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世界上最富有人群碳排放量佔全球五成

2020-11-2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巴黎12月2日電(記者張曉茹 唐志強 張雪飛)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期間,慈善組織樂施會2日發表報告說,世界上最富裕的10%人口製造了全球約一半的碳排放量,最貧困的35億人的碳排放量僅佔一成。

  這份題為《碳排放極度不平等》的報告對多個國家富裕人群和貧困人群的生活消費碳排放量進行評估,闡述了全球、國家間及國家內不同層面碳排放責任不平等的程度,並呼籲發達經濟體帶頭減排。報告還發現,全球最富裕的1%人口的人均碳排放量是最貧困的10%人口的175倍。

  該報告顯示,印度最貧困的50%人口的人均碳排放量僅為美國最貧困的50%人口人均碳排放量的二十分之一,中國最貧困的50%人口(約6億人)產生的碳排放總量僅為美國最富裕的10%人口(約3000萬人)碳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一。

  樂施會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發言人王彬彬說:「氣候變化和經濟不平等是密切相關的。巴黎談判必須引領和構建全人類共同的經濟發展,不能只考慮最富裕和高碳排人群,同時要關注排放責任最小、對氣候變化最脆弱的貧困人群。」

  報告還指出,發展中國家生產的大部分商品是提供給其他國家人口消費和使用的,這意味著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人口的生活消費碳排放量遠低於發達國家人口。

