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2016年至2030年的碳排放量將致海平面上升20釐米

2020-12-06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10日報導外媒稱,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11月4日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除非各國政府進行大力幹預以減少碳排放,否則從《巴黎協定》正式生效的2016年到2030年間累積的碳排放量將導致海平面到2300年上升約20釐米。

據埃菲社11月4日報導,這項研究由氣候分析組織(2008建立的一個科學家網絡)和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領導,得到了德國政府的資助。研究人員計算出了從2016年到2030年間累積的碳排放量將導致海平面到2300年上升的幅度。

該報告首次量化了在各國履行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相關承諾的情況下,人類活動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報導稱,共有195個國家籤署了該協定。該協定於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2017年6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其領導的美國政府打算從該協定中退出。但根據《巴黎協定》的規定,美國最終退出還要等到2020年。

「我們得出的結果表明,在《巴黎協定》生效的最初15年(2016年-2030年)中產生的碳排放到2300年時將產生巨大的影響。」氣候分析組織專家、該報告的主要作者亞歷山大·瑙爾斯說。

這位專家說:「20釐米的海平面上升非常嚴重,基本上相當於我們在整個20世紀觀察到的海平面上升幅度。僅僅15年內的排放量就能造成這一後果,這確實令人震驚。」

氣候分析組織和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計算結果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計算結果不同。IPCC是聯合國評估氣候變化影響的機構。據它估算,海平面到2100年將上升26至77釐米。

另一方面,在2018年初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結合歐洲衛星提供的數據指出,如果海平面繼續以目前的速度上升,到2100年將上升約65釐米。(編譯/田策)

