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預測:未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將會增加

2020-12-14 i自然i海洋

崩塌式崩解後的達爾克冰川的三維影像圖

  本報記者 邵思躍

  日前,在南極的烏克蘭科考站附近,出現了粉紅色的「血雪」現象,雪地一夜之間染成大片腥紅色。科學家表示,這是極地雪藻從休眠狀態甦醒並迅速繁殖的結果。而這樣的景象,正是全球氣候變化的反饋。

  南極大陸面積約為1392.4萬平方千米,其上覆蓋著巨大的南極冰蓋,冰蓋面積約為1229.5萬平方千米,總冰量約為2654萬立方千米,佔世界淡水儲量的70%。隨著全球變暖,南極冰蓋正發生著快速變化,若全部融化可使全球海平面上升58.3米。南極冰蓋巨大的冷儲和相變潛熱,以及對海平面上升的潛在作用,使其成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最受關注的研究對象之一。

  最新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中的「南極冰蓋變化」專題,基於衛星遙感技術,開展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鵝棲息地的大範圍監測,進而分析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鵝棲息地分布的時空變化特徵及其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

  南極冰蓋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因子。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南極冰蓋融化產生的徑流是預估未來南極冰蓋和海平面變化的重要不確定因素。《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基於多源數據生成的南極冰蓋表面凍融產品,近20年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的分布、變化趨勢及其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呈現以下特點:

  從空間分布上看,融化區域多分布於南極半島及冰蓋邊緣地區,向南可發展到南緯85度的高緯地區;從季節分布上看,南極冰蓋融化現象多發生在南半球夏季(12月至次年2月),但在極端氣候影響下,南極半島在寒冷的冬季也會發生融化。本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融化總體呈增加趨勢,且冬季焚風事件的增加和異常環流現象造成了融化趨勢增強。根據預測,未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將會增加,尤其在西南極和南極半島地區,融水徑流造成物質損失增加,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變得顯著。

  「南極冰蓋變化」專題編委會執行主任、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程曉告訴記者,研究發現,南極冰蓋在近20年來有19%的區域都發生過融化。通過計算可以得出,南極冰蓋每年的崩解量非常大,其中一次特別大型的崩解發生在2017年,崩解後形成的冰山面積相當於一個上海市。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和前端的崩解非常劇烈,這預示著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南極冰蓋變得越來越不穩定。」程曉表示,今後在地球觀測組織的框架下,需要各成員國及國際組織共同努力,充分發揮南極地區國際對地觀測遙感數據獲取的潛在優勢,進一步加強資源共享與合作研究,提升人類對南極環境與氣候變化的認知,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作出更大貢獻。同時,目前對南極冰蓋變化的認知還處於初步階段,各國還需要通力合作,研製極地衛星,構建極地觀測網絡,實現對極地冰蓋變化的高解析度、多傳感器的實時監測。

  近五年冰架崩解明顯加劇

  冰架是冰蓋延伸入海洋的部分。南極海岸有四分之三連接著冰架,冰架總面積為154.2萬平方千米。南極冰架是連接內陸冰蓋和南大洋的紐帶,也是南極整個冰蓋消失最快、最敏感的區域。

  「南極冰蓋變化」專題報告編委會執行主任、武漢大學教授王澤民告訴記者,冰架的崩解本身是個自然現象,正常來講是一個平衡的循環過程。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冰架崩解無論從頻次還是崩解量,都有加快的趨勢。冰架本身具有阻止冰蓋往海上流動的作用,如果冰架過快的崩解,就會使冰蓋流速加快,更多地流向海洋,導致海平面上升。近年來,科學家們將理解冰架崩解過程視作準確預測冰凍圈對未來氣候強迫響應及海平面變化的關鍵環節,利用以人造衛星為主的航天遙感平臺和以無人機為主的航空遙感平臺,開展全球範圍內對南極冰架崩解最全面、最精細的觀測,為研究南極冰架的穩定性及其對全球海平面變化的影響提供重要的數據基礎。

  從《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可以看到,2005年~2019年,南極冰架崩解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崩解事件共發生1786次,年均崩解面積3411平方千米。崩解頻次、面積和質量在2005年~2015年間變化相對平緩,2015年~2019年急劇增加,年均崩解質量較前十年增加了60%。

  此外,南極大型冰架持續向外擴張,崩解頻次低。而南極半島、西南極和東南極威爾克斯地的中小型冰架退縮顯著,崩解頻繁,是南極崩解的「主力軍」。專家表示,冰架底部融化加劇、冰蓋表面融化加速和海冰減少使得崩解呈現明顯加劇趨勢,大氣和海洋的增暖是主要驅動因素。