  樂施會表示,這份報告有助於打破「處於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應該對氣候變化承擔主要責任」的不實說法。長期以來,一些發達經濟體試圖以總排放量而不是人均排放量為藉口,逃避主要減排義務。但發展中經濟體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認定,應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經濟體必須率先減排,並向發展中經濟體提供資金技術支持以及承認發展中經濟體有消除貧困、發展經濟的優先需要。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人類碳排放量之間的差距!
    這也就是說,如果將全球人口從最富有到最貧窮的依序排列,位於最頂端的1%的人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竟然超過排在後半段另一半人口的兩倍以上。這個研究顯示,和全球最貧窮的31億人口相比,1%的頂尖富豪製造更多的碳汙染,對氣候變化造成更大的影響。
  • 聯合國報告:中國人均碳排放量在國際標準下很少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八日電(記者 阮煜琳)儘管中國將在未來十年內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目前美國人均排放二氧化碳仍然比中國多達五倍。聯合國最新年度人類發展報告指出,與那些佔據了世界上百分之十三人口卻排放了高達總量一半的二氧化碳的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碳排放量在國際標準下還是很少的。
  • 中國碳排放量再次成全球焦點
    >
  • 全球碳排放量逐步回升
    碳排放恢復比想像中快  史丹福大學教授、「全球碳項目」主席羅布·傑克遜表示:「我們預計,當封鎖緩解和經濟復甦時,碳排放量將會增加。令人震驚的是,這發生得如此之快。」  隨著各國政府為限制新冠肺炎病毒傳播而對經濟和社會生活施加限制,2020年的碳排放量已下降到了「創紀錄」的程度。
  • 人類碳排放量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 但全球變暖仍令人擔憂
    人類碳排放量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 但全球變暖仍令人擔憂人類碳排放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這是新冠疫情下的好消息,但專家認為只屬短暫性質,氣候變化仍是全球一大威脅。其中一份最新報告稱,2019年是歐洲史上最熱一年,格陵蘭冰川融化加速令人擔憂。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22日在日內瓦總部表示,疫情下各國工業活動及交通流量減少,預料今年全球碳排放量將下降6%,為二戰後最大跌幅。
  • 盧森堡,為何被全球富豪眷顧,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儘管人口少、面積小,但人均收入超過瑞士,美國等發達國家,達到了10萬美元以上,成為全球人均收入最高、世界上最富有的的國家之一。 它的首都盧森堡市是歐盟的四個官方首都之一(其餘三個分別為布魯塞爾、法蘭克福和斯特拉斯堡),也是歐盟最高司法機關——歐盟法院的所在地。
  • 科學家:2017全球碳排放量上升 破三年零增長紀錄
    原標題:科學家:2017全球碳排放量上升 破三年零增長紀錄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14日報導,由15個國家76位科學家組成的「全球碳計劃」13日在德國波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發布研究報告時指出,2017年化石燃料與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預計較2016年高200%,達到約370億噸的新紀錄,並打破過去三年維持零增長的局面
  •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我的煤炭網>新聞>國際資訊>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界面 發布日期:2018-12-09 12:52:57 新聞歸檔
  • 氣候變化致所羅門11島消失 碳排放量全球最低卻最早遭受惡果
    氣候變化致所羅門11島消失 碳排放量全球最低卻最早遭受惡果  Emma Chou • 2019-12-21 09:05:59 來源:前瞻網
  • bp: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增長0.5% 淨零面臨挑戰
    北極星大氣網訊:bp於6月17日發布了《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第69版(以下簡稱「《年鑑》」)。《年鑑》收集和分析2019年能源數據,重點分析新冠疫情(COVID-19)發生之前已出現的全球能源新趨勢。《年鑑》顯示:2019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增速減緩至1.3%,為上一年度增長率(2.8%)的不到一半。
  • 外國科學家:中國燃煤致使2017年全球碳排放量激增2%
    過往的三年中,全球保持了在經濟持續增長的同時,碳排放量大體平穩的良好態勢。今年的排放量變化將終結這一進程。「全球碳計劃」( Global Carbon Project)組織的研究人員在於德國波恩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上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各國代表在會上商討落實巴黎氣候協定的具體措施,該協定希望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至2℃之間。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凸顯了會議將要面臨的挑戰。
  • 2020職場抑鬱情緒傾向人群報告:中重度人群佔比超40%,女性高發...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年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3億多人患有抑鬱症,我國抑鬱障礙終身患病率達6.8%,按照中國現在有14億人口估算,中國抑鬱症病患超過9500萬。在抑鬱傾向人群中,女性人數遠超過男性人數,分別為46.3%和31.8%。
  •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再破新高
    步入21世紀近20年,全球碳排放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周一(4月1日),全球能源專家聯合發布了一份調查結果,數據表明2018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1.7%,飆升到了331億噸的歷史最高值。
  • 2017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排名!
    環球財經雜誌報導,下面要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 《全球碳預算報告》:2017年全球碳排放強勁回升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淑喬報導 當地時間2017年11月13日,「全球碳項目」在聯合國波恩氣候變化大會上發布了《2017全球碳預算報告》。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化石燃料及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為36.2GtC (1GtC為10億噸碳)。2017年的數字預計將比2016年增加2%(不確定性為0.8%-3%),達到36.8 GtC左右。  根據該報告,2016年全球碳排放中,煤炭佔40%,石油佔34%,天然氣佔19%,水泥佔6%。
  • 「全球碳項目」報告:2017年全球碳排放強勁反彈
    2017年11月13日,「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在波恩氣候大會上發布的《2017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到2017年底,全球化石燃料及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預計將比上年增長2%(不確定度在0.8%~3%之間)。  《全球碳預算報告》由76位科學家撰寫,他們來自15個國家的57家研究機構。
  • 數據中心產生的碳排放量與全球航空公司相當
    《自然》雜誌報導稱,網際網路流量(來自數據中心的流量)正以指數級速度增長。隨著人類越來越依賴使用電子產品,碳排放也在增加。去年 4 月,據估計,全球數據中心消耗了全球2%以上的電力,產生的碳排放量與全球航空業相當(就燃料使用而言)。雖然關於飛行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存在爭議,但我們不太可能以同樣的方式來評估我們的數字生活。據英國Open University教授約翰·諾頓稱,數據中心約佔數字生態系統所消耗能源的50%,個人設備消耗了另外的34%,而負責製造個人設備的行業消耗了16%能源。
  • 2013全球碳排放量數據公布 中國人均首超歐洲
    【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9月21日報導,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近日公布2013年度全球碳排放量數據,其中中國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過歐盟,引人關注。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人類活動碳排放量達到360億噸,平均每人排放5噸二氧化碳,創下歷史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