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開啟自救模式?科學發現:新冠正在阻止全球變暖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據《每日郵報》4月3日報導,提供基準排放數據的科學家稱,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使各經濟體幾乎陷入停滯,因此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下降最多的一年。

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下降(上下圖為,今年一月和三月歐洲的二氧化氮排放)

負責全球碳計劃的主席羅布·傑克遜(Rob Jackson)表示,其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以上,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下降1.4%以來的首次下降。

加州史丹福大學地球系統科學教授傑克遜對路透社說:「 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5%或更多,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從未見過的下降。」

他說,無論是蘇聯解體,還是過去50年的各種石油或儲蓄和貸款危機,都可能不會像這場危機那樣影響排放。

法國在封鎖前後的二氧化氮排放量

另外氣候科學家警告世界各國政府,全球排放量必須在2020年開始下降,以避免全球變暖。雖然現在碳排放量已經下降,但是,這種改善是用關閉工廠,停飛了航空公司,並迫使成千上萬的人呆在家裡換來的。

在義大利的威尼斯,由於遊客驟減及疫情下交通流量大幅減少,城市的汙染水平下降,甚至連威尼斯運河都變得清澈起來。

圖源:forbes,下同

由於運河及港口內少了船隻和遊船,使得水的流動保持在最低水平,導致粘土顆粒和其他汙染物落到河底,河水能見度提升。

各種魚類、天鵝、鸕鷀回歸。

圖源:twitter

甚至有人還拍到運河裡驚現海豚的畫面。

這番令人震驚的自然變化聽起來不可思議,事實上該新聞的確有誇大的成分。

《國家地理》雜誌指出天鵝和一些海鳥本身就是威尼斯運河的常客,而海豚是在數百英裡外地中海撒丁島的一個港口所拍攝的。

但在義大利其它地方,也出現了一些不同常態的風景。

在羅馬,沒了丟硬幣的遊客以後,居民注意到有鴨子在著名的特萊維噴泉裡休息。

在義大利撒丁島的第二大城鎮薩薩裡,野豬旁若無人的在街上遊蕩。

義大利的其他城鎮的街道,還有馬匹和羊群出現。

自義大利全面性封國後,一邊是城市封鎖居民隔離,一邊卻是動物們在城市裡自由漫步。

全球人類被病毒侵擾的時候,動物們卻從有限的人類活動中獲益,得以暢快的呼吸。

在日本奈良,由於遊客減少,公園裡餵鹿的人也少了。

奈良市區街道上,習慣被投餵的鹿開始在空蕩的街道上覓食,尋求自給自足。

有些覓不到食物的鹿,甚至啃食起道路上的綠化帶。

圖源:boredpanda

在上周日,印度新德裡的街區內,一隻猴子被發現在一條滿是商店的小巷裡尋找食物。

雖然印度的新聞較少進入視野,但實際上新德裡已經於3月23日起封城,只保留基礎生活保障行業的運行。

而在泰國盧普布裡的Prang Sam Yod寺廟附近,一群飢餓的猴子在廣場上聚集,爭搶所剩無幾的食物,場面相當壯觀。

在泰國南部某處市政廳大樓,一群猴子為了尋找食物攻佔了那裡。

猴子們把屋頂、電線、天花板設備都扯壞了,迫使工作人員逃離。

thethaiger.com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衛報》記者夏洛特·西蒙茲發推稱,發現有野生火雞出現在一所已空閒的校園操場。

連英國盧頓機場附近的田野裡,據報導也發現了鹿的身影。

英國首相已宣布全國封鎖三周,如不遵守警察有權力強制執行,「群體免疫」的策略不攻自破。

而在中國,近日南京一家幼兒園闖進一隻小狐狸。園方在儲物間發現它的時候還以為是標本,仔細看才發現竟是活物。

找來食物投餵小狐狸,它也不怕人。只顧著湊上前吃食,樣子十分可愛。

前段時間,武大網紅狐狸珞珞由於疫情期間學校沒人,也現身珞珈山腳下覓食,被守值老師發現。

疫情之下,世界正同化成一個縮影。

雖然這些畫面或缺乏真實考究、存在誇大成分,卻也實實在在反映出人與自然之間潛移默化的關係。

這些野生動物在人類封城後,肆意在城市遊蕩。沒有了人類活動的約束,它們獲得相對自由和更加廣闊的空間。

習慣被投餵的動物在飢餓的狀態下本能被喚醒,而真正長期野生的動物則大膽涉獵從未踏足的人類領地。

那些昔日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多是假象。人類雙手觸及範圍內,必然會破壞它們生存的淨土。

人類誕生活動以來,就順應了弱肉強食的法則,或獵殺或飼養動物,也侵佔了它們原本的家園。

全球疫情肆虐之下,這些奇妙的畫面既讓人震驚,又使人心生敬畏。

人類在受苦,自然卻悄然煥發出新生。這場疫情難道真是對人類的懲罰?