  冰蓋融化對企鵝產生多方面影響

  南極冰蓋的變化,是否會對南極生物產生影響?對此《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重點分析了被譽為南極生態系統的指示物種——企鵝,總結出南極帝企鵝棲息地時空分布特徵和典型島嶼的阿德利企鵝數量變化特徵,及其對氣候變化和冰架崩解的響應。

  根據該報告,2000年、2014年和2018年南極帝企鵝棲息地呈環南極分布,主要位於南極固定冰上,棲息地數量總體保持穩定。帝企鵝棲息地分布受溫度、海冰、捕食和冰架崩解等綜合因素影響。冰架崩解會改變帝企鵝的生存環境並對食物鏈產生影響,進而引起種群數量變化和棲息地變遷。相比於1983年,2012年羅斯海地區恩克斯堡島阿德利企鵝數量增加了23.7%,棲息地面積擴大了106.3%。2018年相比於2012年,企鵝數量增加了15.6%,棲息地面積縮小了3.2%。隨著企鵝數量增加,企鵝棲息地呈現向高海拔地區擴展的趨勢,海冰範圍和食物量增加是企鵝數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據程曉介紹,企鵝是一個非常脆弱的物種,受氣候變暖和冰的變化影響非常大。因為企鵝需要從海洋裡捕食魚和磷蝦,因此冰的退縮、海冰和冰架的變化必然會對企鵝生存環境產生影響。另外,冰架崩解產生大的冰山,會隨著洋流漂浮。如果擋住了一些企鵝下海的路徑,就會對整個企鵝群落的覓食造成很大的影響,進而導致企鵝大批的死亡。

  不過,程曉也表示,冰蓋融化對企鵝的影響是兩方面的。「個頭比較小的阿德利企鵝生存在近岸的巖石上,南極變暖導致冰面退縮後,阿德利企鵝生存空間更大了,進入海洋也更容易了。但個頭較大的帝企鵝生活在海冰面上,海冰的退縮會讓帝企鵝的生存愈加艱難。」程曉說。

