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排放量逐步回升

2020-11-24 中國電力網

全球碳排放量逐步回升

發布時間: 2020-06-23 14:46:18   來源:  作者:韓曉彤

  據國際公益組織「全球碳項目」最新預測,隨著因新冠肺炎病毒而造成的封鎖解除,溫室氣體排放量正逐步回升。

  中國的碳排放量已恢復到了2019年的水平,這與今年早些時候相比是一個急劇的逆轉,那時中國的二氧化碳日排放量曾一度暴跌四分之一。在美國,6月初的二氧化碳日排放量同比下降了7%左右,而4月份的降幅是三分之一左右。

  歐洲和印度的碳排放也有著相似的規律。總而言之,在今年6月初,全球平均每日碳排放量比2019年的平均水平低5%左右,但高於今年4月份的約17%的峰值減排。

  碳排放恢復比想像中快

  史丹福大學教授、「全球碳項目」主席羅布·傑克遜表示:「我們預計,當封鎖緩解和經濟復甦時,碳排放量將會增加。令人震驚的是,這發生得如此之快。」

  隨著各國政府為限制新冠肺炎病毒傳播而對經濟和社會生活施加限制,2020年的碳排放量已下降到了「創紀錄」的程度。據「全球碳項目」估計,今年到目前為止,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累計減少了約15億噸,而之前的記錄是1945年的下降8.17億噸。

  如此大篇幅的碳減排甚至讓一些分析師預測,2019年將成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高位線。

  即便如此,今年的碳排放量下降並不足以阻止地球近乎失控的變暖。因為二氧化碳是一種「長壽」的氣體,只要繼續產生溫室氣體,地球就會繼續變暖。莫納羅亞天文臺的研究人員報告稱,上個月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就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終將取決於經濟如何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的情況。

  已經有跡象表明全球各地的生活已經逐步往正常過渡。

  今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會減少2%到13%

  據美國能源情報署(USEnergy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的數據顯示,美國煉油廠供應給市場的汽油自4月份以來增加了三分之一,儘管仍比2019年低20%以上。石油諮詢公司裡斯塔德能源(RystadEnergy)預測,到今年7月,全球可以恢復每日1500萬桶的石油需求,這大約是今年4月份封鎖高峰時損失的一半。

  在美國和歐洲,開車外出的急劇下降是造成碳減排的主要原因。在中國和印度,工業和電力對碳排放下降的影響最大。

  普爾全球普氏(S&PGlobalPlatts)情景規劃負責人丹尼爾·克萊恩說:「用電需求似乎已開始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了。不管天氣是否會導致電力需求進一步增加,看看天氣更加炎熱時會發生什麼非常有趣的變化。」

  在因為疫情而隔離封鎖期間,美國的電力需求下降了,儘管下降的程度與石油不同。在夏天,當空調使用量上升時,電力需求隨之會增加。

  「全球碳項目」最初估計2020年碳排放量將減少7%左右,但考慮到全球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確定性,氣候研究小組的結論是,今年碳排放量可能會減少2%到13%。

  全球碳排放長期軌跡或不被影響

  羅布·傑克遜稱,目前疫情的前景仍然不明朗。中國幾乎消滅了這種病毒,現在正在應對北京的一小批病例。美國的新增病例已經放緩,但南部和西部的幾個州的傳播速度正在增加。新冠肺炎疫情現在正在肆虐拉丁美洲。各國政府是否會進一步進行封鎖以抗擊疫情,這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專家們表示,所有對經濟趨勢的大驚小怪都掩蓋了一個需要值得注意的氣候問題。短期經濟發展趨勢,即使是像歷史性衰退這樣壯觀的趨勢都最終對全球碳排放長期軌跡幾乎沒有影響。他們說,更重要的是世界是否可以做出為持續減少碳排放所需的結構性改變。

  傑克遜說:「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受到了不可思議的關注,被忽略的是我們今年仍將向大氣中排放350億噸二氧化碳。在五年前,這是一個創紀錄的數量。」

