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異常,海平面若上升10米,哪個國家最受影響?

2020-08-27 管庸書舍

人們還在為取得的巨大經濟成果感到鼓舞,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榮光直追第一,世界工廠非中國莫屬,GDP仍然高歌猛進之時,全球性氣候變化似乎已經在呈現加速變化。據《環球網》2018年報導,世界84位科學家參與的一份調查活動,調查報告在當年6月13日的《自然》期刊上發表,報告結論是過去5年來南極洲冰川的消融速度是之前的三倍,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全球海平面上升將是個大概率事件。

升溫的地球

全球的淡水資源的72%被冰封在南極冰川之中,世界95%的冰川皆在南極,南極洲萬年冰川不化的原因是有一條穩定的保護環流,如同是某位超級大師的完美設計與巧妙安排那樣終年環繞著南極冰原,保護其不被外界幹擾而融化。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是臨水而建,世界級的經濟中心多是濱海而成,因為水是人類文明存在的最基本物質條件,之所以國際都市大多建立在海邊,主要是運輸的方便,水運比起陸運有著巨大的成本優勢,這是人類經濟的自然選擇。如果走旱路從中國東部沿海到歐洲西部,通過火車這種運輸方式的成本遠高於水運。在中國古代走陸路絲綢之路那是不得已而為之。當時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從中國大陸運輸大量商品到西歐,用直尺量確實是近似一根直線的陸上交通,這種看似方便與簡單其實只是設計者主觀的心理臆想而已,中間沿途國家的過路費有多少不說,光是道路建成之後的維護費就夠人們喝一壺的了。因此所謂的旱路遠距離運輸只是一個美麗而簡單的夢想。美國之所以採用公路運輸為主,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通過霸權佔有的石油資源太多了,無所謂這一塊的成本。世界上又有幾個美國這樣的國家呢?家長看到有人當了狀元後就斥自己的子女為什麼不當狀元,或看到別人當了億萬富翁的宣傳,覺得自己也能當億萬富翁,看到美國人大搞公路運輸,也照搬著學,這樣是不是合理需要合理看待。

冰川的消融


南極洲冰川的消融與否,雖然到目前還只是科學家的預測,然而近年來氣候的異常是否與人類前所未有的經濟生產活動有關?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中國10多億人口都能過上,跟美國和澳大利亞一樣的生活,將會是全人類的悲劇和災難,地球根本無法承受。這句話說的非常令人氣憤,為什麼美國人能極端享受物質生活,中國人就不可以呢?這就象美國人擁有核武器,為什麼其他國家擁有了就是罪過呢?其實從這句話裡還反射出一個更大的思考,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人類社會所謂最先進國家的生活方式到底有沒有問題?

世界碳排放量排名

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沒有崛起時,世界經濟格局中發達國家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歐英美經濟體,加上個人口和數量不過一二千萬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1999年前差不多就是這樣,而其中美國佔了最主要部份,這時是美國從經濟到文化最為鼎盛時期,輸出的不僅僅是文化和價值觀,其極端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也在向世界輸出。那時的美國碳排放量無疑是世界老大,而進入2000年後新興發展中國家紛紛 崛起,這些國家以美國為榜樣,汽車,摩天高樓(雖然追逐的晚了幾十年,但仍然先過把癮再說)。美國2004年的人均碳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1.7%,中國為代表的增長率卻是二位數,2010年美國仍是世界第一碳排大國,人均20多噸,美國一年排放量是60億噸。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這些國家的排放量均在大幅增長,20年前美國西歐為世界主要的碳排國,到了現在恐怕美國已經讓出世界碳排第一的位置,短短20年時間就橫空出現一個比美國經濟更加繁榮的國家,汽車保有量迅速超越美國的同時碳排量也隨之跟上,更重要的是這種變化不止是一個國家,而是全世界多個大的經濟體在追趕美國。世界經濟一直在增長,經濟的增長總是帶動物質消耗水平的提高,人是物質的,這也是自然屬性,每個人都追求美好生活,其中包括物資享受,這真是一對矛盾。

全球碳排放量逐年增加

如果正如科學家預測那樣,全球氣候變暖是因為人類現代化經濟活動的增加導致,並且這種變暖最終引起南極冰川的消融,那全球海平面必將出現上升,一旦某種趨勢,尤其是大的氣候趨勢形成,恐怕難以輕易改變。目前三大碳放組織,分別是中國,美國,歐盟,其後是印度。科學家計算得出結論「2012年前每年南極冰川減少760億噸淡水,2012年後每年減少2190億噸淡水,而南極冰川總共約有2930萬立方公裡的淡水,體量再大若按這種方式消耗早晚出事。何況會不會出現如電影《後天》據說的那樣,大量淡水混入海水,導致洋流根本改變的災難。目前正在消融不僅僅是南極,格陵蘭冰川也在消融,據分析如果格陵蘭冰川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將上升7米,南極冰川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0米。

