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2017全球碳排放量上升 破三年零增長紀錄

2020-11-24 人民網陝西站

原標題:科學家:2017全球碳排放量上升 破三年零增長紀錄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14日報導,由15個國家76位科學家組成的「全球碳計劃」13日在德國波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發布研究報告時指出,2017年化石燃料與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預計較2016年高200%,達到約370億噸的新紀錄,並打破過去三年維持零增長的局面。

  研究人員表示,2014年至2016全球碳排放水平大體上持平,但2017年的碳排放量再次上升。其中,美國的碳排放量預計將下降0.4%,小於過去幾年的降幅。據悉,美國過去10年的碳排放量平均每年減少1.2%。

  首席研究員勒凱雷說:「2017年因人類活動產生的碳排放量估計達410億噸,我們要把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水平的時間已不多了,更別說要達到低於1.5攝氏度的目標。」

  專家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全球經濟轉型進展太慢,他們認為須加快行動,把化石燃料技術轉移到低碳或零排放技術。自2012年至今,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的年增長率為14%,但這兩種綠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總消耗率中只佔4%。

  另一首席研究員彼得斯說:「按目前的發展來看,要避免讓氣溫升幅達到2攝氏度已經非常困難了,要實現1.5攝氏度的目標就更顯得遙不可及。」

  但全球碳計劃還是帶來一些好消息。根據該報告,全球21個國家在取得經濟增長的同時,在碳排放量方面仍有明顯下降的趨勢。這21國除了加勒比海島國牙買加和美國,其餘19國均為歐洲國家,這些國家的碳排放量佔全球總碳排放量的1/5。(實習編輯:周思敏 審核:譚利婭)

(責編:谷妍、鄧楠)