相關焦點

  • 香港計劃2030年人均碳排放量減至3.3至3.8噸
    特區政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會上表示,按照《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訂立的目標,香港人均碳排放量到2030年將減至3.3至3.8噸。今年博覽會的主題為「創科減碳·共建循環經濟」。黃錦星表示,經歷疫情,香港更需要發展綠色創新科技和綠色經濟,加快低碳轉型。要更深度減少碳排放,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多管齊下。黃錦星透露,香港計劃在2021年發表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
  • 全球變暖致海平面上升 2050年上海可能被淹沒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陸健健參與完成的中美溼地專家的溼地碳匯報告將出現在哥本哈根會議上,他向本報獨家披露了報告中的研究發現:佔陸地面積6.4%、全球面積2%的自然溼地,與佔全球面積七成的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基本相同。
  •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我的煤炭網>新聞>國際資訊>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正在加速上升   界面 發布日期:2018-12-09 12:52:57 新聞歸檔
  • 專家預測:2100年,全球海平面或將上升40釐米
    外媒援引研究人員的話稱,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正按照聯合國預測的海平面上升的最壞情況發展,這凸顯了當前氣候變化模型的缺陷。這兩處冰蓋完全消融後的融水量,足以使海平面上升65米。據法新社巴黎8月31日報導,從2007年至2017年,由於冰川消融崩塌所造成的冰蓋大規模減少幾乎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作出的最極端的預測結果完全一致。該委員會預測,到2100年,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40釐米。他們在《自然·氣候變化》月刊上發表了其預測結果。
  • 新研究稱格陵蘭島冰蓋持續消融 可致海平面80年內上升10釐米
    哥本哈根8月18日電(記者林晶)丹麥氣象研究所18日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所參與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對丹麥所轄的格陵蘭島近30年來冰蓋融化的相關數據分析後發現,如果氣候變暖保持當前速率,格陵蘭島冰蓋將持續融化
  • 海平面上升將致低洼島嶼最快2030年無法居住
    海平面上升將致低洼島嶼最快2030年無法居住2018-04-26 15:26出處/作者:環球時報整合編輯:朵朵責任編輯:dinghongxia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5日報導,新的研究表明,由於受海平面上升和驅動浪帶來的洪水影響,低洼的熱帶島嶼可能在30年內無法居住。
  • 科學家稱:2070年海平面將上升多達50釐米(圖)
    溫室效應使海平面上升(搜狐科學配圖)  據路透社10月9日報導,澳大利亞的一家最高科學機構周一宣稱,由於海平面上升,到2070年,亞洲太平洋地區將會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失去家園,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中國、印度、孟加拉國、越南和一些太平洋島嶼國家和地區面臨最為嚴重的威脅
  •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再破新高
    步入21世紀近20年,全球碳排放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周一(4月1日),全球能源專家聯合發布了一份調查結果,數據表明2018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1.7%,飆升到了331億噸的歷史最高值。
  • 英國將提前禁止內燃機汽車使用至2030年,真的要熄火了嗎?
    UK Brings Forward Combustion Engine Car Ban to 2030,its Flame Out true?英國將提前禁止內燃機汽車使用至2030年,真的要熄火了嗎?因此,降低運輸業碳排放量的戰略將使其與歐洲其他國家以及印度政府保持一致,印度政府計劃到2030年僅出售電動汽車。
  • 科學家警告:美國東海平面加速上升,2200年全球海平面或上升10米
    科學家對美國緬因州至阿拉斯加沿岸的32個監測站近51年水位觀測結果進行分析,發現海平面上升速度遠超歷年水平,呈明顯上升趨勢。科學家警告稱,這對紐約、休斯頓等低海拔城市來說意味著災難的降臨……VIMS 2019年報告單顯示,在美國東、西海岸的32個監測站中有27個海平面上升,其中25個站點的水位上升速度高於2018年。
  • 南極冰川正在從下方融化 致海平面上升
    中新網4月8日電 據外媒報導,一項新研究對南極冰蓋進行了探察,發現實際上南極冰川正以極快的速度消退,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事實上,南極可能很快超過格陵蘭島,成為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禍首"。
  • 日本2030年核能發電將恢復至20%以上
    日本經濟產業省4月28日公布了2030年最佳電力能源構成草案。其中,核能發電比例被設想為20~22%,較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前的28.6%有所降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為最大為24%,力爭超過核能實現普及。該草案向社會公示了3.11大地震發生後一直搖擺不定的日本能源政策的示意圖,將力爭在削減成本的同時注重環保。
  • 南極「末日冰川」現800米高空洞:坍塌或致海平面上升65釐米
    據外媒消息,英國南極調查局的研究人員表示,在南極洲的「末日冰川」發現了一條新的深海底通道,這將可能導致冰川崩塌。報導稱,Thwaites冰川的面積與英國的面積大致相同,十分容易受到氣候和海洋變化的影響。新發現的通道可能是由於溫水在冰川下面融化形成的,這可能導致該冰川坍塌。一旦崩塌,或將造成海平面上升約65釐米。
  • 南極「末日冰川」現800米高空洞:坍塌或致海平面上升65釐米
    據外媒消息,英國南極調查局的研究人員表示,在南極洲的「末日冰川」發現了一條新的深海底通道,這將可能導致冰川崩塌。報導稱,Thwaites冰川的面積與英國的面積大致相同,十分容易受到氣候和海洋變化的影響。新發現的通道可能是由於溫水在冰川下面融化形成的,這可能導致該冰川坍塌。一旦崩塌,或將造成海平面上升約65釐米。
  • 科學家:2017全球碳排放量上升 破三年零增長紀錄
    原標題:科學家:2017全球碳排放量上升 破三年零增長紀錄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14日報導,由15個國家76位科學家組成的「全球碳計劃」13日在德國波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發布研究報告時指出,2017年化石燃料與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預計較2016年高200%,達到約370億噸的新紀錄,並打破過去三年維持零增長的局面
  • 外國科學家:中國燃煤致使2017年全球碳排放量激增2%
    來源:網易科技11月14日消息據《自然》雜誌報導,科學家近日發表的報告中指出,2017年人類的碳排放量有可能激增
  • 2030年中國將以清潔能源為主,每度電成本降至0.44元左右
    比如西班牙在2018年關停了26座煤礦,2020年上半的煤炭產量更是下降了58%;法國計劃2023年底關閉所有的燃煤設施。希臘、荷蘭、芬蘭、匈牙利、丹麥等國更是表示,要在2020年底前實現「零煤炭發電」;即便是對能源需求量極大的德國,也宣布到2030年將只保留一半煤電產能,到2038年前關閉所有煤炭火力發電廠。
  • 海平面上升或將由幾十釐米升至幾十米
    儘管最終報告尚未完成,數據還會變化,但6月透露出的草案預測海平面升高量將有顯著增加——到2100年可能會接近1米。不過,關於海洋如何上升、全球出現何種變化以及最終的高水位線將是多少等問題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 到2100年,融化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超過38釐米
    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如果人類繼續以目前的速度排放溫室氣體,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5英寸(38釐米)以上。研究表明,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對地球氣候變化和氣溫升高有著重大影響。
  • 到2100年,融化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超過38釐米
    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5英寸(38釐米)以上。ISMIP6團隊調查、研究了2015年至2100年間海平面將如何上升,探討了在各種碳排放情景下海平面將如何變化。他們發現,隨著高排放量(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在這段時間內持續,格陵蘭冰蓋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約3.5英寸(約9釐米)。如果排放更低,他們估計這個數字大約為1.3英寸(約3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