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31日新媒體專電 一項新研究顯示,南極冰蓋融化可能「保守地」導致下個世紀海平面上升0.5米,這一數字大大高於此前的一些估計。
據《澳大利亞人報》網站8月25日報導,由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學家主持的這項全球合作研究顯示,南極冰蓋周圍的大氣和海洋環流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與南極研究所的塔琳·諾布爾博士說:「這些變化明顯影響了南極冰蓋,導致海平面上升。」
諾布爾說:「我們還強調,變化速度最快的地區是,覆蓋著海平面以下的大型盆地的冰蓋。這些地區經歷的變化最大,因為它們受到海洋變暖的最直接影響,而這種情況在南極洲西部和東部都存在。」
利用過去溫暖期的數據和模型進行的評估顯示,南極冰融化就可能導致海平面每個世紀上升約50釐米。
諾布爾說,這大大高於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13年預計的15釐米。
她說,50釐米的預測具有高度確定性,因為它「相當保守」,而且是基於南極冰蓋在歷史上變暖時期的表現得出的。
海平面上升50釐米將給沿海和島嶼的人類居住地帶來重大挑戰。諾布爾說:「我們談論的是洪水增加、海岸侵蝕、耕地鹽鹼化、以及對河口和港口的影響。」
融冰釋放出的額外淡水可能對氣候變化和南極海洋生態系統和漁業產生重要影響。
諾布爾說:「所有這些淡水加入海洋,將改變海冰的數量,海冰每年都在增長和融化,它們對南極磷蝦和由磷蝦維持的大型漁業具有生態重要性。」
科學家們需要開展更多工作,以更好地了解南極大陸如何在冰蓋大量融化的情況下上升,這有可能減緩融化速度。
諾布爾說:「突然之間,冰消失了,大陸上升了一點,這實際上有助於減緩南極洲西部某些地方冰消失的速度。」
這份經同行評審的研究報告分析了衛星觀測數據,對大氣、海洋、海冰和陸地冰的其他觀測,計算機模型,基於冰芯和海床樣本的歷史變化,詳細的海床地圖,地球物理觀測和冰蓋下的地球結構模型。(編譯/王棟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