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如果人類繼續以目前的速度排放溫室氣體,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5英寸(38釐米)以上。
研究表明,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對地球氣候變化和氣溫升高有著重大影響。隨著氣溫升高,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原已經開始融化。一個由60多個冰、海洋和大氣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進行了一項新的研究,估算了這些融化的冰原對全球海平面的影響有多大。
研究團隊負責人表示,未來海平面會上升多少,最大的不確定性之一就是冰蓋的貢獻。而冰蓋的貢獻會有多大,實際上取決於氣候的變化。因此,如果人類的溫室氣體排放繼續以目前的速度增長,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融化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15英寸(38釐米)以上。這項新研究是冰原模型相互比較項目(ISMIP6)的一部分,該項目由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領導。
ISMIP6團隊調查、研究了2015年至2100年間海平面將如何上升,探討了在各種碳排放情景下海平面將如何變化。
他們發現,隨著高排放量(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在這段時間內持續,格陵蘭冰蓋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約3.5英寸(約9釐米)。如果排放更低,他們估計這個數字大約為1.3英寸(約3釐米)。
南極洲冰蓋的損失則更難預測,因為,雖然大陸西部的冰架將繼續受到侵蝕,但隨著降雪量的增加,南極東部實際上可能會隨著氣溫上升而增加質量。正因為如此,研究小組在這裡發現了更大範圍的冰蓋損失。
研究小組確定,南極冰蓋的消失可能會使海平面上升12英寸(約30釐米),而南極洲西部則會在2100年前造成海平面上升7.1英寸(約18釐米),預計排放量最高。
然而,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僅僅是對2015年至2100年的預測,因此它們並不能解釋前工業時代和現代之間已經發生的巨大冰蓋損失。
研究團隊的科學家表示,南極洲西部的阿蒙森海地區和南極洲東部的威爾克斯陸地,是對海洋溫度變暖和洋流變化最敏感的兩個地區,它們將繼續失去大量的冰。有了這些新的結果,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努力集中在正確的方向上,並知道需要做什麼來繼續改進預測。
實際上,這些研究結果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做出的估計一致,該委員會2019年關於海洋和冰凍圈的特別報告顯示,冰蓋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約三分之一。
根據2019年IPCC的報告,格陵蘭島冰蓋融化將導致2000年至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3.1至10.6英寸(8至27釐米)。對於南極洲,報告估計融化的冰原將增加1.2到11英寸(3到28釐米)。
這項新的研究工作的結果,將有助於為IPCC下一份報告提供信息,即第六份總體報告,該報告將於2022年發布。
ISMIP6項目的優勢在於,將世界各地的大部分冰蓋建模團隊聚集在一起,然後與其他海洋和大氣建模者社區建立聯繫,以便更好地了解冰蓋可能發生的變化,
ISMIP6項目的科學家告訴我們,他們花了六年多的時間,與世界各地致力於冰蓋、大氣和海洋建模的科學家們舉行研討會和電話會議,以建立一個最終能夠改善我們海平面上升預測的社區。它起作用的原因是極地社區很小,他們都非常渴望解決未來海平面的問題。他們需要知道這些數字。
期待這些研究成果能夠為世界各國再次敲響氣候危機的警鐘,為了地球的未來節能減排。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