中國電力網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中國碳排放量再次成全球焦點
    >
  • 2013全球碳排放量數據公布 中國人均首超歐洲
    【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9月21日報導,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近日公布2013年度全球碳排放量數據,其中中國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過歐盟,引人關注。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人類活動碳排放量達到360億噸,平均每人排放5噸二氧化碳,創下歷史新紀錄。
  • 科學家:2017全球碳排放量上升 破三年零增長紀錄
    原標題:科學家:2017全球碳排放量上升 破三年零增長紀錄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14日報導,由15個國家76位科學家組成的「全球碳計劃」13日在德國波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發布研究報告時指出,2017年化石燃料與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預計較2016年高200%,達到約370億噸的新紀錄,並打破過去三年維持零增長的局面
  • 未來三天 最高氣溫逐步回升 早晚寒冷
    未來三天,白天最高氣溫逐步回升,但早晚天氣依舊寒冷。廣西氣象臺11日12時發布預報:強風報告和海洋天氣預報北部灣海面:今晚到明天,晴到多雲,偏北風6~7級,陣風8級;13日,晴到多雲,東北風5級,陣風6級;14日,晴到多雲,偏東風4~5級。合浦到東興沿海各地颱風警報站,所掛的強風信號一號風球不改變。
  •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我的煤炭網>新聞>國際資訊>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界面 發布日期:2018-12-09 12:52:57 新聞歸檔
  • 《全球碳預算報告》:2017年全球碳排放強勁回升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淑喬報導 當地時間2017年11月13日,「全球碳項目」在聯合國波恩氣候變化大會上發布了《2017全球碳預算報告》。  1750-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從277ppm上升至403ppm(增幅為45%)。2016年是第一次全年二氧化碳濃度都超過400ppm(ppm為百萬分之一)。  根據報告,2017年,中國的碳排放量預計將增長約3.5%;美國的碳排放量預計下降約0.4%;歐洲的碳排放量預計會暫時下降約0.2%。
  • 報告稱世界上最富有人群碳排放量佔全球五成
    新華網巴黎12月2日電(記者張曉茹 唐志強 張雪飛)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期間,慈善組織樂施會2日發表報告說,世界上最富裕的10%人口製造了全球約一半的碳排放量,最貧困的35億人的碳排放量僅佔一成。  這份題為《碳排放極度不平等》的報告對多個國家富裕人群和貧困人群的生活消費碳排放量進行評估,闡述了全球、國家間及國家內不同層面碳排放責任不平等的程度,並呼籲發達經濟體帶頭減排。報告還發現,全球最富裕的1%人口的人均碳排放量是最貧困的10%人口的175倍。
  •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再破新高
    步入21世紀近20年,全球碳排放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周一(4月1日),全球能源專家聯合發布了一份調查結果,數據表明2018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1.7%,飆升到了331億噸的歷史最高值。
  • 人類碳排放量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 但全球變暖仍令人擔憂
    人類碳排放量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 但全球變暖仍令人擔憂人類碳排放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這是新冠疫情下的好消息,但專家認為只屬短暫性質,氣候變化仍是全球一大威脅。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22日在日內瓦總部表示,疫情下各國工業活動及交通流量減少,預料今年全球碳排放量將下降6%,為二戰後最大跌幅。
  • 數據中心產生的碳排放量與全球航空公司相當
    去年 4 月,據估計,全球數據中心消耗了全球2%以上的電力,產生的碳排放量與全球航空業相當(就燃料使用而言)。雖然關於飛行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存在爭議,但我們不太可能以同樣的方式來評估我們的數字生活。據英國Open University教授約翰·諾頓稱,數據中心約佔數字生態系統所消耗能源的50%,個人設備消耗了另外的34%,而負責製造個人設備的行業消耗了16%能源。
  • 氣候變化:人類碳排放量之間的差距!
    全球最富有的1%的人口所造成的碳排放量是全球最貧窮的50%的人口的兩倍以上。這個發現是基於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和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的研究。
  • 外國科學家:中國燃煤致使2017年全球碳排放量激增2%
    來源:網易科技11月14日消息據《自然》雜誌報導,科學家近日發表的報告中指出,2017年人類的碳排放量有可能激增
  • 中國碳排放量被高估
    科技日報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房琳琳 張夢然)一項對中國兩種主要二氧化碳排放來源的分析研究顯示,最近一些年,中國的碳排放量可能被高估了——從2000年到2013年,中國產生的碳排放比原先估計的少2.9億噸。
  • 今天鎮江開始天氣轉好 氣溫也將逐步回升
    今天開始天氣轉好,氣溫也將逐步回升。雖然雨水停止,但這場大雨還是要說一說。根據市氣象臺發布的數據:我市6日降水量鎮江站125.1毫米、揚中站135.3毫米,這兩站雨量均打破當地歷史5月日降雨量最大紀錄。原紀錄為:鎮江站1970年5月29日92.5毫米、揚中站1970年5月29日116.5毫米。未來十天裡,8日到11日全市多雲到晴,12日到15日將迎來一段陰雨相間的天氣。
  • bp: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增長0.5% 淨零面臨挑戰
    《年鑑》收集和分析2019年能源數據,重點分析新冠疫情(COVID-19)發生之前已出現的全球能源新趨勢。《年鑑》顯示:2019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增速減緩至1.3%,為上一年度增長率(2.8%)的不到一半。全球能源消費淨增量中,中國佔比超過四分之三,美國和德國均創歷史最大降幅。
  • 不同省份建築碳排放量的差異
    《巴黎協定》後,能源問題已經日益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而建築能耗在社會總體能源消耗中佔有重要比例。
  • 中國碳排放量數據被高估約14%
    但是這個並沒有準確的估算值,因為針對碳排放量的估計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來自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因素的衝突。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因素的測算,根本沒有很有代表性的混合型能源用於準確的估算。這項最新發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們重新估算了從2000年到2012年的中國碳排放量,並估算了2013年中國碳排放量。
  • 氣候變化致所羅門11島消失 碳排放量全球最低卻最早遭受惡果
    氣候變化致所羅門11島消失 碳排放量全球最低卻最早遭受惡果  Emma Chou • 2019-12-21 09:05:59 來源:前瞻網
  • 2017年全球碳排放強勁反彈 中國預計上升3.5%
    【財新網】(記者 周辰)國際組織「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下稱GCP)於11月13日最新發布的科學研究報告「2017年全球碳預算(2017 Global Carbon Budget)」顯示,全球化石能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在連續三年零增長後,將於2017年增長強勁2%
  • 經合組織碳排放量排名 澳大利亞位居第二
    對煤炭發電站的依賴使澳大利亞的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圖為位於該國昆士蘭州格蘭斯通市的煤炭發電站。 據英國《衛報》報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日發布報告顯示,由於對煤炭發電的依賴,澳大利亞單位GDP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在34個經合組織國家中位居第二,僅次於愛沙尼亞。同時,四分之一的澳大利亞本土哺乳動物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報告還指出,在所有經合組織國家中,澳大利亞的人均碳排放量最高。2010年澳大利亞人均排放二氧化碳近2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