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發表的研究表明,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保持目前的速度,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可能上升超過一英尺。
這項研究由來自全世界36個機構的60多名冰、海洋和大氣科學家領導,並得到美國宇航局的支持。研究指出,如果二氧化碳等氣體繼續加熱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原,導致冰蓋融化,海平面可能在2015年至2100年間上升至少15英寸。
「當談到未來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時,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之一是冰原將起到多大的作用,」項目負責人、冰科學家和研究報告的合著者索菲·諾維基在一份聲明中說而冰原的貢獻究竟有多大取決於氣候的變化。」
2019年9月,聯合國發布報告稱,目前海平面正以每年3.66毫米的速度上升,高於此前估計的3毫米。
在這15英寸中,格陵蘭島的排放量可能在1.3英寸到3.5英寸之間。南極洲的估計範圍更廣,因為南極洲東部可能由於氣溫上升而實際增加質量。
研究小組說,南極洲對海平面上升的貢獻可能高達12英寸,其中南極洲西部的海平面上升幅度略高於7英寸。
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冰科學家Hélène Seroussi在聲明中說:「南極洲西部的阿蒙森海地區和南極洲東部的威爾克斯陸地是對海洋溫度變暖和洋流變化最敏感的兩個地區,將繼續失去大量的冰。」有了這些新成果,我們就可以把工作重點放在正確的方向上,並知道需要做些什麼來繼續改進預測。」
諾維基現在在布法羅大學,以前在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工作,他補充說,這項研究有很多工作要做。
諾維茨基繼續說:「我們花了六年多的時間,與世界各地從事冰蓋、大氣和海洋建模的科學家們舉行了研討會和電話會議,以建立一個最終能夠改善我們對海平面上升預測的社區。」它起作用的原因是極地社區很小,我們都非常渴望解決未來海平面的問題。我們需要知道這些數字。」
這項研究將有助於指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定於2022年發布的下一份報告。
今年2月發表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如果全球氣溫在未來50年內上升0.5攝氏度,世界上大約一半的物種將在當地滅絕。如果氣溫上升2.9攝氏度,95%的物種將在當地滅絕。
今年3月,另一項研究表明,如果氣候變化持續下去,到2100年,世界上幾乎一半的沙灘將消失。
今年8月,研究人員發現,在過去23年裡,28萬億噸的冰主要來自北冰洋、南極冰架和山地冰川,「這是氣候變暖的直接後果」。
2019年5月,另一項研究表明,到2100年,氣候變化可能使海平面上升7英尺。
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巴黎氣候協議》(Paris Climate Agreement)於2015年在歐巴馬政府時期達成,其長期目標是將氣溫升高限制在1.5攝氏度。包括中國在內的近200個國家籤署了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協議。
2019年11月初,川普政府開始正式退出協議。
懷疑論者基本上駁斥了對人類對全球變暖影響的擔憂,稱氣候變化從一開始就在發生。
他們還聲稱,全球變暖的危險被過分誇大,並質疑化石燃料對氣候變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