11年中,如果人類不能好好地治理溫室效應,那麼或許太陽系中地球的另一個「姊妹行星」——金星,就是我們的前車之鑑。一些科學家通過對金星研究發現,金星上的溫室效應來自於金星內部,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是「金星人」自己親手毀掉了自己的家園。

相關焦點

  • 中國衛星回傳照片:北極冰川融化愈演愈烈,一天融化20億噸冰
    其中不乏有一些科技會給人們的生活造成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就大大縮短了各個地方的人們之間的距離。而說到距離比較近的就是智慧型手機了,現在的人們沒有智慧型手機已經不知道怎麼生活了。不過,科技除了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改善和便利以外,也會給人們帶來不可逆的災害。如今天要講的冰川融化問題就是其中之一。
  • 格陵蘭島冰蓋正加速融化,一天內失去110億噸冰
    但是事實上,這些年的情況似乎發生了變化,感覺越來越熱了。今年6月份、7月份以來,多地區出現高溫天氣,打破歷史記錄從6月份開始,我們就已經聽到很多關於高溫天氣的消息,很多地區的最高溫度都打破歷史紀錄。最明顯的就是歐洲地區和印度局部地區,最高溫度已經達到了四五十攝氏度上下。
  • 2019年融化5320億噸冰,格陵蘭融冰過臨界點,無法阻止?
    最為危險的兩極冰川融化,我們應該如何去讓地球停止變暖,讓降雪增加,雖然可能降雪也已經無法彌補我們如今流失的冰。這對我們全球的全人類來說是一個噩夢,這也意味著地球將會人類受到巨大的影響。我們首先來看到格陵蘭島的冰,根據衛星檢測數據顯示,格陵蘭島的巨大冰,在2019年已經打破了歷史紀錄,他已經創造了5320億噸的冰已經融化,這就意味著,我們全球海平面也正在不斷的上升相當於每天全球的海洋有300萬噸的冰在不斷地增加。
  • 人類碳排放量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 但全球變暖仍令人擔憂
    人類碳排放量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 但全球變暖仍令人擔憂人類碳排放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這是新冠疫情下的好消息,但專家認為只屬短暫性質,氣候變化仍是全球一大威脅。其中一份最新報告稱,2019年是歐洲史上最熱一年,格陵蘭冰川融化加速令人擔憂。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22日在日內瓦總部表示,疫情下各國工業活動及交通流量減少,預料今年全球碳排放量將下降6%,為二戰後最大跌幅。
  • 北極格陵蘭島破歷史紀錄一天融化20億噸冰 這意味著什麼?
    根據NASA 的觀測,截止到本周四(6月13日)地處北極地區的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上的冰已經融化了超過40%,而且僅在周四一天就破歷史記錄的融化了20億噸冰。正常來講,格陵蘭島上的冰都是從6月份開始融化的,一直持續到8月末為止。
  • 「大型冰庫」格陵蘭島一天融化20億噸冰,這一不尋常現象意味著什麼?
    據報導,格陵蘭島冰蓋(也稱為大陸冰川)6月13日經歷了一場「不尋常融冰」,估計總冰量在一天之內減少20億噸以上。專家認為,這一不同尋常的「大規模融冰」或令格陵蘭島今年融冰量創新高。如果極端化融冰成為「新常態」,或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對海平面上升而言。
  • 北極一天融化20億噸冰,這意味著什麼?
    2019年6月份,國際著名NASA的觀測報導,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經歷了一場非比尋常的融冰事件,在短短一天之內冰山融化約20億噸,超過整個格陵蘭冰總體積的40%,是繼2012年之後再創的歷史新高。相關專家紛紛表態,北極格陵蘭島大面積融冰或將成為常態,對全球的氣候乃是人類的生活產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島之一,位於丹麥境內(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總面積2,166,313.54 平方千米,其中冰層覆蓋面積達1,833,900平方公裡,佔比格陵蘭島總面積的80%以上。
  • 格陵蘭島冰層融化,20億噸冰一夜消失,地球正在求救!