相關焦點

  •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我的煤炭網>新聞>國際資訊>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界面 發布日期:2018-12-09 12:52:57 新聞歸檔
  • 外國科學家:中國燃煤致使2017年全球碳排放量激增2%
    過往的三年中,全球保持了在經濟持續增長的同時,碳排放量大體平穩的良好態勢。今年的排放量變化將終結這一進程。「全球碳計劃」( Global Carbon Project)組織的研究人員在於德國波恩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上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各國代表在會上商討落實巴黎氣候協定的具體措施,該協定希望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至2℃之間。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凸顯了會議將要面臨的挑戰。
  • 2017年全球碳排放強勁反彈 中國預計上升3.5%
    【財新網】(記者 周辰)國際組織「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下稱GCP)於11月13日最新發布的科學研究報告「2017年全球碳預算(2017 Global Carbon Budget)」顯示,全球化石能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在連續三年零增長後,將於2017年增長強勁2%
  •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再破新高
    巴黎協定的目標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國際能源機構最新發布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裡,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了2.3%,這一數字是近十年來增長幅度最高的一次。為了滿足日益高漲的能源需求,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已經成為各國亟待解決的難題。如今,化石燃料滿足了全球近70%的電力需求,燃煤發電站在發展中國家佔據著重要的作用,其造成的汙染也是重中之重。
  • bp: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增長0.5% 淨零面臨挑戰
    能源消費所造成的碳排放量,在2018年不同尋常的大幅增長2.1%的基礎上,2019年增長0.5%,略有緩和。2018年和2019年的碳排放量年均增長速度高於過去十年平均增速。據悉,多年以來,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增長,針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的社會訴求與實際進展速度之間存在不匹配現象,而且情況日益嚴重。
  • 《全球碳預算報告》:2017年全球碳排放強勁回升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淑喬報導 當地時間2017年11月13日,「全球碳項目」在聯合國波恩氣候變化大會上發布了《2017全球碳預算報告》。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化石燃料及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為36.2GtC (1GtC為10億噸碳)。2017年的數字預計將比2016年增加2%(不確定性為0.8%-3%),達到36.8 GtC左右。  根據該報告,2016年全球碳排放中,煤炭佔40%,石油佔34%,天然氣佔19%,水泥佔6%。
  • 科學家警告:美國東海平面加速上升,2200年全球海平面或上升10米
    科學家對美國緬因州至阿拉斯加沿岸的32個監測站近51年水位觀測結果進行分析,發現海平面上升速度遠超歷年水平,呈明顯上升趨勢。科學家警告稱,這對紐約、休斯頓等低海拔城市來說意味著災難的降臨……VIMS 2019年報告單顯示,在美國東、西海岸的32個監測站中有27個海平面上升,其中25個站點的水位上升速度高於2018年。
  • 「全球碳項目」報告:2017年全球碳排放強勁反彈
    2017年11月13日,「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在波恩氣候大會上發布的《2017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到2017年底,全球化石燃料及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預計將比上年增長2%(不確定度在0.8%~3%之間)。  《全球碳預算報告》由76位科學家撰寫,他們來自15個國家的57家研究機構。
  • 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我的煤炭網>新聞>國際資訊>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中國煤炭資源網 發布日期:2018-11-25 10:15:13 新聞歸檔
  • 人類碳排放量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 但全球變暖仍令人擔憂
    人類碳排放量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 但全球變暖仍令人擔憂人類碳排放自二戰以來首次下降,這是新冠疫情下的好消息,但專家認為只屬短暫性質,氣候變化仍是全球一大威脅。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22日在日內瓦總部表示,疫情下各國工業活動及交通流量減少,預料今年全球碳排放量將下降6%,為二戰後最大跌幅。
  • 2013全球碳排放量數據公布 中國人均首超歐洲
    【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9月21日報導,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近日公布2013年度全球碳排放量數據,其中中國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過歐盟,引人關注。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人類活動碳排放量達到360億噸,平均每人排放5噸二氧化碳,創下歷史新紀錄。
  • 報告: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會上升2%
    報告預測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將上升新華社倫敦11月13日電(記者張家偉)一個國際團隊13日發布報告指出,在連續3年保持平穩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7年預計會上升2%。
  • 煤炭使用量的強勁增長推高了CO2排放 2018全球碳排放將達歷史最高...
    研究人員表示,煤炭使用量連續第二年「強勁增長」,以及石油和天然氣低速但持續增長,推動了碳排放量預計將增長逾2%。在過去的十年裡,英國是僅有的19個碳排放減少、經濟增長的國家之一。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發現是本周在波蘭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4)上各國政府採取行動的進一步呼籲。
  • 全球碳排放量逐步回升
    中國的碳排放量已恢復到了2019年的水平,這與今年早些時候相比是一個急劇的逆轉,那時中國的二氧化碳日排放量曾一度暴跌四分之一。在美國,6月初的二氧化碳日排放量同比下降了7%左右,而4月份的降幅是三分之一左右。  歐洲和印度的碳排放也有著相似的規律。總而言之,在今年6月初,全球平均每日碳排放量比2019年的平均水平低5%左右,但高於今年4月份的約17%的峰值減排。
  • 【地理吉尼斯】全球碳排放排行榜
    這個夏天,世界各地均出現了破歷史紀錄的高溫,全球變暖的警鐘又一次敲響。
  • 權威研究:今年全球碳排放可能停止上升 中國用煤減少是主因
    據中新網報導,《自然》雜誌子刊《自然氣候變化》周一(12月7日)發表的論文預測,今年全球碳排放總量可能停止上升,中國用煤量減少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研究者稱,全球碳排放量迅猛增長的勢頭減弱,這使將氣溫上升控制在2℃以內成為可能
  • 日本2017-18財年碳排放量降至8年來新低
    我的煤炭網>新聞>國際資訊>日本2017-18財年碳排放量降至8年來新低 日本2017-18財年碳排放量降至8年來新低   中國煤炭資源網 發布日期:2019-04-17 14:09:38
  • 外媒:2016年至2030年的碳排放量將致海平面上升20釐米
    參考消息網11月10日報導外媒稱,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11月4日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除非各國政府進行大力幹預以減少碳排放,否則從《巴黎協定》正式生效的2016年到2030年間累積的碳排放量將導致海平面到2300年上升約20釐米。
  • 全球氣候異常,海平面若上升10米,哪個國家最受影響?
    據《環球網》2018年報導,世界84位科學家參與的一份調查活動,調查報告在當年6月13日的《自然》期刊上發表,報告結論是過去5年來南極洲冰川的消融速度是之前的三倍,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全球海平面上升將是個大概率事件。
  • 科學家:全球變暖或致南極冰川發生「不可逆」的融化
    中新網2月19日電 據路透社報導,澳大利亞氣候科學家19日稱,全球變暖或導致南極冰川發生"不可逆轉"的大規模融化,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是減緩這一過程的唯一解決方案。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員佐伊·託馬斯說,最近的人類活動加劇了全球變暖,這可能導致南極洲冰川出現大規模融化。報導稱,託馬斯所在的研究團隊最近發表了一篇有關南極冰川融化的研究論文。研究表明,隨著氣候變暖,世界將可能會失去南極西部的大部分冰蓋。據稱,這些冰蓋位於海床上,並被浮冰所環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