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碳排放量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 但全球變暖仍令人擔憂

2020-12-05 圈捕頭

人類碳排放量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 但全球變暖仍令人擔憂

人類碳排放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這是新冠疫情下的好消息,但專家認為只屬短暫性質,氣候變化仍是全球一大威脅。其中一份最新報告稱,2019年是歐洲史上最熱一年,格陵蘭冰川融化加速令人擔憂。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22日在日內瓦總部表示,疫情下各國工業活動及交通流量減少,預料今年全球碳排放量將下降6%,為二戰後最大跌幅。他認為這對環境是「短期」的好消息,但仍不足以達致2015《巴黎氣候協定》全球減排7%的目標,又警告隨著疫情緩和及經濟恢復,明年碳排放量很可能會比疫情前更高,「過去幾次經濟復甦造成的碳排放增幅,都比經濟危機爆發前更多」。塔拉斯呼籲各國政府團結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我們要拿出像對抗新冠病毒一樣的決心和團結。我們要拉低疫情曲線,同時要拉低氣候變化曲線」。另外,世界氣象組織發表最新全球氣候報告,指出2015年至2019年是有紀錄以來最暖的5年,全球平均溫度相比工業化前上升攝氏1.1度。同一天,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也公布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是歐洲歷史上最熱的一年,超越了2014年、2015年和2018年的紀錄。報告指出,隨著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歐洲史上12個最熱的年份中,有11個出現在在2000年之後。一般來說,厄爾尼諾現象會導致天氣異常炎熱。但研究人員指出,2019年沒有厄爾尼諾現象仍創下最熱年份紀錄,令這個記錄更加非比尋常。去年引致高溫的是歐陸上空的高氣壓,造成6、7月的熱浪,使2019年7月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其中,法國、德國、比利時和荷蘭等國家均錄得有史以來的最高氣溫。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會使高氣壓現象會越趨嚴重。歐洲北極地區也不例外,氣溫比正常值高出近攝氏1度。英國利茲大學極地觀測與建模中心主任薛柏德表示,格陵蘭冰原的加速融化,使數據更加令人擔憂。