回望如今的全球疫情。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推出的全球疫情跟蹤瀏覽網站統計,截止到今天,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已超過100萬例,

美國確診超過27萬例,確診人數超越中國和義大利,全球第一。

疫情發展到這一幕,是誰也不曾料想到的。

我們總說人類命運共同體,到了生死攸關的這一刻,也終於意識到此話不假。

除了美國,義大利的疫情也相當緊張。

截至目前,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11.5萬例,死亡病例累計約1.4萬例。

粗略計算,死亡率超過10%!

要知道,義大利只有六千多萬人口,而湖北的新冠肺炎病死率不足5%,這樣一對比,義大利無論是感染率還是病死率都相當可怕了。

其他歐洲國家和北美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其實,我們明明是有前車之鑑的,還是用血淋淋的生命換來的經驗教訓,無奈卻被一些人「無視」了。

黑格爾曾說,「人類從歷史中所得到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吸取歷史教訓。」

曾經的澳洲山火才過去多久呢?

這場持續五個月的山火,有5億動物在這場大火中喪生...

不久前東非蝗災肆虐,不知有多少人面臨溫飽危機...

青藏高原發現的28種新病毒還記得嗎?

.........

「善忘」或許是人的本性,

但反思近一年內發生的這些系列災難,災難本身,它或許還有其它的意義?

山火、病毒、蝗災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接連發生,有網友甚至戲稱,仿佛「末日」要來了。

所謂的「末日」何時降臨誰也無法預料,但所發生的這一切,或許是大自然向我們發出的警告。

如果我們不重視,這樣的事情只會不斷重演,甚至情況變得越來越糟。

圖源:央視新聞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

千百萬年來,這句流傳的名言表示出人類盲目的高傲和目無一切。

而事實上呢?

大自然並不需要人類,人類卻需要大自然。

在一部紀錄片《大自然在說話》中,有些話特別讓人觸動:

「我已經度過了四十五億年,是你們人類存在時間的兩萬兩千五百倍,

我並不需要人類,人類卻離不開我。

越來越多的人類啊,你們想怎樣度過每一天,在意我,或者忽略我,我並不在乎,你們的行為決定你們的命運,不是我的。

我是大自然,我將繼續存在

我隨時都在進化

而你們呢?」

我們呢?

大自然的存在亙古綿長,人類不過是後來物種進化的結果。

表面看來,人與自然似乎此消彼長,實際上,人與大自然密不可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各國都相繼採取了嚴厲的抗疫措施,其中包括建議疫情期間居家不出門,減少感染傳播的風險。

連向來自由奔放慣了的義大利民眾也因為疫情害怕了,紛紛自覺居家隔離。

結果,短短的時間內,整個義大利的空氣汙染都減少了。

歐洲環境署(EEA)發布的關於義大利在疫情期間空氣品質變化的數據中可以發現,

自從義大利封國以來,國內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大幅降低。

義大利北部地區的變化最明顯,它也是這次疫情的重災區。

通過分析衛星監測圖,2月到3月短短一個月,義大利空氣品質有了明顯的好轉。

2月14日:

3月7日:

中國的空氣汙染狀況也明顯好轉。

根據NASA和ESA的汙染檢測衛星收集到的數據,從1月20日全民抗疫以來,中國上空的二氧化氮也大大減少。

武漢上空的二氧化氮濃度變化更是清晰可觀: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採取嚴格的檢疫措施,工廠關閉、交通量減少,全球一氧化碳和類似汙染物的排放量與去年對比,同比下降了53%。

見多識廣的NASA研究員也對此表示驚訝:

「這是我頭一次看到在如此廣闊的範圍內發生的戲劇性下降。」

這段時間人類只是減少了出門的頻率,就讓大氣上空發生如此大的變化,讓人不得不感嘆。

還記得疫情初期傳出的病毒源頭——華南海鮮市場嗎?