那麼如果全球海平面真的升高了,哪些國家受到的損害最大呢?下面是海平面上升後的地圖。

海平面上升10米以後的中國地圖

當海平面上升10米以後,中國江蘇蘇北平原,江南地區,上海,以及天津,珠三角地區都可能被淹,蘇北地區是產糧區。

海平面上升50米後的中國


海平海上升50米的歐洲


海平面上升50米的北美

從海平面上升50米看,美國東部沿海經濟中心被淹並後撤,南部佛羅裡達基本上全部被淹,但總體美國地理影響並不大,美國主要的產糧區,世界的糧產中心依然不受影響。日本韓國,印度受影響都不是很大。歐洲主要是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影響最大,而做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的中國,受其影響最大,整個東部會被海水淹掉大部份,海岸線直接退到了中部,而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就在東部,長江流域,同時珠三角地區也將受到重大影響,更重要的是糧食產區大幅度減少。

洪災頻繁出現

以海平面上升10米來說,或許中國也是整個世界損失最大的國家,更不要說上升50米了。當人們在歡慶GDP,歡慶世界工廠在中國的成功之時,是不是要想想萬一海平面上升,最倒黴的就兩個國家,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國,和第二的他。美國東部沿海和中國東部沿海,十米的關難以度過。這也是當今碳排放量最大的兩個國家。

當今洪水自然災害大量出現,與全球變暖肯定有相當關係,南極與北極冰川消融後,大量的淡水進入海洋或進入大氣層,必然會導致氣候變化。人們當深刻反思一下,如果用這種經濟模式去發展,最終的後果到底會是什麼,到底會有什麼重大影響。