相關焦點

  • 冠狀病毒導致二戰以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最大的一年或阻止...
    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下降)表示,其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以上,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下降1.4%以來的首次下降。
  • 全球碳排放量逐步回升
    中國的碳排放量已恢復到了2019年的水平,這與今年早些時候相比是一個急劇的逆轉,那時中國的二氧化碳日排放量曾一度暴跌四分之一。在美國,6月初的二氧化碳日排放量同比下降了7%左右,而4月份的降幅是三分之一左右。  歐洲和印度的碳排放也有著相似的規律。總而言之,在今年6月初,全球平均每日碳排放量比2019年的平均水平低5%左右,但高於今年4月份的約17%的峰值減排。
  • 人類大腦開始退化?科學家警告:全球變暖或導致人類認知能力下降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的形成,進而演變為全球變暖危機。但是最新研究表明,當全球變暖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僅會對地球的環境氣候產生影響,還會可能損害人類的思考能力。
  • 今年以來全球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4.5%
    今年以來,由於全球範圍持續的疫情因素影響,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同比下降了10%,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4.5%。8月22日,今年「地球超載日」來臨,由於疫情期間人類生態足跡相應減少,該日期比去年的7月29日推遲了三個多星期。
  • 人類作繭自縛?全球變暖或將導致大腦退化,複雜思維能力下降50%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的形成,進而演變為全球變暖危機。但是最新研究表明,當全球變暖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僅會對地球的環境氣候產生影響,還會可能損害人類的思考能力。
  • 新冠疫情將使全球碳排放下降6%,但不足以抑制全球變暖
    近日,據媒體報導,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使全球經濟幾乎陷入停滯,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下降最多的一年。全球碳計劃組織主席羅布傑·克遜表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超過5%,這將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首次下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下降最多的一次。」但這並不足以抑制全球變暖,WMO敦促各國政府在疫情恢復計劃中完善氣候行動部分。羅布·傑克遜指出,無論是蘇聯解體,還是過去50年間的各種石油危機或儲蓄和貸款危機,都沒有像這次的疫情一樣影響排放量。
  • 科學發現:新冠正在阻止全球變暖!
    科學發現:新冠正在阻止全球變暖!5%,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下降(上下圖為,今年一月和三月歐洲的二氧化氮排放)·傑克遜(Rob Jackson)表示,其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以上,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下降1.4%以來的首次下降。
  •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全球變暖和全球變冷,哪一個更加可怕?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全球變暖和全球變冷,哪一個更加可怕?人類在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之後,整個人類文明都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人類每時每刻也在不斷的享受著這種發展帶來的成果,但是隨著而來,也有著非常慘重的代價,從很大程度上面來說,人類文明的發展是建立在破壞地球環境的基礎之上的,工業文明以來,人類的碳排放量逐年增加,自然資源的開採也在不斷的提升,這些問題在短時間之內,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量的積累,最終都會迎來質的變化。
  • 碳排放急速下降 新冠疫情正在阻止全球變暖
    近日,據媒體報導,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使全球經濟幾乎陷入停滯,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下降最多的一年。全球碳計劃組織主席羅布傑·克遜表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超過5%,這將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首次下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下降最多的一次。」羅布·傑克遜指出,無論是蘇聯解體,還是過去50年間的各種石油危機或儲蓄和貸款危機,都沒有像這次的疫情一樣影響排放量。
  • 因為全球變暖的影響 今年可能是往年以來最熱的
    全球變暖可以說歷年以來一直被你們所關注的時間,因為全球的經濟這幾十年來一直是快速發展的狀態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持續增加,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變暖越來越嚴重。 明天,4月的最後一天,杭州將熱出新高度。預計最高氣溫將達到33℃左右,有望再次刷新今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 全球變暖使海洋溫度上升,相當於每秒爆炸一顆原子彈!
    全球變暖導致海洋溫度的上升,相當於在過去的 150 年間每秒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威力。海洋吸收了超過 90% 人類溫室氣體排放所產生的熱量,相對而言,空氣、地面、冰蓋只吸收了少部分熱量。海洋吸收了極大量的熱量,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颶風、颱風盛行。
  • 2015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首次下降:中國立大功
    研究人員認為,這將標誌著全球溫室氣體首次在經濟顯著增長的情況下下降。2015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將下降此前,全球溫室氣體曾經有過下降記錄,但彼時是在2007年開始的金融危機(經濟衰退)期間。當然,該文章作者也警示,這種下降有可能是暫時的,為了避免全球變暖的危險,各國依舊需要實現從石化能源向清潔能源的轉型。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編者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愈演愈烈,至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與生態話題。「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北極冰川加速融化,關於全球氣候變暖你必須知道的三件事
    2005年至2017年間,全球海平面上升約3.5毫米,其中格陵蘭島冰蓋融化貢獻了其中的0.76毫米。全球變暖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如今我們可以做的只是儘量減緩變暖趨勢。中國碳排放量佔全球27%,美國15%,印度為6.8%。巴黎協定於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將在2020年後開始見多效果。
  • 病毒能阻止全球變暖?超過25億人「禁足」後,地球開始自我拯救!
    病毒可以阻止全球變暖?超過25億人「禁足」後,地球開始自我拯救!現在的全球變暖已經不再是存在於我們腦海當中的一個名詞,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全球變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全球變暖是指在某一段時間之內,地球的大氣和海洋因為溫室效應而導致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的結果,現在由於全球變暖的到來,大多數的山脈冰川出現了退卻的現象,在未來或許我們將會迎來高山無雪或者是無冬之年。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黃恩清、田軍: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編者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愈演愈烈,至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與生態話題。「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中國碳排放量再次成全球焦點
    >
  •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我的煤炭網>新聞>國際資訊>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界面 發布日期:2018-12-09 12:52:57 新聞歸檔
  • 科學發現:新冠正在阻止全球變暖!
    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下降(上下圖為,今年一月和三月歐洲的二氧化氮排放) 負責全球碳計劃的主席羅布·傑克遜(Rob Jackson)表示,其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以上,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下降
  • 科學發現:新冠正在阻止全球變暖
    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下降(上下圖為,今年一月和三月歐洲的二氧化氮排放)負責全球碳計劃的主席羅布·傑克遜(Rob Jackson)表示,其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以上,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下降1.4%以來的首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