相關焦點

  • 未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將會繼續增加,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變得顯著
    未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將會繼續增加,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變得顯著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0-11-30 09:54:43 11月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報告首次將「南極冰蓋變化」專題納入專題系列。
  •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二○二○年度報告顯示: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11月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報告首次將「南極冰蓋變化」專題納入專題系列。一同發布的還有「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專題。
  •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冰架底部融化加劇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冰架底部融化加劇 科技日報 | 2020-11-30 08:37:47 11月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報告首次將「南極冰蓋變化」專題納入專題系列。
  •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21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南極冰蓋變化」專題顯示,融化多分布於南極冰蓋邊緣及南極半島地區,並預測未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將會繼續增加,尤其在西南極和南極半島地區,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變得顯著。專題報告還顯示,2005年以來,南極冰架年均崩解面積3411.4平方公裡,年均崩解質量為7711億噸。
  •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二○二○年度報告顯示: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
    原標題: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二○二○年度報告顯示: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本報記者 劉 垠11月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報告首次將「南極冰蓋變化」專題納入專題系列。一同發布的還有「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專題。
  • 本世紀以來南極近五分之一冰蓋表面發生融化
    南極大陸上長年積雪形成的冰層叫做冰蓋,南極冰蓋表面融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因子。科技部27日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1999年至2019年,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達263.4萬平方公裡,約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
  • AI科學新聞|南極冰蓋20年融化19% 企鵝棲息地狀況如何?
    圖為南極冰蓋融化隨時間變化規律  南極冰蓋是地球氣候系統中最大的冷源,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南極冰蓋變化」專題基於多源遙感數據,分析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鵝棲息地分布的時空變化特徵及其之間的關聯性,發現:  本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融化多分布於南極冰蓋邊緣及南極半島地區,且呈增加趨勢。南極半島融化最為劇烈,且冬季焚風事件的增加和異常環流現象造成了融化趨勢增強。
  • 南極西部冰蓋融化速度驚人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們發現自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2.4攝氏度,而南極西部冰蓋將在新一輪升溫進程中加速融化,這些冰情況可導致海平面上升3.3米,在過去的一個世紀內,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20釐米左右。南極洲西部升溫進程卻是此前預計的兩倍,從舊金山到上海,全球多個沿海城市將面臨災難性的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 到2100年,融化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增加15英寸以上
    (圖片來源:Jeremy Harbeck / NASA)項目負責人兼製冰科學家索菲·諾維基現在在布法羅大學任職,此前曾在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隊工作,未來海平面將上升多少,最大的不確定性之一就是冰蓋的貢獻。馬裡蘭中心發表聲明說。冰蓋的貢獻量實際上取決於氣候的變化。
  • 研究顯示:南極冰蓋融化將「讓海平面上升50釐米」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新媒體專電 一項新研究顯示,南極冰蓋融化可能「保守地」導致下個世紀海平面上升0.5米,這一數字大大高於此前的一些估計。據《澳大利亞人報》網站8月25日報導,由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學家主持的這項全球合作研究顯示,南極冰蓋周圍的大氣和海洋環流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與南極研究所的塔琳·諾布爾博士說:「這些變化明顯影響了南極冰蓋,導致海平面上升。」
  • NASA預測:未來300年,南極冰川融化速度將會放緩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項最新研究驚人地宣稱,對未來500年氣候變化的預測高估了南極冰層融化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氣候變化:美國宇航局估計南極洲的融化速度將比之前認為的要慢。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氣候專家認為,到2250年,自然過程將抵消海平面上升的影響。科學家目前估計,南極洲冰蓋的融化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20%至25%。這個可怕的數字很大程度上是由水溫升高造成的,水溫升高影響了南極洲冰蓋和冰川的完整性。此前對未來500年的氣候預測發現,影響南極洲斯韋茨冰川的冰川融化面積正在迅速擴大。
  • 電腦模擬顯示南極冰蓋融化致海平面上升超過預期
    加拿大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進行的電腦模擬實驗表明,如果氣候變暖使南極西部冰蓋全部融化,部分沿海地區的海平面上升幅度將比原先預計高出25%。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南極西部的冰架(陸地冰延伸到海洋的那部分)發揮著穩定冰蓋的作用,但冰架對氣候變暖十分敏感,近些年來其融化速度加快,一旦冰架全部融化,冰蓋也將全部或部分崩塌,造成全球部分沿海地區的海平面上升6米至7米。  聯合國的一個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曾在2007年發布預測報告說,南極西部冰蓋一旦全部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5米。
  • 南極近五分之一冰面本世紀以來發生融化
    據新華社電 南極大陸上長年積雪形成的冰層叫做冰蓋,南極冰蓋表面融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因子。科技部27日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1999年至2019年,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達263.4萬平方公裡,約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
  • 到2100年底,冰蓋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過40釐米
    在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較計劃(CMIP6)的支持下,一個國際研究聯盟對溫室氣體排放及其對海平面的影響導致的地球冰蓋融化進行了新的評估,結果顯示,到2100年底,冰蓋的總貢獻可能超過40釐米。由於北極和南極冰蓋的融化和消退,導致海平面上升,是全球變暖的眾多影響之一。隨著海平面上升,人口稠密的沿海大片土地將變得無法居住。
  • 南極冰蓋還在融化?新冠對糧食生產有何影響?科技部的這份文件給你...
    本年度報告聚焦「南極冰蓋變化」「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3個專題。南極冰蓋融化顯著監測南極冰蓋為何意義重大?因為它是地球氣候系統中最大的冷源,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 研究顯示:南極冰蓋融化將「讓海平面上升50釐米」
    參考消息網8月26日報導 一項新研究顯示,南極冰蓋融化可能「保守地」導致下個世紀海平面上升0.5米,這一數字大大高於此前的一些估計。據《澳大利亞人報》網站8月25日報導,由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學家主持的這項全球合作研究顯示,南極冰蓋周圍的大氣和海洋環流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 到2100年,融化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超過38釐米
    隨著氣溫升高,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原已經開始融化。一個由60多個冰、海洋和大氣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進行了一項新的研究,估算了這些融化的冰原對全球海平面的影響有多大。研究團隊負責人表示,未來海平面會上升多少,最大的不確定性之一就是冰蓋的貢獻。而冰蓋的貢獻會有多大,實際上取決於氣候的變化。
  • 到2100年,融化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超過38釐米
    隨著氣溫升高,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原已經開始融化。一個由60多個冰、海洋和大氣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進行了一項新的研究,估算了這些融化的冰原對全球海平面的影響有多大。研究團隊負責人表示,未來海平面會上升多少,最大的不確定性之一就是冰蓋的貢獻。
  • 本世紀以來南極近1/5冰蓋表面發生融化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因子。科技部27日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1999年至2019年,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達263.4萬平方公裡,約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融化多分布於南極冰蓋邊緣及南極半島地區,且呈增加趨勢。
  • 冰蓋融化企鵝可好?遙感告訴你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網北京11月27日電(凌紀偉)南極冰蓋有何變化?企鵝生存狀況如何?糧食產量和供應怎樣?城市還在擴張嗎?這些頗有趣味的問題,在科技部11月27日組織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中均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