雖然已有最新研究證明那裡並非病毒的發源地,但無法推卸的事實是,種種跡象都表明此次疫情或跟野生動物有極大關聯。

曾經在餐桌上的「美味」早已被證實能悄然傳播病毒,要人的命。

2003年令人聞風喪膽的SARS傳染源歷經多年被證實正是菊頭蝠,而果子狸是中間宿主。

17年過去了,卻仍然有人在不知好歹地食用野生動物。

或許這場疫情,真的是人類在自食惡果,但在自然界看來,這也只是一場人類的優勝劣汰。

人類雖然高度聚居,卻未曾真正站在自然鏈的頂端。

這場疫情給人類的重創,是物種長期試錯總結的教訓。雖然物種優勝劣汰,卻也應該遵循一定的自然規律。不只是人類,這也是地球上其它物種都應該遵循的規律。

而野心勃勃的人類卻總在妄圖打破自然的規律,付出違背自然的代價。

這次新冠的疫情就是給人類的一次警告,一次淨化,一次懲罰。你以為你避開了魔鬼,但照鏡子時發現,自己才是魔鬼!這次新冠的疫情就是給人類的一次警告,一次淨化,一次懲罰。告訴人類:人類並不是地球的主人,請不要自己作死。

總監製:陳良傑

監製:夏宇

編輯:顧佳贇

製作:張靜、萬宏蕾、周周

相關焦點

  • 地球開啟自救模式?科學發現:新冠正在阻止全球變暖!
    加州史丹福大學地球系統科學教授傑克遜對路透社說2020年開始下降,以避免全球變暖。園方在儲物間發現它的時候還以為是標本,仔細看才發現竟是活物。找來食物投餵小狐狸,它也不怕人。只顧著湊上前吃食,樣子十分可愛。
  • 科學發現:新冠正在阻止全球變暖!
    地球自愈模式?科學發現:新冠正在阻止全球變暖!加州史丹福大學地球系統科學教授傑克遜對路透社說2020年開始下降,以避免全球變暖。【了解多一點】25億人被迫隔離後,地球開始恢復盎然生機!新冠或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戒隨著全球疫情蔓延,世界多國多地處於「封城」的狀態。平日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見了,多數人被隔離在家裡。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時,動物們卻在人類遠離後重回城市。二次塑造世界的人類正在被病毒震懾,世界仿佛重回到大自然的手中。
  • 溫室氣體排放的停止可能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僅僅停止排放可能不再足以阻止全球變暖。最新研究認為,現在是投資積極的碳捕獲的時候了。  根據近日發表在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關於1850年至2500年之間全球氣候覆雜性的簡化模型,即使人類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減少到零,全球溫度仍可能在之後的幾個世紀裡繼續上升。
  • 太陽開啟「冬眠」模式?地球進入極小期?那全球氣溫變暖是什麼?
    文/仗劍走天涯 太陽開啟「冬眠」模式?地球進入極小期?那全球氣溫變暖是什麼? 全球氣溫變暖是目前人類所面臨最大的災難,由於人類難以利用地球上的資源,不斷的去排放溫室氣體所導致的溫度都在逐年增高,但有一些科學家卻說,太陽即將要開啟冬眠模式,而地球也即將要迎來小冰期。這就意味著全球氣溫正在不斷的變得寒冷,而不是大家所以為的不斷變暖。這究竟為什麼?這不是和常理相悖了嗎?
  • 科學家發現即便沒有人類,也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真的和人類活動無關嗎?地球到底是變冷還是變暖,有兩個關鍵,一個是太陽的因素,另一個是地球的因素!太陽從誕生到死亡儘管會有大變,但它並不會在短短幾百年內產生變化,所以地球上的氣候都是大都是地球本身導致的!
  • 地球正在開啟地獄模式,人類是地球的病毒,病毒是地球的免疫力
    2020年簡直是魔幻開局,災難像大網般撲面而來,禍不單行一件件接踵而至,地球像是開啟了地獄模式。澳洲大火持續5個月,燒毀大片森林12億隻動物喪生,又被60萬隻蝙蝠襲擊。本就糧食匱乏的非州,被4000億隻蝗蟲洗劫,鋪天蓋地的吞噬著農作物,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美國爆發40年來最嚴重的流感,近2000萬人感染上萬人死亡。
  • 病毒能阻止全球變暖?超過25億人「禁足」後,地球開始自我拯救!
    病毒可以阻止全球變暖?超過25億人「禁足」後,地球開始自我拯救!現在的全球變暖已經不再是存在於我們腦海當中的一個名詞,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全球變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全球變暖是指在某一段時間之內,地球的大氣和海洋因為溫室效應而導致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的結果,現在由於全球變暖的到來,大多數的山脈冰川出現了退卻的現象,在未來或許我們將會迎來高山無雪或者是無冬之年。
  • 地球工程 應對全球變暖最後的猛藥
    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在一份名為「恢復我們的環境質量」的報告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正在改變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需要認真探索人工幹預對抗氣候變化的可行性,並建議每年花費50億美元在熱帶地區安置反射性材料,以及利用增加雲層等手段來應對氣候變化。這是全球第一個正式應對氣候變化的研究報告,也是第一次在政府層面提出的大規模人為幹預氣候變化的設想。
  • 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
    很多人認為溫室氣體零排放就能阻止全球變暖,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近日,挪威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最新發現納米抗體能阻止新冠感染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新聞報導截圖)華輿訊 據《義大利新華時報》編譯報導 義大利藥品管理局局長尼古拉·馬格裡尼(Nicola Magrini)在接受電臺Radio