相關焦點

  • 你覺得全球海平面上升後,哪個地方不會被淹呢?
    如果氣候變暖到最惡劣,海平面上升,哪個地方會是最後淹沒的,為什麼?我們都知道,全球的冰川主要集中在南北兩極的極地地區,如果全球氣候變暖至所有冰川消融,屆時地表的平均氣溫將至少比現在的約14度高出8~12度,而且海平面也將上升66米,許多瀕海或海拔低於75米左右的區域將會被海水淹沒或變為潮間帶。
  • 最新研究:海平面將上升10米 吞沒美國紐約
    據香港《文匯報》10月14日報導,全球變暖後果嚴重,美國及德國最新研究發現,即使採取減排措施,美國沿岸的邁阿密、紐奧良等城市仍將被海水淹沒。按目前趨勢發展,2000萬沿岸人口將受影響,最大城市紐約也會在2085年前變得無法居住。
  • 科學家警告:美國東海平面加速上升,2200年全球海平面或上升10米
    其中路易斯安那州的墨西哥灣沿岸、德克薩斯州的加爾維斯頓和羅克波特位居前列,羅克波特是所有32個監測站中海平面上升最快的。預計到2050年,海平面將比1992年高0.82米。相對海平面下降的五個站點則位於美國西海岸,其中四個站點位於阿拉斯加,但這是由於沿海山脈的隆起使海平面相對於陸地急劇下降。
  • 受全球海平面上升影響最多的8個城市
    全球氣溫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全球變暖會使南極冰川融化,從而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世界上會有很多城市會因為海平面的上升而被淹沒。受海平面上升影響最大的首先是一些島國,一些很小的島國。比如島國吉里巴斯,已經計劃在其他國家購買大片土地,以重新安置本國的百姓。
  • 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你家鄉被淹沒嗎?
    「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一件非常明顯的事情了,在我印象中小時的冬天不僅會下雪,而且很漫長。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在我們這邊已經好久沒有看到下大雪了,而且冬天好像變得很短暫,氣溫也升高了不少。除此之外夏天好像也比以前更熱了,以前一個電風扇就能夠度過一個夏天,現在沒有空調完全受不了。
  •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200米,哪個國家會第一個被淹沒
    :17:08 來源: 奇物使者 舉報   冰川融化不僅會流失大量的淡水資源,而且還會造成海平面上升
  • 全球氣候日漸變暖,如果海平面上升500米,地球上的陸地會怎樣?
    其中和人類生活最息息相關的還是海平面的高度,因為現在人類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導致溫室效應的現象正在變得的越來越明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溫室效應帶來的南極冰川融化,有人就提出現在全球氣候日漸變暖,如果海平面上升500米,地球上的陸地會怎樣?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將會給全球很多國家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對於人類的生活更是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 氣候連鎖效應!海平面上升逼近,3米我國發達城市上海或受到影響
    作者:文/虞子期 地球的氣溫上升我們並不感覺到奇怪,因為大多數都是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而產生的,而對於溫室氣體產生的「連鎖效應」可能大家都還沒有搞明白,這不僅是產生極端氣候現象這麼簡單,可能大家了解最多的就是高溫,暴雨,乾旱等氣候現象,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全球氣溫的上升是全球性質的,所以是深入到了
  • 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你家鄉會被淹沒嗎?
    所以全球氣候變暖,算是很明顯了。而全球氣候變暖引發的最大問題,就是兩極冰川融化。就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曾經有數據表明,這些年海平面一直在不停的上升。
  • 秦大河: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城市影響不容忽視
    段昊書攝影  城市裡,一片汪洋中,幾座大樓孤零零地矗立著,矮一些的樓房已快被淹沒——這是我們在關於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的公益海報中常能見到的場景。現實沒有海報那麼誇張,然而,在世界多地尤其是我國,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城市的不利影響已經顯現。  「這種不利影響不容忽視,相關對策必須從現在就開始付諸實踐。」
  • 《氣候變化綠皮書》:世紀末上海相對海平面上升可能超1米
    原標題:《氣候變化綠皮書》:世紀末上海相對海平面上升可能超1米將對上海社會經濟等產生影響  東方網11月6日消息:今天上午,中國社科院國家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了《氣候變化綠皮書(2017)》。
  • Jared Green:未來海平面上升的影響範圍圖
    根據氣候中心研究機構(Climate Central),全球溫度上升4攝氏度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4.7億——7.6億人居住的土地。根據氣候中心研究機構(Climate Central),全球溫度上升4攝氏度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4.7億——7.6億人居住的土地。如果世界上的國家政府真正達到了巴黎舉辦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宣布的目標,減少和降低碳排放,維持全球溫度上升2攝氏度,那未來幾十年只要疏散1.3億人。
  • 如果全球海平面上升65米,會有哪些國家消失,哪些國家倖存?
    如果全球海平面上升65米,會有哪些國家消失,哪些國家倖存?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變暖已經是成人無法避免的要面臨的災難了,在近幾年的時間內,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明顯的感覺到冬天已經變得越來越暖和,夏天的溫度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往年的高溫紀錄。
  • 荔枝說:全球氣候異常,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2018年初,《MIT科技評論》曾發布報導,總結了2017年五大最令人擔憂的氣候變化問題,並指出數十年來,科學家不斷發出警告,不同氣象災害之間存在密切聯繫,預示著全球氣候臨界點已經到來,若人類再無應對之策
  • 全球海平面最高或上升66米,世界變成什麼樣,中國會怎麼樣?
    根據《國家地理》雜誌製作的互動地圖顯示,如果地球上的冰川全部融化並流入海洋之中,最高將會導致海平面上升66米,這個高度相對於珠穆朗瑪峰來說,真的只是冰山一角,珠峰的「腳趾頭」可能一點都淹沒不到,所以完全沒有什麼影響。
  • 全球海平面最高或上升66米,世界會成什麼樣,中國會怎麼樣?
    作者:文/虞子期 根據《國家地理》雜誌製作的互動地圖顯示,如果地球上的冰川全部融化並流入海洋之中,最高將會導致海平面上升66米,這個高度相對於珠穆朗瑪峰來說,真的只是冰山一角,珠峰的「腳趾頭」可能一點都淹沒不到,所以完全沒有什麼影響。
  • 假如全球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你覺得哪些地方不會被淹?
    如果氣候變暖到最惡劣,海平面上升,哪個地方會是最後淹沒的,為什麼? 不過,由於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橢球體,受內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地球表面所呈現的形態也是各種各樣的,概括起來主要有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這五種,因此即便是全球的冰川都融化成水,也並不是所有的區域都會被淹沒,總的來說低海拔的平原地帶威脅最大,高原、山地地帶威脅最小。但海平面的上升必然會造成全球陸地面積變得更小,土地資源、淡水資源等變得更為緊張。
  • 全球城市觀察︱氣候移民去往何處,美學者預測海平面上升影響
    災難中另一些城市接收了大量「氣候難民」,比如休斯敦和達拉斯,災後很多逃難者沒有重返家園,而是留在了這裡。單一的事件之外,很多人認為全球氣候變化是個長期趨勢,海平面上升、山火危機、土壤荒漠化,這些都可能帶來人口遷徙。世界銀行曾於2018年做出預測,如果各國不採取行動遏制全球變暖,到205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拉美和南亞將有超過1.43億人成為氣候難民。
  • 如果全球冰川溶解,海平面上升70米,全世界哪些國家會消失?
    和海洋的面積相比,各個大陸就像是大海裡面比較大型的島嶼,因為大陸被海洋說包圍,所以世界上也產生了很多沿海國家。不過這些沿海國家可能在以後會消失,因為現在地球因為受到人類活動影響,地球的生態發生變化進入全球變暖時期。隨著全球氣溫的變暖,地球上的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如果全球冰川溶解,海平面將會上升70米,到時候很多沿海國家就會被海水淹沒。
  • 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 氣候風險不斷上升
    氣溫每上升1℃,受水資源影響的人口將增加7%。在糧食安全與生產方面,氣溫升高2°C以上,熱帶和溫帶地區大部分區域的小麥、水稻和玉米等主要作物的產量將受不利影響,每10年將減少0~2%,而同期的糧食需求則每10年增加14%。科迪華農業科技攜手英國經濟學人智庫本周發布的《2019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數》認為,氣候變化對全球食品安全威脅日漸加劇。