    審核:小文前段時間,一則關於北極格陵蘭島一天融化20億噸冰的新聞刷爆各大網絡平臺,這是格陵蘭島有史以來一天內冰融化量的最高紀錄。雖然每年的6月份到8月份都是格陵蘭島的夏季融化期,但是如此數量的冰在一天的時間內融化還是極為罕見的。
  • 格陵蘭2019年破融冰紀錄達5320億噸!光7月就流失一半
    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越趨嚴重,最新研究指出,格陵蘭2019年破融冰紀錄,流失5320億噸的冰量,幾乎一半冰量於7月份流失。CNN報導,20日發表於期刊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的研究指出,格陵蘭在2019年流失5320億噸的冰,這比2003年以來的年平均還多出一倍多。去年7月,來自歐洲的暖空氣北移,導致氣溫遠高於正常,造成冰層表面大面積融化。2003年至2016年間,格陵蘭冰層平均每年融化2550億噸冰。
  • 歐洲熱浪烤焦北極,格陵蘭冰蓋90%融化!一天就融冰100多億噸
    雖然我們通常不認為裸露的冰是暗色的,但它的確比剛落下的雪更暗,這意味著它反射陽光的效率其實降低了。在歐洲熱浪到達格陵蘭之前不久,一場短暫的降雪事件雖然覆蓋了部分格陵蘭的冰蓋,但受到之前6月融化事件的影響,格陵蘭冰蓋其實大部分都是裸露的。廣泛的融化進一步使冰變暗,使其能夠吸收更多的陽光,從而帶來更多的融化。
  • 格陵蘭島,冰蓋一年融化5320億噸,創下歷史紀錄
    ,創下歷史紀錄,是2003年以來年平均損失量的兩倍。格陵蘭島冰蓋融化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因素,如果氣候變暖保持當前速率,格陵蘭島冰蓋將在2100年左右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至少10釐米。研究稱,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可能已經達到了「臨界點」,甚至它已經是處於「不可逆轉」,完全消失的道路上。
  • 全球變暖加速:西伯利亞永凍層解凍、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可能會釋放...
    氣象學家認為,這一創紀錄的高溫「如果沒有人為因素引起的氣候變化,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根據對100個野外站點的觀察,科學家們估計,從2003年到2017年,全球變暖導致的北部多年凍土層融化釋放的碳,平均每年比植被吸收的要多出6億噸。
  • 喜馬拉雅每年流失80億噸冰 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是最大原因
    喜馬拉雅每年流失80億噸冰 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是最大原因  Emma Chou • 2019-06-20 15:37:20 來源:前瞻網
  • 去年格陵蘭島損失6000億噸冰
    據科學家報告,去年覆蓋在格陵蘭島上的幾千米厚冰原,在新降雪與融水和排入海洋的冰之間,出現了接近紀錄的不平衡。6000億噸的淨損失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1.5毫米,約佔2019年總海平面上升的40%。直到20世紀末,格陵蘭島的冰原所積累的冰量與它所能承受的冰量相當,足以將世界上的海洋抬高7米。
  • 格陵蘭島一天融化了20億噸冰,對於地球來說這很不尋常
    據CNN報導,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格陵蘭島氣候的科學家莫特表示,融冰量突然飆升雖不尋常,但並非前所未有。2012年是格陵蘭島融冰量創紀錄的一年,幾乎整個冰原經歷有史以來第一次融化,「今年的數據和我們在2012年看到的一些融冰峰值相當。」
  • 格陵蘭島冰的融化速度已比2003年快了四倍!
    自2002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德國聯手發射「恩典號」(GRACE)以來,氣候科學家和冰河學家一直在監測整個格陵蘭冰蓋。GRACE是重力恢復和氣候實驗的縮寫,包括兩顆測量格陵蘭島冰層流失的衛星。來自這些衛星的數據顯示,從2002年到2016年,格陵蘭島每年大約損失2800億噸冰,相當於每年海平面上升0.03英寸。但是整個島嶼的冰損失率遠沒有穩定下來。
  • 全球變暖現象更加嚴重!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的冰架也融化坍塌
    經科學家們推測,因全球變暖導致的後果有多種,平均氣溫上升、極端天氣頻發、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不斷加劇的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已嚴重影響社會經濟、人類健康、人口移徙、糧食安全以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這意味著近幾年的全球氣溫變化非比尋常。
  • 全球變暖再響警報:冰層融化,海平面上升,數百萬人或流離失所
    》,該協議規定所有相關國家承諾到2100年將全球變暖控制在遠低於2攝氏度(3.6華氏度)的水平,最好是1.5攝氏度(2.7華氏度)。然而,一份新的報告卻警告說,全球變暖可能在未來四年之內就將超過1.5攝氏度。
  • 研究稱,23年來損失了28噸冰。毫無疑問是氣候變暖的直接後果
    研究人員發現,冰的流失率也在增加。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它已經上升了57%,「從每年0.8萬億噸增加到1.2萬億噸——這是由於山地冰川、南極洲、格陵蘭島和南極冰架造成的損失增加。」研究人員說,在同一時期,南極和格陵蘭冰原和山地冰川的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35毫米。
  • 北美甲烷冰或將解凍 應對氣候變化面臨新挑戰
    圖片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原標題:北美東海岸甲烷冰或將解凍應對氣候變化面臨新挑戰  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由於流經北美東海岸的墨西哥灣暖流發生了變化,沉睡在該地區約1萬平方公里海床上的冰凍甲烷已變得很不穩定。由於甲烷的溫室效應遠遠大於二氧化碳,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任何大規模的甲烷釋放都將對氣候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