  • 把陽光反射回太空,能阻止全球變暖?科學家:反而會加劇氣候混亂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我們知道,全球變暖的幕後黑手,是大氣中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或甲烷等溫室氣體。當一座活火山爆發時,它將細小的火山灰噴射到大氣中,在那裡粒子可以作為一種雲層逗留,將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並暫時冷卻地球。最近,一些科學家正在探討類似效果的計劃,例如通過飛機、氣球甚至飛艇向平流層發射反射性氣溶膠,以阻擋太陽的熱量以抵消全球變暖。但難以避免的是,這種規模巨大的地球工程計劃,可能對氣候產生其他長期影響。
  • 疫情或是地球自我拯救?數月來,科學家發現大自然正在快速恢復
    疫情或是地球自我拯救方式?數月來,科學家發現新冠正在使大自然快速恢復活力!近期,據相關科學家報導聲稱,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使各經濟體幾乎陷入停滯,但是,相對的這也不是沒有好處的,現在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成為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地球二氧化碳下降最多的一年。
  • 全球變暖:人類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的後果,問題是我們阻止不了
    文/漂流的亞特蘭蒂斯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聊聊一個比較嚴肅的話題:全球變暖。這個關注度一直在上升的話題,尤其是近些年來大家都能明顯感覺到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這都是氣候變暖導致的。什麼是氣候變暖我們所指的全球變暖是指地表、海洋和空氣溫度的異常升高。
  • 南極出現一種神秘物質,可以阻止全球變暖,那地球豈不是有救了?
    文/瑤堇雲詩南極出現一種神秘物質,可以阻止全球變暖,那地球豈不是有救了?對於地球的環境問題,那是幾乎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感受到的,這體現在很多方面,人類的居住環境,海洋的汙染環境,不過這些並不是最關鍵的,這些都是可以進行改善的,而且並不需要耗費太多,但是全球性的變暖,那可就太過嚴重了,已經是可以感受到這樣的後果,可能有所了解的人會知道,南北極的冰川正在逐漸的融化,這是引起了世界所有國家的重視的。
  • 面對「全球變暖」的趨勢,人類有辦法阻止嗎?
    「全球變暖」是指全球平均氣溫波動上升的一個過程,要研究人類有什麼辦法來阻止全球變暖,我們需要先來弄清楚全球變暖的形成原因。目前,我們主要認為全球變暖的發生,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也就是人類一方面大量燃燒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從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另一方面人類對於地球表面的綠色植被進行破壞,從而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減弱,從而增強大氣保溫作用,使得全球變暖。
  • 格陵蘭島冰蓋加速消融,阻止全球變暖難上加難
    近日,一項刊載於《自然-通訊:地球與環境》(Nature 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的研究指出,衛星勘測數據顯示,格陵蘭島的冰蓋正在加速消融, 2019 年全年的冰蓋面積損失達到 2003 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 地球因行星碰撞被凍住,其原理可阻止全球變暖,就是風險太大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到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直接導致了統治地球上億年的恐龍全部滅絕,也造成了地球上近80%的物種消失。2019年9月18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新研究指出,相關數據顯示太陽系中兩個小行星發生強烈碰撞的時間和地球一段冰河時期的時間恰好吻合。這場發生在太陽系中的巨大行星碰撞發生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其直接造成了一顆直徑約為150千米的L-球粒隕石母體被摧毀。
  • 地球上的人會因為全球氣候變暖而滅亡嗎?
    很多人對地球溫室效應的提升,全球變暖認知不足,總以為變暖就變暖唄,不就是冬天變得更暖和一點,夏天變得更熱一點嘛,這樣冬天省了暖氣費,夏天多開點空調冷氣費,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這種理解完全沒有觸及全球變暖的本質。全球變暖完全不是暖一點或者熱一點的問題,而是溫度總水平升高,從而引起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出現反常,並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問題,導致生態毀滅的大災害問題。
  • 地球開啟「自清理模式」?多顆衛星發現地球變化!預言要成真了?
    然後,最近有科學家發現,多顆衛星同時發現了地球的變化,地球開啟「自清理模式多顆衛星發現地球變化!難道預言要成真了?科學家們通過衛星拍攝到的照片,看到一種非常不同尋常的景象,看上去好像就是地球在呼吸的樣子。
  • 地震也會導致全球變暖?科學家研究表示,它確實是變暖的「元兇」
    提到全球變暖,我們都知道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和人類有著密不可分的原因,不過,最近的一項新研究卻表明,除了人類活動之外,大地震或許也是全球變暖的「元兇」之一,這項研究成果也發表在近日的《地球科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